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新课标初中生物2022版课程标准考试题及答案— 、单选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1、生物学课程高度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践经历,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是( )的过程,选择恰当的真实情境,设计学习任务,让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和动脑的活动。 A、主动参与 B、被动参与C、教师讲授 D、学习知识2、本课程着眼于学生( ),立足于坚实的生物学科内容基础,密切结合中国学生发展 核心素养研究等教育领域新成果,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发展学生核心素养。A、生物学理论知识的学习B、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的需要C、生物学能力的培养D、动手能力的提高3、生物学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追求( )的原则,优化课程内容体系,提炼大概念,精选学 习内容,突出重点,切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明确学习要求,力求学生有相对充裕的时间主动学习,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和应用重要的生物学概念,发展核心素养。 A、 实事求是 B、理论联系实际C、学科互相融合 D、“少而精”4、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 )的科学,是农业科学、医药科学、环境科学及其他有关科学和技术的基础。A、生命活动规律 B、人和生物圈C、动物和细菌、真菌 D、动物的运动和行为5、生命观念对认识生命世界具有( ),是科学自然观和世界观的有机组成和重要基础。A、规范作用 B、指导作用C、决定作用 D、模仿作用6、发展科学思维是培育学生( )、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科学精神的重要途径。A、感性思维 B、理性思维C、学习知识 D、动手能力7、国内外关于探究式学习的过程有许多模式,其基本环节大体是下列哪一项 ( )A、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B、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实施计划→制定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C、提出问题→得出结论→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做出假设→表达交流D、提出问题→表达交流→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做出假设8、( )是指乐干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具有严谨求实、勇干质疑、理性包容的心理倾向。A、生命观念 B、科学思维C、健康意识 D、科学态度9、尊重事实证据,能够运用( )等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①比较和分类 ②归纳和演绎 ③抽象和概括 ④分析和综合A、①② B、①②③C、②③ D 、①②③④10、根据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选取( )个学习主题。A、10 B、6C、7 D、811、 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 )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 细胞 B、组织C、器官 D、 系统12、通过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主题的学习,学生能够从( )的尺度认识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初步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部分与整体相统一等观念,逐步形 成科学的自然观。A、微观 B、微观和宏观C、宏观 D、 整体和局部13、 植物细胞具有不同于动物细胞的结构,如( )和细胞壁等。A、 细胞膜 B、叶绿体C、细胞核 D、 细胞质14、 生物体的各部分在结构上( ),在功能上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A、相互制约 B、没有联系C、相互配合 D、 相互联系15、 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比高等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少了( )。A、细胞 B、 组 织C、 器 官 D、 系 统16、 通过生物的多样性主题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生物种类丰富,不同的生物在( )上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差别,进而认识到生物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A、 形态 B、形态和结构C、结构 D、 形态或结构17、 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将生物从大到小划分为( )等分类等级。A、界、门、目、纲、科、属、种B、种、门、纲、目、科、属、界C、界、门、纲、目、科、属、种D、种、属、科、目、纲、门、界18、( )是最基本的生物分类单位。A、 界 B、 门C、 科 D、 种19、从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到种子植物,逐渐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植物繁殖过 程逐渐摆脱了对( )的依赖。A、 陆地 B、空气C、水环境 D、 阳光20、 病毒无细胞结构,需要在( )完成增殖A、活细胞内 B、空气中C、水中 D、 死细胞内21、通过( )主题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系统与整体的思维方式认识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 系,认同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形成热爱自然、敬畏自然的情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确立生态文明观念。A、生态系统 B、生物的多样性C、生物圈 D、生物与环境22、 植物分布广泛,( )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植物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维 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A、 直接地 B、间接地C、直接或间接地 D、直接和间接地23、通过植物的生活这个主题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植物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和原理,运用 这些生命活动原理分析、解释、解决生产生活中的某些实际问题,并从( )的角度阐明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地位。A、物质循环 B、物质循环和能量变化C、能量变化 D、物质循环或能量变化24、 下列不属于最新生物课程中生物的多样性主题学业要求的是:( )A、 说明生物的不同分类等级及其相互关系,初步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B、对于给定的一组生物,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其进行分类。C、分析不同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关注外来物种入侵对生态安全的影响,认同保护生物 资源的重要性。D、 主动宣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25、 下列不属于最新生物课程中生物与环境这个主题学业要求的是:( )A、从结构与功能的角度,阐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是一个有机整体。B、运用图示或模型表示生态系统中各生物成分之间的营养关系。C、分析某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的具体实例,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D、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实例,形成保护生物卷的社会责任意识。26、 血液经过( )的滤过作用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A、 肾单位 B、肾小球和肾小囊C、肾小球 D、 肾小囊27、 叶芽通过细胞的( )分裂和分化发育成茎和叶A、分裂 B、分化C、增殖 D、 分裂和分化28、 植物的生活这一主题的学习活动建议中不包括以下( )A、观察种子的结构B、解剖和观察花的结构C、探究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D、探究植被类型与湿度之间的关系29、 人体生理与健康主题学业要求中错误的有( )A、从理论的角度,说明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差别;说明体循 环和肺循环的相互联系B、学会根据血常规、尿常规等化验的主要结果初步判断身体的健康状况C、描述眼和耳的结构与功能,阐明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学会科学用眼和用耳,保护眼 和耳的健康D、 结合具体实例,分析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功能对机体内外环境变化所作 出的反应,阐明其重要意义30、 下列哪些措施不可以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C、注意个人卫生 D、 保护易感人群31、 遗传信息控制( ),并由亲代传递给子代A、 性别 B、生物性状C、个体差异 D、DNA32、 以下哪个不是遗传与进化这个主题的学业要求。( )A、 能够解释遗传信息在生殖过程中完成了传递,并控制新个体的生长发育。B、借助图示或模型阐明染色体、 DNA 和基因的关系。C、运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阐明基因组成决定生物的性状。D、通过实例分析,认识到杂交育种、转基因技术对人类生产生活具有巨大推动作用。33、 通过第七个主题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生物学与社会的关系,能够理解科学、技术、工 程学、数学等学科的相互关系,并尝试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通过设计和制作,解决现 实问题或生产特定的产品,发展( )。A、 实现自我价值 B、生物实践能力C、知识的灵活运用 D、核心素养34、 学业质量标准是以( )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A、核心素养 B、生物实践能力C、知识的灵活运用 D、 理论知识35、 教师应在认真学习和领会本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 )地开展教学活动。A、 创造性 B、 实事求是C、 灵活 D、 理论联系实际36、 以下不是核心素养特点的是( )。A、综合性 B、发展性 C、 创造性 D、 实践性37、 围绕大概念组织教学内容,使知识结构化。以( )的核心内涵为纲,将相关的重要 概念、次位概念按照其内在逻辑关系编织成网络化的概念体系。A、 知识 B、大概念C、 实验 D、 实践38、“植物的生活”学习主题的大概念“植物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可以制造有机物,直接或 间接地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并维持碳-氧平衡”,其核心是( )。A、 提供食物 B、提供能量C、可以制造有机物 D、物质循环39、 关于探究活动报告的完成和交流,说法错误的是( )。A、教师应引导学生以规范的文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呈现报告内容B、组织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C、进行适当的评价,完善结论D、 如果实验结果出现错误,及时修改40、 下列哪个不是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时应注意的事项。( )A、对学生开展必要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相关概念、过程方法、技能等方面B、 明确项目每一环节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可以通过表格的形式呈现给学生C、重视通过具体事例展现社会需求D、加强过程指导和管理41、 教学评价的评价原则不包括( )。A、 以评促学 B、 发现问题C、 以评促教 D、 多元多样42、精心设计课时与单元作业,发挥作业的( )功能。作业类型要注重多样性,既要有书面作业,又要有实践活动类作业,A、 诊断评价 B、 发现问题C、 以评促教 D、 多元多样43、 单元评价应以( )为单位进行。教师要将单元内相关重要概念分解转化为单元评 价要素,并制订评价标准和评价办法。A、 大概念 B、 重要概念C、 概念 D、 次位概念44、 下列不属于教材编写原则的是( )。A、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加强思想性。B、坚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强化适宜性C、坚持核心素养导向,精选课程内容D、坚持教材创新,优化呈现方式45、 下列哪个不属于教材内容选择要考虑的内容。( )A、重视科学实践活动的设计B、体现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C、关注人文素养培养D、具有很强的创新性46、 观察细胞的基本结构这个实验的育人价值不包括( )。A、 从感性到理性去认识细胞, 建立生命观念,学会分析、比较等科学思维方法B、通过操作显微镜、制作临时装片、绘制生物图等过程,学会科学实验方法和相关操作技能C、学会显微镜的使用及临时装片的制作D、通过体验科学家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对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有 所感悟47、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是在学生学习了( )过程,初步了解基因、 DNA、 染色体之间的关系后安排的。A、 无性生殖 B、 有性生殖C、 营养生殖 D、 分裂生殖48、( )是指生物学课程实施可利用的所有物质和人力条件,它不仅影响教师的教学过程 和教学方式,也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是决定课程实施和课程目标能否有效达成 的重要因素。A、生物学课程资源 B、生物学学科素养C、 人文素养 D、 生物学核心素养49、 日常食用的蔬菜中的叶肉、肉类中的瘦肉依次属于( )。A、 肌肉组织保护组织B、 营养组织肌肉组织C、 上皮组织分生组织 D、 疏导组织结缔组织50、 一株完整的绿色植物,其生殖器官一般是指( )。A、根、茎、叶 B、花、果实、种子C、茎、花、果实 D、叶、花、果实51、 我国著名的“活化石”之一,被称为“鸽子树”的珍惜植物是( )。A、珙桐 B、水杉C、银杉 D、树蕨52、 细菌和真菌最大的区别是有无成形的( )。A、 细胞膜 B、叶绿体C、细胞核 D、细胞质53、 下列属于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我们的校园 B、校园里的人C、校园里的绿色植物 D、 校园里的所有生物54、( )是最大的生态系统。A、森林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 D、 生物圈55、 关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B、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C、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D、 无光情况下绿叶也能合成淀粉56、农民伯伯播种时要挑选大而饱满的种子,原因是( )。A、播种时使用方便 B、发育时省水C、发育时省肥 D、含有大量供胚发育的营养57、 人体主要通过( )排出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A、 呼吸系统 B、泌尿系统C、新陈代谢 D、 出汗58、 下列哪个不是常见的传染病 ( )A、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B、艾滋病C、癌症 D、 乙型肝炎59、 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对( )现象的生动描述。A、变异 B、遗传C、进化 D、繁殖60、 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Y 性染色体一定存在于下列( )中,A、 男性的肌肉细胞 B、卵细胞C、生殖细胞 D、受精卵二、多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具有高度的( )的生物界。A、 复杂性 B、多样性B、统一性 D、科学性2、学习生物学课程有利于学生( )对学生的健康生活、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A、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B、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B、学会学习 D、提升科学素养3、通过实验、探究类学习活动或跨学科实践活动,使学生( ),进而能用科学的观点、 知识、思路和方法探讨或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从而引领教与学方式的变革。A、加深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B、提升应用知识的能力C、激发探究生命奥秘的兴趣D、巩固理论知识4、生物学课程重视以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重视评价的( )作用。A、 诊断 B、发展C、激励 D、促进5、生物学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 )。A、生命观念 B、科学思维C、探究实践 D、态度责任6、生命观念主要包括( )等。A、生物学的结构与功能观B、物质与能量观C、进化与适应观D、 生态观7、探究实践活动主要包括( )。A、科学探究 B、科学思维C、跨学科实践 D、科学实践8、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该达到以下目标:( )以及树立健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强身健体和服务社会。A、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的生命观念B、初步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具备一定的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C、初步具有科学探究和跨学科实践能力,能够分析解决真实情境中的生物学问题D、初步确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9、根据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综合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需求和生物学发展三个方面,以学科知识内在逻辑为主线,从( )等视角,系统构建课程结构。A、微观到宏观 B、宏观到微观C、个体到群体 D、多样性到统一性10、每个学习主题都包括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其中,内容要求部分以( )的形式呈现相应的概念体系,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A、大概念 B、重要概念C、概念 D、次位概念11、通过生物与环境主题的学习,从结构与功能的角度,阐明生态系统中的( )是一个有机整体。A、生产者 B、消费者C、分解者 D、非生物环境12、通过人体生理与健康这个主题的学习,学生( )。了解传染病的危害;理解人体免疫 的基本原理;认识到遵守社区、地区和国家的相关防疫要求,有助于传染病的防控,增强社 会责任意识。A、 能够从系统、器官等不同的结构层次认识人体的结构与功能B、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C、知道构成人体的系统D、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13、通过遗传与进化主题的学习,学生能够( )。A、理解遗传信息与生物性状的关系,以及遗传信息可以在亲子代之间传递B、逐渐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C、知道人类的繁殖发育过程D、能够正确认识转基因技术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4、发酵食品制作类跨学科实践活动:发酵食品的制作可以运用传统的发酵技术来完成;发 酵食品的改良需要好的创意,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从发酵的( )等方面不断尝试。A、技术 B、条件控制C、装置的改进 D、食材的选择15、教师要准确理解核心素养四个方面的内涵及相互关系,根据( )等制订教学目标,将培养核心素养的要求具体化,体现核心素养的特点。A、课程目标 B、客观条件C、内容要求 D、学业要求16、探究活动是主动获得新知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充分认识这种学习活动在培养学生核心素 养中的价值,指导学生采用( )等多种方式开展探究活动。A、 实验 B、调查C、资料分析 D、测量17、教师应重视运用( )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和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丰富师生 互动交流方式,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A、PPT B、互联网技术C、移动通信技术 D、人工智能18、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原则遵循课标要求,严格依标命题。全面理解和体现课程标准要求, 依据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学业质量命题,认真开展实验探究和跨学科实践活动的考查,保证命题的( )。A、 真实性 B、科学性C、筛选功能 D、规范性19、下列属于生物课程资源的是( )A、学校教学设备B、学校图书馆C、学生的生活经验D、 博物馆、少年宫、科技馆、动物园、植物园等20、 教材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方式需注意以下几点( )A、教材内容要真实B、构建教材基本架构C、精心设计教材栏目D、统一教材体例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生物学的研究经历了从现象到本质、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过程,形成了结论丰富的知识 体系,以及人类认识自然现象和规律的一些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探究方法。( )2、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以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为载体,通过多种教学 活动展现人们认识自然现象和规律的思维方式及探究过程,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 )3、学业评价促发展提倡在评价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 立自信,改进学习方式,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形成。( )4、学习理论知识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式,课外实践是扩展视野、增强本领的重要途径,探究实践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标志。( )5、态度责任关系到知识和能力的正确运用,是生物学课程育人价值的重要体现。( )6、通过对传染病和免疫、医药与急救等知识的学习,认同生物学及医学伦理观念,养成健 康生活的态度和行为习惯。( )7、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一定导致营养不良或肥胖。( )8、植物根部吸收生活所需的水和无机盐,通过筛管向上运输,供植物利用,其中大部分水 通过蒸腾作用散失。( )9、 血液循环是指体循环,其功能是运输氧气、二氧化碳、营养物质、代谢废物和激素等物 质。( )10、人体健康受传染病、心血管疾病、癌症及外部伤害的威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医疗措施 是健康的重要保障。( )11、 在特定的情况下,人工呼吸、心肺复苏、包扎止血等一 些急救方法能减少伤害或挽救生命。( )12、 模型制作类跨学科实践活动:针对特定的生物学内容,运 用生物学、物理、技术、 工程学等学科概念,以及“结构与功能” “尺度、比例和数量”“系统与模型”等跨学科概 念,选择恰当的材料,设计并制作模型,直观地表征相应的结构与功能,提升探究实践能力。13、“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是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策略。教学目标的制订要注重实践育人,体现对实验探究和跨学科实践活动的要求是核心素养发展性的体现。( )14、期末评价是对学生一个学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应结合学生在作业评价、单元评价和 期末考试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定,对学生进行排队甄别。( )15、教材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方式要根据学习内容特点和学生学习规律,设置问题情境、活动、 习题等多种栏目,满足学生完整学习活动需求。( )16、 学生练习制作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同类型的动植物细胞,切实体验微观世界 的神奇,认识到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7、“尿液的形成过程”是学生建立“人体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重 要概念的基础,是学生形成和发展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观念的重要载体。( )18、基因工程是学生建立“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并由亲代传递给子代”这一大概念的基 础内容。该内容探究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对于建立概念,发展学生生命观念、探究实践 等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价值。( )19、 正常人体细胞性染色体有23对。( )20、 研训部门在开展课程标准和教材培训工作时,不必做好系统规划,但要坚持政策导向、 问题导向和实践导向。( )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1.A 2.B 3.D 4.A 5.B 6.B 7.A 8.D 9.D 10.C11.A 12.B 13.B 14.D 15.D 16.B 17.C 18.C 19.C 20.A 21.D 22.C 23.B 24.D25.A 26.B 27.D 28.D 29.A 30.C 31.B 32.C 33.D 34.A 35.A 36.C 37.B38.C 39.D 40.C 41.B 42.A 43.A 44.D 45.D 46.C 47.B 48.A 49.B 50.B 51.A52.C 53.A 54.D 55.D 56.D 57.B 58.C 59.B 60.A二、 多选题1.ABC 2.ABCD 3.ABC 4.ACD ) 5.ABCD 6 ABCD 7.AC 8.ABCD 9.ACD 10.ABD11.ABCD 12.AB 13.ABD 14.BCD 15.ACD 16.ABCD 17.BCD 18.BD 19.ABCD 20.BCD三 、判 断 题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16. √ 17. √ 18. × 19. × 20.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