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学案 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学案 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简介

1.2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实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数量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运用图文资料,说明自然资源的质量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通过实例,说明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
(1)自然资源及其属性。
(2)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特征。
(3)说明自然资源特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要点一 、自然资源及其属性
1.自然资源的概念: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从自然环境中获得并能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需求的物质和能量。
2.自然资源的分类
(1)自然资源的主要类型
资源类型 含义
气候资源 指能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提供可开发利用的气候要素的物质、能量和现象的总体,包括太阳辐射、热量、降水、空气及其运动等
生物资源 指生物圈中植物、动物与微生物组成的各种有生命现象的资源,包括动物资源、植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
水资源 指可供人类直接利用、有一定数量并能不断更新的淡水,包括浅层地下水、湖泊淡水、土壤水、大气水和河流水等
土地资源 指在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可为人类利用的土地,是由地形、土壤、植被、岩石、水文和气候等因素组成的自然综合体
矿产资源 指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在当前和可预见将来的技术条件下,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呈固态、液态和气态的自然矿物
能源资源 指自然界中能够提供热、光、动力和电能等各种形式的能量的物质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风、流水、潮汐、太阳能等
海洋资源 指蕴藏在海洋中人类可能利用的一切物质和能量,主要包括海洋生物、海洋矿物、海水化合物、海洋能以及海洋空间等
(2)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相对性
类型 可再生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
相对性 多数可再生资源只有在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下,才可以获得再生,当开发利用不合理时,它们的再生周期就会延长,甚至变成非可再生资源 并非绝对不可再生,只是因为再生的周期太长,相对于短暂的人类历史来说,可以认为是非可再生的
举例 生物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等 矿产资源
3.自然资源的属性
【随堂巩固】
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活动能再生更新,从而为人类反复利用的自然资源叫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的反复利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下图为“北京市某种可再生资源利用后经人工处理再次利用的比例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种资源是(  )
A.森林资源 B.水资源
C.耕地资源 D.煤炭资源
2.近些年该种资源再次利用比例持续升高,主要原因是(  )
A.该资源逐渐减少 B.人口自然增长迅速
C.科技水平提高 D.生态建设加强
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煤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D错;北京地区人口较多,城市发展占用大量耕地,故C错;森林资源的更新速度较慢,故A错;北京地区缺水比较严重,把水资源进行处理之后循环利用,有利于缓解北京地区水资源短缺现象,故B对。第2题,随着经济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对污水的处理技术不断提高,使更多的污水经人工处理可以重新进行利用,有利于节约水资源,也缓解了水资源短缺的现象,故选C。
要点二 、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特征
1.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
特征 表现 自然资源影响人类活动 举例
数量 自然资源总量有限性和稀缺性、自然资源种类与结构、人均资源占有量等 自然资源出现稀缺时,价格往往会上涨,引起人类社会在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一系列连锁反应;矿产资源的数量影响着开采利用规模、生产年限和资金投入,进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资源密集型企业因自然资源价格上涨,导致企业竞争力下降,促进其技术革新,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资源型城市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而发展,又因资源濒临枯竭而衰败
质量 自然资源在指标、成本、用途等方面满足人类需求的优劣程度,或从中获取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多少 自然资源的质量影响开发利用的经济和环境成本,以及用途 矿产品位高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和环境成本相对较低;不同质量的煤炭资源,具有不同的用途
空间分布 分布规律;空间差异;空间集中;空间组合;空间流动 自然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但有规律可循,为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提供了可能;空间差异造成各地社会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空间集中形成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优势;空间组合好的地区优先开发);资源的空间流动,促进了区域间的联系和全球化进程 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导致了我国农业生产方式、人口、城市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我国在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建设能源基地;我国东部水热条件优越,成为经济发达地区;修建大型蓄水工程和跨流域调水工程,是缓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重要措施
【合作探究】讨论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影响
1.自然资源稀缺可能引起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哪些变化?
供给增加 需求减少
2. 价格上升为什么会引起自然资源供给增加?
价格上升,导致资源经济价值上升,促使技术革新以寻求新的储量、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寻找替代资源,引起自然资源供给增加。
3. 如何看待技术革新对解决资源短缺问题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
技术革新能够调节自然资源供需关系,维持供需平衡,对维持资源安全、缓解资源短缺有积极作用。 但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技术很难有大的突破,对资源供需关系的调节作用有限; 同时自然资源消耗数量超过自然环境的供给极限时,技术革新的效果就无法显现了,技术革新在解决资源短缺问题时有其局限性。
【合作探究】分析水资源和供水量的空间差异
材料1:北京和湖北分别位于我国北方、南方,受自然环境、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影响,水资源总量和供水量差异大如下表:
1. 绘制北京、湖北水资源总量与供水总量柱状图(图1.12a),以及供水结构饼状图(图1.12b)
2. 比较北京、湖北水资源总量、供水总量与人均水资源量的差异
答案: 与湖北相比,北京水资源总量少,供水总量少,人均水资源量
3. 北京供水总量为什么超出当地的水资源总量?
答案:①北京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总量少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水资源总量少; ②北京是我国首都,人口多且密度大; ③经济水平高,产业发达; ④生产生活用水量大于当地水资源总量,缺水严重; ⑤由于国家采取跨流域调水向北京供水,所以北京供水总量大于水资源总量。
4. 为什么湖北的人均用水量比北京高得多?
答案:①湖北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水资源丰富,能满足当地用水需求; ②气温高,蒸发量大; ③湖北农业用地多且多为水田,耗水量大; ④无缺水之忧,节水意识不足
5. 根据以上分析,对北京和湖北水资源保障的稳定性作简要评价。
答案:①气候差异:两地降水季节差异大,水资源保障均存在季节不稳定风险,相比北京,湖北河湖多,年降水量大,季节性供水不足的风险远小于北京。 ②水资源数量差异:湖北水资源量远大于供水量,足以支撑供应的稳定性;北京水资源量小于供水量,且地下水使用占比大,长期供水大于水资源总量,加剧供水不足风险。 ③经济差异:北京经济发展快,用水需求量 呈增加态势,加剧供水风险。 ④南水北调将长江流域的水调入北京,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北京市水资源供给的稳定性。
【随堂巩固】
我国天然气资源丰富,约有33万亿立方米,目前已经探明的资源储量有4万亿立方米,主要分布于陕甘宁、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地区、四川盆地川东地区、新疆塔里木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和南海南部等气源区。此外我国正在实施大型基础设施建设——西气东输工程。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天然气资源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可再生资源
B.属于生物资源
C.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D.属于气候资源
2.根据材料,天然气在我国的分布说明了(  )
A.具有分布的不均衡性
B.具有数量的有限性
C.具有利用的发展性
D.具有资源的联系性
3.我们在开发利用天然气时,要注意合理规划、适度开发,其主要依据是(  )
A.目前我国天然气资源数量太少
B.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在空间上不平衡
C.我国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还不成熟
D.天然气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其数量是有限的
答案 1.C 2.A 3.D 
解析 第1题,天然气属于地质时期固定的太阳能,它的形成需具备一定的地质条件,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才能够形成,相对于人类历史来说是非可再生资源。第2题,据材料可知,天然气的分布集中在某些地区,说明了天然气在我国具有分布的不均衡性。第3题,由于天然气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而且天然气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因此要合理规划、适度开发。
第十二届世界水大会于2021年5月9日~14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办。当前淡水资源的缺乏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在中外一些大城市表现得尤为突出。据此完成4~5题。
4.水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
①世界上水资源的数量本来就少 ②世界上水资源总量虽然很丰富,但地区分布不均 ③部分地区水污染十分严重,使可利用的水资源减少 ④人口的激增和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新加坡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之一,其原因主要是(  )
A.新加坡的年降水总量十分稀少
B.工业高度发达,水污染严重
C.新加坡年降水总量丰富,但季节分配不均
D.新加坡年降水总量丰富,但缺少河湖蓄水
答案 4.C 5.D
解析 第4题,世界上水资源的数量是较多的,如极地冰川、高山冰川等淡水储量丰富,①错误,所以选C。第5题,新加坡位于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降水较多,季节分配均匀,A、C错误;国土面积小,缺少河湖蓄水,大多流到海洋中,D正确;高新技术产业、国际贸易、旅游业是新加坡的主要产业,水污染较轻,B错误。1.2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实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数量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运用图文资料,说明自然资源的质量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通过实例,说明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
(1)自然资源及其属性。
(2)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特征。
(3)说明自然资源特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要点一 、自然资源及其属性
1.自然资源的概念: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从______中获得并能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需求的物质和能量。
2.自然资源的分类
(1)自然资源的主要类型
资源类型 含义
气候资源 指能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提供可开发利用的气候要素的物质、能量和现象的总体,包括太阳辐射、______、______、空气及其运动等
生物资源 指生物圈中______、______与______组成的各种有生命现象的资源,包括动物资源、植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
______资源 指可供人类直接利用、有一定数量并能不断更新的淡水,包括浅层地下水、湖泊淡水、土壤水、大气水和河流水等
土地资源 指在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可为人类利用的土地,是由地形、土壤、植被、岩石、水文和气候等因素组成的自然综合体
矿产资源 指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在当前和可预见将来的技术条件下,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呈固态、液态和气态的自然矿物
能源资源 指自然界中能够提供热、光、动力和电能等各种形式的能量的物质资源,包括______、石油、______、风、流水、潮汐、太阳能等
海洋资源 指蕴藏在海洋中人类可能利用的一切物质和能量,主要包括海洋生物、海洋矿物、海水化合物、海洋能以及海洋______等
(2)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______
类型 可再生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
相对性 多数可再生资源只有在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下,才可以获得再生,当开发利用不合理时,它们的再生周期就会延长,甚至变成非可再生资源 并非绝对不可再生,只是因为再生的周期太长,相对于短暂的人类历史来说,可以认为是非可再生的
举例 生物资源、______资源、______资源、气候资源等 ______资源
3.自然资源的属性
【随堂巩固】
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活动能再生更新,从而为人类反复利用的自然资源叫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的反复利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下图为“北京市某种可再生资源利用后经人工处理再次利用的比例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种资源是(  )
A.森林资源 B.水资源
C.耕地资源 D.煤炭资源
2.近些年该种资源再次利用比例持续升高,主要原因是(  )
A.该资源逐渐减少 B.人口自然增长迅速
C.科技水平提高 D.生态建设加强
要点二 、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特征
1.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
特征 表现 自然资源影响人类活动 举例
数量 自然资源总量______和______、自然资源种类与结构、人均资源占有量等 自然资源出现______时,价格往往会上涨,引起人类社会在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一系列连锁反应;矿产资源的数量影响着开采利用规模、生产年限和资金投入,进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资源密集型企业因自然资源价格上涨,导致企业竞争力下降,促进其技术革新,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资源型城市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而发展,又因资源濒临枯竭而衰败
质量 自然资源在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满足人类需求的优劣程度,或从中获取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多少 自然资源的质量影响开发利用的经济和环境成本,以及用途 矿产品位高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和环境成本相对较低;不同质量的煤炭资源,具有不同的用途
空间分布 分布规律;______;空间集中;空间组合;空间流动 自然资源空间分布______,但有规律可循,为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提供了可能;空间差异造成各地社会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空间集中形成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优势;空间组合好的地区优先开发);资源的空间流动,促进了区域间的联系和全球化进程 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导致了我国农业生产方式、人口、城市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我国在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建设能源基地;我国东部水热条件优越,成为经济发达地区;修建大型蓄水工程和跨流域调水工程,是缓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重要措施
【合作探究】讨论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影响
1.自然资源稀缺可能引起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哪些变化?
2. 价格上升为什么会引起自然资源供给增加?
3. 如何看待技术革新对解决资源短缺问题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
【合作探究】分析水资源和供水量的空间差异
材料1:北京和湖北分别位于我国北方、南方,受自然环境、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影响,水资源总量和供水量差异大如下表:
1. 绘制北京、湖北水资源总量与供水总量柱状图(图1.12a),以及供水结构饼状图(图1.12b)
2. 比较北京、湖北水资源总量、供水总量与人均水资源量的差异
3. 北京供水总量为什么超出当地的水资源总量?
4. 为什么湖北的人均用水量比北京高得多?
5. 根据以上分析,对北京和湖北水资源保障的稳定性作简要评价。
【随堂巩固】
我国天然气资源丰富,约有33万亿立方米,目前已经探明的资源储量有4万亿立方米,主要分布于陕甘宁、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地区、四川盆地川东地区、新疆塔里木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和南海南部等气源区。此外我国正在实施大型基础设施建设——西气东输工程。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天然气资源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可再生资源
B.属于生物资源
C.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D.属于气候资源
2.根据材料,天然气在我国的分布说明了(  )
A.具有分布的不均衡性
B.具有数量的有限性
C.具有利用的发展性
D.具有资源的联系性
3.我们在开发利用天然气时,要注意合理规划、适度开发,其主要依据是(  )
A.目前我国天然气资源数量太少
B.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在空间上不平衡
C.我国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还不成熟
D.天然气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其数量是有限的
\
第十二届世界水大会于2021年5月9日~14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办。当前淡水资源的缺乏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在中外一些大城市表现得尤为突出。据此完成4~5题。
4.水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
①世界上水资源的数量本来就少 ②世界上水资源总量虽然很丰富,但地区分布不均 ③部分地区水污染十分严重,使可利用的水资源减少 ④人口的激增和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新加坡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之一,其原因主要是(  )
A.新加坡的年降水总量十分稀少
B.工业高度发达,水污染严重
C.新加坡年降水总量丰富,但季节分配不均
D.新加坡年降水总量丰富,但缺少河湖蓄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