资源简介 12《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一、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浪费现象,了解浪费造成的危害。2.通过实践活动,学生懂得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拒绝浪费,勤俭节约的好习惯。3.在生活中践行避免浪费的方法,培养节约美好品德。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懂得为什么要勤俭节约,知道避免浪费的方法。教学难点: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三、教学过程活动一、读名句,引课题课前导读:读勤俭节约名言警句。这些名言警句和勤俭节约相关,今天我们学习第 12课《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齐读课题。活动二:访现象探原因1.欣赏《舌尖上的中国》美食视频,谈感受?2.观看记者关于铺张浪费的调查视频,谈感受?3.小组内讨论:课前调查餐桌上的浪费现象,这样的浪费现象你看见过,经历过吗?当时你有什么感受?总结:像学校食堂、餐馆、家里等都有食物浪费现象。有的是盛得多吃得少,最后只能倒掉;有的是为了面子点了很多菜,吃不了也不打包,导致了食物浪费,看到这样的浪费情景,简直就是触目惊心。4.听故事《食物的哭诉》。听完这些食物的哭诉,你有什么想说的?总结:挑食会影响身体和智力发育,还会会造成大量的浪费。我们应该从小养成拒绝浪费、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活动三:算一算,明危害1.出示《算一算》。2.浪费是容易被忽视的,也许每次浪费的量看起来并不多,但是日积月累就是一个很大的数目。请同学们算一算一所学校浪费的粮食积攒起来够一千多个人吃一个多月。补充:我国一年浪费的粮食可养活 2 亿人,全世界每 9个人中就有 1 个人挨饿,世界上每 6 秒就有一个儿童死于饥饿。总结:你觉得遥远的饥饿,就是别人的日常,你浪费的,就是别人的奢求。拒绝浪费,从我做起,勤俭节约。活动四:合作学,知辛苦1.默读 88 页阅读角《一瓶水背后的辛劳》2.在小组内说一说:为什么妈妈说扔半瓶矿泉水浪费的不仅仅是5 毛钱 扔掉这半瓶矿泉水还浪费了些什么?总结:是的,一瓶水凝聚着成百上千人的辛苦劳动。同学们既结合了语文课上学过的课文《千人糕》,还结合了道德法制第二单元的内容来探究,非常值得学习。每一粒粮食同样也是经过无数道工序走向我们的餐桌。物品从生产、包装、运输、销售等等一系列过程都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所以,不仅仅造成了食物资源的浪费。还有对那些劳动者的不尊重,这也是在浪费他们的劳动。3、播放《水稻的一生》视频,深入感受粒粒皆辛苦。4.阅读相关链接,深入了解浪费带来全世界问题。学生交流。总结:全球食物的浪费不仅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也严重危害了自然资源,造成环境污染,透支我们的未来,毫不夸张的说浪费就是犯罪。活动五:系生活,光盘行,传美德1. 观看视频《奶奶直播》思考:如果你是视频中的小宝,你会怎样劝说奶奶呢。同桌互相说一说,劝一劝,并展示。总结:是的,节约粮食是习惯,更是美德。2.勤俭节约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013 年全国掀起了光盘行动,你知道什么是 “光盘行动 ”吗?3.小组讨论:我们生活中应该怎样避免浪费呢?组内一人负责按条书写节约金点子。汇报交流,并贴在节约树上。4.“节约小达人 ”。根据同学们提出的建议制定《勤俭节约公约》,如果能做到一条的奖励一颗星,得到五颗星的我们评选为 “节约小达人 ”,每周评选一次。活动六:共探讨,同研究1.除了饮食方面的浪费,在我们身边还潜伏者形形色色浪费,你还知道哪些?2.这些浪费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做一次 “浪费现象调查 ”,深入了解一下浪费现象。每个组选择某一个方面的浪费行为进行调查研究。a.我们小组调查的浪费现象是方面的。b.我们看到的现象。c.这些浪费行为的危害。d.产生这些浪费行为的原因是。e.关于怎样减少这些浪费,我们的建议是。3.调查方法指导:a.可以采用观察、采访、查阅资料等方法进行调查研究。b.采访之前要准备好问题提纲。c.调查研究的结论要实事求是,如果有具体数据就更有说服力了。利用一周的时间,小组成员共同完成这个调查报告。活动七:谈收获要践行1.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我们认识生活中浪费的现象及其浪费带来的危害,懂得如何避免浪费的方法。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养成节约的好习惯。2.手语操勤俭节约歌《听我说》中结束本节课的学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