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空气(第2课时)教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空气(第2课时)教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资源简介

课题1 空气
第2课时
1.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知道各气体的用途
2.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了解污染物的来源,知道防治污染的方法
3.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1.空气的组成、作用。
2.介绍空气污染的严重危害,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导入新课
相较环境恶劣的太空,地球却是生命的绿洲,这全归功于大气,它是保护我们的屏障。从我们生活的地表,到山巅云层,直至宇宙边缘,是空气庇护着我们。
(二)新课讲授
知识点1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回顾思考
空气中有哪些成分?体积分数各是多少?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
过去,人们曾把氧气叫做“养气”,这充分说明了氧气的重要性。
为什么把氧气叫做“养气”?氧气通常有哪些用途呢?
注意
氧气在生活、生产和科技方面应用广泛,有对人类活动有利的一面,也有对人类活动有害的一面。所以在某些情况下,需要设法除去氧气或将物品与氧气隔离,如食品的真空包装、金属制品涂防锈漆等。
思考
生活中我们买的食品中你会发现有些盛装食品的袋子鼓鼓的,这里面是什么气体呢?
这种气体的作用是什么呢?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如贰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决定了它可用作保护气。
知识拓展
1.有的食品包装袋里充的气体是氮气,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2.氮气还有一些其他用途,比如用于制造硝酸和氮肥、焊接金属时作保护气、提供低温环境等。
小组讨论
1.燃烧着的红磷熄灭了,这种现象说明氮气能不能支持燃烧?
答:氮气不能支持燃烧。
2.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高一定高度后,还能继续上升吗?这种现象能不能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
答:不能继续上升。能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
归纳氮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1 g/L,略小于空气的密度,氮气不易溶于水。氮气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稀有气体
过去人们认为稀有气体不跟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曾把它们叫做惰性气体。后来发现它们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其他物质的事实后,才把它们改称为稀有气体。
知识点2 保护空气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空气受到严重的污染,我们知道如何防止或控制空气的污染呢?
1.空气的污染物:
烟尘:可吸入颗粒物(PM10)、可入肺颗粒物(PM2.5)
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
2.污染源:
工厂废气:含多种有害气体
汽车尾气: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
煤、石油、天然气的燃烧:产生烟尘、二氧化氮、 二氧化硫(引起“酸雨”)
3.危害:
①严重损害人体的健康;
②影响作物的生长;
③破坏生态平衡;
④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4.防治措施:
(1)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或化石燃料燃烧时进行脱硫处理);开发新能源(太阳能、氢能、风能、地热能等);倡导“低碳经济”,大力发展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改变能源结构。
(2)减少工业废气排放,对废气进行回收净化再利用,使用无铅汽油等。
(3)改进燃料结构,安装净化装置,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4)加强大气质量监测;大量植树造林,鼓励种草养花,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空气质量日报
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
①空气污染指数;
②首要污染物;
③空气质量级别;
④空气质量状况。
空气质量日报是环境监测部门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的环境信息,可以及时准确地反映空气质量状况,增强人们对环境的关注,促进人们对环境保护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促进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易错辨析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加剧或对人体健康有害,但二氧化碳无毒,也不会污染空气,所以不是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
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级别就超高,空气质量状况也越差。
PM2.5也称可入肺颗粒物。PM2.5的含量越高,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有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等特点,目前已被纳入基本监控项目。
(三)巩固练习
1.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生活生产中用到的气体不是来自空气的是( )
A.炼钢过程用到的氧气
B.磁悬浮列车用到的氮气
C.用于生产氮肥的氨气
D.制作电光源的稀有气体
【答案】C
【解析】A、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则炼钢过程用到的氧气来自空气,故A正确;B、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则磁悬浮列车用到的氮气来自空气,故B正确;C、空气中不含氨气,则用于生产氮肥的氨气不是来自空气,故C不正确;D、稀有气体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94%,则制作电光源的稀有气体来自空气,故D正确。故选C。
2.下列有关空气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4/5
B.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能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D.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不会引起空气质量的改变
【答案】B
【解析】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故A不符合题意;B.空气中的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等可以做重要的化工原料,有很多不同的用途,所以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故B符合题意;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但是能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D.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会排放出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等空气污染物,会引起空气质量的改变。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其中能供给呼吸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答案】B
【解析】A、氮气不能供给呼吸,不符合题意;B、氧气能供给呼吸,符合题意。C、稀有气体不能供给呼吸,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不符合题意。故选B。
4.制造五光十色的霓虹灯时,需要用到下列气体中的(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答案】C
【解析】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作霓虹灯。故选C。
11.空气中化学性质最活泼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水蒸气
D.稀有气体
【答案】A
【解析】A、氧气支持呼吸、燃烧,常用于衣料、焊接等,在常温下可以与多种物质反应,A选项正确;B、氮气常用于食品的保存,可知其化学性质不活泼,B选项错误;C、水在常温下稳定,很少与其他物质反应,C选项错误;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D选项错误;故选A。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约占21%
B.很多物质在空气中可以燃烧,因为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可燃性
C.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会引起温室效应,所以二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
D.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有色光,可以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答案】D
【解析】A、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氧气21%,氮气78%,说法错误;B、很多物质在空气中可以燃烧,因为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不具有可燃性,说法错误;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但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空气污染物指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和烟尘等,说法错误;
D、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有色光,可以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说法正确。故选D。
(四)课堂小结
课题1 空气
第2课时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保护空气
一、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氧气:(1)供给呼吸(2)支持燃烧
2.氮气:用作保护气、制氮肥
3.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霓虹灯
二、保护空气
1.污染物:有害气体和烟尘
2.危害:
3.防治措施
本堂课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交流,从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材中对保护空气的资料偏少,缺少学生自主查阅资料的环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