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 3 课《弘扬优秀家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懂得一一个家庭里每个成员和睦相处,需要一些秩序与规则。2. 了解中国几千年形成的道德教育思想。3.查阅资料,了解修身立志的名言警句。4 通过向长辈做访谈、自身体验、资料查阅、阅读感悟、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家风,我们家族的家风是什么。5 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自己的认知,了解生命的短暂与珍贵。我们仅仅是绵延家族中的一环。代代相传形成的家风。,是长期生活实践中不断形成的家庭文化。二、教学重点了解家族代代恪守的家训家规三、教学难点了解我国古代极为丰富的家训家规。四、教学准备 :PTT 课件及搜集资料,学生课前搜集资料五、教学课程:导入课题:听歌曲,写家风。师:孩子们,此时此刻老师特别希望和你们你们一起聆听一首歌曲,请听......师:(播放歌曲《家风》)师:真的是太美妙了,看着你们陶醉其中的神情,老师相信,这节课我们将收获满满。对不对?生:对当播放到《弟子规》背诵时,师:同学们一定很熟悉吧,一起来吧。师:听完这首具有传统东方美感的歌曲《家风》,你们有什么想知道的呢?(揭示课题)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学习第三课《弘扬优秀家风》(课题已经板书好),同学们齐读课题。什么是家风 顾名思义就是家庭的风气,课前同学们都积极搜集了相关资料,访谈了家人,下面同桌之间再讨论一下,然后在学习任务单上写出能够表示家风的词语,比一比,看谁写得多,生:勤劳、节俭、爱国、自强、敬业、诚信、友善、谦虚.......师:(课件出示家风的含义)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是长期生活实践中不断形成的家庭文化,它主要表现为家族代代恪守的家训家规,一个词,一句话,一个故事,一段记忆,都是家风的载体。听故事,明是非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关于家风的故事(课件播放美国爱德华家族和珠克家族的文字及图片)在美国,有这样两个家族:一个是爱德华家族, -个是珠克家族。到目前,两个家族都已经都已经传到第八代。爱德华是个博学多才的哲学家,为人严谨勤勉。他的子孙中,有 13 位当过大学校长、108 位当过教授、86位是文学家、65 位做过医生、21 位当过议员、2 人位当过大使、1 人做过副总统;而珠克是远近闻名的酒鬼和赌徒,毕生浑浑噩噩。他的后代中,有 300 多人当过乞丐和流浪者、400 多人因酗酒致残或天亡、60 多人犯过诈骗罪或盗窃罪、7 个是杀人犯,没有一个是有出息的。为什么两个家族的境遇区别会如此之大 生(预设):1.两个家族的境遇区别如此之大的原因之一就是两个家庭的家风截然不同。2.两个家族的成员一代一代的在不同的家风中潜移默化的成长,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相互濡染,好家风成就好孩子,坏家风影响了孩子。师:说的都很有道理,就这样才致使(课件显示)爱德华家族让人尊敬、爱慕,而珠克家族让人憎恶、唾弃。好家训、永传承师:家风对一个人或一个家族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古代《朱子家训》这样告诫我们(课件出示《朱子家训》),孩子,哪一句令你印象深刻呢?说说你的理解好吗?生:我对“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印象深刻。这句话让我明白要勤劳,晚上要注意安全。我对“-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句话让我认识到我们要爱惜粮食,体会农民伯伯的艰辛。我对“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印象深刻,从这句话中我知道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准备好,盲目不得。师:随着孩子们文言文理解的程度越来越高,你们对《朱子家训》领悟的竟是如此深刻。《朱子家训》堪称我国家训的的典范,它以家训的形式传承家风,直到今天,对我们的生活也有一定的规范和指导作用。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关于家风家训的名言也值得我们学习。同学们试着读一读,悟一悟,说一说。(课件出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生:自由读,感悟读家书、悟内涵师:这些名言警句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诫子书》是诸葛亮 54岁时写给 8 岁儿子诸葛瞻的。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这封家书中所蕴含的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课本上还为我们准备了三封关于家风家训的家书,由于课本上家书的具体内容不是很详细,课下同学们已经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了每封家书的内容,下面请未雨绸缪的孩子到台上来为我们简单的讲一讲吧,同学们掌声有请。第一位为我们讲解第一封家书......师:聂荣臻的家书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启示?生:(请三个学生讲解)再一次为这些优秀的准备者掌声鼓励。师:三位革命志士体现了共同的家风特点就是:牺牲个人、献身革命。为国家、为民族不计得失的伟大家国情怀。具有这些优良家风的还有这些武汉疫情中的最美逆行者,他们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决然的踏上去武汉支援救灾的列车,为祖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此刻我们应该用最真诚的声音大声对他们说:(课件出示)祖国永远不会忘记你们,我们爱你!舍小家、为大家师:大到国家,小到家庭,我们生活中也有这些优秀家风的故事,一起来听,第一个,(课件出示倪冬梅的家风故事),孩子们,这个家风故事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生:(热心公益)师:再来听,再来看(课件出示高荣的故事),这个故事有告诉了我们优秀的家风是什么?用文中的话来总结。生:百事孝为先谈家风、正行为师:是的,孩子们,这就是优秀家风的传承。俗话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趁着父母健在我们要好好孝顺他们。不要总觉得自己小,你在长大,父母却在变老。师:下面老师将带你们穿越时空去看看你们的爷爷奶奶的优秀家风吧,一起来分享给同学们听一听吧,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生:我访谈的是我的爷爷,我访谈的是我的奶奶,我访谈了我的姥姥.......师:家庭是我们梦想启航的地方, 每个小家的家风汇聚成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家风。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优秀家风都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与社会和谐的基础。师:想一想,说一说,你们家的家风是什么呢?比如爸爸妈妈平时都要求我们怎么做?生:自由发言(1)在我家,吃完饭...(2)在我家,出门时...(3)在....同桌分享师:在家风中获得了哪些启发 生:优秀家风能引领良好的社会风气,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多次强调:“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总书记还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传家风、做使者师:既然优秀家风这么重要,我们就应该去传家风、做使者,下面小组讨论:如何开展家风宣传活动 生:(1)家风演讲(2)制作宣传板报(3)展示优秀家训(4)网络传递家书.课堂总结:每个小家的家风汇聚成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家风。家风好,家道兴。让我们每个人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都成为优秀家风的传播者,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形成引领良好社会风气的家庭文明新风尚。第三课弘扬优秀家风测试题一,填空题(每空 2分,共 20分)1、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________,是长期生活实践中不断形成的________。2、“天下之本在家”。优秀家风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________。3、 ________能引领良好的社会风气。4、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优秀家风的________。我们小学生也可以通过家风向社会传递________,形成引领良好社会风气的家庭文明新风尚。5、优秀的家风体现在我们的________中,了解家风、学习家风,才能更好的________家风。6、传承和弘扬优秀家风,要先从________做起,从________做起。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后边打“√”错误的打“×” ,每小题 2分,共 16分)1、家风是在长期生活实践中不断形成的。( )2、家风的载体有很多,比如一个词、一句话、一段记忆等。( )3、家风与每个家庭息息相关,与社会风气无关。( )4、古代的家规家训对于我们现代人的思想和生活没有指导意义。( )5、传承家风是大人的事情,与我们毫无关系。( )6、在培育良好家风方面,家长是我们小学生的“老师”。( )7、《朱子家训》教会我们小学生知道怎样做人、怎样在具体生活中要求自己。 ( )8、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反之,家风不好,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 )三、选择题(每小题 4分,共 24分)1、“爸爸,让我做您的大树!”,这是 90后女孩高荣坚持照颐植物人父亲说的一句话,这句话诠释了中华民族的( )家风。A、邻里团结 B、乐观坚强 C、百善孝为先。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 )A、《诫子书》 B、《诗经》 C、《论语》3、“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和下面哪个诗句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一致的( )A、一箪食,一瓢饮,乐在其中B、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C、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4、外公每天总是早早起床,将屋里连同门前的小院子扫得干干净净,这和《朱子家训》中的( ) 名言警句是相同的。A、黎明即起,酒扫庭除,要内外整沽。B、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C、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5、用行动诠释优秀家风,下面哪些行为值得我们学习( )。①父母对我管教很严格,他们传给了我严谨的家风②爷爷给我很多压岁钱,说让我随便花③张强不小心撞坏小轿车,在没有其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他给车主留了字条和电话④邻居家的鸭子没看好,破坏了小小家的几课秧苗,小小父母准备和邻居去讨要赔偿A、①② B、②④ C、①③四、简答题(每小题 10分,共 20分)1、优秀家风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有哪些 2、优秀家风中蕴含的传统美德有哪些 五、自主探究(共 16分)1、好家风,共分享。每家都有自己的家风,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①在小明家,吃完饭后,他会和爸爸妈妈说________②在小丽家,出门时,她会告诉妈妈________③在我家________,2、五(3)班开展了“做优秀家风的宜传使者”活动,同学们都积极参与创意家风宜传活动,小丽的想法是写-封家书,可有同学说:“时代发展了、电话、视频聊天等很普遍,写家书就落伍了。”你同意这个观点还是小丽的做法 说说理由六、阅读材料,并完成下面的问题(共 9分)1922年 6月 3日,在比利时勤工俭学的聂荣臻给父母写的一封家书,其中写道“况男远出留学,所学何为 决非-衣一食自为计,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有衣食也。亦非自安自乐以自足,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能享安乐也。”从这封家书中,你体会到了哪些优秀的家风 《弘扬优秀家风》教学反思本节课我以 PPT 来诠释本节的主要内容,来开展弘扬优良家风,做好社会表率",优秀家风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是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不断形成的家庭文化,优秀家风中中华传统美德精粹,滋养了一代代中国人。家风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在学生的家庭生活中,接触到的家风是很少的,所以说到这个话题,学生是有些茫然的,虽然部分学生对相关知识略有知晓,但多数学生不了解家风的含义和意义所在,所以教师需要借助更加直观和具体事例加深他们对家风的了解,五年级学生拥有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后阅读优秀家风故事、收集资料等形式,更好地了解了自己家庭的家风。效果较好,孩子们学的也很认真,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不足之处:五年级的学生还是没长大的孩子,理解还存在有一些问题。以后教学中我要更多的站在孩子的思维角度来设计教学课程,使自己的教学吸引学生,更加的完美,讨论交流优秀家风对个人成长、国家发展、民族进步和社会和谐的意义方面做得不够深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