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3张PPT)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歌剧之夜歌剧《白毛女》选段歌剧简介1、歌剧是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2、歌剧的起源歌剧起源于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世界上公认的第一部歌剧叫《达芙妮》。因为它起源于意大利,所以很多世界著名歌剧都是意大利语演唱的。中国新歌剧中国新歌剧:"五四"时期以后,中国的一些音乐家开始尝试以中国民族音乐为基础,借鉴西洋歌剧的创作手法来创作中国歌剧,即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而以歌唱为主的戏剧形式。因有别于中国传统歌剧--戏曲,故称新歌剧。20年代黎锦晖的《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等十余部儿童歌舞剧及聂耳的《扬子江暴风雨》(1934年,田汉词)为其先声。延安时期的秧歌剧是其进一步发展,而大型歌剧《白毛女》(1945)的成功,则标志着中国新歌剧的成型。其后,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江姐》、《洪湖赤卫队》、《刘三姐》、《伤逝》等一系列优秀歌剧的产生,使中国歌剧创作呈现出更加繁荣的态势。作品介绍歌剧《白毛女》是中国第一部新歌剧。其剧情根据民间传说改编,采用了中国北方民间音乐的曲调,吸收了戏曲音乐及其表现手法,并借鉴西方歌剧的结构创作而成。《白毛女》:故事取材于1940年流传在晋察冀边区的一个民间传说,1945年初写于延安,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地区的杨各庄,恶霸地主黄世仁横行乡里,霸道四方。大年三十晚上,黄世仁和他的手下穆仁智逼佃农杨白劳用女儿喜儿抵债,杨白劳奋起反抗,最终无奈喝下卤水自杀。喜儿也被抢进黄家。贫农青年王大春与喜儿自幼青梅竹马,为替喜儿报仇,他在地下党员赵大叔指引下参加了八路军。喜儿在黄家受尽凌辱虐待,始终坚强不屈。最后在张二婶的帮助下,她逃进深山,披树叶,食野果,非人的生活使她的头发渐渐变白,但她报仇的意志更坚定了。后来杨各庄解放了,大春随部队回到了杨各庄,从深山中找回喜儿,镇压了恶霸黄世仁。在翻身解放的喜悦中,喜儿也参加了八路军。主题:旧社会把人逼成了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了人剧中主要人物喜儿,杨白劳——纯朴的农民,他们盼望用自己的双手劳动 来换取幸福的生活,然而封建制度和地主阶级却把他们逼得一个躲进山洞里像野兽似的过着非人的生活,一个自杀了。黄世仁——地主阶级的代表,靠剥削过着腐化堕落的生活,他欺负百姓,使无数劳动人民生活在悲痛和绝望之中。穆仁智——依靠地主为虎作伥的狗腿子形象。王大春,张二婶——贫苦农民的代表。整部歌剧的音乐都取自于民间音调,或是以民间音调为基础而加以创作的。1.歌曲描述了怎样的故事情节?体现了喜儿怎样的复杂心理?2.歌曲旋律走向呈什么趋势进行的?(上行、下行、跳进)欣赏选段一《北风吹》白毛女歌剧中的第一幕第一场的第一首歌曲。根据河北民歌《小白菜》与《青羊传》创作而成的。讲述喜儿盼爹爹回家过年的情景。选段一《北风吹》1.歌曲描述了怎样的故事情节?体现了喜儿怎样的复杂心理?大年三十晚上,大雪纷飞(暗示当时黑暗的社会背景),杨白劳外出躲账,喜儿一个人在家盼望父亲回家过年,又担忧父亲回来后被人上门讨账的矛盾心理。2.歌曲旋律走向呈什么趋势进行的? A上行 B下行 C跳进3.演唱形式是什么?女高音《北风吹》是根据河北民歌《小白菜》与《青羊传》创作而成的。请同学们听老师哼唱,感受音乐素材。《白毛女》歌剧中的第一幕第一场的第一首歌曲。根据河北民歌《小白菜》与《青羊传》创作而成的。尝试分析杨白劳和喜儿的人物形象、行为和性格有哪些特点?人物 形象特点 行为特点 人物性格喜儿杨白劳麻花辫、红色斜襟上衣补丁上衣、黄色皮草帽小碎步、爱撒娇驼背、小心谨慎天真、活泼忠厚、老实1.音乐情绪有没有感受到明显的变化 为什么 情绪有变化,从悲伤到喜悦,因为杨白劳终于回家,还为女儿买回来红头绳,父女团聚,开心、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并通过歌声传达给我们。2.音乐要素对音乐表达情绪的作用?音色(女高音、男低音)演唱形式(男女对唱)表达情绪(欢快活波;喜悦压抑)速度力度(快速中强)音乐特点(旋律跳进;节奏紧密。扎红头绳音乐分析曲目 速度 演唱形式 音色 音乐情绪《北风吹》《扎红头绳》中快女声独唱男女对唱女高音女高、男中期盼、思念欢快、喜悦与《北风吹》对比 ,两首歌曲的速度、演唱形式、音色和音乐情绪有什么不同?曲目 速度 演唱形式 表达情绪 音乐特点《北风吹》 中 女声独唱 天真祈盼 旋律下行、休止符运用《扎红头绳》 快 对唱 欢快活泼 旋律跳进、节奏密集对 比小结:中国歌剧的特点1.中国歌剧的剧本:采用民间故事改编2.中国歌剧的音乐:采用民间音乐的音调写成3.借用了西方歌剧结构,配器手法,中西结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