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核心考点集训(青岛版)第5单元材料的性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核心考点集训(青岛版)第5单元材料的性能

资源简介

期末知识强化手册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材料的性能 知识点
思维导图:
温馨提示:图片放大更清晰!
知识点:
  第18课 材料的导热性
  热可以在不同的固体材料中传导。材料不同,热的传导能力不一样。
  不同材料的导热性是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金属材料的导热性比较强,非金属材料的导热性比较弱。
  容易导热的常见材料按导热性从强到弱排列依次是铜、铝、铁等。非金属中除钻石、石墨外,一般不易导热。
  比较不同材料的导热性实验
  实验器材
  烧杯、热水、铝棒、铜棒、铁棒、木棒、塑料棒等实验方法
  (1)将不同材料的小棒同时放入热水中,并彼此分开。
  (2)用手感受小棒的温度时,要摸不同小棒相同高度的位置。
  实验现象
  铝棒、铜棒、铁棒等金属棒手感较热
  实验结论
  不同材料的导热性是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金属材料的导热性比较强,非金属材料的导热性比较弱。
  比较不同金属材料的导热性实验
  实验目的
  比较不同金属材料导热性强弱
  实验器材
  酒精灯,粗细长短相同的铜棒、铁棒、铝棒,火柴、凡士林、支架等实验方法
  (1)在同样粗细、长短的铜棒、铁棒、铝棒的同一长度处,用凡士林将火柴粘好。
  (2)将装置平放在支架上加热,并根据金属棒上的火柴掉落的顺序判断金属棒导热性的强弱。
  实验现象
  铜棒上的火柴最先掉落,其次是铝棒,最后是铁棒。
  实验结论
  容易导热的常见金属材料按导热性从强到弱排列依次是铜、铝、铁等。
  第19课 材料的漂浮能力
  在自然状态下,有些材料无论怎样改变形状,都会漂浮在水的表面,这样的材料是漂浮材料。
  不同漂浮材料的漂浮能力是不一样的。大小、形状完全一样的木板和泡沫板,在加载重物相同的情况下,木板先没入水中。也就是说泡沫板的漂浮能力更强。
  泡沫救生圈是水上救生的重要装备,一般由泡沫塑料制成,外面包上塑料等,具有耐高温、无皱缩、难分解、无易变形等优点。尤其是遇到尖利的物品时,泡沫救生圈不像充气救生圈一样易破裂。
  改变漂浮物体形状的实验
  实验目的
  认识什么样的材料是漂浮材料。
  实验材料
  泡沫板、木条、橡皮泥小船等。
  实验步骤
  1.把泡板、木条、橡皮泥小船放入水中,观察现象。
  2.把泡沫板、木条掰成小块并把橡皮泥小船团成球后放入水中,观察它们是否还能漂浮。
  实验现象
  把泡沫板、木条掰成小块后放入水中,小块浮在水中;把橡皮泥小船团成球后放入水中,橡皮泥球沉入水中。
  实验结论
  自然状态下,有些材料在水中具有漂浮能力,而且它们的漂浮能力与形状无关。这样的材料属于漂浮材料。
  漂浮材料的漂浮能力实验
  实验目的
  研究漂浮材料的漂浮能力是否一样。
  实验材料
  大小和形状完全一样的泡沫板和木板、水槽、天平、砝码、药匙、塑料盒、细沙。
  实验步骤
  1.用天平称量好两份同样质量的沙子
  2.向水槽中倒入适量的水 将大小、形状完全一样的泡沫板和木板放入水中。
  3.分别用药匙向两块板上添加沙子,观察哪块板先沉水中。
  实验现象
  木板先沉入水中。
  实验结论
  大小、形状完全一样的泡沫板的漂浮能力比木板强。
  第20课 陶瓷材料
  中国是陶瓷的故乡。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传说陶是以黏土为主要原料烧制而成。早在7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做出了陶盆、陶罐,后来又创造性地烧制出了瓷器。瓷用瓷土做原料,烧制温度要比陶高很多。
  陶瓷材料的熔点大多在2000℃以上,耐高温性能强,且在高温下有很高的稳定性。陶瓷的导热性低于金属材料,是良好的隔热材料。
  常见陶瓷材料具有不易导电、不易导热、耐高温、易碎、耐腐蚀等特性。
  第21课 保温技术
  保温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有:屋顶保温、水管保温、蔬菜大棚保温、铺外墙保温板、空心砖、喷涂保温砂浆等建筑物大量消耗地球能源和资源。因此,建筑节能就成为全社会节能工作的重要方面。建筑保温一般可采取三种方式:结构保温,即采用多孔砖、空心砖等砌建外墙;抹灰保温,即在内外墙面抹保温砂浆;安装、粘贴保温材料,如聚氨酯板、复合保温板、岩棉外罩彩钢板等。
  探究毛皮、毛巾、海绵、棉花是否会生热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知道毛皮、毛巾、海绵、棉花不会生热。
  实验器材
  温度计、毛皮、毛巾、海绵、棉线、棉花、皮筋等。
  实验步骤
  (1)在4支温度计上端分别拴好棉线,并记录下初始读数。
  (2)分别用毛皮、毛巾、海绵、棉花包住4支温度计的玻璃泡(包的过程中不要用手摸温度计的玻璃泡),并用皮筋捆好。
  (3)把捆好的温度计挂起来(便于读数)。
  (4)分别在3分钟、6分钟时读取温度计的示数并记录。
  实验现象
  温度计的读数没有变化。
  实验结果
  毛皮、毛巾、海绵、棉花不会生热。
  探究棉被、棉衣是否能生热
  实验名称
  探究棉被、棉衣是否能生热
  实验材料
  棉花、烧杯、热水、温度计
  实验方法
  (1)在相同的烧杯中,加入等量的相同温度的热水。
  (2)使用温度计分别测量用棉花包裹的烧杯中的热水温度和不用棉花包裹的烧杯中的热水温度。
  (3)对比二者温度的差异及变化。
  实验现象
  (1)水温不会升高。
  (2)用棉花包裹的烧杯中的热水温度下降得慢。不用棉花包裹的烧杯中的热水温度下降得快。
  实验结论
  棉花不会生热,但能保温。
  第22课 居室甲醛哪里来
  甲醛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常用于制作树脂、药物、炸药、染料等,还用于房屋、家具和种子等的消毒,以及生物标本的固定与防腐。
  长时间处于甲醛浓度超标的环境中,会严重影响人的健康,使人出现咽喉不适或肿痛、胸闷、皮炎等症状。如果症状加重,要尽快就医,避免情况恶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居室空气中的甲醛的卫生标准》规定:居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最高容许浓度应不大于0.08毫克/立方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