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 - 2024 学年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综合试题参考答案道德与法治部分一、(每小题 1分,共 20 分)1— 5 A D C B D 6 — 10 C B A D C11 — 15 B D C A B 16 — 20 D B C D A二、21、(1)小伟从生理、心理方面认识自己;通过自我评价、他人评价认识自己。(4分)(2)①扬长避短;②主动改正缺点;③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任答合理的两点得 4分)22、(1)①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②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③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合理即可得 3分)(2)①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②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③友谊不能没有原则。(合理即可得 3分)23、(1)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等。(合理即可得 2分)(2)作为两代人,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合理即可得 2分)(3)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信任、体谅和包容,可以增进理解,化解矛盾与冲突;家庭成员共同分担家务劳动、共同协作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变化,才能让亲情更浓,让我们的家庭更和睦。(言之有理,任答两点得 4分)24、(1)见义勇为;关爱社会;一身正气等。(任答合理的两点得 2分)(2)①人与人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②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切他人的生命,设身处地地思考并善待他人。③用真诚、热情、给予去感动、温暖他人,消融冷漠,共同营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任答合理的两点得 4分)(3)生命虽然平凡,但也能创造伟大。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合理即可得 2分)历史部分一、(每小题 2分,共 20 分)1— 5 D D A B C 6 — 10 D B C A B二、11、(1)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2分)(2)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三十税一。(3分)(3)现象:江南地区得到开发;耕地面积扩大,荒地被开垦出来;农业和手工业发展。(任答两点得 2分)原因: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意近即可得 2分)(4)生产工具的革新;统治者重视;政府合理的政策等。(任答符合题意的两点得 2分)12、(1)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2分)(2)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意近即可得 2分)(3)北魏孝文帝改革。(1分)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意近即可得 2分)(4)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都遇到了守旧势力的反对和阻碍;都巩固了政权等。(任答符合题意的两点得 4分)三、13、(1)甲骨文。(1 分)蔡伦。(1 分)王羲之。(1 分)(2)百家争鸣。(1 分)(3)司马迁。(1 分)纪传体通史。(1 分)(4)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为我所用;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等。(意思对即可)(任答两点 2 分){#{QQABBYAAggigABAAABhCAQF6CEKQkBACCCoOhAAIoAAAQANABCA=}#}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历史试题考生注意: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所有试题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道德与法治部分(5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共20分)1.2023年9月24日,在杭州亚运会武术男子长拳决赛中,我国的孙培原发挥出色,夺得金牌。在圆梦的道路上,他不断奋斗,实现了亚运会三连冠梦想。这告诉我们( )A.梦想照亮未来,有梦就有前行的力量 B.少年的梦想都能够促进人类不断发展C.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实现梦想 D.要有远大志向,一旦确定就不能改变2.有人说,学习如同一杯浓浓的咖啡,品尝一口,满是苦涩,但细细回味时,苦中带甜,涩中有香。该观点启示我们( )A.学习一定是先苦后甜 B.学习是十分辛苦的,只有苦读才能终有成就C.快乐学习是不现实的 D.学习是苦乐交织,有苦更有乐3.有位中考状元说,我从来不在校外补习班补课,抓住课堂时间专心听讲、认真做好笔记很关键。他的学习经验是( )A.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B.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C.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D.制订科学的学习计划4.“请不要拿着放大镜去看别人的缺点,也不要拿着缩小镜来缩小自己的缺点。”这句话启示我们( )A.不要评价他人 B.要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C.学会接纳自己 D.要善于发现别人的过失5.从喜欢运动的朋友那里,我们爱上了运动;从乐观的朋友那里,我们学会了乐观。这说明( )A.自己没主见 B.朋友决定了自己的一切C.跟着朋友学是对的 D.朋友对我们的影响很大6.孔子说:“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下面的朋友中,我们可以结交的是( )A.讲友情,不讲是非的朋友 B.能一直包庇自己的朋友C.正直、诚信、见识广的朋友 D.凡事都斤斤计较的朋友7.“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这一网络流行语启示我们( )A.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友谊 B.珍惜友谊,用心呵护友谊C.朋友之间应该坦诚,毫无保留 D.不应该交朋友8.中学生小军网上聊天时结识了一位“微友”。他们相谈甚欢,常常聊天至深夜。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微友越来越好奇,刚好微友发来见面的邀请。小军应该( )A.理性慎重 B.遵从内心 C.盲目赴约 D.欣然接受9.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大型公益活动“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真实记录了乡村教师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的精神品格,这些品格正是教师职业的诠释。可见,教师( )A.是人类文明的唯一传承者 B.都是学生的良师益友C.已发展为一种专门的职业 D.是学生精神成长的引路人10.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情感与思维方式的差异,我们的老师会呈现出不同的教学风格。面对老师们的差异,我们应当( )A.拒绝跟不喜欢的老师交流 B.只尊重接纳自己喜欢的老师C.承认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 D.对不喜欢的老师直接提出批评11.学生面对老师的批评,正确的做法是( )A.当面顶撞,针锋相对 B.有则改之,无则加勉C.保持沉默,冷淡相对 D.虚心接受,坚决不改12.穿过温暖湿润的春天,跃过寒风凛冽的冬……家永远是家,容纳爱的天地。这是因为( )A.家是由父母和子女组成的 B.家是一群人共同的住所C.家只是能为我们遮风挡雨的一所房子 D.家中有亲人,家中有亲情13.亲情电影《妈妈!》讲述了85岁妈妈独自照顾65岁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女儿的感人故事。生活细节尽显母爱的伟大与深沉。这启示我们( )A.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B.应该用实际行动表达孝敬之心C.应用心感悟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 D.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14.下边漫画体现了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是( )A.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创建学习型家庭 B.关心国家大事,探讨社会和人生问题C.参与社区活动 D.沟通方式的改变15.在世界上,两个拥有完全相同指纹的人出现的概率为640亿分之一,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指纹。这体现了( )A.生命是短暂的 B.生命是独特的 C.生命是接续的 D.生命是智慧的16.我们看到,在无情的火灾、肆虐的洪水、迭出的疾病面前,人们的许多无奈;同时,我们也能看到,在这些灾害背后,人们能够更加坚强地活着。由此可见( )A.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生动和精彩 B.人类生命无法和自然灾害抗衡C.人不能把握自己的生命 D.生命是脆弱的,也是坚强的7.2023年世预赛期间,中学生小磊常常熬夜看球,导致眼睛干涩、视疲劳、酸痛等眼部不适症状接连发生。这表明守护生命,首先要( )A.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 B.关注自己的身体C.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 D.满足精神需求18.“如果说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其中骤然翻起的浪花。”我们可以从中领悟到( )A.经历挫折就能成功 B.挫折就是生活中的灾难和障碍C.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D.导致挫折的因素是难以控制的19.有人说“我必须以同样的敬畏心来尊重他人的生命,而不是对他们视而不见”,这句话说明了要( )A.自食其力,实现自我价值 B.接纳自己,正确认识自己C.拒绝平凡,极力创造伟大 D.拒绝冷漠,关切他人生命20.有人说:“活着的最高境界就是把他的整个生命奉献给全人类。”这句话说明了生命的伟大在于( )①创造 ②贡献 ③享受 ④获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主题活动(共30分)21.【认识自己完善自己】(8分)在“认识自己,完善自己”的主题班会课上,小伟发言说:我个子高瘦,性格开朗,喜欢打篮球;学习认真、刻苦,但由于学习方法问题,考试成绩总是不理想。小伟的同桌发言说:小伟学习自觉性很高,但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没能挖掘自己的潜能。希望小伟直面不足,勇于改正,让自己飞得更高更远。(1)小伟是从哪些方面、通过哪些途径认识自己的?(4分)(2)针对自己的不足,小伟应该怎样做才能让自己飞得更高更远?(4分)【认识友谊 澄清友谊】(6分)阳阳和雪雪是一对好朋友。有一天,阳阳拿雪雪个子矮开玩笑,逗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雪雪很伤心。但雪雪没有当面指责阳阳,而是用写信的方式告诉阳阳自己的感受,在信的末尾,雪雪还表示自己会忘记不开心的事,希望今后两人仍然是好朋友。阳阳见信后,知道自己错了,主动向雪雪道歉,两个人和好如初。(1)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友谊的特质有哪些?(3分)(2)与友同行,共同成长。关于友谊的澄清,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认识友谊?(3分)【感恩师长 共筑和谐】(8分)片段一 现在,我经常到老师的办公室与老师谈心,谈我的收获和学习上的困难。每次老师都耐心细致地帮我分析、解决难题。真是新时代的好老师。 片段二 我在写日记的时候,父母可能在门外探头往里看;我把门关上,他们就不断找借口进入我的房间,他们实在太烦了。 片段三 我在看电视时听到习总书记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样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我们要认识到,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1)结合片段一的内容,请你谈谈什么样的老师是新时代好老师。(2分)(2)产生片段二中类似的“碰撞”的原因有哪些?(2分)(3)请你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使家庭幸福和谐?(4分)【追问生命 活出精彩】(8分)吕保民在菜市场发现一男子持刀抢劫,上前制止,被歹徒连刺五刀,身受重伤。最后,吕保民在其他人的帮助下,将歹徒制服。吕保民见义勇为,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赞誉。(1)吕保民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2分)(2)从吕保民的事迹中,你学到了什么?(4分)(3)吕保民的事迹如何体现着生命的平凡与伟大?(2分)历史部分(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获取有效信息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符合 “距今约70万— 20万年”“会使用天然火” “能打制石器”三个信息的古人类是A.元谋人 B.山顶洞人 C.蓝田人 D.北京人2.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栽培稻的最早起源地在A.辽宁红山 B.辽河中下游 C.北京周口舌 D.长江中下游3.图小法是学习历史的好方法。下图中“? “处应该填写的战役名称是A.涿鹿之战B.阪泉之战C.牧野之战D.巨鹿之战4.山西省简称“晋”、山东省简称“鲁”,这些省的简称与周朝哪一项政治制度有渊源A.郡县制 B.分封制 C.禅让制 D.世袭制5.按照西周时的规定.周天子可以享用九鼎,诸侯只可用七鼎。但春秋时,郑庄公却享九鼎,以后一些诸侯竞相效仿。这种情况反映出A.诸侯争霸强化了分封制 B.诸侯完全取代周天子的地位0.诸侯国势力崛起,王室衰微 D.各诸侯国的势力逐渐衰落6.秦始皇兼并六国完成统一大业,为了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始皇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其中有①统一文字 ②统一货币 ③统一语言 ④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7.年代尺有助于历史记忆。下图所示年代尺上的括号内分别应该填入A.秦汉B.西汉 东汉C.春秋 战国 D.三国西晋8.东汉末年,民众对精神寄托的渴求和统治者的大力扶植,为宗教的兴起和传入提供了条件右边建筑于东汉时期兴起和传播,它们所代表的宗教分别是A.拜上帝教、喇嘛教B.基督教、天主教C..道教、佛教D.伊斯兰教、东正教9.小伟同学在学习某部分内容时,做了如下笔记,可见,他正在学习东汉末年,北方最大的军阀袁绍率10万精兵南下攻打曹操,企图一举消灭曹操:当时,曹操实力相对较弱,只率了 2万主力迎敌、最后,曹操采用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 打败了袁军,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牧野之战 D.巨鹿之战10.十六国时期,氐族贵族深受汉族文明影响,皇帝苻坚汉文化修养很高。他任用汉人王猛为相.锐意改革;还大力提倡儒学: “行礼于辟雍,祀先师孔子”。前秦政权出现“英儒毕集”局面。苻坚的作法A.改革了官员选拔制度 B.有利于民族间融合C.完善了儒家思想体系 D.实现了国家的统一11.(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汉景帝说: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令郡国务劝农桑。”材料三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锦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1)根据材料一,概述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汉景帝采取的哪些措施体现了其“农,天下之本”的思想?(3分)(3)材料三反映了江南地区的什么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现象出现的原因。(4分)(4)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农业的发展与哪些因素息息相关?(2分)12.(11分)改革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史记 商君列传》材料二商君治秦,……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战国策 秦策一》材料三 南北朝时期,中国民族观念经过民族冲突与交融的长期实践,产生了巨大进步。特别是他在统治范围内雷厉风行推行汉化,使得一大批少数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 济、文化发展水平上基本不存在差别,同时奠定了隋唐政权处理民族关系的思想 基础,为执行更开放的民族政策、更大范围内的民族交融提供了经验。(1)材料一中秦国“宗室贵戚多怨望者”与变法中的哪条措施的实行有着直接关系?(2分)(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诸侯畏惧”秦国的原因是什么?(2分)(3)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三所述内容与哪次改革有关?并说明此次改革的作用。(3分)(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次改革的相同点。(4分)三、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13.(8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延绵不断。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面问题。(1)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什么?东汉时谁改进造纸术,使纸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东汉以后书法成为一种艺术,哪位书法家有“书圣”的美誉? (3分)(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被称为什么?( 1分)(3)史学名著《史记》的作者是谁?这部史书的体例是什么?(2分)(4)青少年应该为促进文化发展做贡献,作为现代人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七年级品德+历史答案.pdf 文综.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