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3.1 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3.1 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3.1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同步练习
【课标要求】
掌握科学思维的特点。
【核心素养】
科学精神:通过联系实际,体会思维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掌握科学思维的客观性、预见性和可检验性,树立科学精神。
公共参与:通过学习科学思维的含义及特征,自觉树立科学思维。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科学思维的含义、两个基本条件。
难点: 正确理解科学思维的特征。
自主学习
1科学思维的内涵
2科学思维的外延
3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
4科学思维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之间的关系
5科学思维的特征
达标检测
1.美国相关机构研究表明,转基因农产品对人类健康没有不良影响,同时巴西也取消了对转基因农产品的进口限制。而在此之前,对于转基因农产品的问世,有人担心它将给人类带来不良影响,日本甚至宣布禁止进口美国的转基因大豆产品。这表明(  )
A.人的思维都是正确的 B.思维能够正确地指导人们的行为
C.思维结果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D.科学思维无需实践检验
2.下列对科学思维方法理解错误的是(  )
A.人人都有思维,但只有正确的思维才能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
B.正确的思维要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C.只有科学思维才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D.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是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
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因为(  )
A.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B.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精准性
C.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 D.科学思维的结论具有可检验性
4.某刊文指出:要始终把握科学逻辑这一主线,把握其中的科学思维和精神要义,自觉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新闻传播现象,指导新闻舆论工作实践。下列对科学思维认识正确的有(  )
①科学思维泛指认识规律的思维、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 
②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③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 
④科学思维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现象和发展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由于天文学家事前所作出的准确预报,才使得众多的天文爱好者能目睹流星雨这一壮丽的天文奇景。流星雨爆发之前,天文学家作出准确预报,这表明(  )
A.在一定条件下,意识可脱离物质而存在
B.人们可以改变或创造条件,使规律符合人们的意志
C.人们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和把握规律
D.科学思维能够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能够对客观事物作出超前反映6.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不盲目崇拜权威,不盲目相信书本结论,尊重实践检验的结果,注重实事求是的推证。这体现了科学思维的( )
A.创新性 B.客观性 C.预见性 D.可检验性
7.鲁迅说:“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底,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我们由此得到的启示是( )
A.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B.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精确性
C.科学思维的结论具有可检验性 D.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创新性
2020年夏至当天(6月21日),一场“超级日环食”震撼登场,幸运的是这次天象在我国很多地区都可以观测到,错过这次要再等10年。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8.据天文学家介绍,错过这次日环食,下一次要等到2030年6月1日了。这说明( )
A.思维都具有一定间接性 B.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
C.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精确性 D.科学思维的结论具有可检验性
9.针对此次天象,许多地方做起了“日食”文章,特别是有些最佳观测点,当地居民提早就开始谋划如何用“日食”来带动自己地方的其他产业。这说明( )
A.科学思维能克服感性认识的局限,更形象地反映客观事物
B.科学思维能具体反映客观事物的特点
C.对“日环食”的预测属于典型形象思维
D.正确的思维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10.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量子信息被列为“十四五”科技创新的重要发展领域之一。从科学思维的角度看,之所以要进行创新,是因为( )
A.创新中的思维活动离不开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科学思维方法
B.科学思维方法可以提升我们的思维品质
C.人的思维具有能动性
D.整个世界是无限发展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