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上册2.5《这些事我来做》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2.5《这些事我来做》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父母分担》中的第五课《这些事我来做》教学设计
01
教材分析
《这些事我来做》是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父母分担》中的第五课,侧重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着力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关心家人,主动分担家务。本课为第一课时,旨在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发现并肯定学生的家务特长,帮助他们逐步认识到做家务的好处,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家务劳动的热情。引导学生思考辨析,形成应该主动做家务的价值判断。
02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责任感,具有不错的动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学习能力,部分学生有做家务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由于家庭环境、家庭教育观念的不同,学生缺乏更多家务锻炼的机会和坚持做家务活的意识,他们对做家务的意义和收获也缺乏认识和了解。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了解做家务的意义、好处,提高主动参与家务劳动的意识,能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并长期坚持。
03
教学目标
1.通过“家务入营大考验”“家务生活选择区”等体验活动,逐步了解做家务的好处和意义,激发主动参与家务劳动的积极性。
2.通过“家务真心话分享”的思考辨析,增强责任意识,形成应该主动做家务的价值判断。
04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游戏激趣
1.师生谈话
2.游戏热身“做一做,猜一猜”
【设计意图:游戏热身既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又能寓教于乐,自然地引出家务话题。】
二、课中活动,体验家务
活动一:家务研学招募令——回顾家务经验
1.引申过渡,揭示课题
刚才游戏中,大家所做的这些事都是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需要做的事,统称为“家务活”(板贴:家务活)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五课:这些事,我来做。(板贴:这些事 我来做)
2.出示音频,介绍学习伙伴
3.乐乐发布家务研学招募令
4.交流:你们平时在家里做过哪些家务?
5.反馈调查
(1)出示“我做过的家务”小调查及统计图,了解做家务情况。
(2)播放学生家务劳动视频
小结:看来我们班同学都有不少家务经验,对家务活一点儿也不陌生——家务活,我们都做过!(板贴:我做过)
【设计意图:创设学习小伙伴和家务研学营这个大情境,发布家务研学招募令,回顾学生家务经验。通过课前“我做过的家务”小调查的统计与分析,了解学生做家务的情况。播放学生做家务的照片合集,营造人人做家务的氛围,调动学生做家务的积极性。】
活动二:家务入营大考验——家务能手赛“剥毛豆”
1.开展家务能手赛
(1)明确比赛要求
(2)各小组进行家务活大考验。
2.采访家务小能手
(1)获胜了,你们有什么感受?
(2)分享秘诀,为什么剥得这么快?
3.采访其他同学:今天没有获胜,有什么感受?以后打算怎么做?
4.观看视频——剥毛豆小技巧
小结:经过学习找方法,我们都学会了剥毛豆。只要多多动手练习,家务活一点也不难。家务活,我们都会做(板贴:我会做)
【设计意图:通过“家务入营大考验”,开展家务能手赛“剥毛豆”的体验活动。赛后采访获胜和失利的学生,引导他们梳理做得好和不好的原因。再观看剥毛豆小技巧视频,学习和总结剥毛豆的方法,引导学生真切地领悟到:只要多观察、多尝试,就能做好家务,培养主动做家务的意识。】
活动三:家务生活选择区——思考探究,深明好处
1.创设情境,选择生活区
2.交流:你们想选择哪一种生活区呢?
3.开展头脑风暴
哪一种选择才能够更加培养和锻炼我们的家务能力呢?回想一下,自己做家务的经历和收获,做家务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小组合作,一起找一找做家务的好处。
4.分享交流
小结:刚才同学们分享了很多,做家务活的好处还有很多很多(板贴:……),无论大小,都能让我们有收获。所以说——家务劳动好处多(板贴:好处多)
5.出示哈佛大学研究
(1)交流:看了这项研究后,你发现了什么?
(2)追问:你对做家务的态度或想法有没有发生一些改变呢?
小结:家务活——我们都愿意做。(板贴:愿意做)
【设计意图:通过“家务生活选择区”的探究活动,以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为基础和前提,小组合作找一找做家务的好处。再出示哈佛大学的研究,引出深层次的思考,逐步了解做家务的好处和意义,激发主动参与家务劳动的积极性。】
活动四:家务真心话分享——讨论辨析,明理导行
1.过渡:作为家中的小成员,我们应当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减轻父母的负担。
2.学习典型
我们班上有这样一位同学,她对于家务活有很多心里话想对大家说,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3.提问交流,触动心灵
听了小怡的诉说,你有什么感受?从小怡身上学到了些什么?
4.结合实际,发现问题
(1)调查反馈,出示“我做家务的次数”小调查及统计图
(2)归纳做家务时的困难
5.师生交流,寻找对策
小结:只要我们自己想办法,主动去做,总是有办法的。身为家庭的一员,我们也要承担家庭责任,主动做家务。(板贴:主动做)
6.补充:《小学生守则》对做家务的要求
7.引出习爷爷的话
小结: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我们学校也在开展各种各样的劳动教育,让我们一起参与到劳动中来吧(播放视频)最后,一起大声说,家务活这些事,谁来做?——我来做。 【设计意图:通过“家务真心话分享”的思考辨析,感悟身边同龄人主动承担家务的品质,实现自我教育,促进思想转变。结合课前“做家务的次数”小调查及来自学生问卷中的真实问题,归纳出做家务时的困难,经过交流寻找对策,增强责任意识,形成应该主动做家务的价值判断。补充《小学生守则》对做家务的要求,引出习爷爷的话,结合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视频,引导学生把做家务内化为自觉行为,劳动是光荣的,劳动者是崇高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三、课堂小结,课后延伸
会做、愿意做、主动做当然很棒,但要能坚持做可就更了不起了!为了增加大家劳动的热情和毅力,布置大家一个小小的挑战任务:坚持做家务一周,看看你会遇到哪些“拦路虎”,又该想什么办法解决呢?我们下节课再一起交流。
【设计意图:布置课后挑战任务,进一步激发学生“这些事我来做”的意识,让学生真实记录自己完成家务的情况,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自己在坚持做家务时会遇到哪些问题,该如何解决,为下一课时的讨论交流做好铺垫。】
05
板书设计
06
教学反思
德育课堂教学必须以深入了解学生为基础。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在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发展状况,掌握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需要等基础上进行。只有了解学生真实的生活,了解学生生活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解决的问题,才能在课堂中更好地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融合,使品德学习对学生有意义。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沉浸式学习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家务研学营”主题大情境,富有真实感、挑战性,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的共鸣,带着积极的情绪投入课堂学习。孩子们在这样的情境中开展活动,自然有较高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孩子学习劳动的主观需求。并且这个情境贯穿全课,层层深入的教学中,儿童的认知在不断提高,道德情感在发展,道德判断和思维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二)丰富活动,引导学生体验式学习
课前设计“我做过的家务”“我做家务的次数”小调查、“做一做,猜一猜”的游戏等活动,课中设计“家务研学招募令、家务入营大考验、家务生活选择区、家务真心话分享”四项关于家务的体验活动,从四个活动中循序渐进地解决教学重难点,课后设计“家务劳动我坚持”德育实践活动,最后总结课堂教学和课后实践设计评价量表,引导学生体验式学习。
本课整体教学脉络为“我做过一我会做一愿意做一主动做”,逐步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在课堂中,不仅指导学生学习做家务的方法,更通过思考探究让学生逐步了解做家务的好处和意义,从内心认识到做家务好处多,要主动做家务。在整合学生生活经验的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引出做家务时的困难,从而指导学生的生活。追求“真生活,真教育”,才能让德育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