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学习目标】1. 会用量筒或量杯测液体及固体的体积,并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不同形状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体会等量替代的方法。2. 在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熟悉天平、量筒的使用技能,规范实验操作步骤,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评价任务】1.独立完成反馈练习1(检测目标1)2.独立完成反馈练习2(检测目标2)3.独立完成反馈练习3(检测目标3)4.独立完成“检测与作业”(检测目标1、2、3、)【学习过程】目标引学观察图片,思考想知道这块石头的密度,该怎么做呢?二、探究新知学习任务一:量筒的使用方法【自主学习】1. 量筒是用来测量_________的仪器,其单位通常是 符号 ,1mL= cm3单位换算:1m3= dm3(L)= cm3(mL)2. 量筒的最大测量值为 mL(P117,图6.3-1),量筒的分度值为 mL3. 使用量筒测体积:①看清它的_________和_________;②测量时应把量筒放在 ;③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面 ;若液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凹液面的 相平;如课本P117,图6.3-1中,正确的是 ;所测水的体积是 。4. 例:如右图所示,量筒的最大测量值为 ml,量筒的分度值为 ml;量筒中水的的体积是 cm3,石块的体积是 cm3。5.观察量杯与量筒有何区别?学习任务二:测量物质的密度1. 计算密度的公式是: ;要测出某一种物质的密度,需要测出物理量有: 和 ;测量工具分别是: 和 。2. 测量物质密度的原理是: 。3. 测水的密度(1) 器材:天平、量筒、烧杯、水(2) 测量步骤:【方案A】:①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②在烧杯中倒入 的水,测出 的质量m2③把烧杯中的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 的体积V④水密度表达式: 。【方案B】步骤:①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②将一部分水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水的质量m2④所测水的密度表达式:(3) 讨论:①哪种方案测出的水密度较准确 为什么 ②所测不准确的水密度是偏大还是偏小 (4) 根据你认为合理的方案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盐水的密度 ρ/g.cm-34. 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实验步骤:(1)先用 测出金属块的质量m。(2) 测小石块的体积,先用 量取一定量的水,记下示数V1,将 ,再记下这时的示数V2,则金属块的体积(3) 金属块的密度反思:①能不能先测体积,后测质量呢?为什么?②在密度表中你可能找不到一个与所测得的金属密度完全相同的数值,原因是什么?学习任务三:密度测量拓展思考:如何测量漂浮的形状不规则物质的体积?你能想出几种方法?三、盘点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之旅,把你在知识、学习方法等的收获以二人一组彼此介绍给对方。(时间2分钟)四、检测与作业1. 惠安是“石雕”之乡。小星取一小块样石,通过实验来测定石块密度。(1) 实验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2) 调节天平时,应把天平放在_______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________处,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3)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样石的质量,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质量为_____g。用量筒测出样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体积为___ __cm3,则样品的密度为 g/cm3。(4) 在加工过程中,该石块的密度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 现有天平一架、矿泉水瓶一个、足量的水,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测出一包“蒙牛”牌牛奶的密度,要求写出步骤和密度表达式.五、学后反思1.梳理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内容:2.小结在学习中需要求助的困惑与分享自己如何学会的经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