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习作:漫画的启示
【教材解析】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本单元习作的话题是“漫画的启示”。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看漫画,写出自己的想法”,意在引导学生观察漫画,看懂漫画的图意,将图意和从中获得的启示清楚地表达出来,培养学生观察、想象与思辨的能力。本次习作的难度有所增加,不但要写清楚图画的内容,还要写出图中蕴含的意思及自己受到的启示,这对学生的想象、思维和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材第一部分引出了本次习作的话题——漫画。教材首先简要介绍了漫画的功能,提出了读漫画的要求,然后给出了供学生观察的两幅具有现实教育意义的漫画,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其内容与自己受到的启示。教材中的两幅漫画,都是对社会上不良现象的嘲讽。第一幅漫画呈现的是一人给小树苗浇水,另一人坐在小树苗下等着乘凉的情景,图上的提示语是两人间的对话。只有当小树长成大树时,才能给人遮阳,但那得是好多年以后的事了,所以坐在刚种的树下等着乘凉就显得特别可笑。这幅漫画嘲讽了那些不想付出劳动,一心只等着坐享其成的人,也可以说是嘲讽了这种刚栽下树就想乘凉、不顾事物发展规律的行为。
第二幅漫画呈现了四个身强力壮的人站在“母子上车处”候车,而怀抱婴儿的妇女只能站在一边,眼巴巴地看着本应属于自己的候车处被挤占。图上的文字“假文盲”是这幅漫画的题目,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那些人并非真的是文盲、看不懂告示牌上的文字,而是为了自己方便,故意不理会应遵守的公共规则。这幅漫画辛辣地讽刺了社会上那些无视规则、有意不遵守社会公德的人。
教材第二部分对本次习作进行了具体指导。首先,教材明确了本次习作的要求写出从漫画中得到的启示。接着,教材提示学生除了上面两幅漫画,也可以写其他漫画,给予了学生自主选择习作材料的空间。然后,教材从观察、思考、撰写三方面提出了要注意的地方:漫画本身的形象性,是联想和想象的依据,所以先要观察画面,看看画了哪些有趣的内容,发现可笑之处;漫画的标题和画面上的提示语往往起到说明主旨、画龙点睛的作用,要借助标题或提示语,联系生活实际,思考漫画的含义,获得启示后才能下笔成文;而从描述漫画内容,到写清楚自己的思考,正是完成本次习作的一个有序的过程。
教材第三部分提出了习作完成后交流和修改的要求,再次强调了本次习作的重点一写清楚从漫画中获得的启示。
【教学目标】
1.能写清楚漫画的内容。
2.能借助标题和提示语,联系生活,写清楚从漫画中获得的启示。
3.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并能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习作。
【教学重点】
能写清楚漫画的内容和从中受到的启示。
【教学难点】
能写清楚漫画的内容和从中受到的启示。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习作主题
教师引导:说一说:你喜欢什么画?你画过哪些画?(出示课件3)
预设1:我喜欢国画。
预设2:我喜欢油画。
预设3:我喜欢水彩画。
教师过渡:画有很多种类,除了大家提到的这些画之外,还有一种很受欢迎的画叫漫画,漫画往往意味深长,能引发我们的思考。让我们一起走入今天的习作——“漫画的启示”。
(板书:漫画的启示)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二、指导审题,关注习作重点
1.阅读习作要素,了解写作重点。
(出示课件4)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本次习作要素:看漫画,写出自己的想法。即读懂漫画内容,联系生活,写出从中获得的启示。
2.解读教材,明确习作要求。(出示课件5、6、7)
教师提问:请你读一读课本中的习作要求,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1:本次习作要求我们写一写自己从漫画中获得的启示。
预设2:教材给出了两幅漫画,我们可以选择一幅漫画来写,还可以选择其他漫画来写。
预设3:写的时候要注意观察漫画画的是什么内容。再借助漫画的标题或简单的文字 提示,联系生活中的人或事,思考漫画的含义,获得启示。最后在撰写的时候先写清楚漫画的内容,再写出自己的思考。
3.总结梳理,明确习作重点。(出示课件8)
教师引导学习:下面我们来一起总结一下本次习作的重点吧。
(1)选择教材中提供的漫画或其他漫画来写。
(2)写清楚漫画的内容。
(3)借助标题或提示语,联系生活,写出从漫画中获得的启示
教师相机板书:选择漫画 观察漫画 写出启示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指导,让学生明白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激发了写作兴趣。)
三、拓展思路,指导选材
1.根据习作提示,指导学生选材。
(出示课件9)教师引导:风趣幽默的漫画总是能够让我们会心一笑,也会让我们有所思考,受到一定的启发。我们可以选择哪些漫画来写呢 一起跟着课本来看看吧!
(1)了解习作提示中的的漫画内容。(出示课件10-12)
教师提问:从图中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预设1:第一幅漫画讽刺了坐享其成的人,这属于人生道理方面的漫画,我还想到了其他这方面的漫画,如人要讲诚信、不要盲目攀比等。
预设2:第二幅漫画是关于保护环境、珍惜资源方面的,我还想到了其他这方面的漫画,如爱护花草、节约用水等。
预设3:除了课本中给出的两幅漫画,我还想到了自己平时看过的一-些关于社会现象的漫画,如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插队、“低头族”等。
(2)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巧用导图,指导习作重点。
同学们说得真好,让我们一起画一个思维导图,总结一下吧 ! (出示课件13)
预设1:我们可以从人生道理角度来说,如,不要坐享其成、讲诚信、不要盲目攀比……
预设2:我们可以从保护环境角度来说,如,珍惜资源:保护树木、爱护花草、节约用水……
预设3:我们可以从社会现象角度来说,如,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插队、“低头族”……
2.指导学生照样子,说一说你选择哪一幅漫画获得了什么启示。(出示课件14、15)
教师过渡: 你选择写哪幅漫画? 你从这幅漫画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请你用“我选择的漫画是……我从这幅漫画中得到的启示是……”的句式来说一说吧!
①学习小伙伴选择的漫画及获得的启示
学习小伙伴1:我选择的漫画是《等着乘凉》,我从这幅漫画中得到的启示是不能坐享其成,没有付出是不会有收获的。
学习小伙伴2:我选择的漫画是《待业啄木鸟》,我从这幅漫画中得到的启示是要保护大自然,珍惜资源。
学习小伙伴3:我选择的漫画是《假文盲》,我从这幅漫画中得到的启示是要讲文明,遵守规则。
②“我”选择的漫画及获得的启示
我选择的漫画是 ,我从这幅漫画中得到的启示是 。
学生根据学习小伙伴的提示,说一说自己选择的漫画及获得的启示,教师相机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小伙伴的表达与分享,让学生明白写作重点介绍漫画的启示。)
四、研读课文、课外片段,学习写作方法
教师过渡:拓宽思路后,你知道如何写清楚漫画的内容吗?下面我们一起跟着课本和课外片段一起学一学写作方法吧!
1.研读课文片段,学习写作方法。
(1)怎样写清漫画的内容(出示课件16-17)
①观察图画。
教师点拨:观察图画可以按照“整体-局部”的顺序进行。先整体观察图画,大致了解图意,看看画面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再观察局部,看看每个人的样子、动作各是怎样的,展开想象。观察下面这幅漫画,想一想,这幅漫画整体写什么,局部写什么?
预设:
整体:图上有两个人,一个人坐着靠在小树上,一个人拿着水壶。
局部:靠着小树的人面带微笑,双手抱着膝盖;拿着水壶的人一脸惊讶;小树被压弯了。
②观察文字。(出示课件18、19)
教师点拨:漫画中的文字主要有标题、人物语言、提示语等。我们要仔细阅读这些文字,思考其社会背景,或揭示的中心等。看看下面的漫画中的文字,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拿着水壶的人问:“你干什么 ”背靠着小树的人回答:“等着乘凉。”通过二人的语言,我们不难看出图画的中心意思是坐着的人希望不劳而获。
③分析画面,发现夸张之处。(出示课件20、21)
我们要对画面内容进行联想,看清事物之间的联系,发现漫画的夸张之处。
如第一幅漫画,我们]可以分析铁锹、小树苗、水壶之间有什么关联,从中能发现什么,坐在小树苗下的人的行为和画中的对话有什么关系。我们不难发现此人的言行违背常理,显得很可笑。
(2)怎样写清从漫画中获得的启示(出示课件22-23)
①联系标题或提示语写启示。
教师点拨:漫画的标题或提示语往往告知或暗示了漫画的主旨,我们在动笔写时可以联系标题或提示语,直接揭示漫画的含义,谈谈自己的体会。读下面漫画的标题,联系图画内容,说一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把图画与标题“待业啄木鸟”联系起来,我们不难发现啄木鸟本应该在森林里捉虫,现在却只能站在树桩.上“"待业”,这是人们乱砍滥伐带来的后果。
②联系实际生活写启示。(出示课件24-26)
教师点拨:由画面呈现的内容,从家庭、学校、社会中找到与漫画相似的事情,选择-个角度, 表达自己的看法。如,我们可以由第二幅漫画联想到生活中其他破坏环境的现象,对其进行批评,或提出具体的改正措施。
阅读下列文段,发表自己的评论。
手上的五指,我只觉得姿态与性格,有如上的差异,却无爱憎在其中。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手指》)
预设:作者由五根手指联想到了人群的全体,表达了“团结才有力量的看法。
(设计意图:分析给出的漫画、课文片段示例,对于这次的习作具有指导意义。)
2.借课外片段学写作方法。
教师过渡:学习完这么多如何把漫画内容写清楚的方法后,我们来看下面的课外片段。想一想小组合作思考学习小伙伴运用了哪些技法,片段中有哪些地方还需要完善。
假文盲(出示课件27、28)
今天下午,我看到了一幅有趣的漫画,题目叫《假文盲》。漫画的内容是这样的:等车处竖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母子上车处”五个大字,站在牌子下的却是四个大男人,而真正的母子——位衣着单薄的妇女和她怀里抱着的孩子被挤在一旁。这几个男人对寒风中的母子视若无睹。
这幅漫画太有趣了!牌子上明明写的是“母子上车处”,可为什么这么多男人站在这里呢 莫非他们弄不清自己的性别 不是的!这幅漫画极力地讽刺了社会上人们不遵守社会公德的丑恶现象。
小组汇报,全班进行交流。
预设1:片段先介绍漫画的内容,再写漫画蕴含的含义,有条有理。
预设2:小作者对漫画中的细节把握不足,因此对漫画的启示揭示得不够深刻。
预设3:在描写时,小作者没有紧扣“假文盲”对漫画进行深入挖掘,没有写出“男人们”对规则熟视无睹的丑态。
教师追问:怎样写好漫画内容呢?
小组合作评改,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预设1:巧用对比的手法和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把漫画中的细节写清楚。如,此片段可以把女人被挤在一旁的无助和男人们五大三粗、穿着体面的细节写清楚,使之形成鲜明的对比。
预设2:漫画的标题往往起到 画龙点睛的作用。结合标题, 深入挖掘漫画内容。如:“他们难道是文盲吗 不是,其实他们清清楚楚地看到了那五个字,却视若无睹,无非是想早点儿上车,占到一个好位子。他们是眼睛没有失明,心却失明了的‘假文盲’。
教师小结:联系题目,写好漫画中的细节,我们就能把漫画的内容写具体,从而写出漫画的深刻含义了。
(设计意图:通过对学习小伙伴所写的片段进行解读,让学生明确写作过程中可以运用的写作技巧;评改习作片段,为完成和修改整篇习作作铺垫。)
五、佳作欣赏,学习写作技巧
1.教师过渡:在学习完选材方法和写作技法后,我们来看一篇例文,《植树和乘凉》。我们先来看这篇例文的写作提纲,并积累例文中的新鲜词语。(出示课件29)
教师总结:一个好的提纲是写作成功的基础,优美的用词会让读者眼前一亮,我们在写作前也要列好提纲,在写作的过程中也要让优美词汇为自己的习作增色。
2.教师引导:请同学们自己阅读习作例文,边读边思考例文中运用了哪些写作技巧。思考完后和小组同学进行交流。(出示课件30—34)
植树和乘凉
河北省石家庄市水源街小学五年级 张诚沛
指导老师:邢宁
今天我看到一幅意味深长的漫画,我从中得到了深刻的启示。
漫画中,一名志愿者正在专心栽树。他挽起袖子,拿起铁锹,挖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坑,然后把小树苗放进坑里,把土填了进去,压实。他看着栽好的小树,仿佛看到了小树长大后枝繁叶茂的样子,于是他开心地拿起水壶,打算给小树浇水,让它茁壮成长。谁知,一个戴眼镜的男人一下子坐下靠在了小树上,小树细小的枝干都被压弯了。栽树的人勃然大怒,质问那个人:“你干什么 ”戴眼镜的那个人扭过头来看了他一眼,理直气壮地说:“等着乘凉。”说完,他又把头扭了过去。
我乍一看觉得这个等着乘凉的人十分可笑,一边笑一边却慢慢陷入了沉思:在别人刚栽的小树下等着乘凉,这种不劳而获的行为真是可耻。天下怎么会有免费的午餐 要想有所收获,就要付出汗水,不劳而获只会两手空空。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种想要不劳而获的人。有些人年纪轻轻就整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把父母当成“取款机”;有些人通过剽窃他人的作品来获得不当的荣誉或奖励;有些同学平时作业都是抄袭别人的,一到考试更是想要通过抄袭的方式来获取高分……这些人不劳而获的行为只会让他们自食恶果。
这幅漫画给了我很深的启示:不劳而获的人注定会成为别人的笑柄,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我们的人生才会“绿树成荫”。
各小组汇报交流,全班评议。
预设1:开头简明扼要地写出看漫画的感受,引出下文。
预设2:第2自然段,抓住重点,运用动作、神态、语言描写,写清楚了漫画内容。
预设3:第3自然段中,表明观点,指出漫画的“夸张”之处——不劳而获。
预设4:第4自然段,由漫画内容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让人感触颇深。
预设5:结尾写出启示,突出了文章中心,发人深省。
(出示课件35)教师小结:这篇文章,有两点我们可以来学习。其一,立足漫画,内容清楚。小作者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并结合自己的联想和想象,把漫画内容写得非常清楚,使读者对漫画内容一目了然。其二,联系实际,启示深刻。小作者由一幅漫画联想到了现实生活,由衷地发出感慨,并通过列举典型事例说明道理,读后令人掩卷深思,深受启发。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例文,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本单元的习作要求。让学生参考与借鉴例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习作。)
六、巧拟题目,学列提纲
1.自主交流拟题方法。
教师提问:我们可以怎么为本次习作拟题?(出示课件36)
预设1:用“漫画名称 + 启示”的形式拟题。比如:《漫画<待业啄木鸟>的启示》 《<文明只差一步>的启示》……
预设2:用漫画的名称拟题。如:《假文盲》 《文明只差一步》《两只小狗》……
2.依照范例,学列写作提纲。
(1)教师引导:写作前拟好提纲,不仅能够理清写作思路,还能让作文的结构清晰。(出示课件37-40)
引导学生观察写作提纲范例。
组织学生结合课件,交流如何列写作提纲。
出示提纲范例:
①主题鲜明,事例贴切
②环境描写,引出漫画
③联系实际,观点明确
④条理清晰,结构完整
(2)(出示课件41)学生自主列写作提纲,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列完提纲后,师生交流提纲内容,教师相机引导,帮助学生完善提纲内容。
(4)学生修改提纲。
七、积累素材,动笔写作
1.教师过渡: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知道如何把中国的世界遗产写清楚。我们也学习了写作方法,接下来老师还准备了一些有关本次习作的习作素材,大家一起来看看。(出示课件42-65)
学生自主阅读习作素材。
2.教师引导: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按照拟定好的习作提纲,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吧。
学生动笔完成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写作素材的提供,大大降低习作的难度。)
【板书设计】
漫画的启示
选择漫画 观察漫画 写出启示
第二课时(范文+点评+升格)
【教学过程】
一、评议习作,自主修改
1.教师引导:上节课,我们针对《漫画的启示》上了一节习作指导课,大部分同学已经完成习作。这节课,我们将围绕习作要求,赏评同学的习作,在赏评过程中,希望每个同学都积极参与,随时修改自己的习作。
自我修改:写完后,自己通过轻声朗读的方法来进行修改,注意字、词、句和标点等,同时对自己不满意的段落也可以在旁边重新写。
同学互改:前后桌交换,互相用修改符号改一改细节地方,对文章整体可以在后面写一写修改建议或简单的评价
各小组推荐一个同学,交流分享,其他学生评议:哪些地方写得好,你最欣赏哪里,你还想提出什么建议。教师相机指导。
修改习作。
评价内容 评价细则 自评
文章内容 选择选择教材中的漫画或其他漫画来写
能把漫画内容写清楚
能针对漫画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
能联系生活实际,写清楚从漫画中获得的启示
文章结构 开头引入漫画
中间抓住重点突出细节,联系生活实际
结尾写出启示,点明中心
语言表达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没有错别字
用词准确,语句流畅,清楚连贯
教师引导: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同学们可以对照评价表评价一下自己的作文。
要点:学生阅读评价表,老师解释评价表如何使用,符合要求的栏里打√。学生对照评价表,自主评价、修改习作。
二、展示佳作,共同赏析
1. 例文一 :《待业啄木鸟》漫画观后感(出示课件3--8)
(1)师生共读,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例文中的重点语段,读后先小组交流:这篇文章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2)师生交流、讨论,教师适时出示旁批,指导学生学习例文的写法。
①开头写出看漫画的感受,引出下文。
②第2自然段中,抓住重点,突出细节 , 叙述漫画内容。
③第4自然段中,使用设问修辞,强调造成这种现状是人为原因,引人深思。
④第5自然段,通过分析漫画内容,揭示了漫画的寓意。
⑤第6自然段由生活中的现象引出对资源浪费的感慨,运用反问句,发人深省。
⑥结尾总结全文,发出呼吁,突出文章中心。
教师总结:(出示课件9)小作者在结构安排上体现了“引漫画-描画面-发评论-联实际-总观点”这一思路,使文章条理清晰,中心明确。小作者依据画面内容,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深入分析漫画,揭示漫画的寓意,并联系实际,进一步深化了漫画所表达的主题。
2. 例文二:两只小狗(出示课件10--15)
指名学生轮读,读后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派代表发言。
预设:(1)开头自然引入对漫画内容的介绍。
(2)第2自然段,写出了两只小狗照哈哈镜后的不同情形,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漫画的重点,为后面发表议论作了铺垫。
(3)第4自然段,由漫画内容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两类人,他们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
(4)结尾写自己从漫画中明白的道理,突出了文章中心。
教师总结:(出示课件16)这篇习作的开头引入漫画。中 间先介绍漫画的内容,再发表看法,然后联系实际,论述生活中的“哈哈镜”同样可怕。结尾总结从漫画中明白的道理,突出了文章中心。文章思路清晰,中心明确,想象合理,化静为动,对漫画内容的描写具体形象,为后文发表看法打下了基础,使文章主题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3. 例文三:漫画《看谁快》的启示(出示课件17--22)
指名学生轮读,读后先在小组内交流,全班评议。然后派代表发言。
预设:(1)第2自然段,小作者按方位顺序介绍了漫画的主要内容,很有条理。
(2)第3自然段,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揭示了破坏森林的本质,引人深思。
(3)第5自然段,小作者列举了植物的作用,说明了植物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4)结尾呼吁人们保护树木,点明了文章主题。
教师总结:(出示课件23)小作者在文章开头点明漫画的题目,引出下文。中间部分先按方位顺序介绍漫画的主要内容,为下文分析漫画作好准备;接着分析漫画,揭示漫画的本质是破坏森林、破坏环境;然后联系实际,指出砍伐树木的危害和植物给人们带来的好处。结尾水到渠成地“呼吁大家不是比谁伐得快,而是比谁栽得快”。全文思路清晰,中心突出。
4. 例文四:漫画的启示(出示课件25--28)
指名学生轮读,读后先在小组内交流,全班评议。然后派代表发言。
预设:(1)第1自然段,用简洁的语言引出下文对漫画内容的介绍。
(2)第2自然段,抓住关键信息,介绍了漫画的主要内容。
(3)第3自然段,针对漫画中人物的可笑言论发表看法,点明中心。
(4)第4自然段,由漫画中的人物联想到自己的学习实际,感悟深刻。
(5)第5自然段,引用冰心的诗句,深化主题,使文章文采斐然。
(6)结尾 总结全文,发出号召,富有,感染力。
教师总结:(出示课件29)小作者先简要地描述了漫画的内容,接着从正、反两方面详细写了自己从漫画中获得的启示,有理有据,条理清晰。结尾发出号召,简洁明了。此外,文中引用冰心的诗句非常恰当,使感悟更加深刻。
(设计意图:赏析优秀例文,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掌握写作方法,写起作文来会更得心应手。)
三、展示习作,合作评议修改(出示课件30--35)
习作原文:由一幅漫画想到的
1.小组内自由读习作原文,依据之前的评价表,评价习作。符合要求的在评价栏里打√;不符合要求的,给出意见。小组共同修改习作。
(设计意图:依据评价表修改,针对性更强。)
2.(出示课件36--39)出示修改后的习作,学生对比阅读体会,师生交流。
四、欣赏名家作品,学习写作技巧
蒲公英的梦 (出示课件40--48)
教师诵读,学生欣赏,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教师总结(出示课件49):这是一篇童话故事,通过对蒲公英开花前后一系列事件的描述,为我们呈现了街道上,花草树木在城市污染的摧残下痛苦和无奈的情景。文章语言富有童趣,表达轻快活泼却引人深思,告诫人们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所有生物共同的美好家园。
五.师生再次评议,完善修改习作
1.小组合作,评议习作。
写完后,同学互换习作读一读,看看从漫画中获得的启示是不是写清楚了,再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
2.教师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
3.学生根据老师和组内同学的修改建议,自主完成习作修改、誊抄,形成自己满意的作文。
【教学反思】
本次习作的难度有所增加,不但要写清楚图画的内容,还要写出图中蕴含的意思及自己受到的启示,这对学生的想象、思维和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成功之处:本次习作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我通过让学生站在欣赏的角度阅读,带着浓厚的兴趣让学生寻找自己习作及他人习作的“亮点”。这样的鉴赏评价,既肯定了习作者的长处,又使欣赏者本身从中得到潜意识的启发,既尊重了习作者的个性体验,又展示了欣赏者的独特感受。这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不足之处:作文指导时间过长,学生写作时间不足。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