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3《我是中国公民》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我是中国公民》是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3课第三课时。本话题旨在引导学生通过介绍中国现在各方面的发展,了解中国并树立作为中国公民的意识及对自己的中国公民身份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并能在生活中处处自觉维护中国公民及中国的形象。课标要求政治认同:初步了解国情,具有维护国家利益和祖国尊严的意识与行动,形成中国公民的身份认同感。责任意识:树立作为中国人并有自觉维护国家形象的责任意识。国情教育:了解祖国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为作为中国公民而骄傲、自豪。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对中国已经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大部分学生对作为中国人而感到骄傲,但对于法律层面的中国公民还不是很了解,因此在教学中,通过活动充分调动和唤醒学生作为中国公民这一法律概念下的热爱中国的情感。学习目标1. 通过介绍中国现在各方面的发展,了解中国并树立作为中国公民的意识及对自己的中国公民身份的认同感和责任感。2. 通过设置情境,了解护照的作用及海外求助电话,强化作为中国公民的意识及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中国公民。3. 激发作为中国公民的认同感、责任感、自豪感,并能在生活中处处自觉维护中国公民及中国的形象。学习重难点增强中国公民的意识,及做遵纪守法的中国公民。学习方法教法:让学生主动阅读、主动思考、深度学习的启发式教学,信息技术2.0支持下的互动式教学。学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课前准备学生小组合作搜集整理中国今年快速发展的事例。学习过程(一) 导入1. 播放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引出课题——我是中国公民。(二) 话题一:我骄傲我是中国人1. 播放短片——《辉煌中国》,初步感知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2. 讲解书中的《政府报告》,让学生感知中国的强大从而产生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中国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都离不开每个中国公民的共同努力。3. 学生自学书上28页和29页,找出中国在各方面所展现的实力,学生展示,从而进一步提升对中国公民身份的认同。4. 小组合作,阅读资料卡。从中找一找还有哪些事情让你体会到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如科技、体育、军事、医疗等领域的成就?5. 简单了解中国为世界所做的贡献,让学生体会到我国在国际上的威望。6. 播放疫情短片,展现中国力量和大国风范。7. “我骄傲我是中国公民”宣誓活动。8. 练一练:判断下列关于中国公民的说法。说法正确的在括号里画“√”,说法错误的在括号里画“×”,并尝试说一说理由。(三) 话题二:做遵纪守法的公民设置小明出国游玩情境,学习如何做遵纪守法的公民。1. 认识护照和护照的分类——护照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外交护照、公务护照、和普通护照(因公护照和因私护照)。2. 了解海外救援电话——“12308”。3. 观看三个场景,让学生判断这样做对不对?我们应该怎么做?4. 中国公民——中国名片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国人,代表着国家的形象,是中国的名片。因此,我们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国家增添光彩,而不要抹黑国家形象。(1)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学习、工作、旅游时,要遵守当地法律,也要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2)要注意自己的礼仪和形象,遵守社会公德,不要在公共场合大吵大闹等。(3)对于来到自己国家的外国友人,我们要礼貌、友善、落落大方地对待。(4)我们要做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让外国人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九、素养作业1. 观看影片《战狼》或《红海行动》,感悟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必做)2. 和小伙伴比一比,看谁朗诵《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朗诵的更好,感情更丰富?(与第三项作业二选一)3. 假期出国旅行,作为中国公民到了国外应注意什么?和小伙伴讨论交流,并提出游玩建议。(与第二项作业二选一,可制作成手抄报、视频等形式不限)教学反思本节课我依托新课标,立足核心素养,彰显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紧扣时代主题,贴近学生生活,按照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原则,用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素材和问题引导学生自己主动思考领会。借助信息技术,积极探索议题式、体验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学生成为了学习活动的主人,学生从课前的搜集资料到整个教学活动,积极主动,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切感受到中国近些年的发展之迅速,在层层递进的互动中,学生作为中国公民的爱国之情也得到了升华。学生在借助信息技术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过程中,综合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