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导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2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导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9.2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导学案
学 习 目 标
(1)理解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性。 (2)理解并阐述文化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因。 (3)理解文化发展与时代实践的关系。 (4)理解文化创新与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关系。
基础知识
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1.内容: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_________理想信念,坚持以_____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_______和落脚点。
2.原因:
(1)主体:_____是文化发展的主体,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
①表现:文化是在人民群众伟大的_________活动中孕育和创造的。人民的生活是一切文化产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_________。
②要求: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_________,贴近人民的精神生活,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生动展示人民奋发有为的_________和创造历史的辉煌业绩。
(2)目标: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终_______和受益者。
①根本目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为_________服务的。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______、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_____________素质,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
②要求:加强社会_____________体系建设,实现好、维护好、_______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生产创作出人民_________的优秀文化作品,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丰富_______文化消费产品的供给,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
立足时代之基 回答时代问题
1.必要性:
(1)每一种文化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是_________的展现。
(2)文化作品只有符合人类历史前进的时代潮流,具有鲜明的_________,体现时代特征,反映_________,才能具有恒久的魅力。
2.重要性:
(1)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完成时代任务。
(2)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只有立足时代、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才能推动__________。
(3)只有倾听特定的时代声音,才能吹响促进_________发展的时代号角。
融通不同资源 实现综合创新
1.内容: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资源。
2.要求:
(1)融通不同资源:我们要坚持_________、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①既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_________的重大课题,又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_____________的重大问题。
②既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________,又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
实现综合创新:通过综合创新,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主义文化。
小组合作(活动方式:学生分组合作探究,每组至少出一人回答问题其中一个问题。)
自主探究一:
成立于1957年的乌兰牧骑是活跃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一种小型文艺演出队。“乌兰牧骑”在蒙古语中的意思是“红色的嫩芽”,后被引申为“红色文艺轻骑兵”。60多年来,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迎风雪、冒寒暑,在戈壁、草原上辊转跋涉,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在大草原上起舞、放歌,将演出送到牧民身边,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截至2017年,乌兰牧骑已经从最初的一支9人队伍发展到75支队伍、3000多名队员,犹如怒放的鲜花点级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
[探究任务]
1. 文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什么?
2. 文化发展的主体是什么?
3. 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4. 文化发展的措施是什么?
自主探究二:
一本好书,可以记录一个时代。路遥的现实主义作品《平凡的世界》,描写了巨大的社会变迁给中国乡村的冲击,刻画了两代农民在变革潮流中的命运沉浮,塑造了艰辛劳动和敢闯敢拼的新农民形象。这本书以人民为主角,为改革立传,为奋斗歌唱,被誉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激励千万青年的不朽经典”。
正如书中所说:“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只有选定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
[探究任务]
1. 文化与时代的关系是什么?
2. 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什么?
自主探究三:
敦煌石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座堆珠的艺术宝库,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不同文明之间对话和交流的重要见证。在古代丝绸之路兴盛和繁荣发展的一千多年里,来自中国、印度、希腊以及中亚、西亚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多种文化不断交流融汇,在敦煌这一丝绸之路“咽喉之地”,创造了以莫高富佛教艺术和藏经洞文物为代表的敦煌文化艺术。那些精美的绘画与雕塑,带给人们极具震撼力的艺术感受,那些数以万计的赤轴黄卷,蕴藏着丰富的文献资源。它们不仅对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古代中西方文明交流具有重要的价值,而且对现代世界文化、艺术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探究任务]
1. 融通不同资源的要求是什么?
2. 实现综合创新的要求是什么?
二、课堂练习
1.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作为精神事业,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当然就是一个灵魂的创作。古人讲:“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今天我们提到老子、孔子、孟子,想到的是《道德经》、《论语》、《孟子》;提起陶渊明、李白、杜甫,想到的是他们的千古名篇。这启示文化文艺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 )
①立足当代现实,反映时代呼声 ②继承优秀传统、奉献文化精品
③传承经典文化,摒弃流行文化 ④弘扬革命文化,发展先进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紫禁城上元之夜”、圆明园灯会,京西古道灯会……2019年元宵节之际,为传承和谐和睦、家国天下的元宵节传统文化,营造喜庆祥和安宁的节日氛围,北京举办19场灯会点亮元宵夜,猜灯谜、赏花灯、舞狮、舞龙等精彩项目共贺良宵。北京市民对都市里的元宵灯会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这给我们文化建设的启示是( )
①要让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更好地融合 ②要找寻与百姓生活的契合点、共鸣点
③要满足人民群众对高雅文化的需求 ④要推进文化内容与形式的不断创新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3.央视综艺频道推出大型情感户外真人秀节目《走在回家的路上》。该节目以知名演员、艺术家深入基层、感恩生活为主要内容,围绕嘉宾的“回家之旅”,多维度、多角度地展现回“家''的意义,让初心成为与观众情感共振的载体。该节目的成功启示我们,文化创新要( )
①挖掘传统文化,赋予时代精神 ②立足现实生活,反映人民心声
③创新呈现形式,焕发文化活力 ④发挥主体作用,打造文化品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三、课堂检测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
四、课后习题
1.透过舞台艺术面纱,中国人的文化抱负和家国情怀在20世纪初即有国际性展示。1907年,中国留日学生李叔同等人在日本东京演出了根据法国长篇小说《茶花女》改编的话剧《春姬》和《黑奴吁天录》,可以视作中国话剧史的开端。近年来,中外话剧交流日益频繁,赴海外演出剧目不断丰富,越来越多的外国观众通过观剧与剧中人产生共鸣。材料表明( )
①我国话剧产生的根源是中国人的文化抱负和家国情怀 ②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 ③融通不同资源就可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④中国话剧在海外演出加深了海外观众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2023年的东莞长安镇莲溪书香节“1+N”全民阅读大讲堂以“博学,多知”为核心,围绕文学、历史、艺术,时事热点等市民关注、喜爱的话题,邀请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名家、一线名师做客长安讲学。此次活动带来的积极影响是( )
①深入挖掘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内涵 ②加强文化交流互鉴,推动文化创新
③弘扬人文精神,提升市民综合文化素养 ④为人们积极向上向善提供价值引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庄子 外物》:“笙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箜;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这是成语“得鱼忘箜”的出处,现比喻达到目的以后就忘了原来的凭借。这对发展文化的警示是( )
①不忘本来,传承和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守护根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③求同存异,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④面向未来,为中华传统文化注入时代新内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电影《1921》于7月1日公映。该片生动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矢志救国、为“建党”奔走呼号的动人故事。而在建党百年之际上映此片,无疑还有着特殊的意义。《1921》的创作,体现了( )
①文化发展要立足时代之基,反映时代问题,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②革命文化承载着党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 ③文化需要不断创新才能推动社会实践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繁荣 ④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水墨国风热血动画《雾山五行》一经开播,便以超燃的打斗场面和极具传统韵味的水墨画风收获全网超高口碑。有人将它称作是“迄今为止把国画泼彩山水动画化诠释得最好的作品”。《雾山五行》通过展现传统国画的魅力获得成功,这启示我们( )
①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必须对传统文化的表达形式予以彻底改造 ②立足社会实践,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协调的新形式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④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七一勋章”获得者蓝天野,将一生奉献给人民文艺事业,秉持到生活中去、到群众中去的理念,用话剧艺术反映生活变化和社会进步。这对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启示是( )
①文艺创作要植根于时代的实践土壤 ②人民喜闻乐见是衡量文艺创作优劣的有效标准
③文艺创作要坚持讴歌人民、讴歌时代 ④文艺创作要以不同的方式满足群众的所有精神文化需求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7.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时指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要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三方面资源,即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这主要强调( )
①文化创新要立足于中外文化资源 ②文化创新要积极借鉴国外各种文化成果 ③文化创新既要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博采众长 ④文化创新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封闭主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十八大以来,党在反腐败斗争中取得显著成效,其中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用理想信念强基固本,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用优秀传统文化正心明德,补足精神之“钙”,铸牢思想之“魂”,筑牢思想道德防线。这一经验表明理想信念( )
①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②由社会存在决定并反映社会存在
③是反腐败斗争的强大精神力量 ④对党员干部的行为起着导向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近百部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主题的电视剧播出,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绘就出一幅百年党史的恢宏画卷。这些影视佳作透视生活底色,书写人间冷暖,凸显主流价值观。这表明( )
①网络使文化资源的交流手段发生了根本变化 ②社会实践是优秀文化创作的源泉
③当今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趋于一致 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富有旺盛的生命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