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七章 运动和力7.1 力导学目标:1.物理观念:(1)从日常生活现象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2)通过实验,归纳得出力的作用的相互性,会确定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知道力的作用相互性的应用,能解释有关现象。(3)知道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4)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2.科学思维:(1)从日常生活现象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2)通过实验,归纳得出力的作用的相互性;(3)经历科学探究分析论证的过程,初步具有评价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初步具有信息交流的能力。3.科学探究:(1)力的作用效果;(2)力的三要素;(3)通过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4.科学态度与责任:(1)初步认识物理学的基本内容,形成科学的世界观。(2)通过力的示意图的练习,培养学生严谨规范的科学态度。导学重点:(1)根据实际情况,指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2)用力的示意图描述力。导学难点:在引导学生形成力的概念时,寻求现象的共性,从而形成对力的清晰认识;通过实验,让学生自主地总结出力的三要素。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课 时:1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力是物体对 的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研究对象为 物体,通常力用字母 表示。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3.力三要素是力的 、 、 。课堂导学(一)力1.力是物体对 的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研究对象为 物体,通常力用字母 表示。2.力的单位是 ,简称, 符号是 。托起两个鸡蛋所用力约为 N。(二)力的作用效果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4.物体由静止到 、由运动到 ,以及运动 和 的改变,都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三)力的三要素5.力三要素是力的 、 、 。6.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的方法叫作 。长度表示力的 ,箭头表示力的 ,起点表示力的 。只表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的图叫作力的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堂练习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物理学中把“推”“拉”“吸引”概括为“作用”B.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C. 力用符号F表示,它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D. 托起1个鸡蛋所用力是1N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C. 物体的运动快慢和方向属于物体的运动状态D. 将橡皮泥捏成娃娃是改变了运动状态3.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火箭加速升空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可以( )A.改变物体的形状B.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使物体由运动到静止D.使物体运动快慢不变4.下列不能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 )A. 对足球施加的力越大,足球运动越快B. 游泳时,手向后划水身体向前运动C. 用手拍击桌面,手也痛D. 穿旱冰鞋推墙,人却向后退5.如图所示,小敏在船上用力F1推另一小船,小敏受到另一小船的相互作用力是( )A. F1 B. F 2 C. F 3 D. F4课后反思参考答案:课前导学:1.物体,作用,相互,受力,F。2.形状,运动状态。3.大小、方向、作用点。课堂导学1.物体,作用,相互,受力,F。2.牛顿,牛,N,1。3.形状,运动状态。4.运动,静止,快慢,方向。5.大小、方向、作用点。 6.力的图示法,大小,方向,作用点,示意图。课堂练习:1.D;2.D;3.B;4.A;5.B。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