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 教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 教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资源简介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第1课时 原子的构成和相对原子质量
1.知道原子的构成以及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3.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欲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1.原子的构成。
2.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稀有气体金属和非金属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
(一)导入新课
二战时美国在日本的广岛投下原子弹,爆炸产生的蘑菇云比珠峰的两倍都高。原子弹为什么有如此之大的威力呢?这要从原子的结构说起。1939年费米带领一群科学家发射中子以分裂原子,意味着核时代的到来。
众所周知,原子的质量很小,在使用过程中极不方便。那么如何避免这种麻烦呢?
(二)新课讲授
回顾思考
1.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而分子又是由 构成的。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而1个水分子是由 构成的。
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 ,原子 。
3.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可以发生变化,而原子的种类不会发生变化,因此,原子是 的最小粒子。
答案:1.原子 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
2.可分 不可分
3.化学变化中
知识点一、原子的构成
原子究竟具有一个什么样的结构呢?
学生阅读教材原子结构的放大模型。
学生思考
1.铁这种物质是由什么粒子聚集而构成的?铁本身是否带电?
2.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学生回答】
1.铁原子不带电
2.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你对“原子的结构”是否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呢?谁能概括一下?
原子核的体积仅占原子体积的几干亿分之ー。如果把原子比作一个庞大的体育场,原子核只相当于体育场中的一只蚂蚁,电子在原子核外很大的空间做高速运动。
【学生阅读】学生阅读下表数据,思考分析得出结论。
构成原子的粒子的电性和质量
【归纳总结】
1.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大约相等。
2.电子的质量很小。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阅读下表,你能从中获取哪些信息呢?
几种原子的构成
归纳总结
1.原子核内不一定都有中子(比如表中的氢原子)。
2.核内的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3.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原子序数。
4.核电荷数(质子数)决定原子的种类。
知识点二、相对原子质量
不同原子的质量各不相同,可以用现代科学仪器精确地测量出来。如:
一个氢原子的质量是:1.67×10-27 ㎏,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2.657×10-26 ㎏,
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9.288×10-26 ㎏。
这样小的数字,书写、记忆和使用起来都很不方便,就像用吨做单位来表示一粒稻谷或小麦的质量一样,能不能用一种好写、好记、好用的方法来表示原子的质量呢?
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r)=
注意:
①相对原子质量不等于原子的实际质量,是个比值。
②原子实际质量越大,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数值越大。
③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1”(书写时一般不写出)。原子实际质量的单位是:千克。
下面让我们来熟悉一下某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并记住张青莲教授对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的卓越贡献。
2.相对原子质量和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关系
展示表格内容,请同学们观察下表,说出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与什么有关?
归纳总结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知识拓展
原子的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对比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贡献,主持测定了铟、铱等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
尝试查阅如下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看谁查得又快又准!
磷、铝、氮、钠、硫、镁
磷-31 铝-27 氮-14 钠-23 硫-32 镁-24
(三)巩固练习
1.如图是元素周期表提供的铱元素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铱原子核内中子数为77
B.铱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7
C.铱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2.2g
D.铱属于非金属元素
【答案】B
【解析】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77,表示原子序数为77;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为77,而不是中子数为77,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77,表示原子序数为77;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铱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7,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2.2,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铱,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
2.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不能确定的是(  )
A.原子序数 B.元素种类
C.元素的化学性质 D.相对原子质量
【答案】A
【解析】
A、品红在水中扩散,是因为品红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运动到水分子中间去了,故选项解释正确。
B、冰与干冰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错误。
C、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是因为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不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D、金刚石与石墨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A。
3.钨在生活中具有重要的用途,常用作灯泡里的灯丝.如图是钨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钨的原子序数是74 B.钨属于金属元素
C.钨原子核外有74个电子 D.钨原子质量是183.8g
【答案】D
【解析】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74,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4,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钨,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74,表示原子序数为74;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的质子数为74,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3.8,没有单位g,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
4.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这些粒子中,选择合适的答案,填在空格上。
(1)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 。
(2)在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有: 。
(3)不显电性的粒子有: 。
(4)带正电的粒子有: 。
(5)带负电的粒子有: 。
(6)质量最小的粒子有: 。
(7)构成原子的微粒有: 。
(8)构成原子核的微粒有: 。
【答案】
(1)分子、原子 
(2)原子 
(3)分子、原子、中子 
(4)质子 
(5)电子 
(6)电子 
(7)质子、中子、电子 
(8)质子、中子
5.已知氧原子的质量=2.657×10-26 kg,碳12原子的质量=1.993×
10-26 kg,求氧的相对原子质量。
【答案】
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657×10-26 kg÷ 1.993×10-26 kg ×12≈16
(四)课堂小结
本堂课分析和讨论原子结构的科学史料,提高学生想象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们领略了神奇的微观世界,使微观变直观,抽象变形象,初步知道获得实证的途径,从而突破难点。讲的太多,学生探究活动的偏少。提出问题后,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独立思考的时间,有些问题也没能彻底的放手给学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