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压 强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共46张PPT)2023-2024学年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八章 压 强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共46张PPT)2023-2024学年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资源简介

(共46张PPT)
第八章 压 强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第8章
沪科版 八年级下
名师点金
  本章考查的重点是固体、液体、气体和流体的压强特点;需要掌握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熟知液体压强、大气压强和流体压强的应用。
考点1 固体的压强
1. [科学探究能力][2023·常州武进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的是“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观察海绵被压下的深浅
来显示压力作用效果,这种实验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B.利用甲、乙的实验结论,可以解释书包装书越多背起来越 不舒服的原因
C.利用乙、丙的实验结论,可以解释不易切断的甘蔗使劲才能切断的原因
D.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关系时,控制受力面积不变,这是运用了转换法
B
2.[2022·宁波]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根据需要常常要考虑受力面上的压强大小。下列事例中能增大压强的是(  )
A.坦克通过履带与地面接触 B.单钢轮压路机有较重的前轮
 
C.滑雪板与雪地接触面积较大 D.背包用较宽的背带
【点拨】
单钢轮压路机有较重的前轮,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故B符合题意。
【答案】B
3.[2022·上海]甲、乙两个均匀圆柱体密度、底面积、高度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圆柱体 密度/(kg·m-3) 底面积/m2 高度/m
甲 5×103 2×10-3 0.6
乙 8×103 5×10-3 0.5
(1)求甲的质量m甲。
【解】已知甲的密度ρ甲=5×103 kg/m3,甲的体积V甲=S甲h甲=2×10-3 m2×0.6 m=1.2×10-3 m3,
由ρ=可知,甲的质量m甲=ρ甲V甲=5×103 kg/m3×1.2×10-3 m3=6 kg。
(2)求乙对地面的压强p乙。
【解】已知乙的密度ρ乙=8×103 kg/m3,乙的体积V乙=S乙h乙=5×10-3 m2×0.5 m=2.5×10-3 m3,
由ρ=可知,乙的质量m乙=ρ乙V乙=8×103 kg/m3×2.5×10-3 m3=20 kg,
乙受到的重力G乙=m乙g=20 kg×10 N/kg=200 N,
乙对地面的压力F压=G乙=200 N,
则乙对地面的压强p乙===4×104 Pa。
(3)若在甲、乙上方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并将切去的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甲的底部对地面的压力变化量为49 N。求乙的底部对地面的压强的变化量Δp乙。(g取10 N/kg)
【解】由题知,甲的底部对地面的压力变化量ΔF甲=|ΔG甲-ΔG乙|=49 N,
则乙的底部对地面的压力变化量ΔF乙=|ΔG乙-ΔG甲|=ΔF甲=49 N,
乙的底部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Δp乙===9 800 Pa。
考点2 液体的压强
4.在给汽车更换轮胎时,通常要用到液压千斤顶,千斤顶实质是一个小型液压机,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它是利用  帕斯卡  定律制成的;若大、小活塞的面积之比为200∶1,若在小活塞上施加100 N的力,则在大活塞上产生的力为  2×104  N。
帕斯卡 
2×104 
5.[2023·齐齐哈尔]小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1)图甲装置是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它的探头是由空金属盒蒙上橡皮膜构成的。如果液体内部存在压强,放在液体里的薄膜就会  发生形变  ,U形管左、右两侧的液面就会产生  高度差  。
发生形变 
高度差 
(2)根据图乙、丙所示的现象可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  液体深度  的关系。根据探究得出的结论,拦河大坝应设计成  下宽上窄  (填“下宽上窄”或“下窄上宽”)的形状。
液体深度 
下宽上窄 
(3)如图丙、丁所示,保持探头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观察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变化,得出结论:  同种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相 。
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同种
(4)为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是否与液体密度有关,小彬接着将浓盐水缓慢倒入图丙所示的容器的水中(液体未溢出、探头位置不变),静置待均匀混合后,观察到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发生了变化,得出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的结论。小彬得出结论的实验过程是  错误  (填“正确”或“错误”)的判断的依据是
 没有控制探头所在深度一定  。
错误 
没有控制探头所在深度一定 
(5)通过学习,小彬利用掌握的液体压强知识测量实验所用盐水的密度,过程如下:
①向如图戊所示的容器中的左侧倒入适量的水,橡皮膜向右凸起;
②再向容器中的右侧缓慢倒入盐水,直至橡皮膜  变平;
③测得水面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为h1,测得盐水液面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为h2;
④可推导出该盐水密度的表达式为ρ盐水=  ×ρ水  (用h1、h2、ρ水表示)。
变平
×ρ水 
6.[2022·潍坊期末]我国自主研制的深海探测器——“蛟龙号” 在马里亚纳海沟挑战了7 000 m深海探测。不考虑大气压、水的阻力、海水密度变化。海水密度取ρ海水=1.0×103 kg/m3,g取10 N/kg。
【解】 “蛟龙号”下潜到5 000 m深度时承受的海水压强p1=ρ海水gh1=1.0×103 kg/m3×10 N/kg×5 000 m=5×107 Pa。
(1)若“蛟龙号”下潜到5 000 m深度,它承受的海水压强是多少?
【解】 “蛟龙号”下潜到7 000 m深度时承受的海水压强p2=ρ海水gh2=1.0×103 kg/m3×10 N/kg×7 000 m=7×107 Pa,
则在7 000 m深度时观察窗受到的海水压力为
F=p2S=7×107 Pa×50×10-4 m2=3.5×105 N;
在上述两种深度下观察窗承受的压强差为
Δp=p2-p1=7×107 Pa-5×107 Pa=2×107 Pa,
所以两种深度下观察窗承受的压力差为
ΔF=ΔpS=2×107 Pa×50×10-4 m2=1×105 N。
(2)若“蛟龙号”上有一面积为50 cm2的观察窗,在7 000 m深度时,观察窗受到的海水压力为多大?在上述两种深度下观察窗承受的压力相差多少?
(3)若“蛟龙号”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7.2×107 Pa,则它能下潜的最大深度是多少?
【解】由p=ρgh可知,它能下潜的最大深度为
hmax===7 200 m。
考点3 大气的压强
7.[2023·徐州]如图所示,将压水泵插入水桶中,从上端向下按压,水就会从出水口流出。按压的作用是使桶内气压(  )
A.大于大气压
B.等于大气压
C.小于大气压,但不为零
D.变为零
【点拨】
将压水泵插入水桶中,从上端向下按压,桶内空气变多,气压变大,当桶内水面上方的气体压强大于大气压时,水就会在桶内气压的作用下从出水口流出,故A符合题意。
【答案】A
8. [易错题][2022·枣庄]如图所示的是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装置,玻璃管长约1 m,槽内装有水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玻璃管从竖直位置适当向右侧倾斜,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仍为760 mm
B.若将玻璃管向上提2 cm,但玻璃管口仍在槽内水银面以下,则玻璃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变为780 mm
C.在实验中,若玻璃管内混入少量空气,所测的大气压值偏大
D.将此装置从山脚移到山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变大
(第8题)
【点拨】
在测量过程中,由于外界的气压不变,所以支持的水银柱的高度不变,如果玻璃管倾斜,管内水银的长度会变长,但高度差不变,故A正确;若将玻璃管向上提2 cm,但玻璃管口仍在槽内水银面以下,不会影响水银柱的最终高度,则玻璃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仍为760 mm,故B错误;玻璃管中混入了空气,空气会对水银柱产生向下的压强,抵消了大气压的部分作用效果,水银面高度差将变小,则所测的大气压值偏小,故C错误;
因为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将此装置从山脚移到山顶,管内被托起的水银将下降,即管内外水银液面高度差减小,故D错误。
【答案】A
9. [实验设计能力]学完大气压相关知识之后,老师布置了用带挂钩的塑料吸盘估测大气压的大小的实验。小刚实验小组现有带挂钩的塑料吸盘、量程为0~5 N的弹簧测力计、玻璃板。
(第9题)
(1)他们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A.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这就是大气对吸盘的压力;
B.小刚将蘸水的塑料挂衣钩的吸盘放在光滑玻璃板上,用力挤压吸盘;
C.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钩着挂钩缓慢向上拉,直至吸盘刚要离开玻璃板;
D.测量吸盘与玻璃板接触面的直径d,计算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面积S=1.0×10-4m2;
E.根据p=,计算出大气压p的大小。
你认为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应该是  ②  (填“①”或“②”)。
①DBACE ②BDCAE
② 
(2)排好序后进行实验,弹簧测力计拉至最大示数,吸盘仍未脱离玻璃板。若大气压按照约为1×105Pa计算,则弹簧测力计最大刻度值至少要大于  10  N。
10 
(3)他们发现实验结果明显比真实气压值小,其中的原因可能是  吸盘内有空气或测量吸盘的直径d有误差等(合理即可)  。(答1条即可)
【点拨】
打开阀门K,水流出的过程中,M处管较细,水的流速大、压强小,N处管较粗,水的流速小、压强大,故M点的压强小于N点的压强。
吸盘内有空气或测量吸盘的直径d有误差等
(合理即可) 
考点4 流体的压强
10.[2023·凉山州]生活中到处存在物理知识。厨房中常在光滑的瓷砖上用到免打孔挂钩,使用时将吸盘用力按压到瓷砖上,由于  大气压  的作用,挂钩将“吸”在瓷砖表面。刮大风时,当风沿着窗外的墙面吹过时,窗口悬挂的窗帘会飘向窗外,这是由于窗外空气的流速大、压强  小  (填“大”或“小”)造成的。
大气压 
小 
11.[学科素养 科学本质][2023·济宁]如图所示的装置中,AB是一段内径粗细不同的玻璃管,它与蓄水容器相连,在玻璃管较粗和较细的部分,各接有一段竖直的细玻璃管。M、N是AB玻璃管内同一水平线上的两个点,分别位于两竖直细玻璃管下方。关闭阀门K,将水注入蓄水容器中,根据  连通器  原理,两竖直细玻璃管内水面是相平的;打开阀门K,水流出的过程中,
M点的压强  小于  (填
“大于”“等于”或“小于”)
N点的压强。
连通器 
小于 
(第11题)
12.[2022·兰州]如图所示,两只气球自由地悬挂在空中。为了使两只气球靠拢,你所采用的方法是  用吸管向两气球中间吹气  ,其中用到的物理知识是  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
用吸管向两气球中
间吹气 
气体流速越大,压强
越小 
(第12题)
【点拨】
因为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所以向两气球之间吹气时,两气球间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气球外侧的大气压使两只气球靠拢。
考点5 固体与液体压强的综合
13.[2023·黑龙江]如图所示,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A、B两容器,装有深度相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若容器底面受到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A和pB,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A=pB,FA<FB
B.pA<pB,FA<FB
C.pA<pB,FA=FB
D.pA>pB,FA=FB
【点拨】
由题图可知,A容器内液体的体积大于B容器内液体的体积,且两液体的质量相等,所以,由ρ=可知,A容器内液体的密度小于B容器内液体的密度,即ρA<ρB;由题图可知,两容器内液体的深度相同,由p=ρgh可知,A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较小,即pA<pB;由题意可知,A、B两容器的质量相等,容器内液体的质量也相等,由F=G=mg可知,两容器的总质量相等,重力相等,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相等,即FA=FB。
【答案】C
14.[ 学科内综合]如图甲所示,一个薄壁长方体容器(质量不计)放在水平桌面上,将一个重20 N的实心圆柱体竖直放在容器底部,圆柱体底面积为100 cm2、高为8 cm,以恒定水流向容器内注水,20 s时刚好注满,如图乙所示。容器内的水深与注水时间的关系如图丙所示。求:(g取10 N/kg)
(1)容器内的水刚好浸没圆柱体时,容器底受到的水的压强。
【解】容器内的水刚好浸没圆柱体时,容器中水的深度为8 cm,容器底受到的水的压强p=ρ水gh=1.0×103 kg/m3×10 N/kg×8×10-2 m=800 Pa。
(2)水注满时,桌面受到的压强。
【解】由题图丙可知,容器内的水刚好浸没圆柱体用时10 s,刚好注满容器用时20 s,实心圆柱体上端到容器上端距离h'=12 cm-8 cm=4 cm;设容器底面积为S,因为是以恒定水流向容器内注水,所以Sh'=(S-S柱)h柱,代入数据得S×4 cm=(S-100 cm2)×8 cm,解得S=200 cm2。
水注满容器后,水的质量为m水=ρ水(S-S柱)h柱+ρ水Sh'=1.0×103 kg/m3×(200-100)×10-4 m2×8×10-2 m+1.0×103 kg/m3×200×10-4 m2×4×10-2 m=1.6 kg,
水受到的重力为
G水=m水g=1.6 kg×10 N/kg=16 N,
水注满时,桌面受到的压强为
p'=====1 800 Pa。
15.[2023·广州期中]如图所示,在质量为1 kg的容器内装有5 kg的水,容器底面积为100 cm2,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面积为0.9 m2,求:(g取10 N/kg)
【解】A点的深度hA=100 cm-35 cm=65 cm=0.65 m,
水对A点的压强pA=ρghA=1.0×103 kg/m3×10 N/kg×0.65 m=6.5×103 Pa。
(1)水对A点的压强。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解】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ρgh=1.0×103 kg/m3×10 N/kg×100×10-2 m=1×104 Pa,
由p=可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
F水=pS=1×104 Pa×100×10-4 m2=100 N。
(3)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解】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压=G水+G器=(m水+m器)g=(5 kg+1 kg)×10 N/kg=60 N,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p器===6 000 P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