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测试题学校: 姓名:通识部分一、填空1.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培养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有”少年。2.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修订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义务教育课程九年一贯设置,按“______”学制或“_____”学制安排。4.义务教育课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以_________为主体,奠定共同基础;以_________和_________为拓展补充,兼顾差异。5.课程标准注重学段衔接与科目分工,加强_________。二、简答题为落实培养目标,义务教育课程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学科部分一、填空题1.义务教育九年新授课总课时数为________。其中道德与法治总课时的比例为________。2.新课标的主要变化是: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研制了___________、增强了指导性、加强了__________。3.思政课是落实___________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_______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4.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_______、思想性、综合性和________。5.新课标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________、必备品格和________。6.评价是检验、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要充分发挥评价的_______、______和_____功能,促进学生发展和改进教师教学。7.入学教育主要是针对 ________年级第一学期开展的适应性教育。8.上好道德与法治课,关键在___________。9.道德与法治第二学段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传统教育、_______________等五个主题。10.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课程教材要发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11.道德与法治教材在编写时要坚持正确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要按照______________的要求构建内容。二、单项选择1.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课程教材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体现( )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②中华传统文化 ③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 ④国际先进教育理念⑤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 ⑥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⑦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A.①②③⑥⑦ B.①③⑤⑥⑦ C.①②③⑤⑦ D.②③④⑤⑦2.新课程标准一个学段目标中写着“认识国旗、国徽,知道自己是中国人;了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英雄模范人物,对他们有崇敬之情。”这属于第______学段,体现了__________的核心素养。A.一 政治认同 B.一 道德修养 C.二 道德修养 D.二 政治认同3.新课标反映时代特征,努力构建的义务课程体系的特点是( )①具有中国特色 ②具有科学精神 ③具有世界水准 ④具有人文关怀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4.思想政治理论、道德与法律规范都不是自发生成的,必须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是( )A.引领作用 B.主导作用 C.主体作用 D.引导作用5.道德与法治课程评价要围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发挥评价的引导作用,改进_______评价,强化_______评价,探索_______评价。A.结果 过程 增值 B.增值 过程 结果C.过程 结果 增值 D.过程 增值 结果6.教学评价主要涉及的环节是( )①课堂评价 ②课后评价 ③作业评价 ④期终评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应从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主要维度体现考查核心素养立意。①课程性质 ②时代要求 ③任务指向 ④学生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8.课程资源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教学效果的重要支撑,下列属于课程资源的是( )①图书 ②音像资料 ③数字化资源 ④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案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9.下列属于新课标新增内容的是( )①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②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优势③认识民法典对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意义④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三、问答题1.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2.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业质量的内涵是什么?3.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4.请论述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的内涵及主要表现。《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测试题学校: 姓名:通识部分一、填空1.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培养目标是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有”少年。2.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修订原则是坚持目标导向、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创新导向。3.义务教育课程九年一贯设置,按“六三”学制或“五四”学制安排。4.义务教育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类。以国家课程为主体,奠定共同基础;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拓展补充,兼顾差异。5.课程标准注重学段衔接与科目分工,加强课程一体化设计。二、简答题为落实培养目标,义务教育课程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坚持全面发展,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聚焦核心素养,面向未来。假期课程综合,注重关联。变革育人方式,突出实践。学科部分一、填空题1.义务教育九年新授课总课时数为__9522_。其中道德与法治总课时的比例为_6%-8%。2新课标的主要变化是: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_、增强了指导性、加强了学段衔接。3.思政课是落实_立德树人_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_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4.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_政治性、思想性、综合性和_实践性。5.新课标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_关键能力_。6.评价是检验、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要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_、_激励和_改善_功能,促进学生发展和改进教师教学。7.入学教育主要是针对 一 年级第一学期开展的适应性教育。8.上好道德与法治课,关键在_教师___。9.道德与法治第二学段设置_道德教育、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传统教育、_国情教育等五个主题。10.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课程教材要发挥_培根铸魂__、启智增慧__的作用。11.道德与法治教材在编写时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按照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要求构建内容。二、单项选择1.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课程教材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体现( B)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②中华传统文化 ③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 ④国际先进教育理念⑤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 ⑥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⑦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A.①②③⑥⑦ B.①③⑤⑥⑦ C.①②③⑤⑦ D.②③④⑤⑦2.新课程标准一个学段目标中写着“认识国旗、国徽,知道自己是中国人;了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英雄模范人物,对他们有崇敬之情。”这属于第___A___学段,体现了____A______的核心素养。A.一 政治认同 B.一 道德修养 C.二 道德修养 D.二 政治认同3.新课标反映时代特征,努力构建的义务课程体系的特点是( B )①具有中国特色 ②具有科学精神 ③具有世界水准 ④具有人文关怀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4.思想政治理论、道德与法律规范都不是自发生成的,必须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是( B )A.引领作用 B.主导作用 C.主体作用 D.引导作用5.道德与法治课程评价要围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发挥评价的引导作用,改进__A___评价,强化__A___评价,探索__A___评价。A.结果 过程 增值 B.增值 过程 结果C.过程 结果 增值 D.过程 增值 结果6.教学评价主要涉及的环节是( C )①课堂评价 ②课后评价 ③作业评价 ④期终评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应从__B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主要维度体现考查核心素养立意。①课程性质 ②时代要求 ③任务指向 ④学生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8.课程资源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教学效果的重要支撑,下列属于课程资源的是( D )①图书 ②音像资料 ③数字化资源 ④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案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9.下列属于新课标新增内容的是(D )①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②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优势③认识民法典对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意义④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三、问答题1.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发挥课程的思想引领作用;遵循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强化课程一体化设计;以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为基础,构建综合性课程;坚持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主体建构相统一,建立校内与校外 相结合的育人机制;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促进知行合一。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业质量的内涵是什么?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 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3.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坚持素养导向。坚持以评促学。坚持以评促教。重视表现性评价。坚持多主体评价。 4请论述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的内涵及主要表现。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培养的 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政治认同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具备的思想前提, 道德修养是立身成人之本,法治观念是行为的指引,健全人格是身心健康的体现,责任意识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后面的主要表现可简要回答)1.政治认同是指具备热爱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 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感,以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能够自觉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表现为: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家国情怀。2.道德修养是指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把道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主要表现为: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3.法治观念是指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利义务相统一的理念,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人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为。主要表现为: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利义务相统一、守法用法意识和行为、生命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4.健全人格是指具备正确的自我认知、积极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生活态度。主要表现为: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友爱互助。5.责任意识是指具备承担责任的认知、态度和情感,并能转化为实 际行动。主要表现为:主人翁意识、担当精神、有序参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