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考总复习:质量与密度(基础)【考纲要求】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及单位;2.理解密度概念及其物理意义;3.会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用量筒测体积;4.会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会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5.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考点一、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要点诠释:(1)单位:国际单位: kg ,常用单位: t 、g 、mg对质量的感性认识: 一枚大头针约 80mg 一个苹果约 150g。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 2kg。(2)质量的理解: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 种属性。(3)测量:考点二、密度及测量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要点诠释:(1)公式: =(2)单位:国际单位: kg/m3 ,常用单位 g/cm3。单位换算关系: 1g/cm3=103kg/m3 1kg/m3=10-3g/cm3。水的密度为 1.0×103kg/m3 ,其物理意义为 1 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 1.0×103 千克。(3)理解密度公式:①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 m 与 V 成正比; 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 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②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与密度ρ成反比;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与密度ρ成正比。(4)图象:如图所示:ρ 甲>ρ 乙(5)测体积——量筒(量杯)①用途:测量液体体积 (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②使用方法:“看”:单位:毫升(ml)、 量程、分度值。“放”:放在水平台上。“读”:量筒里的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6)测固体的密度:原理:说明: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代替法。(7)测液体密度:①原理:ρ=m/V②方法: a 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 m1;b 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 V;c 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 m2 ;d 得出液体的密度ρ=(m1-m2)/V。考点三、密度的应用1.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2.求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 m= ρV 可以算出它的质 量。3.求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 V=m/ρ可以算出它的体 积。4.判断空心实心。考点一、质量的定义经典例题1:1.某一物体的质量大小决定于.( )A. 物体的形状 B. 物体的状态如温度高低C. 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 D. 物体的位置和温度【答案】C 【解析】略举一反三1-1:年幼的弟弟发现密封的面包被挤扁总说面包变少了,哥哥却说面包没变。你认为哥哥所说的“没变”可能是指下列哪个物理量( )A. 体积 B. 质量 C. 密度 D. 硬度【答案】B 【解析】解:A、面包体积发生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B、面包被挤扁,形状发生变化,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故B符合题意;C、面包质量不变,体积变小,由公式知,密度变大。故C不符合题意;D、面包被挤扁,硬度发生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物体所占空间大小是体积;物体所含物质多少叫质量,质量是否变化看物质多少是否变化;某种物质质量与其体积之比叫密度;物体能够承受压力的程度叫硬度。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物体物理属性的了解,是一道基础题,难度不大。考点二、质量的估测经典例题2: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A. B. C. D. 【答案】A 【解析】解:一包方便面的质量约,两个鸡蛋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左右。故选:。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根据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和质量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质量的估测,需要我们熟悉常见物体的质量大小,以它们为标准对研究对象的质量作出判断.如:一个鸡蛋的质量在左右,一个苹果的质量在左右,一杯水的质量在左右,中学生的质量在左右,大象的质量在左右,等等。举一反三2-1:下列质量接近的物体是( )A. 一辆小汽车 B. 一名中学生 C. 一只大象 D. 一个西瓜【答案】D 【解析】解:。A、一辆小汽车的质量在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B、一名中学生的质量在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C、一只大象的质量在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D、一个西瓜的质量在左右,故D符合题意。故选:。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根据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和质量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质量的估测,需要我们熟悉常见物体的质量大小,以它们为标准对研究对象的质量作出判断。如:一个鸡蛋的质量在左右,一个苹果的质量在左右,一杯水的质量在左右,中学生的质量在左右,大象的质量在左右,等等。考点三、质量的测量工具经典例题3:小明想用天平称出水,先用正确的方法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如图所示,然后在右盘中增加砝码,接着向烧杯中注入一定量的水,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A. 向左调节平衡螺母B. 向左移动游码C. 用滴管向烧杯中加水D. 用滴管从烧杯中取水【答案】C 【解析】解:由图可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表示左盘内水的质量小于,由于需要取水,因此不能改变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在测量过程中更不能移动平衡螺母,所以只能用滴管向烧杯中加水,直至天平平衡,故C正确。故选:。根据指针的偏转方向确定分析出水的质量与需要测量水的质量关系,进而分析接下来的操作。本题考查用天平测量一定质量的液体的方法,熟悉天平的使用方法即可正确解题。举一反三3-1:小顾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某种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甲所示。他在操作中的错误有 ______ ; ______ 。小顾按如图甲所示方法测量物体的质量,左盘内的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物体的质量应为______ 。【答案】手拿砝码 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 【解析】解:由图甲知,物体放在了右盘,砝码放在了左盘;在加减砝码时,用手拿取,未用镊子;由图知,物体的质量。故答案为:手拿砝码;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天平的使用:一放: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将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上;二调: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三测:左物右码,按从大到小的顺序用镊子依次加减砝码,若最小的砝码不能使其平衡时,则移动游码使其平衡;正常情况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值。本题考查了天平的使用方法,天平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测量工具,在使用天平称量物质质量时要严格按照天平的使用规则,天平平衡的调节在称量物质的前后有不同的方法,需要同学们特别注意。考点四、密度经典例题4: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块冰熔化成水后,它的体积变小,密度变大B. 一支粉笔用掉部分后,它的体积变小,密度变小C. 一只气球受热膨胀后,球内气体的质量不变,密度变大D. 一罐氧气用掉部分后,罐内氧气的质量变小,密度不变【答案】A 【解析】解:、一块冰熔化成水后,它的体积变小,质量不变,根据可知,密度变大,故A正确。B、一支粉笔用掉部分后,它的体积变小,但粉笔的种类不变,故密度不变,故B错误。C、一只气球受热膨胀后,球内气体的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根据可知,气体密度变小,故C错误。D、一罐氧气用掉部分后,罐内氧气的质量变小,体积不变,根据可知,氧气密度变小,故D错误。故选:。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等于质量与体积之比;密度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对于固体和液体,密度大小与质量、体积无关;对于气体,在质量一定时,体积越大,密度越小;在体积一定时,质量越大,密度越大。本题考查密度公式的应用,以及对密度特性的理解,属于基础题目。举一反三4-1:一瓶氧气用去一半后,剩下的半瓶( )A. 质量不变 B. 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不变C. 密度不变 D. 质量、密度都变为原来的一半【答案】D 【解析】一瓶氧气用掉一半,物质总量减少一半,所以质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氧气的体积不变,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根据可知,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故D正确。故选:。分析: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无关,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根据密度公式判定密度的变化。此题考查了学生对质量和密度这两个概念的理解,知道影响质量的因素--物质多少,知道影响密度的因素--物质种类、状态,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考点五、密度的比较经典例题5:如图所示为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分析图像可知( )A. 甲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B. 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C. 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D. 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答案】C 【解析】【分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根据图像可知若甲、乙体积相等时,甲、乙的质量大小关系;根据图中的数据利用密度公式可求出甲、乙的密度,进而可得出甲、乙的密度之比;根据图像可知若甲、乙质量相等时,甲、乙的体积大小关系。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从图上读取相关信息是解题的关键。【解答】A、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无关,故A错误;B、由图可知,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大,故B错误;C、由图可知,乙的密度为:,甲的密度为:,则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故C正确;D、由图可知,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乙的体积较大,故D错误。故选:。举一反三5-1: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是:,体积之比是:,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 )A. : B. : C. : D. :【答案】A 【解析】【分析】已知质量之比和体积之比,根据公式可求密度之比。本题考查密度的计算,关键是密度公式的应用。【解答】由可得密度之比: 。 故选A。考点六、密度的应用经典例题6:一枚实心纪念币的质量为,体积为,纪念币的密度是______ ,可见,这枚纪念币______ 填“是”或“不是”纯金制成的。【答案】 不是 【解析】解:纪念币的密度;由题知金的密度,纪念币的密度,所以这枚纪念币不是纯金制成的。故答案为:;不是。根据计算纪念币的密度,与题中金的密度进行比较,判断这枚纪念币是否是纯金制成的。本题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密度公式计算金属的密度,根据资料判断是否纯。举一反三6-1:小明家有一枚质量为的银币,他想用量筒测算出该银币是不是纯银,所用的量筒规格如图所示,此量筒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他能否鉴别出该银币?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能银币的体积小于量筒的分度值,无法准确测出银币的体积 【解析】略考点七、密度的计算经典例题7:小明同学在课外活动中,想测出一个油罐内汽油的质量。已知这个油罐的容积是,他取出一些汽油样品,测出汽油的质量是,请你帮他计算:汽油的密度;油罐内汽油的质量。【答案】解:样品汽油的体积:,样品汽油的质量:,汽油的密度:;由可得,油罐内汽油的质量:。答:汽油的密度为;油罐所装汽油的质量是。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关键要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在状态和温度一定时,同种物质密度是一定的。用取出汽油的质量和体积算出汽油的密度;利用密度的变形公式算出油罐所装汽油的质量。经典例题8:某医院急诊室的一氧气钢瓶中装有密度为的氧气,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____;病人需要冰块进行物理降温,取水凝固成冰后使用,水全部变成冰后的体积为____。【答案】; 【解析】解:一瓶氧气的密度为,给人供氧用去了一半,质量减半,而体积保持不变,根据可得氧气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为:;水结冰后质量不变,,根据可得冰的体积:。故答案为:;。供氧用去了一半,氧气的质量减半,但由于氧气还充满整个氧气瓶,则氧气的体积保持不变,根据密度公式求得剩余氧气的密度;水结冰后,质量不变,根据公式可求冰的体积。本题考查密度公式的应用,本题关键一是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状态,装入瓶子后,质量变化,体积保持不变;二是水结冰,状态变化、质量不变。巩固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物体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A. 水全部结成冰 B. 铝块拉制成铝线C. 瓶中的液化石油气用去一半 D. 将月球上的岩石带到地球【答案】C 【解析】解:、水全部结成冰,状态变了,但是冰所含水的多少没变,质量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B、铝块拉制成铝线,形状变了,但是铝线所含铝的多少没变,质量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C、瓶中的液化石油气用去一半,虽然体积没变,但是所含的石油气减少一半,质量就减少一半。故C符合题意;D、月球的岩石带到地球,位置发生变化,但是所含物质的多少没变,质量不变。故D符合题意。故选:。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只与构成物体的物质多少有关,与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温度等都没有关系。理解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2.一个物体的质量为,则它有可能是下面的( )A. 一头牛 B. 一只鸭 C. 一本物理课本 D. 一张开的薄纸【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数据的了解情况,本题告诉我们一定要对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做到熟知,以免闹了笑话自己还不知道。首先将物体质量的单位换算成千克或克,然后根据对物体质量大小的了解做出选择。【解答】。A、一头牛的质量远大于,故A不合题意;B、一只鸭的质量在左右,故B符合题意;C、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在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D、一张开的薄纸质量远小于,故D不合题意。故选:3.要想用天平测出质量为的水,步骤有:使天平的横梁平衡;往右盘加入的砝码;把空玻璃杯放在天平的左盘上,往右盘加砝码以及移动游码,使天平横梁平衡;在空玻璃杯中慢慢注入水使横梁平衡后,玻璃杯中水的质量就是。在上述实验步骤中,正确的实验顺序是( )A. B. C. D.【答案】C 【解析】解:其正确的次序是: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把空玻璃杯放在天平的左盘上,往右盘加砝码以及移动游码,使天平横梁平衡往右盘加入的砝码在空玻璃杯中慢慢注入水使横梁平衡,这时玻璃杯中的水这是所需称量的的水故正确的顺序是:故选:。对于该题应先将天平调节平衡,而后先称出空烧杯的质量,而后在此平衡的基础上,向右盘中放上的砝码,后向左盘中加水,直到天平平衡为止,此时烧杯中的水的质量就是。熟悉天平的正确使用,并知道测量液体质量的过程是解决该题的关键。4.用托盘天平测量一张邮票的质量,既可行又较准确的方法是( )A. 把一张邮票放在天平上仔细测量B. 把一张邮票放在天平上多次测量,再求平均值C. 先测量出张相同邮票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D. 把一张邮票放在一只纸杯中,测量出其总质量,再减去纸杯的质量【答案】C 【解析】解:张相同邮票的质量小,小于天平的分度值,直接测是测不出来的,故A、不正确;把一张邮票放在一只纸杯中测量它们的总质量,和直接测量纸杯的质量,天平没有明显差距,故D不正确;先测出枚邮票的质量,然后除以这是累积法测量的好办法,枚邮票可以测出质量,故C正确;故选:。一枚邮票的质量很小,无法直接用天平测出准确质量,如果测出多枚相同的邮票的质量,再把所测得的数值除以个数,即为一枚邮票的质量。当被测物理量小于测量工具的分度值时,常采用累积法,这是很常见的一种测量思想,如:测枚大头针的质量,除以,即为枚大头针的质量;测张纸的厚度,除以,即为张纸的厚度。5.关于密度公式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提供了一种测算密度的方法B. 与和无关,而是由物质本身决定的C. 同种物质组成的实心物体,与成正比D. 测算出铁块的密度,因此物质的密度是由测量结果决定的【答案】D 【解析】物质的密度是物质的属性之一,与质量和体积无关,取决于物质本身,公式提供了一种测算密度的方法,、B正确;同种物质,是定值,与成正比,C正确;物质的密度并非由测量结果决定,本来就有 ,D错误。6.某研究人员为了探究冰和水的体积与温度的关系。在一定环境下将的冰加热,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 积,得到了如图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同种物质的密度与状态无关B. 时,纯水的密度最大C. 冰温度升高时,冰的密度一直增大D. 同种物质相同状态下的密度与温度无关【答案】B 【解析】、当冰化成水时,其质量是不变的,但通过图像能看出,水的体积小于冰的体积,即该过程中体积变小,密度增大;通过图像也能看出水的体积随温度的变化是不断变化的,故其密度也是在变化的,故AD错误;B、水的温度变化时,其质量不变;由图像可知水的体积最小,根据可知水在时的密度最大,故B正确;C、冰的质量不变,从图像知随着温度的升高,冰的体积变大,密度减小,故C错误。故选:。质量是指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故其不随物体形状、状态、位置及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再据图中冰和水的体积的大体关系即可判断密度的变化;以上水的温度越高密度越小。此题主要考查密度公式的应用,根据图像或图表探究物质的规律,从表象中去探究本质规律,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7.如图所示是、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两种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之间的关系是( )A.B.C.D.【答案】C 【解析】解:由图像可知,当时,,,则、两种物质的密度分别为:,,且,比较可知:。故选:。如图所示的是、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当体积时的质量是,的质量是,利用密度公式求出、两物质的密度,然后和水的密度比较得出答案。本题考查了密度的简单计算,关键是从图中得出有用信息。8.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表,则量筒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分别是( )液体与量筒的质量液体的体积A. ,B. ,C. ,D. ,【答案】B 【解析】【分析】由表格可知,液体体积分别为和时,液体与量筒的总质量,两者之差即为体积为液体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液体的密度;再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液体的质量,用此时液体与量筒的总质量减去液体的质量即可求出量筒的质量。本题考查了密度的计算,能从表格中得出质量和体积、会熟练应用密度公式是本题的关键。【解答】由表格数据可知,液体体积分别为和时,液体与量筒的总质量分别为、,则液体体积为时,液体的质量,该液体的密度为:;液体的质量:,量筒的质量:。故选:。9.下列应用与材料的属性对应不正确的是A. 用铜物质制造导线----良好的导电性B. 运动员跑鞋使用新型材料----较大的密度C. 用铁物质制造炒锅----良好的导热性D. 用复合材料制作撑杆跳高的撑杆----良好的弹性【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物质的物理性质:密度、弹性和导电性、导热性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根据对物质的物理特性的了解来判断,包括密度、弹性、导电性、导热性等知识。【解答】A.用铜物质制造导线----良好的导电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运动员跑鞋使用新型材料----较小的密度及良好的弹性,故B错误,符合题意;C.用铁物质制造炒锅------良好的导热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用复合材料制作撑杆跳高的撑杆----良好的弹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二、填空题10.在下列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单位:一枚大头针的质量约为 ; 一名初中生的质量约为 ;一个苹果约 ; 一辆家用小轿车的质量大约是 。【答案】 【解析】解:一枚大头针的质量较小,在左右;一名初中生的质量约为;三个苹果的质量约为,所以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一辆家用小轿车的质量大约是。11.小明生病了,医生给他开了药。小明在服药前仔细阅读了说明书,其中“用法用量”上注明“按体重一日”。小明的体重是,每粒药的规格是,则小明一日应服药 ,合 粒。【答案】 【解析】略12.小南在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如图甲,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 调节。调平后在测量物体质量时,右盘砝码及游码示数如图乙,物体质量为______ 。【答案】右 【解析】解:由图甲知,指针偏左,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天平标尺的分度值为,由图乙知,物体质量为:。故答案为:右;。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归零,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对应刻度值之和。本题考查天平的使用,属于基础题。13.小红在称取一定质量的食用油前调节天平时,指针如图摆动,此时______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等它停下来判断天平是否平衡;她并没有调节平衡螺母而是直接进行称量,她这样测得空烧杯的质量______ ;她更改错误,调节平衡螺母重新测量,测量完成后整理实验器材时发现,天平的左盘有一个缺角,则质量的测量结果______ 。后两空选填“偏大”“准确”或“偏小”【答案】不一定 偏大 准确 【解析】横梁平衡的标志有两个: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或者指针偏离分度盘中线的幅度相等,所以不一定要等指针停下来判断天平是否平衡;指针向左摆幅偏大,左盘质量大,不经调节横梁平衡直接称量,会使测得质量偏大;小红测量完成后整理实验器材时发现,天平的左盘有一个缺角,即调节天平的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天平左边托盘就有破损,所以质量的测量仍然准确。故答案为:不一定;偏大;准确。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此时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间或左右摆动幅度相同;指针向左摆幅偏大,左盘质量大;从实验开始天平的左盘有一个缺角,调节天平的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天平左边托盘就有破损,所以质量的测量仍然准确。本题考查了天平的调节、误差分析,难度适中。14.地沟油中含有杂质及有毒物质,很多人猜想它的密度应该比正常食用油的密度要大,为了验证这种猜想,小明找到质量为的地沟油,测出其体积为,则该地沟油的密度为____________;用密度这一指标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鉴别地沟油。已知正常食用油的密度一般为【答案】 不能 【解析】解:地沟油的密度:,因为地沟油的密度在正常食用油密度范围之内,所以不能用密度这一指标来鉴别地沟油。故答案为:;不能。知道地沟油的质量和体积,利用密度公式求地沟油的密度;和正常食用油密度大小范围比较得出答案。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地沟油、劣质油,不能通过密度大小与正常食用油比较,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15.目前,“全碳气凝胶”是世界上最轻材料一块体积为的“全碳气凝胶”的质量是,则它的密度为_______实验发现,用这种材料制成的“碳海绵”被压缩后柄可恢复原状,说明这种材料具有很强的_______填“塑性”或“弹性”.【答案】 弹性 【解析】【分析】根据密度公式求“全碳气凝胶”的密度;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当力消失时能够恢复原状的性质叫弹性。本题考查学生对密度的计算及对弹性的理解,是较简单的基础知识的考查。【解答】已知“全碳气凝胶”的质量,体积,则“全碳气凝胶”的密度为:。根据用这种材料制成的“碳海绵”被压缩后可恢复原状,说明这种材料具有很强的弹性。故答案为:;弹性。三、实验探究题16.小柯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向______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小柯用托盘天平称量一铁块的质量,当调节横梁平衡后,他将铁块放在天平的右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同时移动游码,当天平平衡时,他所使用的砝码和游码所在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铁块的实际质量是______。使用时,他发现砝码是生锈的,则他的测量结果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仍然准确”。这架天平配套的砝码盒中的砝码如图丙所示,其中有两个的砝码,小妍认为可以去掉一个,你认为小妍的观点是否正确?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答案】右 偏小 不正确 【解析】解: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实验中物体和砝码的放置位置颠倒了,不能按以往的方法计算物体的质量。根据左盘中物体的质量右盘中物体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可知:砝码的质量物体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铁块的质量;当砝码生锈时,砝码的质量比所标的值偏大,假设称量的物体,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右盘放标示为的砝码,这样的话天平肯定偏向右盘,因为砝码生锈,生锈的砝码质量要大于标准值,那么要使天平平衡就要换小的砝码,而测量值就是砝码标示值的总和,那么这个总和就肯定小于,所以测量值就小于实际值;这架天平配套的砝码盒中的砝码如图丙所示,其中有两个的砝码,小妍认为可以去掉一个,小妍的观点不正确,因为如果去掉一个的砝码,就会导致用此天平无法完成量程以内的某些物体质量的测量如或或的物体质量的测量。故答案为:右;;偏小;不正确。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位置,指针左偏向右调节平衡螺母;砝码和物体放错位置后,天平左盘中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的质量与游码所对应的数值之和;生锈的砝码质量要大于标准值,那么要使天平平衡就要换小的砝码,测量值就小于实际值;如果去掉一个的砝码,天平就无法完成量程以内的某些物体质量的测量。本题考查天平的使用及读数,难度不大。17.同学使用天平测量橡皮的质量,按照常规操作,步骤如下:将天平放于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零点,调节平衡螺母;将被测物体放在右盘中,使用镊子在另一盘中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指示的质量值,就是橡皮的质量;整理器材。以上步骤中,有一个步骤不完整,有一个步骤有错误,请在下列括号中填上该步骤的字母代号,并在横线上补充和改正。不完整的是步骤______,应补充:______;有错误的是步骤______,改正:______。【答案】 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红线 物体放在左盘 【解析】解:实验步骤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零点,调节平衡螺母叙述不够明确,应该指明调节平衡螺母的作用或达到的标准: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红线。实验步骤有错误,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应该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故答案为:;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红线;;物体放在左盘。天平平衡的标志是: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指针左偏右调,右偏左调;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此题主要考查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的常规操作步骤,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是初中物理实验的一项基本技能。中考总复习:质量与密度(基础)【考纲要求】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及单位;2.理解密度概念及其物理意义;3.会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用量筒测体积;4.会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会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5.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考点一、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要点诠释:(1)单位:国际单位: kg ,常用单位: t 、g 、mg对质量的感性认识: 一枚大头针约 80mg 一个苹果约 150g。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 2kg。(2)质量的理解: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 种属性。(3)测量:考点二、密度及测量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要点诠释:(1)公式: =(2)单位:国际单位: kg/m3 ,常用单位 g/cm3。单位换算关系: 1g/cm3=103kg/m3 1kg/m3=10-3g/cm3。水的密度为 1.0×103kg/m3 ,其物理意义为 1 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 1.0×103 千克。(3)理解密度公式:①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 m 与 V 成正比; 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 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②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与密度ρ成反比;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与密度ρ成正比。(4)图象:如图所示:ρ 甲>ρ 乙(5)测体积——量筒(量杯)①用途:测量液体体积 (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②使用方法:“看”:单位:毫升(ml)、 量程、分度值。“放”:放在水平台上。“读”:量筒里的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6)测固体的密度:原理:说明: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代替法。(7)测液体密度:①原理:ρ=m/V②方法: a 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 m1;b 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 V;c 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 m2 ;d 得出液体的密度ρ=(m1-m2)/V。考点三、密度的应用1.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2.求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 m= ρV 可以算出它的质 量。3.求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 V=m/ρ可以算出它的体 积。4.判断空心实心。考点一、质量的定义经典例题1:1.某一物体的质量大小决定于.( )A. 物体的形状 B. 物体的状态如温度高低C. 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 D. 物体的位置和温度【答案】C 【解析】略举一反三1-1:年幼的弟弟发现密封的面包被挤扁总说面包变少了,哥哥却说面包没变。你认为哥哥所说的“没变”可能是指下列哪个物理量( )A. 体积 B. 质量 C. 密度 D. 硬度考点二、质量的估测经典例题2: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A. B. C. D. 举一反三2-1:下列质量接近的物体是( )A. 一辆小汽车 B. 一名中学生 C. 一只大象 D. 一个西瓜考点三、质量的测量工具经典例题3:小明想用天平称出水,先用正确的方法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如图所示,然后在右盘中增加砝码,接着向烧杯中注入一定量的水,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A. 向左调节平衡螺母B. 向左移动游码C. 用滴管向烧杯中加水D. 用滴管从烧杯中取水举一反三3-1:小顾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某种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甲所示。他在操作中的错误有 ______ ; ______ 。小顾按如图甲所示方法测量物体的质量,左盘内的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物体的质量应为______ 。考点四、密度经典例题4: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块冰熔化成水后,它的体积变小,密度变大B. 一支粉笔用掉部分后,它的体积变小,密度变小C. 一只气球受热膨胀后,球内气体的质量不变,密度变大D. 一罐氧气用掉部分后,罐内氧气的质量变小,密度不变举一反三4-1:一瓶氧气用去一半后,剩下的半瓶( )A. 质量不变 B. 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不变C. 密度不变 D. 质量、密度都变为原来的一半考点五、密度的比较经典例题5:如图所示为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分析图像可知( )A. 甲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B. 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C. 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D. 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举一反三5-1: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是:,体积之比是:,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 )A. : B. : C. : D. :考点六、密度的应用经典例题6:一枚实心纪念币的质量为,体积为,纪念币的密度是______ ,可见,这枚纪念币______ 填“是”或“不是”纯金制成的。举一反三6-1:小明家有一枚质量为的银币,他想用量筒测算出该银币是不是纯银,所用的量筒规格如图所示,此量筒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他能否鉴别出该银币?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七、密度的计算经典例题7:小明同学在课外活动中,想测出一个油罐内汽油的质量。已知这个油罐的容积是,他取出一些汽油样品,测出汽油的质量是,请你帮他计算:汽油的密度;油罐内汽油的质量。经典例题8:某医院急诊室的一氧气钢瓶中装有密度为的氧气,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____;病人需要冰块进行物理降温,取水凝固成冰后使用,水全部变成冰后的体积为____。巩固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物体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A. 水全部结成冰 B. 铝块拉制成铝线C. 瓶中的液化石油气用去一半 D. 将月球上的岩石带到地球2.一个物体的质量为,则它有可能是下面的( )A. 一头牛 B. 一只鸭 C. 一本物理课本 D. 一张开的薄纸3.要想用天平测出质量为的水,步骤有:使天平的横梁平衡;往右盘加入的砝码;把空玻璃杯放在天平的左盘上,往右盘加砝码以及移动游码,使天平横梁平衡;在空玻璃杯中慢慢注入水使横梁平衡后,玻璃杯中水的质量就是。在上述实验步骤中,正确的实验顺序是( )A. B. C. D.4.用托盘天平测量一张邮票的质量,既可行又较准确的方法是( )A. 把一张邮票放在天平上仔细测量B. 把一张邮票放在天平上多次测量,再求平均值C. 先测量出张相同邮票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D. 把一张邮票放在一只纸杯中,测量出其总质量,再减去纸杯的质量5.关于密度公式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提供了一种测算密度的方法B. 与和无关,而是由物质本身决定的C. 同种物质组成的实心物体,与成正比D. 测算出铁块的密度,因此物质的密度是由测量结果决定的6.某研究人员为了探究冰和水的体积与温度的关系。在一定环境下将的冰加热,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 积,得到了如图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同种物质的密度与状态无关B. 时,纯水的密度最大C. 冰温度升高时,冰的密度一直增大D. 同种物质相同状态下的密度与温度无关7.如图所示是、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两种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之间的关系是( )A.B.C.D.8.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表,则量筒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分别是( )液体与量筒的质量液体的体积A. ,B. ,C. ,D. ,9.下列应用与材料的属性对应不正确的是A. 用铜物质制造导线----良好的导电性B. 运动员跑鞋使用新型材料----较大的密度C. 用铁物质制造炒锅----良好的导热性D. 用复合材料制作撑杆跳高的撑杆----良好的弹性二、填空题10.在下列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单位:一枚大头针的质量约为 ; 一名初中生的质量约为 ;一个苹果约 ; 一辆家用小轿车的质量大约是 。11.小明生病了,医生给他开了药。小明在服药前仔细阅读了说明书,其中“用法用量”上注明“按体重一日”。小明的体重是,每粒药的规格是,则小明一日应服药 ,合 粒。12.小南在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如图甲,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 调节。调平后在测量物体质量时,右盘砝码及游码示数如图乙,物体质量为______ 。13.小红在称取一定质量的食用油前调节天平时,指针如图摆动,此时______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等它停下来判断天平是否平衡;她并没有调节平衡螺母而是直接进行称量,她这样测得空烧杯的质量______ ;她更改错误,调节平衡螺母重新测量,测量完成后整理实验器材时发现,天平的左盘有一个缺角,则质量的测量结果______ 。后两空选填“偏大”“准确”或“偏小”14.地沟油中含有杂质及有毒物质,很多人猜想它的密度应该比正常食用油的密度要大,为了验证这种猜想,小明找到质量为的地沟油,测出其体积为,则该地沟油的密度为____________;用密度这一指标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鉴别地沟油。已知正常食用油的密度一般为15.目前,“全碳气凝胶”是世界上最轻材料一块体积为的“全碳气凝胶”的质量是,则它的密度为_______实验发现,用这种材料制成的“碳海绵”被压缩后柄可恢复原状,说明这种材料具有很强的_______填“塑性”或“弹性”.三、实验探究题16.小柯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向______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小柯用托盘天平称量一铁块的质量,当调节横梁平衡后,他将铁块放在天平的右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同时移动游码,当天平平衡时,他所使用的砝码和游码所在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铁块的实际质量是______。使用时,他发现砝码是生锈的,则他的测量结果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仍然准确”。这架天平配套的砝码盒中的砝码如图丙所示,其中有两个的砝码,小妍认为可以去掉一个,你认为小妍的观点是否正确?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17.同学使用天平测量橡皮的质量,按照常规操作,步骤如下:将天平放于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零点,调节平衡螺母;将被测物体放在右盘中,使用镊子在另一盘中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指示的质量值,就是橡皮的质量;整理器材。以上步骤中,有一个步骤不完整,有一个步骤有错误,请在下列括号中填上该步骤的字母代号,并在横线上补充和改正。不完整的是步骤______,应补充:______;有错误的是步骤______,改正: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06讲 质量与密度(基础)(原卷版) 2024学年苏科版中考物理总复习.docx 第06讲 质量与密度(基础)(解析版) 2024学年苏科版中考物理总复习.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