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1.4《团团圆圆过中秋》第二课时《秋天里还有什么节日》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二年级上册1.4《团团圆圆过中秋》第二课时《秋天里还有什么节日》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统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秋天里还有什么节日》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统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的最后一个主题《团团圆圆过中秋》的第二课时。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是前一课时中秋话题的拓展,旨在引导学生通过了解秋天其他的节日,奠基丰富多元的文化意识。同时通过对重阳节的由来、习俗、文化内涵等相关知识的学习探究,懂得尊老敬老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激发敬老爱老之情。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天真可爱,他们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对于秋天里的节日——重阳节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对于重阳节的由来、习俗、文化内涵等尚缺乏进一步的了解。对于培养敬老爱老之情,感知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更是难点。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了解重阳节的由来和习俗,知道重阳敬老节文化的内涵。
2.通过具体事例、视频学习、交流讨论等方式,激发尊老敬老之情,培养尊老敬老的好习惯。
3.通过了解秋天里的其他节日,感受秋天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初步感知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感悟节日魅力
1.畅谈自己最喜欢的节日,并说说喜欢这个节日的理由。
2.小结:节日,是我们生活中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节日让我们有了仪式感,让我们快乐加倍。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中秋节这个秋天的节日,感受了浓浓的节日文化,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走进秋天,领悟秋天里其它节日的魅力。(板贴:秋天里还有什么节日)
【设计意图:开篇以谈话的形式导入 ,说说自己最喜欢的节日,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教学情境,回味节日的祝福,感受节日的魅力,引出课题——秋天里还有什么节日 。】
二、认识重阳,了解重阳习俗
1.日历中的发现。
(1)说一说属于秋天的具体月份。
(2)课件出示本年度九月的日历,寻找重阳节。(板书:秋天里 重阳节)
2.探寻重阳节的内涵。
(1)播放视频,了解重阳节的由来。
(2)生思考并讨论:两个九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九月初九被叫做重阳节?
3.了解重阳节的习俗。
九九重阳,与“久久”同音,还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呢。那你们知道重阳节有哪些习俗吗?
(1)登高。
a.读一读:出示诗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朗读并感悟。
b.议一议:为什么很多人在重阳节的时候都愿意去爬山?
c.说一说:重阳节登高有哪些好处?
(2)赏菊。
a.出示关于菊花的诗句,生读诗,感受菊花的清新、淡雅之美,高洁不屈之精神。
b.谈赏菊的寓意,并补充:每逢重阳节是最佳的赏菊时期,菊花又被称为长寿之花。
(3)吃重阳糕。
a.出示重阳糕的一组照片,现场品尝重阳糕。
b.了解吃重阳糕原因。
(4)喝菊花酒。
a.思考古人为什么把菊花看作是吉祥的象征。
b.出示图片,了解菊花的功效。
(5)插茱萸。
a.听录音,了解随身携带茱萸的作用。
b.实物出示茱萸,同桌相互插一插。
小结:重阳节的习俗真不少,每个习俗都有着特殊的意义。中国人中国节,不同的节日习俗蕴藏着不同的节日文化和祝福,重阳节赏菊、登高、插茱萸、吃重阳糕……这些思亲敬老的习俗从古代一直延续到今天,是秋日里最美好的风景,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最美好的表达。
【设计意图:通过从日历中寻找重阳节的活动,帮助学生探寻重阳节来历的过程中,了解其文化内涵。通过了解重阳的习俗,让学生感受我国传统节日的文化韵味。】
三、走进重阳,感恩老人
1.家庭敬老有行动。
(1)课件出示“校小孝星”的展板图及“市小孝星”敬老爱老的故事,生谈感想。
(2)开展家庭故事会,小组进行交流。说一说照片背后的故事,写一写给老人的祝福语。(3)出示视频——课前小采访,了解老人们的心声;聊一聊话题,今年的重阳节打算怎么献孝心。
(4)诵读经典《弟子规》,知晓:尊敬老人,要从平时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2.社会敬老齐行动
(1)出示一年级时去敬老院看望老人的照片,说一说当时的心情。
(2)说说自己或家人帮助老人的故事,并出示社会上敬老爱老的照片。
(3)情景设置,引导学生敬老爱老是每天发自内心的事情。
小结:小朋友们,你们真是尊敬长辈、关心老人的好孩子。尊老敬老不需要轰轰烈烈,只要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和关怀,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帮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尊老敬老这一传统美德代代相传。
【设计意图: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不可推卸的责任。此环节通过家庭敬老及社会敬老的活动,激起孩子在生活中懂得“知感恩,尽孝道”。】
四、走进秋天,体会特色
1.自主阅读,了解苗族的赶秋节和藏族的望果节。(板书:赶秋节、望果节)
2.观看视频,感受少数民族节日氛围,谈特色,说感受。
3.找一找秋天里其他特色节日,并说说对这些节日的了解。
4.出示日历,圈一圈秋天里的节日(纪念日)。
小结:不仅有这么多特色节日,还有很多纪念日。这节日或纪念日都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秋天里其他地方、其他民族的特色节日活动,让学生感受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通过“找一找”、“聊一聊”的活动方式,知道秋天里的节日,并发现不同节日的共性,让学生感受人们在特色节日中寄托的共同心声。】
五、留住秋天,感受美好
1.出示学校在秋天举行的集体生日会和校园丰收节的照片,感受秋天节日的美好。
2.调查本班秋天生日的孩子,教师提前送祝福,并送上明信片。
小结:我们的国家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不同地区、不同民俗在秋天里庆祝丰收的方式也不一样。各具特色的秋天节日庆祝活动,构成了祖国多姿多彩的文化,人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共同的心声,希望老人健康长寿,希望来年五谷丰登,希望生活幸福美好。(板书:让生活更美好)
3.出示课后延学单,完成重阳节敬老任务,争做一个爱老敬老的好少年。
【设计意图:结尾通过校园里的集体生日会和丰收节,留住秋天,留住美好。课外布置任务,让学生从文本到生活的过渡,反思规划自己的生活。】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重阳节是我国传统的一个节日,是秋天里人们最重视也是最为有特色的一个节日。通过本课的学习,让二年级的孩子初步了解秋天的节日及重阳节的由来和习俗,培养学生珍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情感。
一、课堂“活动化”,零距离走近秋天之节日
“活动是学生学习的初始”,我们要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活动因素,化教材内容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为此,本节课中我设计了多种多样的活动,“诗歌品鉴”、“品重阳糕”、“讲敬老故事”、“寻找秋天里的节日”等活动,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积极性,还展现了学生可爱有礼的纯真质朴。
二、课堂“德育化”,历史性传承重阳敬老情
在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以“校小孝星”的例子导入,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琐碎的小事其实也是“孝”的表现。小组交流照片,诉说生活中关心老人孝敬老人的故事,引导学生用实际行动感恩爷爷奶奶,进一步唤起他们尊老爱老的意识,共同享受温馨的家庭生活。接着,展示国家及社会人士爱老敬老的场景,由爱家、爱老推及到爱国、爱社会,进一步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三、课程“整合化”,促使课堂学习有效生成
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以点带面实施课堂教学。秋日的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民族节日往往是古代文人的吟诵对象。将道德法治课程和语文课程做整合,通过诗词品味不同民族节日的风俗习惯,注重在教学中注入生活的内容和时代的活水,促使课堂学习有效生成。
本节课,着眼于学生的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实践,让道德与法治课程回归学生的生活,回归学生的实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