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导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导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第二课 把握逻辑要义
2.1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导学案
学 习 目 标
1.正确理解矛盾律、排中律、同一律等相关知识。 2.自觉遵循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让思维合乎逻辑。
基础知识
同一律:思维的确定性要求
1.公式
(1)公式表达:“ ”。
(2)公式意思: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 所形成的论断“A”,如果是真的,就是真的;如果是假的,就是假的。
2.要求
同一律要求人们: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也不能转移论题。故意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叫作“ ”或“ ”。
3.条件性
(1)在 或 下,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概念或判断,同一律并不要求它们一定是同一的。
(2)同一律并不否认认识对象的 及其变化和发展。它所反对的,只限于时间、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任意变更概念或判断。
矛盾律:思维的一致性要求
1.公式
(1)公式表达:“ ”。
(2)公式意思: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 所形成的论断“A”和它的否定论断“非A”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
2.要求
矛盾律要求人们:在同一时间、从 、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成立。违反矛盾律要求的逻辑错误叫作“ ”。
3.逻辑矛盾与客观矛盾
思维中出现的自相矛盾不同于唯物辩证法所讲的事物的客观矛盾。矛盾律及其要求是就同一时间、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作的论断而言的,自相矛盾的论断是对客观实际的 。
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此事物可以变成彼事物。从 、 对同一事物所作的相反论断,并不是自相矛盾的。
排中律:思维的明确性要求
1.公式
(1)公式表达:“ ”。
(2)公式意思:在 、从 、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
2.要求
排中律要求人们: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 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不成立。也就是说,不能 “A”,又否认“非A”,对“是”与“非”各打五十大板。违反排中律要求的逻辑错误叫作“两不可”。
3.矛盾律与排中律的区别
矛盾律表明,论断“A”和“非A” ;排中律进一步表明,“A”和“非A” 。识别小组合作(活动方式:学生分组合作探究,每组至少出一人回答问题其中一个问题。)
小组合作(活动方式:学生分组合作探究,每组至少出一人回答问题其中一个问题。)
自主探究一:某顾客与小吃店的服务员对话如下:
顾客:你们这儿是怎么搞的 啤酒里有苍蝇!
服务员:啊,不要紧,我们这儿的苍蝇不会喝很多酒
思考:这个例子中,服务员的逻辑思维存在什么问题?
自主探究二:在一次讨论会上,关于某部古典作品是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优秀作品,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意见。有人认为它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有人认为它不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讨论结束时,会议主持人表态说:“我反对第一种意见,也反对第二种意见。”
思考:会议主持人的话是否合乎逻辑,为什么?
自主探究三:《韩非子·难一》载:“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思考:这位楚人为什么“弗能应”?
课堂练习
1.(2023秋·山东泰安·高二统考期末)小明欲在某平台买鞋,买之前特意询问商家鞋子是否为正品,得到的回答是“假一赔三”。遂下单,结果收到4双假鞋。联系商家讨要说法,对方“理直气壮“地说“假一赔三啊,给你4双有问题吗?”。从逻辑角度看,该商家( )
A.违背了排中律,在矛盾关系论断之间持模糊态度
B.违背了矛盾律,思维出现不融贯一致的逻辑错误
C.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D.定义项的外延过大,导致“循环定义”的错误
2.(2023秋·云南楚雄·高二统考期末)某公司为促销打出广告:买××,送家具。客户购买了促销产品后,要求该公司兑现诺言。该公司业务经理回答道:“好的,你的家具在哪里,我们给你送。”从逻辑思维的角度看( )
①该公司做法违背了思维确定性要求
②该公司业务经理混淆概念
③该公司做法违背了思维一致性要求
④该公司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3秋·山东东营·高二统考期末)经典成语“自相矛盾”,为一思维规律的命名提供了借鉴。下列选项中违反这一规律的有( )
①他们当中的有些人是学生,有些人则不是学生
②我不相信任何人的话,但是我对一位哲人的名言深信不疑
③这几天考试太紧张了,但已经不知不觉地过去了
④劳动创造物质财富,教师辛勤劳动,所以教师创造物质财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三、课堂小结(自我总结)
四、课后练习
1.为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某校团委举办了“青春不停步永远跟党走”演讲比赛,下面是该校四位同学的对话,其中只有两位同学说的是真话,那么说真话的同学是( )
甲: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没有获奖。
乙:我没有获奖。
丙:我们四个人都没有获奖。
丁:我们四个人有人获奖了。
A.甲丁 B.甲乙 C.乙丙 D.丙丁
2.(2023秋·黑龙江佳木斯·高二富锦市第一中学校考期末)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不是空洞的外壳,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意识中以逻辑的形式固定下来。这些形式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着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的产生离不开实践
②运用形式逻辑就能正确认识事物
③形式逻辑是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对正确思维活动的总结
④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是一种先入为主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不值得推敲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3.下列对同一律基本内容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同一律反映的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及其否定思想不能同真
B.同一律的公式是“A不是非A”
C.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都必须保持自身同一性
D.不同时间或条件下形成的对同一对象的认识也要求具有同一性
4.以下说法违反了同一个逻辑思维基本要求的是( )
①甲、乙讨论宗教信仰问题,甲说∶"我不同意所有的人都要有宗教信仰,也不同意所有的人都不要有宗教信仰。"
②甲说∶"你这儿有好茶吗 "乙说∶"我这儿全是好茶,从来不卖变质的茶。"
③甲说∶"你能保证以后不迟到吗 "乙答∶"我今后一定会按时到,偶尔会迟到。"
④甲说∶"我的记忆完全消失了。"乙问∶"什么时候开始消失的呢 "甲说∶"去年3月13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交通警察:“你为什么没戴头盔,你不知道今年的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吗?”电动自行车骑车人:“我以前骑电动车一直是佩戴头盔的,这是第一次。”下列选项对上述对话出现的逻辑错误分析正确的是( )
A.违反了排中律,犯了“两不可”的错误
B.违反了矛盾律,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C.违反了同一律,犯了“偷换论题”的错误
D.违反了矛盾律,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
6.“双减”(指要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是当下最热的教育话题。有位家长说:“我不赞成‘双减’,因为孩子的学习时间变少了,课外的专门辅导也没了。可是,我也不赞成‘不双减’,毕竟政策的目的是减轻家长和学生的压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可见,该家长( )
①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
②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
③犯了“两不可”的错误
④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运用逻辑思维规则相关知识,下列观点中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看到一块空地,甲说“这块空地荒芜了可惜,应该种小麦”,不一会又觉得“这么肥沃的土地,种小麦可惜,不应该种小麦。”——甲“骑墙居中”,违反了排中律。
②上课时,老师正在读材料“从出生率来看,2021年出生的男婴比女婴稍多......”,学生这时突然打断“老师,您是说2021年我国男人比女人多吗?”——该学生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③“我不认为所有学生都是勤奋的,同时,我也不认为所有的学生都是不勤奋的”——该说法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
④父母离异后禾禾跟随妈妈,当见到自己的继父后,他说:“我知道你是爸爸,但你却不是我的爸爸。”——禾禾的观点并没有违反矛盾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库诺夫曾推论,帝国主义是现代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不可避免和进步的……所以必须跪在帝国主义面前歌功颂德!对此,列宁一针见血地驳斥了库诺夫的错误论调。库诺夫的错误表现为( )
①思维骑墙,在“是”与“非”之间持“两不可”的态度
②偷换概念,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现代资本主义概念不同
③在其思维过程中,论述的思想没有保持自身的同一性
④自相矛盾,没有遵循矛盾律的要求,使思维不具有一致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参加此次培训的老师都是高中骨干教师”与“参加此次培训的老师有不是高中骨干教师的”这两个判断( )
②可同假 ①可同真 ③不可同真 ④不可同假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双减”(指要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是当下最热的教育话题。有位家长说:“我不赞成‘双减’,因为孩子的学习时间变少了,课外的专门辅导也没了。可是,我也不赞成‘不双减’,毕竟政策的目的是减轻家长和学生的压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可见,该家长( )
①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
②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
③犯了“两不可”的错误
④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运用逻辑思维规则相关知识,下列观点中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看到一块空地,甲说“这块空地荒芜了可惜,应该种小麦”,不一会又觉得“这么肥沃的土地,种小麦可惜,不应该种小麦。”——甲“骑墙居中”,违反了排中律。
②上课时,老师正在读材料“从出生率来看,2021年出生的男婴比女婴稍多......”,学生这时突然打断“老师,您是说2021年我国男人比女人多吗?”——该学生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③“我不认为所有学生都是勤奋的,同时,我也不认为所有的学生都是不勤奋的”——该说法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
④父母离异后禾禾跟随妈妈,当见到自己的继父后,他说:“我知道你是爸爸,但你却不是我的爸爸。”——禾禾的观点并没有违反矛盾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库诺夫曾推论,帝国主义是现代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不可避免和进步的……所以必须跪在帝国主义面前歌功颂德!对此,列宁一针见血地驳斥了库诺夫的错误论调。库诺夫的错误表现为( )
①思维骑墙,在“是”与“非”之间持“两不可”的态度
②偷换概念,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现代资本主义概念不同
③在其思维过程中,论述的思想没有保持自身的同一性
④自相矛盾,没有遵循矛盾律的要求,使思维不具有一致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参加此次培训的老师都是高中骨干教师”与“参加此次培训的老师有不是高中骨干教师的”这两个判断( )
②可同假 ①可同真 ③不可同真 ④不可同假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