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乡音乡情》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乡音乡情》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乡音乡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调查了解、交流展示家乡方言、民间音乐等资料,感受民间音乐鲜明的民族特色,体会家乡的风土人情。
2、体验家乡方言、家乡特有的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增强学生热爱家乡之情和民族自豪感,激发传承乡音乡情的责任感。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家乡方言和民间音乐。
2、教学难点:加深对家乡方言、家乡特有的民间艺术的体验,传承与发扬民间艺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资料,了解一些自己家乡的方言和民间音乐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说方言
1、教师用方言宣布上课,并述说早上上班的经历(坐哈来。。。老早起来。。。下麻份子。。。问儿子早上七么事。。。儿子七饭肉。。。十字路口有个二不愣子闯红灯。。。黑了一大跳。。。过红漏灯漏丧没叠人,没叠策,我就一哈儿没停,一篓气跑到学校。)
2、师:刚才,老师说的话和平时一样吗?说的是什么话?(板书说方言)
听到我们家乡的方言,老师觉得很亲切。谁来用广德方言说说以下几个词句:膝盖、鞋子、骂人、你在干什么?
我们来看一个娱乐节目——广德话培训。
我们班还有谁会说其他地方的方言吗?
3、播放视频学生感受不同地方的方言。
4、揭示课题。
师:乡音是一张无形的名片,是家乡留在每个人身上的印迹。难怪诗人贺知章说:“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远离家乡多年的人,只要一听到乡音,心里就会感到无比温暖。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扎根在家乡的传统的“乡音乡情”。(板书课题:乡音乡情)
活动二:知乡音
1、导言:乡音乡情可以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66-67面。(生阅读,师板书:知乡音)
2、指名回答:乡音乡情可以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ppt出示问题)(工艺、民间舞蹈戏曲音乐)(播放部分工艺品图片)
3、小结过渡:刚才同学们交流的民间乐器、工艺品等都能体现乡音乡情,但最能体现乡音乡情的,莫过于民间音乐了。
课件出示:民间音乐是流传于民间的歌曲和器乐曲,它还包括民间舞蹈音乐和民间戏曲音乐。民间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最能体现家乡人的思想、情感和性格,也最能反映家乡的风土人情和生活状况。(指名读)
播放几首民间音乐给同学们听,初步感受一下。
4、师:对于我们家乡的民间音乐,你们了解多少呢?(地方民歌、花鼓戏、黄梅戏)
播放视频给同学们欣赏。
听后谈一谈感受。
师生同唱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
小结过渡。
活动三: 记乡情
1、吟诵古诗《回乡偶书》。
(1)学生吟诵古诗《回乡偶书》。
(2)师生尝试用广德方言朗诵《回乡偶书》译文:点点大的时候我就离开旮了,一直到年级一大把了才会老旮里来。我雪话的口音一豪豪都没变,但四头毛北了,耳洞门子边的毛也扫了不扫。岑里的小啊都不认得我,嘻嘻哈哈、跟前跟后第问我从哪哈来的。
2、吟完之后师问:是什么让作者到老了乡音未改、还不忘回家看看?
3、师小结:贺知章这首诗写出了很多游子的心声。当人们“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时候,仍然有着“无改的乡音”。即使“儿童相见不相识”,但是内心深处的乡情却是永远也抹不去的。(板书:记乡情)
4、吟诵《乡愁》。(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活动四:爱国心
1、师:有一首歌唱出了天下炎黄子孙对祖国的挚爱深情,歌词这样写道(PPT出示):
河山只在我梦里,祖国已多年未清静,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胸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清,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板书:爱国心)
2、播放教师本人录制的歌曲《我的中国心》。
3、介绍代表人物邓稼先、黄大年(ppt出示)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乡音乡情

说方言
知乡音
记乡情
爱国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