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6.4 眼睛和眼镜导学目标:1.物理观念:(1)了解照相机的原理,知道眼睛看见物体的过程。(2)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知道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2.科学思维:从物理学视角了解近视眼的成因及视力的矫正需佩戴的眼镜。3.科学探究:通过照相机与眼睛的结构对比,了解眼睛看见物体的原理。4.科学态度与责任:(1)能自觉保护视力,注意用眼卫生。(2)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导学重点:眼睛成像原理导学难点:近视眼及其矫正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课 时:1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 眼睛的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相当于一个 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 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 立、 的 像。2.近视眼能看清楚 处的物体。原因是:晶状体 一些,折光的能力太 ,远处光会聚在视网膜 。3.远视眼能看清楚 处的物体。原因是:晶状体 一些,折光能力太 ,近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 。课堂导学(一)眼睛1.眼睛的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相当于一个 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 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 立、 的 像。2. 当物距变化时,眼睛的睫状肌会改变晶状体的 程度,使物体的像总能落在 上。当看远处的物体时,眼睛的睫状肌使晶状体的弯曲程度 ,使物体的像能落在 上;当看近处的物体时,眼睛的睫状肌使晶状体的弯曲程度 ,使物体的像能落在 上。(二)近视眼3.近视眼能看清楚 处的物体。原因是:晶状体 一些,折光的能力太 ,远处光会聚在视网膜 。4. 为了矫正近视眼,可用适当的 镜片做成眼镜。由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先经过 镜变得 些再进入眼睛,其会聚点就会移到 上,形成清晰的远处物体的像。(三)远视眼5.远视眼能看清楚 处的物体。原因是:晶状体 一些,折光能力太 ,近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 。矫正方法:配戴凸透镜制成的老化镜。6. 为了矫正远视眼,可用适当的 镜片做成眼镜。使由 处物体发出的光先经过 镜先 一些再进入眼睛,其会聚点就会移到 上,形成清晰的近处物体的像。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堂练习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眼睛是一种神奇的照相机B.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共同作用相当于照相机的可变焦距的镜头C. 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正立的实像D.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当物距变化时,眼睛的睫状肌会改变晶状体的弯曲程度,使物体的像总能落在视网膜上B. 当晶状体变得扁平时,眼睛看清的最远点叫作远点 ,正常眼的远点在无穷远C.当晶状体变得凸起时,眼睛看清的最近点叫作近点 ,正常眼的近点一般为10cmD.20cm的距离叫作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3.下列属于近视眼成像示意图的是( )4.下列属于近视眼矫正示意图的是( )5.下列属于正常眼成像示意图的是( )课后反思参考答案:课前导学:1.凸透,会聚,倒,缩小,实。2.近,凸,强,前。3.远,扁平,弱,后。课堂导学1.凸透,会聚,倒,缩小,实。2.弯曲,视网膜,扁平,视网膜,凸起,视网膜。3.近,凸,强,前。4.凹透,凹透,发散,视网膜。5.远,扁平,弱,后。6.凸透,凸透,会聚,视网膜。课堂练习:1.C;2.B;3.A;4.D;5.AB。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