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准确把握概念课件(共17张PPT) 高中政治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课准确把握概念课件(共17张PPT) 高中政治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必要条件
形式逻辑
概念
判断
推理
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
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
第六课
掌握演绎推理方法
第七课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培养科学思维
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形式逻辑)
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
第一框
概念的概述
第二框
明确概念的方法
课程标准 考情预测
1.知道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2.理解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
1.从命题内容上看,概念的含义和基本特征、明确内涵和外延的方法及其逻辑规则是考查的重点;
2.从考查形式上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考查;
3.通过对本考点的学习,能结合实际事例,运用定义与划分的方法,明确其逻辑规则,辨识其逻辑错误。
瞄准方向
知识体系
相容关系
不相容关系/全异关系
准确把握概念
概念的概述
明确概念的方法
明确内涵的方法
概念的内涵: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是什么
事物的属性:事物的性质和关系的统称(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
概念的含义: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
概念的表达: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一词多义、多词一义)
概念的
基本特征
明确外延的方法
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有哪些
概念的外延
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
全同关系
属种关系或种属关系
交叉关系
矛盾关系
反对关系
定义的含义及其构成
方法:种差加属概念(最基本、最常用)
下一个正确的定义的要求
下定义
划分
划分的含义及其构成
方法:划分是从属概念到种概念的划分,不是由整体到部分的分解
作出正确的划分的要求
第四课
核心点一 概念的概述
属性
概念 含义
表达
基本特征
(1)含义:事物的性质和关系统称为属性
(2)分类:事物的属性可分为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
【本质属性】一事物成为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部规定性。
概念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
P23相关链接,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
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一词多义、多词一义)
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
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
内涵与外延的关系:内涵和外延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
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
A:相容关系:全同关系、属种关系、种属关系、交叉关系。
B:不相容关系(全异关系):矛盾关系、反对关系。
内涵
外延
概念外延间的关系
种类 含义 图示法 例子
相容 关系 全同 关系 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
属种关系种属关系 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外延大的概念为属概念,外延小的概念为种概念
交叉 关系 两个概念之间有而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
不相容关系 (全异关系) 矛盾 关系 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该属概念的外延
反对 关系 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
北京和中国首都
动物和马
马和动物
中学生和球迷
成年人和未成年人
A+B=C
输和赢
A+B<C
如果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具有相同的部分,则为相容关系;不具有相同部分,则为不相容(全异)关系。
探究活动
为了证明“白马非马”的论题,公孙龙提出了很多理由。比如,求“马”,给“黄马”“黑马”都可以满足这一要求;求“白马”,给“黄马”“黑马”就不合要求。“马”讲的是马的形体;“白”马讲的是“马的颜色”。讲颜色不同于讲形体,所以“白马非马”。
你是否同意公孙龙的论证,为什么?
【评析】对公孙龙的论证,要作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肯定或否定。
①白马非马”中的“非”如果理解为“不等于”。从概念的内涵来看,“白马”的内涵大于“马”的内涵,因为“白马”既要具有“马”的一切属性,还要具有“白”颜色这个属性。“白马非马”是正确命题。
②白马非马”中的“非”如果理解为“不是”。从概念的外延来看,“白马”的外延小于“马”的外延,白马”是“马”的一种。“白马”是种概念,“马”是属概念,二者是种属关系。“白马非马”是错误命题。
易混辨析
练一练:判断以下各组概念之间的关系
“团员”和“非团员”
“等边三角形”和“等角三角形”
“团员”和“党员”
“小麦”和“农作物”
“妇女”和“律师”
“小说”和“武侠小说”
“工厂“和”工人“
矛盾关系
全同关系
反对关系
种属关系
交叉关系
全异关系
属种关系
注意:
种属关系识别方法:
在种属概念之间加一个“是”可以构成一个合乎情理的句子。
如:台湾同胞——中国人,台湾同胞是中国人,合理这是种属关系;
而车轮胎——汽车,车轮胎是汽车则是不通的,所以二者不是种属关系,是全异关系 。
判断属种关系的技巧:
(1)是否处在同一类事物中;
(2)是否有共同的属性;
(3) 用“B是A”判断,若成立就是,否则则不是。
直击高考
在“概念的概述”的学习中,老师让同学们探究“概念间的关系”这一知识内容时,下面是几位同学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
①甲同华:外延完全相同的两个概念是全同关系,例如,“石家庄”和“河北省省会”
②乙同学:属种关系是相容关系的一种,“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两个概念就是属种关系
③丙同学:学生包括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等,所以“初中生”与“高中生”是反对关系
④丁同学:矛盾关系属于全异关系的一种,“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属于矛盾关系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A
核心点二 明确概念的方法
(一)明确内涵的方法——下定义
含义
构成
方法
要求
定义是从内涵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
给一个概念下定义,就是用简明的语句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定义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部分构成。
定义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是:种差加属概念。
(1)应该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正确地认识对象,把握其本质属性;
(2)应该遵循必要的逻辑规则。
① 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
否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②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
否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
③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
违反这一逻辑规则,就会犯“否定定义”的逻辑错误。
④定义不能用比喻。
否则,就会犯“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
①商品是劳动产品
商品是用人民币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麻醉就是麻醉剂所起的作用。
偶数就是奇数加一所得的数。
奇数就是偶数加一所得的数。
④儿童是祖国未来的花朵。
③哲学不是文学。
辨识与判断
判断下列定义的逻辑错误:
(1)宪法是国家的法律。
(2)商品是商店出售的物品。
(3)罪犯就是犯罪的人。
(4)和平是战争的中断,战争是和平的中断。
(5)高中生不是社会青年。
(6)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定义过宽
定义过窄
同语反复
循环定义
否定定义
比喻定义
核心点二 明确概念的方法
(二)明确外延的方法——划分
含义
构成
方法
要求
划分是从外延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
划分由母项和子项两部分构成。(在不同标准下,可以得到不同的子项)
划分是把一个属分为几个种(从属概念到种概念的划分)
(1)必须充分了解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之间的客观关系
(2)要遵循划分的逻辑规则。
①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
否则,就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
②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
否则,就会犯“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
③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
否则,就会犯“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
④子项的外延必须为不相容的关系。
否则,就会犯“子项相容”的逻辑错误。
①A选票分为赞成票和反对票。
B常见的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音乐、雕塑。
②邮件有电子邮件、平寄邮件、 国际邮件几大类
④我班同学有来自北方的、南方的、浙江的,还有杭州的。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分为辩证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人生价值观。
例如:战争分为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
例如:战争分为世界大战和局部战争。
把性质作为划分标准
把规模作为划分标准
辨识与判断
判断下列划分的逻辑错误:
(1)国家分为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
(2)犯罪分为故意犯罪、过失犯罪、共同犯罪。
(3)实词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拟声词和介词。
(4)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社会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5)农田里种有棉花、黄麻和粮食作物。
(6)三角形分为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划分不全
划分标准不一
多出子项
越级划分
越级划分
划分标准不一
知识拓展
比较下列两组概念:
桌子——圆桌、方桌
桌子——桌腿、桌面
树——松树、柏树、桉树
树——树干、树叶、树根
划分
分解
划分
分解
划分是把一个属概念分成若干种概念。
分解是把整体分为部分。分解后的部分不具有整体事物的属性。
划分和分解可用一种逻辑方法来检验、区分。划分和分解有相同的结构:A分为A1,A2,…,An。如果“Ai是A”(i=1,2,…,n),这一断定成立,则说明表达的是划分,否则不是。
划分和分解的区别
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概念是变化发展的
1.(2023·青岛模拟)“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与“商品是劳动产品”,“儿童是18岁以下的任何人”与“儿童是祖国未来的花朵”。以上两组语词对比,对我们准确定义的逻辑规则启示是( )
①被定义项要恰当归类,定义项与被定义项外延要全同
②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应该揭示被定义项是什么
③定义不能用比喻,应当准确揭示被定义项的本质属性
④定义项不能包含被定义项,避免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A
针对性限时训练
2.数字经济是指直接或间接利用数据来引导资源发挥作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形态。在技术层面,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兴技术;在应用层面,“新零售”“新制造”等都是其典型代表。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直接或间接利用数据来引导资源发挥作用,推动生产力发展”作为这个概念的被定义项,是概念的种差
②数字经济分为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通信、“新零售”,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
③数字经济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 通信之间为种属关系
④数字经济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那么大数据和云计算为反对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针对性限时训练
【探究应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身不仅对未成年人的身体造成伤害,还会带来社会负面评价,对其入学、参军、就业等造成不利影响。2022年6月6日,国务院印发《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办法》,要求相关部门履行部门职责,支持和配合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
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指出以下对“文身”定义的错误之处并简要说明原因。
定义 所犯错误及原因
文身就是一种对人的皮肤有伤害的行为。 ①
文身就是刺青。 ②
文身是套在青少年脖颈上的枷锁。 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