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6.1 从永磁体谈起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知道磁极间有相互作用,会判断物体是否有磁性,以及磁体的磁极;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和磁场的强弱、磁场具有方向性;知道磁感线,会画常见磁体的磁感线;知道地磁场及磁偏角是沈括发现的。2.科学思维:思考如何判断物体是否有磁性,以及磁体的磁极、磁场的强弱、磁场的方向?指南针的原理是什么?3.科学探究:会用小磁针和铁屑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和磁场的强弱、磁场的方向。4.科学态度与责任:磁体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乃至高科技领域有重要应用。教学重点和难点:磁性、磁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感线、地磁场。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指南针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难道这指南针为何能指南?二、新课教学(一)、认识磁性与磁体1、演示实验1:磁铁能吸引什么?器材:条形磁铁一块,铁块、木块、铝块、铜块、橡皮各一块,大头针若干步骤:把铁块、木块、铝块、铜块、橡皮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条形磁铁一一接触你会发现什么现象:磁铁只吸引铁块和大头针。1)、磁性:吸引铁、钴、镍的性质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2、演示实验2:磁铁各部位的吸引力大小一样吗?器材:条形磁铁一块,大头针若干步骤:用条形磁铁不同部位接触大头针,观察比较各部位吸引大头针的多少你会发现什么现象:磁铁两端吸引大头针数量多,中间少。结论:磁极----磁性最强的部位,每个磁体都有两个磁极3、演示实验3:磁铁有指南北的性质吗?先观察小磁针的指向,再拨动小磁针,待它静止后观察小磁针指向是否较原来发生改变。现象:小磁针指向固定方向结论:磁体静止时,总是指向南北方向,指北的一端叫北极(即N极),指南的一端叫南极(即S极)指南针就是利用这个制成的。4、演示实验4:磁极间有作用吗?步骤:分别把两个条形磁铁的不同两端相互靠近,观察其作用情况。现象:相同颜色两端相互排斥,不同颜色两端相互吸引结论: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5、磁化和去磁:钢钉好像被传染了一样,也能吸引大半针,这种现象叫磁化现象需要隔离,人们发现隔离之后还能吸引大头针,我们实验用的磁铁就是这样制成的,属于人造磁体。永磁体:能保持磁性的磁体叫永磁体。去磁:使原来的磁性消失的是去磁现象,我们可以通过加热或敲打的方式实现。(二)、认识磁场1、条形磁铁周围小磁针的指向:观察各个小磁针的指向。是什么让小磁针改变了方向呢?磁场:在磁体的周围存在着力的作用,而产生这个力的作用的就是一种叫磁场的物质。2、磁场的方向:把磁铁的磁极反转再放入小磁针中间,观察小磁针的指向发生改变了吗?说明磁场还有自己的方向,人们把小磁针在磁场中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这一点的磁场方向。如果我们把这些小磁针的指向全部连接起来呢?3、用铁屑观察磁体周围磁场的分布情况:器材:条形磁铁(或蹄形磁铁)一块,玻璃板一块,铁屑若干步骤:将玻璃板放在条形磁铁(或蹄形磁铁)上,再在玻璃板上均匀地撒一些铁屑,轻敲玻璃板观察现象。(三)、磁感线视频演示铁屑显示磁体及同名磁极、异名磁极周围的磁场分布图。演示立体的磁感线分布情况,说明磁场分布于磁体周围各处。磁场是个看不见摸不着且客观存在的物质,为了形象表示磁场的存在,我们用带箭头的曲线来表示,这种曲线就叫做磁感线。用FLASH动画展示画出的不同情况下的磁感线,然后请学生黑板练习磁感线分布图。(四)、地磁场为什么指南针总是指向南北呢?科学家发现地球原来就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周围的磁场叫做地磁场。地理上的北极是地磁的南极,地理上的南极,是地磁的北极。根据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我们可以看到小磁针的北极指的是地理上的南极,它的南极指的是地理上的北极。课件展示地磁场磁感线分布图。磁偏角:宋朝沈括比西方早400多年发现。三、本课小结:抽签请同学进行小节。四、板书设计16.1 从永磁体谈起一、认识磁体二、认识磁场三、.磁感线四、地磁场五、课堂练习:课本P.8 1、2、3、6六、课外作业:课本P.8 4、5七、预习:16.2预习教学反思: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