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7.3《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掌握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方法。2.加强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3.学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加深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的理解。过程与方法1.通过测量电阻的实验加深电阻是导体一种性质的理解,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2.通过选择仪器、设计实验、制订实验操作方案等,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科学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了解科学家发明和发现的过程,学习科学家探求真理的伟大精神和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和勇于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根据实验原理设计电路图。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电流,完成电阻的测量。教学难点:掌握电阻的特性。三、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比较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提出问题:在我们每组同学的实验桌上都有一个定值电阻,它没有标签了,你能帮老师重新贴好正确阻值的标签吗 大家用我们前面学过的知识来想个间接测量未知电阻阻值的方法。它的测量原理是什么?(二)新课教学【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1.设计实验提问:a.设计实验电路,在电路中要想测量未知电阻两端电压、电流,选用哪两块电表?如何接入电路?b.一组数据能否准确得出这个定值电阻的阻值?为什么不能?c.如何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和电流?d.测量电阻实验要用到哪些实验器材?e.实验电路图要怎么设计?归纳总结:1.实验原理: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出电阻的电流和电压之后,可以用欧姆定律公式的变形式R=U/I求出电阻,这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叫做伏安法。2.实验电路图:2.进行实验:(1)断开开关,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2)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来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电流,并记下三次电压表示数和电流表示数填在表格中。(3)断开开关,整理器材,结束实验。(4)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大小及电阻的平均值并填入表格中。3.实验数据的处理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123电阻的平均值R/Ω分析实验数据:当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改变时通过它的电流也随之而改变,但电压和电流的比值不变,即电阻不变,同时证明了电阻是导体自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由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决定,与电压和电流无关。4.交流和评估(1)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保护电路;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2)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实验的误差。(三)作业布置(四)板书设计电阻的测量1. 原理:R=U/I(伏安法测电阻)2.电路图:数据记录: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123电阻的平均值R/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