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一轮复习联考(四)理科综合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一轮复习联考(四)理科综合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四)
理综生物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1.B【解析】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的研究中,向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中注射 3H标记的亮氨酸,A正
确;由于 18O是稳定同位素,没有放射性,所以鲁宾和卡门用 18O分别标记 H2O和 CO2并未使用放射
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B错误;卡尔文等科学家用 14C标记的 14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探明了 14CO2
中碳的转化,C正确;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科学家用 35S或 32P标记的 T2噬菌体分别侵染大
肠杆菌,D正确。
2.C【解析】肌肉注射与静脉注射,药物首先进入的内环境分别是⑥组织液和④血浆,A错误;若该器
官是肺,血液与肺进行气体交换,吸收 O2排出 CO2,因此 O2浓度 B处高于 A处,B错误;①为淋巴
液,若①淋巴液所在的管道即淋巴管的盲端堵塞,会使生物大分子堆积在组织液中,使组织液渗透压
增大,组织液积聚,从而引起组织水肿,C正确;若该器官是肝脏,饥饿状态时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
进入血液,B处葡萄糖浓度高于 A处,D错误。
3.B【解析】脱落酸能促进种子休眠,抑制发芽,持续高温使脱落酸降解,同时大雨天气给穗上的种子
提供了萌发所需的水分,于是种子就在穗上萌发,A正确;光敏色素受到刺激后,结构发生变化,经
信息传递系统传导到细胞核内,影响特定基因的转录,B错误;“淀粉—平衡石假说”是被普遍承认
的一种解释重力对植物生长调节的机制。这种假说认为,植物对重力的感受是通过体内一类富含“淀
粉体”的细胞,即平衡石细胞来实现的,C正确;利用温度调控促进花芽发育或者抑制花芽发育等措
施,可以起到提早或者延迟花期的作用;利用控制光照时间的长短、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措施,也
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D正确。
4. B【解析】甲固定 CO2,是生产者;乙以甲为食,是消费者;甲和乙都指向丙,丙为分解者,A正确;
X中的生物类型包括了化能自养型生物硝化细菌、光能自养型生物蓝细菌等,其中,蓝细菌中的发菜
是陆生生物,B错误;分解者包括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动物,图中表示细菌,因此,Y代表的生物
中有营腐生生活的真菌、动物,C正确;“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D正确。
5. B【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长江所有生
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构成了遗传多样性,A错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但是生态系统的自我
调节能力是有限的,B正确;外来鱼类作为外来物种,可能威胁长江流域物种多样性,定期投放本土
鱼类鱼苗是促进长江鱼类资源快速恢复的措施之一,C错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大于直接价值,D
错误。
6. C【解析】图中的某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是以沼气工程为中心的物质多级循环利用工程,该生态
工程主要运用了循环原理、自生原理和整体原理,A正确;燃烧沼气为鸡舍增加照明时间,可以增加
产蛋量,光照属于物理信息传递,B正确;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植物,有农作物、蓝绿萍,生命
活动所需的能量归根到底都来自太阳光能,C错误;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
一轮复习联考(四) 理综生物学答案 第 1 页(共 3 页)
{#{QQABYYaAggAAAgAAARhCQQG6CgOQkAECCAoOBAAEIAAAAANABCA=}#}
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D正确。
31.(8分,除标注外,每空 1分)
(1)< 低 快
(2)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回答不全得 1分,共 2分)
(3)将白色金银花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施加适量蒸馏水,另一组施加等量一定浓度的乙烯利,一段时
间后观察和记录两组花色变化情况(3分)
【解析】(1)由茎缠绕生长可以看出,茎的外侧生长速率快;又由于茎对生长素的敏感度相对较低,
因此可以推测:缠绕茎内侧由于支柱接触刺激,生长素浓度小于外侧浓度。
(2)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
(3)验证白色金银花变黄是否与乙烯有关,实验需设置一组对照实验,对照组施加适量蒸馏水,实验
组施加等量一定浓度的乙烯利,一段时间后观察和记录两组花色的变化情况。
32.(11分,除标注外,每空 2分)
(1)物种组成
(2)西北地区干旱缺水,高大的树木很难生存
(3)群落(1分) ≥ (1分) 提前(1分)
(4)乔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 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
【解析】(1)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同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地带主要存在干旱缺水等环境问题,所以高大的林木很难生存。
(3)调查发现栎树在该地区乔木中占有优势,这属于群落水平的研究范畴。退耕还林 19年时,乔木
的物种数目仍然在增长,则演替达到最终平衡状态的时间至少需 19年。由于退耕还林第 2年在该地区
人为种植一些适宜的灌木和乔木,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草本植物的丰富度达到
最大的时间将提前。
(4)演替过程中乔木逐渐取代了灌木的优势地位,其主要原因是乔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
群落中动物的垂直分层现象取决于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
33.(12分,除标注外,每空 2分)
(1)2(1分) 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 ①④⑩
(2)捕食和种间竞争 双向(1分)
(3)①18
②d+f(1分) 生物(1分)
【解析】(1)图 1中至少有 A→B1→B2和 A→B1→B3→B2两条食物链,A为生产者、B为消费者、C
为分解者,分解者的作用是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图中表示碳元素流入大气
中的过程有①生产者的呼吸作用、⑩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和④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2)图 1中 B2与 B3之间的种间关系既有捕食也有种间竞争,两者之间信息传递具有双向性。
(3)①生态系统中松毛虫到杜鹃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2.88×108/1.6×109×100%=18%。
一轮复习联考(四) 理综生物学答案 第 2 页(共 3 页)
{#{QQABYYaAggAAAgAAARhCQQG6CgOQkAECCAoOBAAEIAAAAANABCA=}#}
②由松毛虫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包括 d松毛虫尸体残骸的能量和 f杜鹃的粪便里的能量。若用性外激素
诱捕松毛虫的雄蛾,从而降低种群密度,该种控制松毛虫危害的方法属于生物防治。
34.(11分,除标注外,每空 2分)
(1)温度、营养物质
(2)使酵母菌分布均匀 适当稀释样液(或增加稀释倍数)
(3)A>B(1分) AB(1分)
(4)D
【解析】(1)根据表格分析,自变量包括温度(28℃和 5℃)、营养物质(A和 B是培养液,C是无
菌水)。
(2)对酵母菌进行计数可采用抽样检测法: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
次,目的是使酵母菌分布均匀。若血细胞计数板的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适当稀释
样液。
(3)图乙曲线 A、B均为“S”形增长曲线。在 t1时两批次培养的种群增长曲线中 A正处于 K/2时,
此时增长速率最大,而 B曲线此时种群数量大于 K/2,因此其增长速率已经小于 K/2时的增长速率,
故 A>B,而种内斗争的强度此时 A消耗的营养物质少,剩余的营养物质多,故 A、B两个种群的营养物质的剩余量 A>B。
(4)d点以前,λ>1,种群数量一直在增加,d点以后,λ<1,种群数量减小,因此,d点时种群数量
达到最大。
35.(12分,除标注外,每空 2分)
(1)感病(1分) 遵循(1分) 纯合红皮与纯合白皮杂交,F1均为红皮,实验甲的 F1自
交,F2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皮:白皮=15:1,为 9:3:3:1的变式
(2)8 Aabb或 aaBb 等位基因 A/a或 B/b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进入不同配子
中,形成 Ab、ab或 aB、ab的配子,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3)a、b
【解析】(1)实验丙中抗病与感病杂交,F1均为抗病,则感病为隐性性状;纯合红皮与纯合白皮杂交,
F1均为红皮,实验甲的 F1自交,F2表型及比例为红皮:白皮=15:1,为 9:3:3:1的变式,白皮为 aabb,
说明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实验乙中,F2红皮颖果的基因型为 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
共 8种,其中自交子代可出现 1/4的白皮,则 F2红皮颖果的基因型为 Aabb或 aaBb ,具体原因是其减
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 A/a或 B/b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进入不同配子中,形成 Ab、ab
或 aB、ab的配子,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使得子代中出现 1/4的白皮颖果小麦。
(3)研究者继续做实验丁:实验丙的 F1自交,子代表型及比例为红皮抗病:红皮感病:白皮感病=12:3:1,
由此可确定控制抗病的 D基因不与 a、b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一轮复习联考(四) 理综生物学答案 第 3 页(共 3 页)
{#{QQABYYaAggAAAgAAARhCQQG6CgOQkAECCAoOBAAEIAAAAANABCA=}#}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四)》
4,下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三种成分,X、Y表示不同类型
理科综合试题
生物,其中甲包含X,丙包含Y。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大气中C0,座
C02
C0,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化石燃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300分
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He一4Li-7N一140-16Na-23S-32Fe-56
BX中的蓝细曲均生活在水中
C.Y代表的生物中有营腐生:生活的真菌、动物
Ga-70
D“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5.“千斤腊子万斤象,黄排大了不像样”。这里的“腊子”“象”“黄排”代表的就是长江里的三种珍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稀角类:中华鲟、白鲟,胭脂鱼。2022年7月21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发了最新的
1,同位素标记法是科学研究过程中一种常用的方法。下列实验屮没有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物种红色名录。在名录中,白鲟被正式宣告灭绝,全球现存的26种解鱼均面临急风险。因
法的是
此,要加大力度保护我国最大的水生生物资源库,恢复长江生态。下列相关的叙述确的是
A,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的研究中,向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中注射H标记的亮氨酸
A长江所有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B鲁宾和卡门用O分别标记H,O和C)2,研究了光合作用中氧气的来源
B.白鲟的灭绝说明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C卡尔文等科学家用C标记的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探明了1C)2中碳的转移途径
C,定期投放外来鱼类鱼苗是促进长江鱼类资源快速恢复的措施之一
D,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科学家用S或P标记的T2噬菌体分别侵染大肠杆菌
D.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小于直接价值
2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图为人休某器官
6,生态工程建设需要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如图为某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示图,下列相
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关叙述错误的是
A无论肌肉注射还是静脉注射,药物首先进人的内环境均

是④
一②
,谷物
加1
B.若该器官是肺,则运动状态下的O2浓度A处高于D处
粘秆
青贮、
食用菌塔养基
C,某病原体感染导致①所在管道的盲端堵塞,可导致⑥总
蓝绿萍
量增多而引起组织水肿
-7
D.若该器官是肝脏,则饥饿时A处的萄萄糖浓度高于B处
沼液
厩粪
养殖业
3.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背会受到环境因素(例如光、温度和重力等)的调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
屠莘厂
产品
的是
沼渣
渔、螟池
A.小麦即将成熟时经历特续一段时间的干热之后遇大雨易穗上发芽与脱落酸有关
+物质在系统内流动·输出到市场
B.光敏色素受到刺激后,结构发生变化,经信息传递系统传导到核糖体上影响基因的表达
A该生态工程主要运用了循环、自生和整体原理
C.“淀粉一平衡石假说”认为,植物对重力的感受是通过体内一类官含“淀粉体”的平衡石细胞
B燃烧沼气为鸡舍增加照明时间以增加产蛋量,这利用了物理信息传递
来实现的
C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有农作物和蓝绿萍,生命活动的能量归根结底来自太阳光能和有机
D通过调控温度、北照时间或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措施,可以起到提早或者延迟花期的
物中的化学能
作用
D,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稈体系
一轮复习联考〔四)理科综合试题第1页(共16页)
一轮复习联考(四)理科综合试题第2页(共16页)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四)
理综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7.C【解析】表面活性剂在水中会形成亲水基团向外、疏水基团向内的胶束,属于超分子,A正确;干冰升华破坏的
是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的强弱与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有关,CO2相对分子质量较小,因此分子间作用力
较弱,B正确:电子跃迁到激发态过程中吸收能量,处于较高能量的电子不稳定,很快跃迁回较低能量的轨道,释
放多余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产生紫色光,即钾盐灼烧时火焰呈紫色,可用作紫色烟花的原料,C错误;
金属晶体的组成微粒为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存在金属键,当金属受到外力作用时,晶体中的各原子层就会发生
相对滑动,但是金属键未被破坏,所以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可以加工成各种形状与其金属键有关,D正确。
f
8.A【解析】NH的VSEPR模型为o
0A错误:2n,电子云图为

,B正确;CHOH中,C形成四个
共价键,为sp杂化,氧原子也形成sp杂化,形成sp一sp。键,C正确;2p能级的三个轨道能量相同,所以成对
电子填充在任意2p轨道上均可,D正确。
9.A【解析】X、Y、Z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由[YZ:]知Y为十3价、Z为一1价,Y、Z元素原子的
p轨道各有1个未成对电子,则Y为A1,Z为C1;X的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的相邻元素,则其核外电子为全满
或半满状态,X能形成3个化学键,则X是N。N3-和A18+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小,原子核对电子
的引力越小,离子半径越大,则简单离子半径大小为N->A+,A项错误;依据该物质环状结构中存在大π键,
则X采取sp杂化,而[A1CL]中的中心原子A1有4个成键电子对,无孤电子对,则Y采取sp3杂化,B项正确;
NH与HC1能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NH,C1,C项正确;该物质为离子液体,是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且阳
离子中存在共价键,而[A1C1,]-中存在配位键,其中A1提供空轨道,C1提供孤电子对,D项正确。
l0.D【解析】Na在空气中燃烧生成NazO2,NaOz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生成NaOH,NaOH能和玻璃中的SiO
反应,不能用玻璃表面器皿做钠的燃烧反应实验,故A错误:稀硫酸和硫化钠反应生成硫化氢气体,硫化氢与硝
酸银溶液直接反应生成硫化银沉淀,不发生沉淀转化,不能验证K(AgSO,)>K(Ag2S),故B错误:制备
NaHCO,的原理是向饱和NaCI溶液中先后通入NH和CO2,通CO2的导气管应该伸入液面以下,故C错误;
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的CO2通入硅酸钠溶液中,生成白
色沉淀硅酸,即酸性:硫酸>碳酸>硅酸,故D正确。
11.D【解析】3一溴一1一丁烯的能量更高,没有1一溴一2一丁烯稳定,A错误;生成3一溴一1一丁烯所占的比例
为15%,1一溴-2-丁烯所占的比例为85%,生成1-溴-2-丁烯的平均速率为°.850mol·L,1·min,
B错误;根据盖斯定律,生成3一溴一1一丁烯的焓变为△H,十△H2,生成1一溴一2一丁烯的焓变为△H,十
△H:,C错误;根据图示可知,第一步反应的活化能大于第二步反应的活化能,故第一步即H*进攻1,3一丁二
烯为决速步,D正确。
12.B【解析】N2H:中,氮原子轨道杂化类型为sp,六个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A错误;负极的电极反应:
N2H一4e十4OH一N2个十4H2O,正极的电极反应:O2十4e+2H2O一4OH,则负极区消耗的氢氧化
钠与正极区生成的氢氧化钠物质的量相等,B项正确;Ag位于第五周期IB族,则Ag价电子排布式为4d°,
Ag价电子排布式为4d5s,Ag+→Ag得到的电子填充在5s轨道上,故C错误;FczO转变为FeO1的过程
中,铁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肼作还原剂,故D错误
13.C【解析】A.在某pH下,溶液中甘氨酸主要以NH:CH-COO存在,调pH值使甘氨酸整体所带的正负电荷数
目相等c(NH:CH COOH)=c(NH CH COO),则K1·Ka=c2(H),c(H+)=10-6此时的pH称为该氨基酸
的等电点(pI),故pI=6,选项A错误:B.由c2(NH CH,COO-)c(NHCH2COOH)·c(NH2CH2COO-)可
一轮复习联考(四)理综化学答案第1页(共4页)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四)
理综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14.C【解析】“人造太阳”核反应属于轻核聚变核反应,只有C是轻核聚变核反应,C正确。
15.A【解析】根据安培定则可知,通电长直导线右侧的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当电流I减小时,磁感应强度随
时间均匀诚小,根据楞次定律可知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沿顺时针方向,A正确;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流I
△=氵·5,当电流I均匀增大时,空间各点的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增加,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流大小不
R△tR·△t
变,B错误;空间各点的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导线框整体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也变化,C错误;电流增大
时,导线框中产生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ab边受到的安培力向右,cd边受到的安培力向左,且ab边安培力大
于cd边的安培力,则导线框整体受力向右;同理,电流减小时,导线框中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αb边受到
的安培力向左,cd边受到的安培力向右,且ab边安培力大于cd边的安培力,则导线框整体受力向左,D错误。
16A【傅折1--L0”H46×10,向图知,发光面包为红色A正流
h
17.C【解析】QA所受QB、Qc两个电荷的静电力的合力为FA,且FA与AC连线垂直,则Qc对QA的力一定是吸
引力,故Q。带负电,A错误:对Q4受力分析,有1Q:Q_Q:Q4×m30,解得
TQc=2,B错误;在Qm
产生的电场中,D点离正电荷更近,A点的电势比D点的电势低,在Qc产生的电场中,A、D两点的电势相等,
由此可知A点的电势比D点的电势低,C正确;在点电荷Q:、Qc产生的电场中,在BC连线上,Q产生电场
的电场强度方向沿BC指向C,Qc产生电场的电场强度方向沿BC指向C,合电场强度不可能为零,D错误。
18.A【解析】导线框匀速穿过图示的等腰三角形磁场区域,进入的过程中,由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沿逆时针方
向,为正值,由几何关系知导线框αb边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等于进入磁场的距离x,则感应电流的大小为i=
B(0≤x≤L),导线框离开磁场的过程,由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沿顺时针方向,为负值,由儿何关系知导线
框cd边切制的有效长度等于离开磁场的距离,同理可得感应电流大小为B知(L(L<≤2L),A正确、
R
B错误;导线框做匀速运动,外力沿x轴方向的分量F与导线框ab(cd)边所受安培力等大反向,由左手定则可
知安培力方向始终向左,则外力沿x销方向的分量F方向始终向有,F=Bix-B(0L)=B(-L)(LR
19.ABD【解析】:1时刻,送电线圈电流变化率最大,磁通量变化最快,受电线圈的感应电流最大,A正确;t2时刻,
送电线圈电流最大,产生的磁场最强,受电线圈的磁通量最大,B正确;1一t 时间内,送电线圈中电流反向增
大,则产生的磁场方向与图示方向相反,磁感应强度增强,通过受电线圈的磁通量增加,根据楞次定律结合安培
定则可知,该段时间内受电线圈中电流方向与送电线圈中相反,C错误;?~t:时间内,送电线圈中电流反向减
小,则产生的磁场方向与图示方向相反,磁感应强度减小,通过受电线圈的磁通量减小,根据楞次定律,该段时
间内受电线圈中感应磁场方向与送电线圈中磁场方向相同,即与图示磁场方向相反,D正确。
20.BD【解析】沙袋受到重力、拉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拉力的竖直分量与重力平衡,绳子不是水平的,匀速圆周运
动的圆心在N点下方,A错误;沙袋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指向圆心,空气阻力沿切线方向,拉力沿切线方向
的分量与空气阻力平衡,拉力不与速度方向垂直,B正确;若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向心力与拉力的关系为
F=(mg)2十F=(mg)2十
,沙袋速度越大,向心力与拉力越接近,C错误:若在完全失重条件下做上
述实验,设空气阻力大小为f,则向心力与拉力的关系为F=f十F,空气阻力越小,向心力与拉力越接近,D
一轮复习联考(四)理综物理答案第1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