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专题17 人体的健康目录 每小节涉及考点 广东考次 考查频率8.1 人体的健康 考点1 传染病及其预防 5年5考 ☆☆☆考点2 免疫与免疫计划 5年5考 ☆☆☆考点3 安全用药与急救 5年3考 ☆☆考点4 健康的生活方式 5年5考 ☆☆☆【重点】对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人体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安全用药和简单的急救常识的相关知识常以选择题出现;对于心血管疾病、艾滋病等发病人数快速增加的趋势,常结合生活中的实例综合考查。考点一:传染病及其预防1.传染病: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2.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结核病、肺炎)、病毒(流感、肝炎、手足口病、艾滋病)和寄生虫(蛔虫病)等生物。3.传染病的特点:传染性和流行性。4.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病要流行起来三个环节缺一不可。(1)传染源:指能够散布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如患流感的病人、狂犬等。(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蚊蝇)等。(3)易感人群: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5.预防传染病的三个措施:(1)控制传染源:隔离病人、捕杀、焚烧、掩埋患病禽畜等。(2)切断传播途径:清洁消毒公共场所、勤洗手、杀灭蚊蝇媒介等。(3)保护易感人群:注射疫苗、锻炼身体等。考点二:免疫与免疫计划1.人体的三道防线(1)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阻挡和杀死病原体侵入。(2)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溶解细胞壁)和吞噬细胞。(3)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如胸腺、淋巴结和脾脏)和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2.人体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1)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包括人体的第一、第二道防线的免疫。(2)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是后天形成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是人体第三道防线。3.抗体和抗原(1)抗体: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可以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2)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3)抗体和抗原的结合具有特异性,一种抗体(如乙肝抗体)只能和一种特定抗原(如乙肝病毒、乙肝疫苗)结合。消灭抗原后,还有部分抗体仍留在体内一段时间。4.免疫的作用:(1)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1)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1)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5.计划免疫: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目的。6.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于人体后,可产生相应的抗体。原理:接种的疫苗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疫苗相当于抗原。7.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艾滋病的病原体:HIV病毒(患者所有体液都有)。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同进餐、握手、蚊子叮咬不会传染艾滋病。考点三:安全用药与急救1.安全用药:根据病人的病情、体质和药物的作用适当选择药物的品种,以适当的方法、剂量和时间准确用药,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减小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和危害。2.药物可以分为处方药(简称RX)和非处方药(简称OTC)。(1)处方药:凭医师处方购买,按医嘱服用。(2)非处方药: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按所附说明服用。(3)家庭小药箱:常用药物、特殊需要的药物。3.安全用药常识:使用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的名称、主要成分、作用与用途、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用法与用量、制剂与规格以及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4.紧急呼救(1)拨打紧急呼救电话“120”,要准确描述姓名、地址和危险状况。(2)在救护车到达前,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呼吸、心跳骤停时,还需要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最常用的人工呼吸法是口对口吹气法。5.出血和止血(1)内出血及时去医院救治。(2)外出血在送往医院之前,应该先做必要的止血处理。静脉出血按压远心端,动脉出血按压近心端。考点四:健康的生活方式1.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2.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3.调节情绪的三种方法:(1)转移注意力;(2)选择合适的方式宣泄烦恼;(3)自我安慰。4.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意义。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特别是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应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开始。5.健康的生活方式:(1)合理营养,平衡膳食;(2)坚持体育锻炼;(3)按时作息;(4)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5)合理安排上网、看电视时间;(6)积极参加集体活动。6.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吸烟、酗酒、吸毒、染上网瘾等。【例题1】(2023·陇南)今年春季甲流来袭,让一些同学相继“中招”。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分析,甲流患者属于( )A.病原体 B.传染源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答案】B【知识点】传染病的基本环节【解析】A、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不符合题意;B、传染源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故甲流患者属于传染源,符合题意;C、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不符合题意;D、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不符合题意。【解题思路】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变式1】为了打赢新冠肺炎防控阻击战,疫苗研究是取胜的关键,目前中国军事科学院陈薇院士的科研小组研制的新冠疫苗已率先取得专利。进行疫苗接种对于预防传染病来说属于( )A.保护易感人群 B.控制传染源C.切断传播途径 D.清除病原体【答案】A【解析】疫苗进入人体后,会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抗体,并在人体内存留。当再有该病原体侵入时,就会被存留在人体的抗体清除,但其他病原体侵入时,它并不起作用;这种免疫功能是人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在预防传染病中,对易感人群采取的措施是保护易感人群,保护易感人群,可以注射疫苗提高易感者的抗病能力,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体内已经有了的抗体,获得了免疫力。因此接种疫苗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属于保护易感人群。【变式2】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引发此次疫情的罪魁祸首新型冠状病毒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nCoV.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2019﹣nCoV以及无症状感染者都是新冠肺炎的传染源B.新冠肺炎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C.新冠肺炎患者体内产生了特异性抗体,抗体可在人体内存在一段时间D.2019﹣nCoV的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答案】A【解析】A、2019﹣nCoV是病毒,是引起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患者及无症状感染者能够散播病原体,属于传染源,A错误;B、新冠肺炎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B正确;C、抗体就是病原体入体后,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因此新冠肺炎患者体内产生了特异性抗体,抗体可在人体内存在一段时间,C正确;D、2019﹣nCoV是病毒,病毒是一类结构十分简单的微生物,它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D正确。【例题2】(2023·天门)下列关于免疫的说法,错误的是( )A.溶菌酶能破坏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B.非特异性免疫是先天的,能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C.人体依靠免疫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已”成分D.发生过敏反应是人体的免疫功能减弱所致【答案】D【知识点】人体的三道防线;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免疫及其功能【解析】A、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能破坏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A说法正确。B、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是先天性的,能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B说法正确。C、人体依靠免疫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已”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C说法正确。D、发生过敏反应是人体的免疫功能过强所致,D说法错误。【解题思路】此题考查免疫的三道防线、免疫跌功能,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人体免疫分为两种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一般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免疫是指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变式1】如图漫画较形象地表示了人体保护自身的三道防线,其表示特异性免疫的是( )A. B.C. D.【答案】C【解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组成,图B皮肤的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能抵挡病原体的侵入;图D呼吸道纤毛的对病原体的清扫作用都属于第一道防线,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由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组成,图A溶菌酶溶解病菌属于第二道防线。第一道、第二道防线都属于非特异性性免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构成,能产生抗体、消灭抗原,因此图中属于第三道防线的是C;第一、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第三道防线能产生抗体、消灭抗原,属于特异性免疫。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有C。【变式2】属于特异性免疫的一项是( )A.皮肤的屏障作用B.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C.白细胞的吞噬作用D.人患过麻疹后就不再患麻疹【答案】D【解析】A、皮肤的屏障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A不符合题意;B、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第二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B不符合题意;C、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属于第二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C不符合题意。D、人患过麻疹后就不再患麻疹了,是因为体内产生了抗体,属于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D符合题意。【例题3】(2023·通辽)下列有关急救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发现心脏骤停患者,应立即对其先做15次胸外心脏按压,1次人工呼吸B.发现某人煤气中毒,应立即打开门窗并关闭气源,将其移到通风处C.当遇到有人突然晕倒,先判断他有无呼吸和意识后,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D.若意外导致动脉出血,应立即用止血带在伤口的近心端止血【答案】A【知识点】急救常识;出血类型及其包扎方法【解析】A、针对心跳、呼吸骤停采取的心肺复苏,先做30次胸外心脏按压,并保持气道通畅,再做2次人工呼吸,如此反复交替反复进行,符合题意;B、发现有人煤气中毒,应立即拨打“120' "急救电话,并迅速打开门窗通风,将中毒者迅速移到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场所,对于呼吸暂停的中毒者,应尽早进行人工呼吸,不符合题意;C、当遇到有人突然晕倒,应先判断其是否有意识和呼吸,然后再拨打120急救电话。如果不先检查,可能会延误救治时间,不符合题意;D、动脉出血的特点,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动脉出血正确的急救方法是采用指压法(或止血带)在近心端止血,不符合题意。【解题思路】当人出现意外事故时,我们首先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正确的实施一定的急救措施。急救方法有:拨打“120”急救电话、人工呼吸等急救常识。【变式1】下列有关安全用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凡是药物都有一定毒性或副作用B.自行购买的非处方药需按说明服用C.未吃完的药放再长时间都能继续吃D.进口药和新药不一定比普通药安全【答案】C【解析】A、是药三分毒,凡是药物都有一定毒性或副作用,正确;B、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这些药物大都用于多发病常见病的自行诊治,非处方药要严格按说明书服用;正确;C、所有药物都有有效期,必须在有效期内服用,超过有效期的药物不能再服用,错误;D、无论是进口药还是国产新药,只是产地和研制时间的差别,不一定比普通药安全,只有恰当选择药物并合理使用才能起到更好的治疗作用,正确。【变式2】下列关于急救和安全用药的措施,正确的是( )A.面对突发性心血管疾病病患,可以给病人服用硝酸甘油片并及时拨打“120”电话B.某人发生车祸,大腿伤口处鲜红的血液喷射而出,应该在伤口的远心端结扎C.遇到突然溺水者,应立即进行口对口吹气法人工呼吸D.带有“OTC”标识的处方药,需执业医师开具的处方才能购买【答案】A【解析】A、遇到心血管疾病患者突发疾病时,应及时给病人服用硝酸甘油,再拨打急救电话,A正确;B、某人发生车祸,大腿伤口处鲜红的血液喷射而出,可判断是动脉出血,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送往全身各处,血液流动方向是心脏→动脉;所以动脉出血应该在伤口的近心端结扎,B错误;C、人工呼吸是一种常用的急救方法,用于救助溺水、煤气中毒或触电等停止呼吸的病人,以挽救病人的生命。人工呼吸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口对口吹气法,首先清除口、鼻内污物,以保持呼吸道畅通,再进行口对口吹气法人工呼吸,C错误;D、药品主要包括非处方药和处方药,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D错误。【例题4】(2023·常德)健康新概念的核心是变消极被动治疗疾病为积极主动呵护健康,由治疗身体性疾病发展到治疗心理性疾病。以下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A.不吃早餐,滥用微量元素强化食品B.久坐不动,沉迷网络C.喝饮料代替喝水D.按时作息,保证充足睡眠【答案】D【知识点】健康的概念;健康的生活方式【解析】A、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它能够提供身体所需的能量和养分,帮助维持正常的代谢和身体机能。不吃早餐可能导致能量不足,影响学习和集中注意力; 滥用微量元素强化食品,可能导致营养失衡或过剩,不利于身体健康,A错误;B、长时间久坐和沉迷网络都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缺乏运动会导致肌肉萎缩、心血管疾病及肥胖等问题,而沉迷网络可能导致缺乏锻炼、社交和睡眠等健康活动,B错误;C、饮料中含有许多添加剂,有的对人体无益反而有害,所以不能用饮料来代替饮水,C错误;D、生活有规律,可以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生物钟,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因此,严格遵守作息时间,按时进行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有利于身体健康,D正确。【解题思路】健康的生活方式有:作息有规律、保证均衡营养、一日三餐按时就餐、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青少年思想发育不成熟,生活经验少,有了心理矛盾,及时向老师、家长请教,不能闷在心理,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变式1】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以下属于良好生活习惯的是( )A.因学习紧张很少与师生交流B.经常性上网学习到深夜C.节假日陪父母外出旅游散心D.早上时间紧常常不吃早餐【答案】C【解析】A、因学习紧张很少与师生交流,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A不符合题意;B、经常性地上网学习到深夜,影响休息,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B不符合题意;C、节假日常随父母郊游,拓展视野,愉悦心情,是健康的生活方式,C符合题意;D、经常因时间紧张不吃早餐,会造成营养不良,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D不符合题意。【变式2】下列关于健康生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B.某人上肢受伤,鲜红色血液从伤口喷出,可指压近心端止血C.抗生素能杀死细菌,因此不会腐败变质,可以长期大量使用D.当遇到有人突然晕倒或溺水等情况时,要先判断他(她)有无呼吸和意识后,立即拨打120【答案】C【解析】A、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正确。B、某人上肢受伤,鲜红色血液从伤口喷出,可判断是动脉出血,可指压近心端止血,正确。C、抗生素能杀死细菌,但是抗生素药品也会腐败变质,不能长期大量使用,错误。D、当遇到有人突然晕倒或溺水等情况时,要先判断有无呼吸和意识后,立即拨打120,正确。1.(2023·南海模拟) 2022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在所有癌症中,肺癌仍然是癌王。“珍爱生命,健康生活”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吸烟不仅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还会诱发肺癌B.酗酒会导致心脑血管和肝脏疾病,增加患癌风险C.吸毒会损害神经系统,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D.生活中,如果生病了可以自行加大药量促进恢复【答案】D【解析】A、吸烟首先损伤呼吸系统,不仅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还会诱发肺癌。A不符合题意;B、酗酒会导致心脑血管和肝脏疾病,增加患癌风险。B不符合题意;C、吸毒会损害神经系统,并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C不符合题意;D、生病时服药要谨遵医嘱,不能自行停药或加大、减少药量。D符合题意;2.(2023·东莞模拟)为探知酒精的危害,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数据如表所示,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酒精浓度 0(清水) 0.25% 0.5% 1% 10% 20%心率(次/分) 210 270 300 180 138 死亡A.每组选用多只水蚤进行实验,可以避免偶然性B.此实验的变量是酒精浓度,清水组是对照组C.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加,水蚤心率逐渐下降,直至死亡D.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酗酒危害人体健康【答案】C【解析】A、每组只用少量的实验材料或生物个体做实验不科学,可能因实验材料或生物个体自身原因等偶然性而影响实验结果。因此,每组选用多只水蚤进行实验,可以避免偶然性,A正确;B、对照实验的对照组一般是条件正常的,变量没有变化的一组,因此设置清水这组,主要是起对照作用,另外不同酒精浓度的组为实验组,B正确;C、根据题干表格中的数据可知,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加,水蚤心率变化是先上升再下降,直至死亡,C错误;D、当酒精的体积分数达到20%时,水蚤会因为酒精浓度过大,神经系统被完全麻醉而导致心跳停止(心率是0),引起死亡。因此,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酗酒会危害人的身体健康,D正确。3.(2022·东莞模拟)过去几个月,我国肺移植专家陈静瑜教授和他的团队在无锡和武汉两地,完成了4台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肺移植手术,为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打开了又一道生命的“希望之门”。从免疫学的角度来看移植的器官相当于( )A.病原体 B.抗体 C.抗原 D.过敏原【答案】C【解析】移植到人体内的植入器官相当于抗原,人体的免疫系统,会识别出非己成分,从而产生排斥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来杀死或抑制异体器官的成活。因此移植他人的器官时,需要进行抗免疫治疗,否则移植不会成功。所以从免疫学的角度来看移植的器官相当于抗原。C正确,ABD不正确。4.(2023·广东模拟)海关在入境集装箱中截获多只活体蟑螂(美洲大蠊),美洲大蠊体表易携带痢疾杆菌、霍乱弧状细菌等,是多种传染病的重要病媒生物。美洲大蠊在传染病流行的环节中属于( )A.传播途径 B.传染源C.病原体 D.易感人群【答案】B【解析】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群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易感人群: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病的人群。故美洲大蠊在传染病流行的环节中属于传染源。5.(2023·龙华模拟)HPV(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是引起宫颈癌发生的主要病因。目前预防宫颈癌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即接种HPV疫苗。所注射的疫苗和采取的措施分别是( )A.抗体 保护易感人群 B.抗体 切断传播途径C.抗原 保护易感人群 D.抗原 控制传染源【答案】C【解析】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疫苗作为抗原进入人体,会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抗原,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上考虑,注射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6.(2023·河源模拟)如图所示的漫画表示人体受到某种病原体感染时发生的免疫反应,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的是( )A.抗体、淋巴细胞、抗原 B.淋巴细胞、抗原、抗体C.抗原、抗体、淋巴细胞 D.抗原、淋巴细胞、抗体【答案】D【解析】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做抗原。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是特异性的,好似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可以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据图可知,①剌激②,②产生③来抵抗①,所以①是抗原,②是淋巴细胞,③是抗体, D符合题意。7.(2023·梅州模拟)接种乙肝疫苗能有效预防乙型肝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注射乙肝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B.注射疫苗后人体获得的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乙型肝炎患者和携带乙型肝炎病毒的无症状感染者属于传染源D.接种乙肝疫苗可以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答案】B【解析】A、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注射乙肝疫苗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不符合题意;B、注射疫苗后人体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符合题意;C、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乙型肝炎患者和携带乙型肝炎病毒的无症状感染者属于传染源 ,不符合题意;D、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不会使人得病,但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不符合题意。8.(2023·龙华模拟)2021年1月,圆明园遗址公园共有3只黑天鹅因感染H5N8禽流感病毒死亡。这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5N8禽流感病毒是病原体B.因感染H5N8禽流感病毒而死亡的天鹅没有传染性C.关闭周边活禽交易市场是为了控制传染源D.饲养员需戴手套等用品是为了保护易感人群【答案】A【解析】A、病原体是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可见,H5N8禽流感病毒是病原体,A正确;B、因感染H5N8禽流感病毒而死亡的天鹅,体内还具有活性病毒,因此仍然有传染性,B错误;C、关闭周边活禽交易市场可以避免人类和禽类接触,从而减少禽流感病毒的传播是切断传播途径,不是控制传染源,C错误;D、饲养员需戴手套等用品是为了切断传播途径,不是保护易感人群,D错误。9.(2023·宝安模拟)现在急救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生存技能,下列急救行为不恰当的是( )A.进行人工呼吸前,要先使患者仰卧,清除其口鼻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B.遇外出血且血液从伤口一股一股喷出的伤者,要在其伤口远心端压迫止血C.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要双手叠放在胸骨下端,有节奏、冲击性地用力下压D.及时提醒灾民讲究个人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食,严格做好环境消毒工作【答案】B【解析】A、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人工呼吸常用于抢救呼吸暂停的病人,做人工呼吸时,如果口腔内有泥土、血块等,必须先清除干净,使病人保持呼吸道的畅通,然后再进行口对口的吹气,不符合题意;B、动脉是指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动脉出血的特点,血液鲜红、血流速度快,呈喷射状,动脉出血在近心端用手指压或绷带压迫止血,而不是远心端,符合题意;C、急救时急救者两臂位于病人胸骨的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要双手叠放在胸骨下端,有节奏、冲击性地用力下压,不符合题意;D、在疫区提醒灾民讲究个人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食,严格做好环境消毒工作,防止传染病发生,不符合题意。10.(2023·惠东模拟)“双歧杆菌乳酸菌三联活菌片”是治疗人体肠道菌群失调的药物。为了保证其药效,在服用该药时,不能同时服用( )A.茶水 B.维生素 C.抗生素 D.牛奶【答案】C【解析】因为抗生素具有杀灭细菌的作用,因此为保证“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中的菌群能在肠道中正常繁殖,在服用该药时,不能同时服用抗生素,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一、基础巩固1.(2023·天河模拟)了解用药和救护知识能够更好地维护生命健康。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发现有人煤气中毒,应首先开窗通风B.服用药物前,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C.意外骨折后不要随意移动,及时拨打急救电话D.如果动脉出血,要在伤口处的远心端止血【答案】D【解析】A、发现有人煤气中毒,立即打开门窗,将其移到通风处,拨打“120”,同时采取人工呼吸进行自救,A正确;B、用药时要阅读药品使用说明,即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规格、用法用量、生产日期、产品批号、有效期、生产企业等内容,B正确;C、发生骨折时,不要随意移动位置,应及时用夹板固定患处,夹板长度应长过骨折部位上下两端的关节,以防错位,C正确;D、动脉出血,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在近心端止血,可以用止血带或绷带压迫,D错误;2.(2023·常平模拟)探究不同浓度酒精对水蚤心率影响的数据如下图所示。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酒精浓度为该实验探究的变量B.水蚤心率会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加而加快C.当酒精的浓度达到20%时,水蚤会死亡D.酗酒会对青少年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答案】B【解析】A、 探究不同浓度酒精对水蚤心率影响实验中的变量是不同的酒精浓度,A正确;B、根据实验结果显示,酒精浓度越高水蚤的心率越慢,酒精浓度为20%时,水蚤死亡。B错误;C、 当酒精的浓度达到20%时,水蚤心率为0,水蚤会死亡,C正确;D、酒精浓度越高水蚤的心率越慢,酒精浓度为20%时,水蚤死亡,可以推测出酗酒会对青少年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D正确。3.(2017·广东)当遇到心跳骤停的患者时,应立即幵始“胸外心脏按压”,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救护者双手叠放在一起,用掌根按压病人的胸骨下段约 处B.有节奏带有冲击力地用力向下按,使其下陷约5厘米,然后放松C.救护者在患者的左侧,按压速度每分钟至少100次D.每做1次胸外心脏按压,就做1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反复进行【答案】D【解析】A、救护者双手叠放在一起,用掌根按压病人的胸骨下段约三分之一处,正确;B、有节奏带有冲击力地用力向下按,使其下陷约5厘米,然后放松,正确;C、救护者在患者的左侧,按压速度每分钟至少100次,正确;D、如果人突然停止呼吸,但心跳存在时,我们一般应对其进行人工呼吸进行施救,先做30次心脏按压,再做2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反复进行,错误;4.(2023·宝安模拟)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健康中国”的理念,体现出整个国家和社会对健康的重视。下列不能体现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A.合理营养,平衡膳食 B.读万卷书,行万里路C.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D.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答案】C【解析】A、 合理营养,平衡膳食 ,是一种正确的健康生活方式,不符合题意;B、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体现了培养情操,和适量运动,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符合题意;C、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喝酒对身体的危害有导致大脑受损、肝脏受损、胃部受损等 ,不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符合题意;D、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体现了早睡早起,作息规律,适量运动, 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符合题意。5.(2023·龙华模拟)2022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主题为“癌症防治,早早行动”。据世卫组织表示通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主动筛查,能实现“早发现、早诊治”。以下关于健康生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身体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那就是健康B.呼吸系病、急性传染病和肺结核属于“现代文明病”C.青少年应该坚持体育锻炼,喜欢吃什么就尽情吃D.保持健康的生活应该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答案】D【解析】A、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A错误;B、“现代文明病”指的是由现代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不包括传染病,B错误;C、青少年除了保持体育锻炼,还应该保持合理健康的饮食习惯,C错误;D、保持健康的生活应该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作息有规律、保证均衡营养、一日三餐按时就餐等,D正确。二、能力提高6.(2023·增城模拟)德尔塔Delta毒株是新冠病毒的变异毒株,传播能力明显增强,并已出现接种疫苗后仍然感染该毒株的病例。下图是表示新冠病毒传染过程和防控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勤洗手、戴口罩、常消毒等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控制A环节B.德尔塔Delta毒株的病毒核酸与新冠病毒COVID-19核酸完全相同C.接种疫苗后仍出现感染病毒的病例,说明抗体具有一定专一性D.从传染病角度看,新冠肺炎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均属于甲图中的C【答案】C【解析】A、勤洗手、戴口罩、常消毒是为了减少病毒从传染源传播到易感人群,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B切断传播途径环节,A错误;B、德尔塔Delta毒株的病毒是由新冠病毒COVID-19突变而来,两则的核酸相似但不完全相同,B错误;C、接种疫苗后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会产生具有特异性的抗体,但仍然会出现接种后感染病毒的病例,说明抗体具有一定专一性,C正确;D、从传染病角度看,新冠肺炎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均具有传染力,属于甲图中的A传染源,D错误。7.(2023·增城模拟)正确处理伤病不仅能防病治病,也能救助他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动脉出血应按压远心端止血B.晕倒呼吸骤停时应做心肺复苏C.大剂量使用抗生素为病人治疗效果好D.触电时应立即移开病人远离电源【答案】B【解析】A、动脉出血应该在近心端止血,A错误;B、当病人出现呼吸、心跳骤停时,应先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等,B正确;C、滥用抗生素可能会导致体内的细菌出现较强的抗性,导致超级细菌的形成,C错误;D、触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不要直接接触触电的人体,D错误。8.(2022·东莞模拟)消防员刘佳明实施心肺复苏挽救了一名突然倒地,呼吸骤停的小学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心肺复苏时,先做30次心脏按压,再做4次人工呼吸B.患者出现自主呼吸、颈动脉有搏动,脸色逐渐转为红润,证明抢救有效C.应按压该患者的胸骨下端2/3处,使其下陷至少5厘米D.心肺复苏要先开放气道再胸外按压【答案】B【解析】A.进行心肺复苏时,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以30:2的比例交替进行,A不符合题意。B.判断抢救有效的依据是当病人出现自主呼吸、颈动脉有搏动,并且脸色逐渐转为红润时,说明抢救有效,B符合题意。C.如果病人发生心跳骤停,则应立即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先做胸外心脏按压,按压位置 胸骨下段约1/3 处;再人工呼吸方法进行急救,如此交替反复进行,C不符合题意。D.心肺复苏的正确顺序为:胸外心脏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D不符合题意。9.(2023·宝安模拟)“新冠疫苗对老人很给力,3针把重症率狠狠降下去”,国家号召60岁及以上老年人也要接种预防新冠肺炎的疫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免疫角度看,疫苗属于抗原B.接种疫苗后,获得的免疫力属于特异性免疫C.老年人大多有基础病,免疫能力弱,因此症状重D.接种疫苗是在切断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答案】D【解析】A、抗原是指能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或异物),所以从免疫角度看,疫苗属于抗原,不符合题意;B、接种预防新冠肺炎的疫苗,只对新冠病毒有免疫力,属于特异性免疫,不符合题意 ;C、 老年人大多有基础病,免疫能力弱,因此新冠肺炎的症状就比较重,不符合题意;D、接种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不是切断传播途径,符合题意。10.(2022·电白模拟)如图为指压法止血示意图,如果观察到血液为鲜红色,快速喷出,且图中指压位置可有效止血,请分析伤口应该在( )A.①端 B.②端 C.①②均可 D.指压处【答案】A【解析】动脉是指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动脉出血的特点,血液鲜红、血流速度快,呈喷射状。如果是动脉出血,需要在近心端用手指压迫止血。静脉是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出血时,血液暗红,血流速度较慢。如果是静脉出血,这时需要在远心端用手指压迫止血;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像水珠一样慢慢渗出,一般会自行止血;因此,如果观察到血液为鲜红色,快速喷出,受损的血管为动脉,按压且图中指压位置如果是伤口的近心端可有效止血,伤口应该在①端,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三、拓展训练11.(2023·河源模拟)健康是人们永远追求的美好愿望,是人生永恒的话题。下列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A.葡萄酒能扩张血管、活血化瘀,多喝有益B.高蛋白食品营养丰富,吃的越多越好C.被动吸烟与主动吸烟危害一样大,应全民戒烟D.果汁含有丰富的维C等营养成分,可多喝替代饮水【答案】C【解析】A、因为葡萄酒能扩张血管、活血化瘀,所以可以适当喝,多喝有害,不符合题意;B、 高蛋白食品营养丰富, 适当吃可以补充蛋白质,多吃营养过剩,会引起肥胖和疾病,不符合题意;C、通过研究表明,二手烟的危害不比主动吸烟轻,应全民戒烟,符合题意;D、果汁含有丰富的维C等营养成分,但是糖的含量比较高,不能用饮料替代饮水,不符合题意。12.(2023·宝安模拟)双黄连是生活中常见的药物,下列关于叙述正确的是( )A.购买双黄连口服液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B.购买双黄连口服液不需要看生产日期,保质期C.双黄连口服液属于处方药,简称为OTCD.为了提高药效,可以增大双黄连口服液的剂量【答案】A【解析】A、 双黄连口服液属于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故A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B、 购买双黄连口服液我们要看生产日期,保质期,失效的药品是不能服用的,不符合题意;D、服用 双黄连口服液,我们要按说明书服用,不可自行加大药量,不符合题意。13.(2022·广东模拟)下列有关急救的措施错误的是( )A.在现场救援过程中若发现患者有呼吸无心跳,可实施胸外按压B.遇到紧急情况拨打“120”急救电话时应说明地址及基本情况C.发现有人溺水,不会游泳也要下水施救D.某人腿部受伤,暗红的血液从伤口处流出,救援人员应该在伤口的下方进行包扎止血【答案】C【解析】A.因各种原因导致心脏突然停止搏动,轻拍、呼喊患者无反应者需要进行胸外按压,A不符合题意。B.遇到紧急情况,要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应说明地址及基本情况,B不符合题意。C.发现有人溺水,可以大声呼救,不会游泳不能下水施救,C符合题意。D.某人腿部受伤,暗红的血液从伤口处流出,说明是静脉出血,救援人员应该在伤口的下方进行包扎止血,D不符合题意。14.(2019·广东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把一种致病的链球菌涂在健康人清洁的皮肤上,两小时以后再检查,发现90%以上的链球菌都消失了。材料二: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治的,目前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疫苗已投入使用。(1)材料一中的 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这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屏障,它是人生来就有的,属于 免疫。(2)材料二中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不能 生活,只能寄生在 里,它的繁殖方式是靠自己的 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3)人体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它能够刺激人体的 细胞产生相应的 ,从而提高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这种免疫属于 免疫。(4)甲型H1N1流感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 这三个基本环节。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答案】(1)皮肤;非特异性(2)独立;细胞;遗传物质(3)淋巴细胞;抗体;特异性(4)易感人群;保护易感人群【解析】(1)材料一中的皮肤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这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屏障,它是人生来就有的,属于非特异性免疫。(2)材料二中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细胞里,它的繁殖方式是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3)人体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它能够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4)甲型H1N1流感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这三个基本环节。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控制传染源。15.(2019八下·茂名月考)请分析下列资料,回答相关问题:资料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养狗、猫等宠物,这为狂犬病的传播带来隐患,我市狂犬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狂犬病患者一旦发病几乎全部死亡.专家提醒:如被宠物咬伤,应在24小时内注射狂犬疫苗.资料二:几年前曾经肆虐的甲流,因为甲流疫苗的广泛使用而得到了有效遏制,而没有接种过甲流疫苗的人则往往容易患病.资料三:古人云:“是药三分毒”.但在我国,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却非常普遍,有的人把它当作感冒等疾病的“万灵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8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滥用抗生素.(1)从免疫的角度来看,被宠物咬伤后注射的狂犬疫苗属于 ,通过接种疫苗获得免疫力,属于 免疫.(2)甲流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来看,没有接种甲流疫苗的人属于 .学校为防止甲流大面积流行,采取了定期消毒、开窗通风等措施,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 .(3)抗生素类药属于处方药.为确保用药安全,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用药前都应关注 .(写两条)【答案】(1)抗原;特异性(2)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3)用法用量、注意事项【解析】(1)狂犬疫苗 可刺激人体产生抗体,所以属于抗原。这种免疫能力是后天产生的,只对狂犬疫苗有免疫作用。是特异性免疫。(2)没有接种甲流疫苗的人 ,缺乏抵抗力属于易感人群。消毒、开窗通风 阻断了甲流感染的路线,属于切断传播途径。(3)安全用药要求,在使用之前都要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药物名称、主要成分、作用与用途、注意事项、用法与用量等。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专题17 人体的健康目录 每小节涉及考点 广东考次 考查频率8.1 人体的健康 考点1 传染病及其预防 5年5考 ☆☆☆考点2 免疫与免疫计划 5年5考 ☆☆☆考点3 安全用药与急救 5年3考 ☆☆考点4 健康的生活方式 5年5考 ☆☆☆【重点】对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人体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安全用药和简单的急救常识的相关知识常以选择题出现;对于心血管疾病、艾滋病等发病人数快速增加的趋势,常结合生活中的实例综合考查。考点一:传染病及其预防1.传染病:由________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2.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________(结核病、肺炎)、________(流感、肝炎、手足口病、艾滋病)和________(蛔虫病)等生物。3.传染病的特点:________和________。4.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传染病要流行起来三个环节缺一不可。(1)传染源:指能够散布________的人或动物,如患流感的病人、狂犬等。(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________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________传播、________传播、________(蚊蝇)等。(3)易感人群: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________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5.预防传染病的三个措施:(1)________________:隔离病人、捕杀、焚烧、掩埋患病禽畜等。(2)________________:清洁消毒公共场所、勤洗手、杀灭蚊蝇媒介等。(3)________________:注射疫苗、锻炼身体等。考点二:免疫与免疫计划1.人体的三道防线(1)第一道防线:________和________,阻挡和杀死病原体侵入。(2)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________(溶菌酶溶解细胞壁)和________。(3)第三道防线:________(如胸腺、淋巴结和脾脏)和________(如淋巴细胞)。2.人体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1)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________,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包括人体的________________的免疫。(2)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是________,只针对某一特定的________或________起作用,是人体________________。3.抗体和抗原(1)抗体: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________可以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________。(2)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________等异物。(3)抗体和抗原的结合具有________,________(如乙肝抗体)只能和________________(如乙肝病毒、乙肝疫苗)结合。消灭抗原后,还有部分抗体仍留在体内一段时间。4.免疫的作用:(1)________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1)________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1)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5.计划免疫:有计划地给________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________的目的。6.疫苗:通常是用________或________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于人体后,可产生相应的抗体。原理:接种的疫苗刺激淋巴细胞产生________,属于________免疫,疫苗相当于________。7.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称________________,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艾滋病的病原体:________(患者所有体液都有)。艾滋病的传播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进餐、握手、蚊子叮咬不会传染艾滋病。考点三:安全用药与急救1.安全用药:根据病人的病情、体质和药物的作用适当选择药物的品种,以适当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准确用药,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减小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和危害。2.药物可以分为处方药(简称________)和非处方药(简称________)。(1)处方药:凭医师处方购买,按医嘱服用。(2)非处方药: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按所附说明服用。(3)家庭小药箱:常用药物、特殊需要的药物。3.安全用药常识:使用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和________等。4.紧急呼救(1)拨打紧急呼救电话“________”,要准确描述姓名、地址和危险状况。(2)在救护车到达前,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呼吸、心跳骤停时,还需要进行________(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最常用的人工呼吸法是________________。5.出血和止血(1)________及时去医院救治。(2)外出血在送往医院之前,应该先做必要的止血处理。静脉出血按压________,动脉出血按压________。考点四:健康的生活方式1.健康是指一种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2.________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3.调节情绪的三种方法:(1)转移________;(2)选择合适的方式________;(3)________。4.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意义。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特别是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应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开始。5.健康的生活方式:(1)合理营养,平衡膳食;(2)坚持体育锻炼;(3)按时作息;(4)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5)合理安排上网、看电视时间;(6)积极参加集体活动。6.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吸烟、酗酒、吸毒、染上网瘾等。【例题1】(2023·陇南)今年春季甲流来袭,让一些同学相继“中招”。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分析,甲流患者属于( )A.病原体 B.传染源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变式1】为了打赢新冠肺炎防控阻击战,疫苗研究是取胜的关键,目前中国军事科学院陈薇院士的科研小组研制的新冠疫苗已率先取得专利。进行疫苗接种对于预防传染病来说属于( )A.保护易感人群 B.控制传染源C.切断传播途径 D.清除病原体【变式2】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引发此次疫情的罪魁祸首新型冠状病毒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nCoV.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2019﹣nCoV以及无症状感染者都是新冠肺炎的传染源B.新冠肺炎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C.新冠肺炎患者体内产生了特异性抗体,抗体可在人体内存在一段时间D.2019﹣nCoV的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例题2】(2023·天门)下列关于免疫的说法,错误的是( )A.溶菌酶能破坏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B.非特异性免疫是先天的,能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C.人体依靠免疫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已”成分D.发生过敏反应是人体的免疫功能减弱所致【变式1】如图漫画较形象地表示了人体保护自身的三道防线,其表示特异性免疫的是( )A. B.C. D.【变式2】属于特异性免疫的一项是( )A.皮肤的屏障作用B.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C.白细胞的吞噬作用D.人患过麻疹后就不再患麻疹【例题3】(2023·通辽)下列有关急救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发现心脏骤停患者,应立即对其先做15次胸外心脏按压,1次人工呼吸B.发现某人煤气中毒,应立即打开门窗并关闭气源,将其移到通风处C.当遇到有人突然晕倒,先判断他有无呼吸和意识后,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D.若意外导致动脉出血,应立即用止血带在伤口的近心端止血【变式1】下列有关安全用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凡是药物都有一定毒性或副作用B.自行购买的非处方药需按说明服用C.未吃完的药放再长时间都能继续吃D.进口药和新药不一定比普通药安全【变式2】下列关于急救和安全用药的措施,正确的是( )A.面对突发性心血管疾病病患,可以给病人服用硝酸甘油片并及时拨打“120”电话B.某人发生车祸,大腿伤口处鲜红的血液喷射而出,应该在伤口的远心端结扎C.遇到突然溺水者,应立即进行口对口吹气法人工呼吸D.带有“OTC”标识的处方药,需执业医师开具的处方才能购买【例题4】(2023·常德)健康新概念的核心是变消极被动治疗疾病为积极主动呵护健康,由治疗身体性疾病发展到治疗心理性疾病。以下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A.不吃早餐,滥用微量元素强化食品B.久坐不动,沉迷网络C.喝饮料代替喝水D.按时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变式1】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以下属于良好生活习惯的是( )A.因学习紧张很少与师生交流B.经常性上网学习到深夜C.节假日陪父母外出旅游散心D.早上时间紧常常不吃早餐【变式2】下列关于健康生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B.某人上肢受伤,鲜红色血液从伤口喷出,可指压近心端止血C.抗生素能杀死细菌,因此不会腐败变质,可以长期大量使用D.当遇到有人突然晕倒或溺水等情况时,要先判断他(她)有无呼吸和意识后,立即拨打1201.(2023·南海模拟) 2022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在所有癌症中,肺癌仍然是癌王。“珍爱生命,健康生活”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吸烟不仅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还会诱发肺癌B.酗酒会导致心脑血管和肝脏疾病,增加患癌风险C.吸毒会损害神经系统,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D.生活中,如果生病了可以自行加大药量促进恢复2.(2023·东莞模拟)为探知酒精的危害,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数据如表所示,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酒精浓度 0(清水) 0.25% 0.5% 1% 10% 20%心率(次/分) 210 270 300 180 138 死亡A.每组选用多只水蚤进行实验,可以避免偶然性B.此实验的变量是酒精浓度,清水组是对照组C.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加,水蚤心率逐渐下降,直至死亡D.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酗酒危害人体健康3.(2022·东莞模拟)过去几个月,我国肺移植专家陈静瑜教授和他的团队在无锡和武汉两地,完成了4台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肺移植手术,为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打开了又一道生命的“希望之门”。从免疫学的角度来看移植的器官相当于( )A.病原体 B.抗体 C.抗原 D.过敏原4.(2023·广东模拟)海关在入境集装箱中截获多只活体蟑螂(美洲大蠊),美洲大蠊体表易携带痢疾杆菌、霍乱弧状细菌等,是多种传染病的重要病媒生物。美洲大蠊在传染病流行的环节中属于( )A.传播途径 B.传染源C.病原体 D.易感人群5.(2023·龙华模拟)HPV(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是引起宫颈癌发生的主要病因。目前预防宫颈癌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即接种HPV疫苗。所注射的疫苗和采取的措施分别是( )A.抗体 保护易感人群 B.抗体 切断传播途径C.抗原 保护易感人群 D.抗原 控制传染源6.(2023·河源模拟)如图所示的漫画表示人体受到某种病原体感染时发生的免疫反应,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的是( )A.抗体、淋巴细胞、抗原 B.淋巴细胞、抗原、抗体C.抗原、抗体、淋巴细胞 D.抗原、淋巴细胞、抗体7.(2023·梅州模拟)接种乙肝疫苗能有效预防乙型肝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注射乙肝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B.注射疫苗后人体获得的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乙型肝炎患者和携带乙型肝炎病毒的无症状感染者属于传染源D.接种乙肝疫苗可以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8.(2023·龙华模拟)2021年1月,圆明园遗址公园共有3只黑天鹅因感染H5N8禽流感病毒死亡。这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5N8禽流感病毒是病原体B.因感染H5N8禽流感病毒而死亡的天鹅没有传染性C.关闭周边活禽交易市场是为了控制传染源D.饲养员需戴手套等用品是为了保护易感人群9.(2023·宝安模拟)现在急救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生存技能,下列急救行为不恰当的是( )A.进行人工呼吸前,要先使患者仰卧,清除其口鼻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B.遇外出血且血液从伤口一股一股喷出的伤者,要在其伤口远心端压迫止血C.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要双手叠放在胸骨下端,有节奏、冲击性地用力下压D.及时提醒灾民讲究个人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食,严格做好环境消毒工作10.(2023·惠东模拟)“双歧杆菌乳酸菌三联活菌片”是治疗人体肠道菌群失调的药物。为了保证其药效,在服用该药时,不能同时服用( )A.茶水 B.维生素 C.抗生素 D.牛奶一、基础巩固1.(2023·天河模拟)了解用药和救护知识能够更好地维护生命健康。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发现有人煤气中毒,应首先开窗通风B.服用药物前,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C.意外骨折后不要随意移动,及时拨打急救电话D.如果动脉出血,要在伤口处的远心端止血2.(2023·常平模拟)探究不同浓度酒精对水蚤心率影响的数据如下图所示。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酒精浓度为该实验探究的变量B.水蚤心率会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加而加快C.当酒精的浓度达到20%时,水蚤会死亡D.酗酒会对青少年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3.(2017·广东)当遇到心跳骤停的患者时,应立即幵始“胸外心脏按压”,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救护者双手叠放在一起,用掌根按压病人的胸骨下段约 处B.有节奏带有冲击力地用力向下按,使其下陷约5厘米,然后放松C.救护者在患者的左侧,按压速度每分钟至少100次D.每做1次胸外心脏按压,就做1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反复进行4.(2023·宝安模拟)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健康中国”的理念,体现出整个国家和社会对健康的重视。下列不能体现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A.合理营养,平衡膳食 B.读万卷书,行万里路C.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D.日出而作,日入而息5.(2023·龙华模拟)2022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主题为“癌症防治,早早行动”。据世卫组织表示通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主动筛查,能实现“早发现、早诊治”。以下关于健康生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身体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那就是健康B.呼吸系病、急性传染病和肺结核属于“现代文明病”C.青少年应该坚持体育锻炼,喜欢吃什么就尽情吃D.保持健康的生活应该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二、能力提高6.(2023·增城模拟)德尔塔Delta毒株是新冠病毒的变异毒株,传播能力明显增强,并已出现接种疫苗后仍然感染该毒株的病例。下图是表示新冠病毒传染过程和防控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勤洗手、戴口罩、常消毒等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控制A环节B.德尔塔Delta毒株的病毒核酸与新冠病毒COVID-19核酸完全相同C.接种疫苗后仍出现感染病毒的病例,说明抗体具有一定专一性D.从传染病角度看,新冠肺炎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均属于甲图中的C7.(2023·增城模拟)正确处理伤病不仅能防病治病,也能救助他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动脉出血应按压远心端止血B.晕倒呼吸骤停时应做心肺复苏C.大剂量使用抗生素为病人治疗效果好D.触电时应立即移开病人远离电源8.(2022·东莞模拟)消防员刘佳明实施心肺复苏挽救了一名突然倒地,呼吸骤停的小学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心肺复苏时,先做30次心脏按压,再做4次人工呼吸B.患者出现自主呼吸、颈动脉有搏动,脸色逐渐转为红润,证明抢救有效C.应按压该患者的胸骨下端2/3处,使其下陷至少5厘米D.心肺复苏要先开放气道再胸外按压9.(2023·宝安模拟)“新冠疫苗对老人很给力,3针把重症率狠狠降下去”,国家号召60岁及以上老年人也要接种预防新冠肺炎的疫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免疫角度看,疫苗属于抗原B.接种疫苗后,获得的免疫力属于特异性免疫C.老年人大多有基础病,免疫能力弱,因此症状重D.接种疫苗是在切断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10.(2022·电白模拟)如图为指压法止血示意图,如果观察到血液为鲜红色,快速喷出,且图中指压位置可有效止血,请分析伤口应该在( )A.①端 B.②端 C.①②均可 D.指压处三、拓展训练11.(2023·河源模拟)健康是人们永远追求的美好愿望,是人生永恒的话题。下列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A.葡萄酒能扩张血管、活血化瘀,多喝有益B.高蛋白食品营养丰富,吃的越多越好C.被动吸烟与主动吸烟危害一样大,应全民戒烟D.果汁含有丰富的维C等营养成分,可多喝替代饮水12.(2023·宝安模拟)双黄连是生活中常见的药物,下列关于叙述正确的是( )A.购买双黄连口服液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B.购买双黄连口服液不需要看生产日期,保质期C.双黄连口服液属于处方药,简称为OTCD.为了提高药效,可以增大双黄连口服液的剂量13.(2022·广东模拟)下列有关急救的措施错误的是( )A.在现场救援过程中若发现患者有呼吸无心跳,可实施胸外按压B.遇到紧急情况拨打“120”急救电话时应说明地址及基本情况C.发现有人溺水,不会游泳也要下水施救D.某人腿部受伤,暗红的血液从伤口处流出,救援人员应该在伤口的下方进行包扎止血14.(2019·广东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把一种致病的链球菌涂在健康人清洁的皮肤上,两小时以后再检查,发现90%以上的链球菌都消失了。材料二: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治的,目前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疫苗已投入使用。(1)材料一中的 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这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屏障,它是人生来就有的,属于 免疫。(2)材料二中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不能 生活,只能寄生在 里,它的繁殖方式是靠自己的 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3)人体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它能够刺激人体的 细胞产生相应的 ,从而提高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这种免疫属于 免疫。(4)甲型H1N1流感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 这三个基本环节。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15.(2019八下·茂名月考)请分析下列资料,回答相关问题:资料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养狗、猫等宠物,这为狂犬病的传播带来隐患,我市狂犬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狂犬病患者一旦发病几乎全部死亡.专家提醒:如被宠物咬伤,应在24小时内注射狂犬疫苗.资料二:几年前曾经肆虐的甲流,因为甲流疫苗的广泛使用而得到了有效遏制,而没有接种过甲流疫苗的人则往往容易患病.资料三:古人云:“是药三分毒”.但在我国,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却非常普遍,有的人把它当作感冒等疾病的“万灵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8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滥用抗生素.(1)从免疫的角度来看,被宠物咬伤后注射的狂犬疫苗属于 ,通过接种疫苗获得免疫力,属于 免疫.(2)甲流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来看,没有接种甲流疫苗的人属于 .学校为防止甲流大面积流行,采取了定期消毒、开窗通风等措施,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 .(3)抗生素类药属于处方药.为确保用药安全,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用药前都应关注 .(写两条)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17 人体的健康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中考一轮复习(广东专版)(学生版).docx 专题17 人体的健康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中考一轮复习(广东专版)(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