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准考绝密★考试结束前姓名证号2024年宝鸡市高考模拟检测(一)理科综合(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0-16Na-23S-32Cu-64As-75Br-80Cd-112Sn-119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是某细胞生活状态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抗体A,图中不含P元素的细胞器为②⑥0②B.图中参与抗体合成分泌的细胞器有②③⑦⑤C.用台盼蓝染色法可以检测①结构的完整性D.图中标注结构①③④⑤⑦参与了生物膜系统的组成2.细胞代谢的有序进行离不开各种各样的酶,也往往伴随有ATP的合成与分解。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给病人吸氧可以使细胞中ATP的含量大幅增多B.酶的合成需要ATP,ATP的合成也需要酶C.酶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条件下活性最高,可以为反应提供最多的活化能D,底物量一定且其它条件适宜时,酶促反应速率会逐渐降低是因为酶活性降低3.毒品进入人体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伤并使人上瘾,危害极大。冰毒和可卡因都属于中枢神经兴奋剂,会使中枢神经系统持续兴奋产生愉悦感,长期吸食会导致突触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减少。如图分别为冰毒(促进兴奋性神经递质多巴胺的分泌)和可卡因作用机理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理科综合第1页(共14页)多巴胺冰毒(·)转运体多巴胺多巴胺突触小泡转运阳突触小泡转运一受体一受体多巴胺多巴胺多巴胺可卡因(一)吸食冰毒后正常的兴奋传递吸食可卡因后A.长期吸食冰毒或可卡因均会导致突触后膜对多巴胺的敏感性升高B.可卡因也通过促进多巴胺分泌使突触间隙的多巴胺数量增加C.多巴胺的合成、分泌以及移向突触后膜受体都需要消耗ATPD.突触后膜上多巴胺受体数量减少是吸毒者不断增大剂量的重要原因4.在原核细胞中,基因的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的过程称为“偶DNA双链联转录翻译”(如图所示)。科学家分别设计了发生偶联和没有发生偶联(无偶联组)的细菌实验体系。结果发现,偶酶甲联能提高基因的表达速度,也会使转录发生U-G错配的概mRNA率上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合成中的多肽A.真核生物细胞核基因的转录和翻译是不“偶联”的B.图中的酶甲是RNA聚合酶,在图中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到右C.偶联能够提高细菌基因的表达效率和基因突变的发生概率D.相比于偶联组,无偶联组细菌生长代谢速度明显减慢5.DNA作为遗传物质,其研究在不断地深入。以下有关DNA的叙述,正确的是A,艾弗里通过细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噬菌体侵染实验中搅拌、离心的目的是将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分开C.研究表明,DNA分子中(A十T)/(C十G)的值越大,其结构稳定性越低D.在实验中,R型细菌会通过基因突变转化为S型细菌从而产生毒性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B.自养型生物一定都是生产者,腐生型生物一定都是分解者C.外来物种入侵生态系统时,往往会提高当地物种的多样性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揭示了生物间的捕食关系,其中黄雀处于第三营养级7.化学的发展为推动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服装中含有的“Gore-Tex”聚四氟乙烯薄膜面料的单体是卤代烃B。“神舟飞船”返回舱外层材料的酚醛树脂球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C,我国科学家研究的由CO2到淀粉的全合成有利于实现“碳中和”D,利用CO2合成脂肪酸实现了无机小分子向有机高分子的转变理科综合第2页(共1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