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自然界的水》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基本 信息 学 科 年 级 学 期 教材版本 单 元 名 称化 学 九年级 第一 学期 人教版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单元组 织方式 团 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课时 信息 序 号 课 时 名 称 对应教材内容1 爱护水资源 课题 1 爱护水资源2 水的净化 课题 2 水的净化3 从化学角度认识水 课题 3 水的组成4 化学式 课题 4 化学式与化合价5 化合价 课题 4 化学式与化合价二、单元分析(一)课标要求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 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 限;2.了解水污染、水枯竭等水危机问题, 了解水污染的防治、节水方法等应对 水危机的措施;3.认识到水资源与学生个人的生活和本学科的学习密切相关, 提高关注社会 问题、自觉爱护水资源的意识;4.了解纯水和自然水、硬水和软水的区别;5.了解净化水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意义;6.学习并练习沉淀、过滤、吸附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7.认识水的组成;8.知道单质、化合物的区别及氧化物的含义;9.了解并体验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和方法;10.了解化学式的含义;11.知道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 12.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并能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13.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 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计算 物质的组成;14.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或说明书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和含量。(二)教材分析本单元的特点是从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在展现水与人类的密切 关系的同时, 又以水为载体, 将单质、化合物、物质的组成、化合价、化学式等(自然界的水) (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知道水危机及应对措施;提高关注社会问题、自觉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了解净化水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意义;了解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学习并练习沉淀、过滤、吸附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了解并体验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和方法;知道单质、化合物的区别及氧化物的含义;认识水的组成。) (了解化学式的含义;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 并能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物质的组成。)相关内容及过滤等化学基本实验操作学习贯穿其中。使学生能够借助生活中的知 识理解所学内容,从生活到课本,再应用到生活中。从本单元知识框架上看, 前三课题围绕“水”从人文到学科, 从微观到宏观, 体现了提升学科素养的教学理念。把化合价与化学式放在本章的最后, 对本单元 内容进行了总结提升,体现了化学学科特点。三、单元学习作业目标:通过各种形式的作业, 基本要掌握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知道水组成如何确 定的实验, 能列举常用净化水的方法; 从组成上区分氧化物, 判断出常见的单质 和化合物; 掌握化学式及其含义, 会利用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简单计算, 知道一些 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并会利用化合价推出化学式。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1.针对不同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 设计分层作业,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自 选完成。2.基于单元作业目标体系, 在设计作业时有意识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前置 性作业的设计, 有助于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进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调 查式研究作业是基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设计的, 可以小组分工合作完成, 总 结调查结果并给出评价,提升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家庭小实验”可以培养 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3.利用“虎门销烟”的历史事件和学生劳动农场实际, 着眼于学生的读写能 力、实验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劳动意识的核心素养,帮助学生 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图 1 单元课题主题和目标单元主题课题主题课题目标课题 1 爱护水资源课题 2 水的净化课题 3 水的组成课题 1 爱护水资源五、课时作业第 1 课时作业前置性作业查阅相关资料结合课本完成:1、家乡水资源状况社会小调查(5—7 人为一组,组员分工合作)2、社会小调查 (二选一) :①现在各地都在进行污水处理工程建设, 请调查本地水污染情况及污水处理 PPP项目情况,并写成调查报告;②家庭用水情况调查问卷1.评价设计作业难度 作业时间 作业类型 评价方式综合 提前一周布置 课前活动性作业 小组互评2.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评价项目 分值 评价标准 评分 设计意图调查报告内容 15 调查目的, 调查过程(包 含调查方法、寻找污染原因 等),提出的合理措施与建议 了解水资源的状况,理解保 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引导 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感 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调查问卷 15 问题设置合理,内容丰 富,受访面广, 问卷语言规范 形成节水爱水的意识;初步 培养学生调查分析的能力。汇报总结 5 逻辑清晰, 表达流畅,能 针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总结分 析能力(B) (A) (滤液) (清水) (过滤) (水样)第 2 课时作业课后作业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模拟自来水厂流程进行实验C自来水沉 淀请回答下列问题:巩固练习(1)实验过程中加入的 A、B、C 分别是 。(2)在实验室里过滤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和 。(3)向滤液中加入 B 的作用是 。(4)在上述净水环节中发生化学变化的环节有 。化学与生活(5)日常生活中如何区分硬水和软水?简述步骤与现象。(6)经过过滤操作,滤液仍浑浊,其原因可能有哪些?拓展性练习(选做):(7)关于自来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仍含有大量不溶性杂质B.是纯净的水,是一种纯净物C.不含有任何可溶性杂质D.仍然可能含有致病菌,所以要煮沸杀菌后再饮用家庭小实验(选做)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根据所学的净水原理, 利用家里的日常用品自己制作一个 简易净水器并带来给大家展示。1. 参考答案(1)明矾,活性炭,消毒剂 (2)漏斗,玻璃棒(3) 利用其吸附性, 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4) 加消毒剂进行杀菌消毒 (5)用肥皂水,将肥皂水加入取样水中并搅拌,产生丰富泡沫的, 该水为 软水,泡沫少且有浮渣出现的,则为硬水 (6)滤纸破损,过滤时液面高 于滤纸边缘,仪器不干净等2. 评价设计评价项目 作业难度 作业时间 作业类型 评价方式(1) — (6) 较容易 6 分钟 课堂练习 教师评价家庭小实验 适中、创造性 不固定 课后兴趣实验 学生互评3.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评价项目 评价标准 设计意图(1) —— (6) 根据正确率和答案完整 性评价 A、B、C 等 认识净化水的方法与净化程 度;会区分硬水和软水, 掌握过 滤基本操作;会判断物理变化 和化学变化。家庭小实验 净水器设计合理,能达 到预期净水目的,有创 意 学以致用,培养分析能力和创 新能力,把课堂内容与生活相 联系。第 3 课时作业一、前置性作业知识加油站1.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是物质,不能分解。 2.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种类不变,元素种类也不变。3.水电解器(霍夫曼电解器) 由两根带活塞、有刻度的尖嘴玻璃管及两个电 极组成, 两支玻璃管内装满蒸馏水, 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 常在水中加入氢氧化 钠或硫酸钠溶液,电源为直流电。4.氢气可以燃烧, 产生淡蓝色火焰, 产物无污染, 是一种最理想的清洁能源。我会学新知认真观察水的电解实验,并做好记录,同时加以分析和思考现 象 分 析1.两极都有 , 极产生的气体更快 更多,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 。2.将 的木条放在与正极相连的尖嘴玻璃 管口处,木条 ;将 的木条放在与负 极相连的尖嘴玻璃管口处,木条 。讨论: 1.氢气燃烧时 (填有或无) 新物质生成?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2. “水是一种元素”对吗?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对吗?二、课堂练习(连连看)请正确连线下列各概念关系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纯净物化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氧化物和化合物包含关系并列关系1. 参考答案一、 1. 气体生成,负, 1 :22. 带火星,木条复燃,燃着,气体燃烧,有淡蓝色火焰(分析)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 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并且产生气体体积比约为 1:2(讨论) 1.有,化学 2.错,错二、 包含关系:单质和纯净物,化合物和纯净物,氧化物和化合物 并列关系: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2.评价设计评价项目 作业难度 作业时间 作业类型 评价方式一、前置性作业 适中 15 分钟 前置作业 集体评阅二、课堂练习 适中 5 分钟 课堂作业 利用智慧 课堂终端进 行互评3.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评价项目 评价标准 设计意图一、前置性作业 根据是否能够准确描 述实验现象,分析是 否符合逻辑,小组讨 论参与度等方面进行 评价 A、B、C 等次 利用资料, 通过观看实验, 小组 分析实验, 并讨论得到结论: 水 由氢、氧元素组成。培养学生运 用观察、比较、分析和讨论等获 取知识的方法。二、课堂练习 通过连线正确率获知 对概念的掌握情况 理解单质、氧化物、化合物等概 念并会区分第 4 课时向同学介绍下列各图:重点向同学介绍的意义。1.参考答案: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 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能形成 雨、雾、雪、云等自然现象; 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篆书象形文字,中间 像水脉,两旁似流水。 矿泉水是一种混合物,含有矿物质。 从化学角度看是 一种纯净物,属于氧化物,有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2 :1 , 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等。2.时间要求:6 分钟。3.评价设计通过同学评价补充, 教师进行现场点评,点评中学生能说出水的汉字演 变、英文意思、形成河流湖海雨雾雪云的,还没有从化学角度认识水;能部分 说出水的理化性质的为合格;能完整说出水的化学式的意义为优秀。4. 设计意图通过对“水”的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的解读, 掌握化学式的意义, 并且从中 也了解祖国文字的源远流长。第 5 课时学校劳动基地“开心农场”里, 同学们准备给自己种植的蔬菜施肥, 班上现 在有 50 元钱用于买碳酸氢铵、尿素、硝酸铵三种化肥中的一种,请你利用学到 的化学知识为同学们提供一种最佳购买化肥的方案。1. 参考答案:到店里询问碳酸氢铵、尿素、硝酸铵三种化肥市场价格:碳酸氢铵 33 元/100 斤、尿素 108 元/100 斤、硝酸铵 81 元/100 斤解:用 50 元采购上述化肥中氮元素的质量分别为:碳酸氢铵(50/33)× (14/79)× 100=26.8 斤尿素(50/108)× (28/60)× 100=21.6 斤硝酸铵(50/81)× (28/80)× 100=21.6 斤故购得化肥中含氮元素最多的是碳酸氢铵,买碳酸氢铵最佳。 2.时间要求:5-7 分钟。3.评价设计能通过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列式计算出后提供最佳方案的为优秀。4.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结合学校劳动基地“开心农场”里给蔬菜施肥实践, 通过对最佳 购买化肥的方案的提供, 学生掌握了化学式的计算, 并同实际生活相联系, 让学 生学以致用。单元作业作业一:完成水的分解示意图中相应空格:设计意图:通过写元素符号或化学式, 画分子、原子模型, 建立宏观与微观之间 的联系,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所需时间:4分钟作业二:作业内容 作业目标 设计意图任务一 搜索虎门销烟 学生在百度中搜索“虎 门销烟”词条,并找到“清 朝道光年间的历史事件” 义项的内容。 提高学生利用信息发现、探索 化学的技能水平。任务二 研读虎门销烟的 销烟方法 查看林则徐用了几种 销烟方法, 哪一种销烟方 法更优? 让学生在读中体会, 林则除等 销烟英雄们通过谨慎的思考, 大 胆的征集采纳, 找到销烟相对危 害小的方法, 让学生明白, 化学 的作用。任务三 寻找虎门销烟所 用物质 销烟中用到一种物质 叫“石灰”,请在原文中 找到描述他的句子。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任务四 设计实验 请设计实验来验证文 中描述的“石灰”现象。 判断发生的变化是什么 变化? 锻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能 力。并为后续学习准备。作业难度 作业时间 作业类型 评价方式理解 16 分钟 课后练习 展示评价百度“虎门销烟”词条,“清朝道光年间的历史事件”义项的内容载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