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力的平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对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认识平衡力的概念。认识到在平衡力作用下,物体也能够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通过实验探究,认识二力平衡的条件。4.会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过程与方法1.在探究实验中学会分析每个步骤实验结果,并对结果的处理归纳出二力平衡的概念;2.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教学重点】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教学难点】运用二力平衡条件解决问题【教学课时】1课时【创设情景,导入新知】1.出示“匀速行驶的汽车”、“匀速下落的热气球”两幅动图,提问汽车、热气球处于怎样的状态?他们受哪些力的作用?2.出示“静止放置在桌面的茶杯”和“静止的吊灯”两幅图,提问茶杯、吊灯处于怎样的状态?他们受那些力的作用?(引导学生说出物体的状态和施力名称,但不画受力示意图分析)3.从以上的问题中我们可以发现,在一定条件下,物体即使受到外力作用时也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提问:是否与牛顿第一定律相矛盾?【进行新课】、二力平衡引导学生对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力分析,汽车在四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引导学生对静止的吊灯进行受力分析,吊灯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引出“平衡状态”的概念,像匀速的汽车或静止的吊灯一样,我们把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就说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合力为0N等效于物体不受力,不与牛顿第一定律相矛盾。教师归纳: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所受合力为0N)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我们就说这两个力相互平衡,简称二力平衡。这两个力就互称为平衡力对“匀速行驶的汽车”分析,竖直方向上汽车受的重力和支持力为一对平衡力,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水平方向上汽车受的牵引力和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所以汽车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状态。让学生按照上面的分析方法,分析“静止的吊灯”。(二)、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1. 提出问题:物体所受的两个力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物体才可以处于平衡状态呢?2.教师引导学生猜想,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决定力的作用效果的三个要素,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可以从这三个要素来考虑。学生猜想:可能这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可能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可能这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3.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实验器材:小卡片、钩码、细线、定滑轮、铁架台(补充:实验的主要器材及其作用)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砝码:改变力的大小选择轻质卡片(纸板)的目的:减小重力对实验的影响将木块换成小车或选用较光滑的水平面的原因: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将观察到的实验结果填到课本第137页的表格中)探究平衡的两个力是否大小相等,保持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使小卡片所受两个力的大小不相等,松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处于平衡状态。放手的瞬间,小卡片受到向左的力大于受到向右的力,观察到小卡片不能保持平衡。探究平衡的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保持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把小卡片转动一角度,松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处于平衡状态。放手的瞬间,小卡片受到的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观察到小卡片不能保持平衡状态。探究平衡的两个力是否方向相反,保持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同一直线上、大小相等,使小卡片所受两个力方向相同,松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处于平衡状态。放手的瞬间小卡片受到的两个力方向相同,观察到小卡片不能保持平衡状态。用剪刀把小卡片剪成两半,观察小卡片能否保持平衡状态。(课本不做要求探究平衡的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观察到小卡片不能保持平衡状态。5.分析与论证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简记:同物、等大、反向、共线)(三)、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1.已知物体受力,判断物体的状态eg:一本书 G=3N,桌面对它的支持力 F=3N,书处于什么状态?引导学生画出物体受力的示意图,然后对照是否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2.已知物体状态、分析物体受力情况eg: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课堂小结(五)、课堂练习(六)、布置作业【教学板书】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所受合力为0N)二力平衡的条件:同物、等大、反向、共线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1.已知物体受力,判断物体的状态2.已知物体状态、分析物体受力情况【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