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道德与法治试卷全卷满分60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您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您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26分)1.我是社区的居民,是商场的消费者,是父母的子女,是老师的学生……同一个人身份不同,是因为 ( )A.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B.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C.我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越来越深刻D.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2.2022年北京冬奥会,很多大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做志愿者,积极地做各种服务工作。他们的行为体现了 ( )①关注社会,了解社会 ②融入社会,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③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④关心社会,实现人生价值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3.女儿:网络生活真精彩,学习购物很方便。妈妈:网络生活真无奈,虚假信息很烦人。下列观点能全面反映上述对话的是 ( )A.网络滋生虚假信息 B.网络促进人际交往C.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D.网络谣言影响恶劣4.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是 ( )A.网络交友,慎重选择 B.恪守道德、遵守法律C.网络信息,善于辨别 D.网络生活,随性参与5.以下两种情境分别体现了哪方面的秩序 ( )①企业员工在生产作业时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 ②十字路口设置交通信号灯,秩序井然A.①生产秩序 ②交通秩序 B.①社会管理秩序 ②交通秩序C.①交通秩序 ②生产秩序 D.①生产秩序 ②公共场所秩序6.某风景区派出所接到景区综治组队员报告,游客周某某在风景区游玩时,用石头在岩壁上刻画名字以示纪念。该派出所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周某某二百元罚款的处罚。关于本案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周某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B.周某某的行为违反了行政法律规范C.公民的违法行为都要接受罚款处罚 D.综治组队员依法行使了公民监督权7.乘坐公交车时主动让座,参观游览时自觉排队,在图书馆不大声喧哗,参加社交活动时衣装整洁。上述行为表明的观点有 ( )①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②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③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 ④遵守社会规则只需要自律,不需要他律A.③④ B.①③ C.①④ D.①②8.1.8万余名志愿者为北京冬奥会奉献了热情服务。每一名志愿者都是一朵燃烧的“雪花”,点亮自己,温暖他人,凝聚起拥抱世界的力量。这些燃烧的“雪花” ( )①仅仅为了得到他人的赞赏 ②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 ③用热情传递着中国温度 ④勇于承担责任,服务奉献社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作为学生,我们应承担的主要责任是 ( )A.多做公益 B.沉迷网络 C.认真学习 D.多做家务10.每逢传统佳节万家团圆之时,总有人仍坚守岗位,他们是服务百姓暖人心的党员干部,是守护健康“不打烊”的医护工作者,是执勤巡逻不停歇的公安民警……他们以“一家不圆”换“万家团圆”。他们的坚守 ( )A.启示我们要舍弃家庭、无私奉献 B.说明劳动光荣,鼓励节假日加班C.是为了履行岗位职责的无奈之举 D.体现责任担当,彰显生命的价值11.特等伤残军人朱彦夫参加过上百次战斗,动过47次手术。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带领乡亲们建设家园,改变了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并将自己的经历体会写成小说《极限人生》,被称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他的事迹启迪我们要 ( )①讲究文明礼仪 ②自觉承担责任 ③遵守社会规则 ④坚持国家利益至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2022年4月 1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调研时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粮食安全事关国家安全,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角度看,这主要体现了 ( )A.以政治安全为根本 B.以经济安全为基础C.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 D.以军事安全为保障13.右侧漫画启示我们青少年应该 ( )①牢固树立国家安全的意识 ②惩处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③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④承担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34分)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歌曲《六尺巷》取材于桐城六尺巷的故事,掀起了一股对六尺巷的关注和探访热潮。(1)材料中体现了哪种亲社会行为 (1分)(2)除了上述行为,亲社会的行为还有哪些 (3分)(3)养成亲社会行为对我们青少年自身发展的益处有哪些 (4分)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富,市无信不兴,企业无信不昌。诚信是现代社会运行的基础,一个健全的社会一刻也离不开诚信。因此,新时代要大力推进诚信建设。吉林省某中学为响应国家号召,决定举办一系列诚信教育活动。(1)请你写出诚信对个人、企业、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性。(3分)(2)目前校园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诚信的现象,请你就“如何践行诚信”向同学们发起倡议。(3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并统一指挥全国武装力量。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军队,是武装力量的主体。(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谁 (1分)(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的任务是什么 (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养成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和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2分)(2)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家制定以上课程标准、法律的原因。(2分)(3)在日常生活中,青少年应如何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 (2分)18.某中学八年级(2)班组织开展了一次以“做守法小公民”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参与。敬畏规则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不仅关乎对受害人的保护,也关乎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法律不会因炒作而歪曲,也不会因流量而姑息,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1)材料说明什么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 什么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分)(2)请你说说什么是违法行为。(2分)预防犯罪 有关部门调查发现,未成年人70%左右的犯罪与网络有关。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特别是色情、暴力等内容对未成年人影响极大,容易诱发犯罪。此外,未成年人身上的一些不良行为也可能潜移默化地诱发未成年人犯罪。(3)预防犯罪、遵纪守法对我们提出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2分)(4)哪部法律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作了明确的规定 (1分)(5)哪部法律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1分)积极维权 因为一句玩笑话,八年级学生刘某将赵某的眼睛打伤。赵某的父母打算通过法律手段为孩子讨回公道。(6)能够为赵某父母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有哪些 (2分)(7)什么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 (1分)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1. D 2. D 3. C 4. B 5. A 6. B 7. D 8. D 9. C 10. D 11. C 12. B13. C14.(1)谦让。(2)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3)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15.(1)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2)树立诚信意识;运用诚信智慧;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16.(1)人民。(2)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17.(1)说明国家重视对青少年的劳动教育。(2)①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②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③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素以勤劳智慧闻名于世;④今天,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⑤劳动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法定义务须履行。(一点即可,其他符合题意的观点也可以)(3)①提高对劳动重要性的认识;②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③在家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④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⑤在学校认真做好值日任务;等等。(两点即可,其他符合题意的观点也可以)18.(1)法律。不违法。(2)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3)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4)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5)刑法。(6)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7)诉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