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1教材分析《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选自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骄人祖先 灿烂文化》。本课共有四个话题,聚焦中华民族文字展开教学。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围绕“意蕴隽永”和“影响深远”两个关键词展开。“意蕴隽永”体现在汉字熔铸了先人的智慧和灵感、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道德观念,展现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价值取向。“影响深远”则重在介绍汉字在历史上对中国周边地区产生的文化影响以及在信息化时代释放的新活力。这两个部分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生动诠释了汉字从古至今的变化及其着眼未来的发展,引导学生为中华民族拥有汉字这一民族瑰宝而感到自豪。02学情分析本次授课的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孩子们求知欲强,具备了一定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对待问题也有了初步的独立思考。同时,关于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中有了几次接触,汉字作为他们每天接触的学习载体,也是比较熟悉的。但是学生对汉字表意性和独特地位的理解不够深入,教材中展示的汉字故事年代久远,抽象而比较难阐述,相对他们日常生活有一定距离,故对汉字背后承载的文化内涵理解有一定的难度。03教学目标1. 通过搜集资料、观看汉字故事等体验活动,了解汉字不仅是维系中华文明的重要纽带,也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2. 通过合作探究,猜想汉字的变化和含义,了解汉字中熔铸着祖先的智慧和灵感,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要学好中国字,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3. 通过讨论和展示活动,明白汉字意蕴隽永、影响深远,懂得珍视并传承汉字背后所体现的道德要求。04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探寻汉字之秘1.回顾旧知,引出话题2.创设情境,明确探秘任务【意图】本环节由回顾旧知入手,通过参观数字博物馆推进并串联整堂课,运用体悟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开启生动有趣的汉字探秘之旅,增强沉浸式汉字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瞬间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二、场馆参观 感受汉字魅力(一)畅游智文馆,感受汉字智慧1. 猜一猜出示古汉字,引导学生猜猜这些是什么字。2.说一说提问:为什么猜得这么准?小结:汉字形体与其所表达意义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哪怕穿越千年,我们仍然能够猜出他所表达的意义。3. 谈一谈交流分享:结合课前搜集单,学生上台交流分享。谈一谈过程中自己的感受。4. 想一想小博士提问:根据古汉字字形想一想“德”和“友”这两个字最初是什么意思呢?小结:生动形象的汉字里有我们中国人对世界的体验和认知,从汉字的形体里我们往往可以体味出中华民族传统的智慧。(板贴:智慧)(二)畅游广文馆,感受汉字意义在刚才的过程中你们肯定都发现了,汉字的形体从古至今虽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有一点始终未变,那就是汉字一直顽强地坚持着自己独特的表意性,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进入广文馆,继续探寻汉字的故事,解读文化的密码吧!1. 猜一猜出示“监”的金文和甲骨文,猜一猜可能是什么字2. 看“监”字的微课,了解其演变和意义3. 故事交流谈感受组内交流:课前搜集的有趣汉字故事全班交流:谈谈交流和搜集时的感受小结:每个汉字都蕴含着丰富的古代文化信息,一个个字符如同中华文化的活化石,传递着来自古代社会的音讯,描绘着中华文化发展的轨迹。(板贴:文化)【意图】本环节两个场馆通过猜一猜、议一议、看一看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参观”的过程中,顺其自然地突破本课部分的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汉字中熔铸着祖先的智慧和灵感,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感受汉字的意蕴隽永。三、链接生活 交流汉字影响同学们,汉字不仅是维系中华文明的重要纽带,还广为流传,被周边国家、地区广泛使用。(一)找一找1.出示远文馆展示不同国家汉字的使用情况,小组合作找一找书本70页和学习单上有哪些国家使用汉字,在地图上做出标记。2.全班交流学习单,互相补充3.观察学习单,相机采访感受:从学习单上,你发现了什么?(二)说一说1.提问:你们还知道汉字对哪些国家或地区产生了影响吗?2.出示孔子学院的院徽,交流已知,播放孔子学院介绍视频3.交流观看感受 :看完了视频,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有什么想说的呢?小结:意蕴隽永的汉字不仅是维系中华文明的重要纽带,也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板贴:文化纽带 共同财富)【意图】从读一读到找一找,从想一想再到说一说,逐步推进,让学生感受到意蕴隽永的汉字不仅是维系中华文明的纽带,还是世界人民共同的财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逐步攻克本课的重难点。四、展开想象 感悟汉字活力我们的汉字创造了辉煌的历史,进入全球信息化时代,古老的汉字正在焕发出新的活力,赶紧跟上我的脚步,去新文馆看一看吧。(一)思考:汉字的影响力为什么会日益增长。(二)阅读书本71页,了解王选教授以及科技带给汉字的变化,交流感受(三)观看视频,交流感受: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汉字甚至进入了太空,播放视频《汉字浪漫入太空》,说说你的感受。(四)畅想:随着科技的进步,汉字还会焕发出怎样的活力呢?(板贴:焕发活力)(五)小组合作:策划一场汉字文创展,把创意写在便签上,贴在桌上的文创板上。【意图】从事例感受到思考,并在课后布置文创展的实践作业,将课堂所学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了解古老汉字焕发新活力的同时,也唤醒学生传承和创新的责任与使命,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五、课堂小结(一)授予汉字小达人称号(二)总结:我们的汉字生动有趣,他意蕴隽永,从千年前而来,带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与智慧,他影响深远,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纽带,更是世界人民共同的财富。未来我们将在传承中发展与创新,让古老的汉字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板贴:发展创新)05板书设计06教学反思一、基于儿童兴趣,创设趣味情境在这堂课的设计中,我将学生感兴趣的博物馆研学引入课堂,创设了参观中华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的情境,不仅能将第二课时两个并列的板块串联起来,更好地推进课堂的进程,也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触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二、链接学生生活,体悟赋能成长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课程,学生的生活是我们重要的课程资源,有效的课程学习需要立足学生生活中最宝贵的经验,从中寻找学生的素养生长点。在这堂课的设计中,既有像“汉字大调查”这样学生课前调查的内容,也有“汉字大搜索”这样从资料出发,勾连学生真实生活的活动内容,加入“汉字浪漫入太空”、“孔子学院”等热门汉字话题,激发学生对汉字、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最后以汉字文创展这一活动,让学生学用结合,促进素养落地,在体悟中赋能成长。三、探索学评结合,助推素养提升评价是一个重要环节,在本课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设计了“汉字之旅探秘卡”为评价载体,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用争博物馆章的方式为主要评价抓手。在过程中,有教师评价、学生协商式评价等,多元多样的评价维度与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