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世界多极化 复习学案【课标要求】1.引用国家之间合作、竞争、冲突的实例,印证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2.引述有关资料,全面阐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描述世界多极化趋势;解释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阐述合作共赢的理念,认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3.阐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危害,了解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理解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意义。【问题导学】第三课 多极化趋势1.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什么,这一特点是怎样形成的?2.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呈现出哪些特点及影响?3.当今世界有哪些力量中心。4.从中国的发展、中国的贡献、中国的地位和作用三个角度,谈谈你对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理解。5.国际关系的含义、内容、基本形式、研究主题?6.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各国面对国际竞争的态度?7.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有哪些?决定性因素是什么?国家利益是怎样影响国际关系的?8.国家利益的地位、维护国家利益时的要求?9.我国的国家核心利益主要内容是什么?我国为什么要维护国家利益?怎样维护国家利益?第四课 和平与发展1. 了解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的含义。2.理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原因。3.领悟和平与发展的关系。4.明确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因素。5.明确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6.领悟解决和平与发展主要障碍的措施和要求。7.理解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内容、原因、措施。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1.我国为什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3.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发展成就与影响4.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地位、主要内容、核心理念5.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6.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7.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因及重要意义8.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要求9.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体系构建】【互动探究】1.阅读材料,完成纸列要录。早在2014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分别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构想。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落地生根、持久发展,“一带一路”建设成绩斐然,硕果累累,成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今天,“一带一路”交流合作范畴更广泛。优先领域和早期收获项目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其次是贸易投资便利化和产业合作,再次是人文交流和人员往来。各类合作项目和合作方式,都旨在将政治互信、地缘毗邻、经济互补的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持续增长的优势,目标是物畅其流,政通人和,互利互惠,共同发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给世界提供了新的国际合作范式,真正成为造福世界的“发展带”,惠及人类的“幸福带”。运用“世界多极化”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提出共同建设“一带一路”倡议构想的依据。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团结合作的热潮令人难忘。一个倡议,何以点燃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的合作热情?从与会外国领导人的言谈中,不难发现共建“一带一路”实力“圈粉”的奥秘:智利总统博里奇特别表达了对中华文明的高度欣赏,他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自中国5000多年传统文化,基于平等和相互尊重原则”;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对合作之实印象深刻,感叹中国付出的努力“不是空头支票,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用“辉煌”和“有目共睹”形容“一带一路”成果之丰;俄罗斯总统普京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是追求公平正义的人心所向,“‘一带一路’倡议旨在推动构建一个更加公正的多极世界,是面向未来的重要全球性计划”。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中“世界多极化”的知识,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实力“圈粉”的奥秘。【当堂达标】1.日本政府无视国际社会的强烈质疑和坚决反对,执意于2023年8月24日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公然向全世界转嫁核污染风险。为此,中国海关总署当日发布公告,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由此看出,在这一事件中( )①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②日本政府将一己私利凌驾于全人类长远福祉之上③中国政府坚持了我国外交政策中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④日本政府此举虽然危害周边国家,但有利于日本本国发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近年来,我国政法机关不断加大对境外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团的打击力度。2023年8月15日至16日,中、泰、缅、老四国警方在泰国清迈联合举行针对本区域赌诈及衍生的人口贩运、绑架、非法拘禁等犯罪的专项合作打击行动启动会。各方表示,将用实际行动向那些仍不收手的赌诈犯罪集团发出严厉警告,向国内外展示四国警方团结合作、严打赌诈的坚定决心。这说明( )①多极化深入发展是当今国际形势的突出特点②竞争、合作与冲突仍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③在国际关系中,国际合作的基础是共同利益④我国坚决维护国家利益,维护人民根本利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023年3月10日,在中国的斡旋之下,沙特和伊朗中断了7年之久的外交往来重新开启,沙伊同意恢复双边关系,重开使馆、互派大使。中沙伊三方将共同努力,促进国际地区和平与安全。由此可见( )①合作和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沙伊双方将以合作代替冲突②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沙伊双方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③谈判与对话成为解决冲突的主要手段,对话协商可以助力化解分歧④中国始终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努力做好全球发展的贡献者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4.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指出,十年来,我们坚守初心、携手同行,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从无到有,蓬勃发展。“一带一路”合作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成立了20多个专业领域多边合作平台。材料表明( )①中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②中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切实践行多边主义③国际关系复杂多变,维护本国的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④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理念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2023年10月7日巴以冲突爆发以后,外交部指导驻以色列使馆迅速行动,全力组织被困中国公民转移撤离。中方同时呼吁各方,摒弃一切地缘政治考虑和双重标准,将一切努力汇聚到巴以停火止战这一目标上来。中方明确一切针对平民的暴力和袭击都应被谴责,任何违反国际法的做法都应遭反对。中方呼吁联合国和安理会采取负责任、有意义的行动,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恢复并行使不可剥夺权利。这告诉我们( )A.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存在的法理依据,我国行使管辖权是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B.联合国是集体安全机制的核心,安理会对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负有首要责任C.国家利益是引发冲突的根源,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是世界发展的前提D.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坚持以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安全6.2023年10月,联合国大会高票通过涉巴以冲突决议,呼吁立即、持久和持续的人道主义休战。中国等48个国家投了赞成票,美国、以色列等投了反对票。这说明( )①联合国是实践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②联大负有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③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基本立场④中国尊重联合国权威和地位,支持其行动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7.2023年9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举行审议维和行动公开会。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新和平纲领”中强调,部署和平行动必须基于并支持明确的政治进程。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在会上发言,强调维和行动是政治外交努力的补充,是手段而非目的。这表明( )①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逐步提升②中国从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出发积极推动全球发展③联合国安理会负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④中国为维护人类社会和平与安全积极贡献中国智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自2023年10月7日以来,巴以冲突爆发已持续多月,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和人道主义灾难,引发国际舆论高度关注。在此轮冲突中,美国大力支持以色列,遭到不少国家特别是阿拉伯国家谴责,削弱了美国的国际影响力。材料说明( )A.民族矛盾是地区冲突的根源B.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C.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威胁和平发展的主要障碍D.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是世界发展的前提条件9.某记者用大量证据和数据揭示了美国对中国的误解和偏见,其中最核心的观点是:中国正在为世界树立和平发展的范例,得到许多爱好和平国家的支持,这反而威胁到了美国随意发动战争的“特权”,由此引发中美之间的矛盾。有学者指出,真正威胁美国的不是中国,而是那些基于利益和垄断的心态。由此可见( )①发展道路不同是中美冲突的根源 ②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③国际法规范着国家间的交往行为 ④垄断国际事务的想法落后于时代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柬珏婷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当前,中德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数据显示,今年1-8月中德贸易额达1550亿美元,继续保持增长;截至9月,双向投资存量超过550亿美元。束珏婷表示,中德之间紧密的经济联系是全球化发展和市场规律作用的结果,这种经济的优势互补有利于两国企业和人民,双方都从务实合作中获益良多。这表明( )①中德经济合作具有深厚的产业基础 ②中德经济合作的根本动因是经济全球化③中德经济合作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 ④中德两国是世界多极化的发起和推动者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中指出,中国坚定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宣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构建完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推动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调整,采取节能提高能效、建立完善市场机制、增加森林碳汇等措施。可见,中国采取的措施( )①表明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②表明我国是推进全球气候治理的行动派③顺应时代要求,落实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④表明我国引导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当前,全球发展深层次矛盾突出,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思潮抬头,多边贸易体制受到冲击,世界经济整体发展面临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中国就捍卫多边体系和经济全球化发出强烈信号,就化解世界经济面临的困局提出中国方案,为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风险挑战,实现包容、可持续增长,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重要共识。这显示了中国( )①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不断贡献中国智慧②坚持多边主义,主张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③引领世界朝多极化深入发展④坚定维护各国共同利益,兼顾本国自身利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一般而言,国家越发达,政权越稳定;国家越贫穷,政权越动荡;经济越发展,政局也就越稳定。如新兴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国内政局稳定;而南苏丹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独立后不久即陷入内战,导致数以万计的人员伤亡和大规模的人道主义危机。材料告诉我们( )①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政局变动和经济发展形势②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和平是一国政局稳定的重要因素③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是和平的基础④消除不稳定因素主要依靠挖掘国家经济发展潜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当地时间2023年11月14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美国旧金山,应邀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从巴厘岛一路走来,中美关系回暖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面向旧金山,双方应从过往汲取现实的启迪,汇聚相向而行的力量,共同探索构建新时代的中美关系,创造中美两国的美好未来,宽广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发展、共同繁荣。中美元首会晤表明( )①维护共同利益是中美双方保持合作的出发点②中美两国深化交流合作有利于实现互利共赢③中美消除了国家间的利益对立,减少了竞争④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易混辨析】15.中欧保持伙伴关系定位,将维护伙伴关系作为合作基础。( )16.中欧是以共同利益为合作基础的盟友。( )17.针对美国对华芯片禁令问题,中国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是基于美国奉行美国利益优先的多边主义。( )18.G20峰会成员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兼顾他国合理关切。( )19.美国扩大对中国投资的限制,中国采取必要措施加以应对,说明竞争、合作和冲突依然是当今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 )20.提出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体现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21.中国成为全球互联网经济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22.习总书记提出尊重网络主权的原因是我国积极维护各国的根本利益。( )23.我国加强与海湾国家的数字技术合作及贸易,表明双方结盟应对数字技术的挑战,扩大共赢空间。( )24.围绕“亲诚惠容”理念,建设好周边外交这个“局”。反映出我国坚定维护自身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25.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的重要保证。( )26.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就是要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同步发展的权利。( )27.我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8.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是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关系等。( )29.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各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迁移运用】1.第134届广交会线下展4日在广州闭幕,实现线下出口成交223亿美元,比第133届增长2.8%,呈恢复性增长态势。本届广交会进口展共有来自43个国家和地区的650家企业参展,其中“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参展企业占比60%。广交会进口展为境外参展企业搭建了进军中国市场的快速通道,让他们共享广交会的“超级流量”,同时也结识了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客户,为拓展全球市场带来了新机遇。举办系列展会是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将于11月8日至10日在浙江乌镇举行。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总部设在中国北京,宗旨是搭建全球互联网共商共建共享平台,推动国际社会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趋势,共迎安全挑战,共谋发展福祉,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2023年是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举办的第十年,今年峰会主题为“建设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数字世界——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将围绕全球发展倡议、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人工智能、算力网络、网络安全、数据治理、数字减贫、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等议题举办20场分论坛。今年峰会将在往年特色基础上开展全新亮点活动,包括颁发“十年纪念荣誉”,创设世界互联网大会“全球青年领军者计划”,推动重要国际组织举办边会等。此外,会议期间还将举办三场永久举办地特色活动,让全球互联网技术产业红利,更好地赋能数字经济发展。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倡导“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理由。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互动探究】1.①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国际关紊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共同建设“一带一路”,符合我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共同利益。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共同建设“一带一路”有利于促进沿线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③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和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的基本目标。共同建设“一带一路”,符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基本目标。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共同建设“一带一路”,有利于加快沿线地区的经济联系,增强各国综合国力,在多极化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分析】背景素材: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考点考查:世界多极化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原因依据类主观题,考查的范围为世界多极化,要求说明我国提出共同建设“一带一路”倡议构想的依据。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目标是物畅其流,政通人和,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可联系教材知识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国际关紊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关键词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给世界提供了新的国际合作范式,真正成为造福世界的“发展带”,惠及人类的“幸福带”→可联系教材知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利于促进沿线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关键词③:早在2014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分别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构想→可联系教材知识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和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的基本目标。关键词④:旨在将政治互信、地缘毗邻、经济互补的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持续增长的优势→可联系教材知识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有利于加快沿线地区的经济联系,增强各国综合国力,在多极化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2.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一带一路”倡议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得到众多国家人民的认同。②国家利益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丰硕成果,推动了沿线各国的发展,给各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增强了各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信心。③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表现,能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为世界展示了光明前景。【分析】背景素材:共建“一带一路”取得的丰硕成果考点考查:世界多极化的相关知识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分析共建“一带一路”实力“圈粉”的奥秘。需要调用世界多极化的有关知识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着眼于人类前途命运、呼吁携手应对人类共同挑战,是顺应潮流、赢得人心的理念→可联系当今时代的主题。关键词②:共建“一带一路”促进了非洲地区国家间贸易和非中贸易,推动了非洲经济发展,越来越多国家在合作中分享发展的红利,感受到互利共赢的蓬勃力量→可联系国家利益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关键词③: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自中国5000多年传统文化,基于平等和相互尊重原则。点燃了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的合作热情→可联系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积极因素和重要力量;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关系民主化、新型国际关系。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当堂达标】1.C【详解】②③:日本政府公然向全世界转嫁核污染风险,是将一己私利凌驾于全人类长远福祉之上;中国海关总署的做法坚持了我国外交政策中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②③正确。①:材料体现的是日本核污染水排海,未涉及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①排除。④:日本政府此举既危害周边国家,也不利于日本本国的长远发展,④排除。故本题选C。2.D【详解】①:材料未体现多个力量中心,不涉及多极化,①不符合题意。②: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②错误。③:中、泰、缅、老四国警方的合作说明了在国际关系中,国际合作的基础是共同利益,③符合题意。④:我国政法机关不断加大对境外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团的打击力度,说明我国坚决维护国家利益,维护人民根本利益,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3.C【详解】①:合作、竞争、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不能以合作代替冲突,①表述错误。②: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沙伊同意恢复双边关系,重开使馆、互派大使,这说明沙伊双方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②符合题意。③:在中国的斡旋之下,沙特和伊朗同意恢复双边关系,重开使馆、互派大使,这说明谈判与对话成为解决冲突的主要手段,对话协商可以助力化解分歧,③符合题意。④:题干强调中国的斡旋下沙伊同意恢复双边关系,促进国际地区和平与安全,不涉及中国是全球“发展”的贡献者,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4.A【详解】①②:我们坚守初心、携手同行,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从无到有,蓬勃发展,“一带一路”合作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美,这表明中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切实践行多边主义,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①②符合题意。③: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维护本国的利益是对外关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③表述错误。④:“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理念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表述不符合实际,④不选。故本题选A。5.B【详解】AB:中方明确一切针对平民的暴力和袭击都应被谴责,任何违反国际法的做法都应遭反对。中方呼吁联合国和安理会采取负责任、有意义的行动,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恢复并行使不可剥夺权利。这表明材料主要强调要发挥联合国的作用,联合国是集体安全机制的核心,安理会对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负有首要责任,而不是强调我国行使管辖权,A排除,B正确。C: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C错误。D: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坚持以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坚持以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而不是坚持以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安全,D错误。故本题选B。6.A【详解】①③:联合国大会高票通过涉巴以冲突决议,呼吁立即、持久和持续的人道主义休战。中国等48个国家投了赞成票,美国、以色列等投了反对票。这说明联合国是实践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基本立场,①③符合题意。②:在联合国中,安理会负有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②说法错误。④:中国尊重联合国权威和地位,但并非支持联合国的一切行动,而是支持联合国按《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精神所进行的工作,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7.D【详解】①:材料没有涉及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①不符合题意。②:维护本国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②说法错误。③:联合国安理会举行审议维和行动公开会,强调部署和平行动必须基于并支持明确的政治进程,表明联合国安理会负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③符合题意。④: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在会上发言,强调维和行动是政治外交努力的补充,是手段而非目的,表明中国为维护人类社会和平与安全积极贡献中国智慧,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8.B【详解】A:造成中东地区战争冲突的根源多种多样,不只是民族矛盾,A表述不全面。B:在此轮冲突中,美国大力支持以色列,遭到不少国家特别是阿拉伯国家谴责,削弱了美国的国际影响力,这说明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B正确。C:材料未涉及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威胁和平发展的主要障碍,C不符合题意。D:材料未涉及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是世界发展的前提条件,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9.C【详解】①:国家利益的冲突是中美冲突的根源,①说法错误,排除。②④:中国为世界树立和平发展的范例,得到许多爱好和平国家的支持,但威胁到了美国随意发动战争的“特权”,由此引发中美之间的矛盾,表明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美国随意发动战争的“特权”的做法属于垄断国际事务的想法,这是落后于时代的,②④符合题意。③:国际法规范着国际交往的各个方面和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对维护国际关系稳定、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材料强调的是美国的行为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威胁,不是强调国际法发挥着规范着国家间交往行为的作用,③排除。故本题选C。10.B【详解】①③:当前,中德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中德之间紧密的经济联系是全球化发展和市场规律作用的结果,这种经济的优势互补有利于两国企业和人民,双方都从务实合作中获益良多。这表明中德经济合作具有深厚的产业基础,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①③符合题意。②:中德经济合作的根本动因是国家利益需要,②错误。④:中德都是经济全球化的参与者、受益者、贡献者和重要推动者,中国是世界多极化的坚定支持者和积极推动者,该选项说法不妥,④排除。故本题选B。11.C【详解】①:材料强调的是中国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没有涉及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①不符合题意。②③:中国坚定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宣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构建完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推动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调整,采取节能提高能效、建立完善市场机制、增加森林碳汇等措施。可见,中国采取的措施表明我国是推进全球气候治理的行动派,顺应时代要求,落实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②③符合题意。④:材料强调的是中国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没有涉及引导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2.A【详解】①②:世界经济整体发展面临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中国就捍卫多边体系和经济全球化发出强烈信号,就化解世界经济面临的困局提出中国方案,为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风险挑战,实现包容、可持续增长,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重要共识。这显示了中国这显示中国坚持多边主义,主张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不断贡献中国智慧,①②符合题意。③:材料未涉及推进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且“引领”说法夸大了中国的作用,③说法错误。④:我国要在坚定维护本国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13.C【详解】①: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但国家性质不能决定国家政局变动和经济发展形势,①排除。②:南苏丹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独立后不久即陷入内战,导致数以万计的人员伤亡和大规模的人道主义危机。这表明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和平是一国政局稳定的重要因素,②正确。③:一般而言,国家越发达,政权越稳定;国家越贫穷,政权越动荡;经济越发展,政局也就越稳定。如新兴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国内政局稳定。这表明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是和平的基础,③正确。④:挖掘国家经济发展潜力,有利于促进国家的稳定发展。但影响和平与安全的因素还有很多,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怖主义、宗教信仰民族习俗等等都是造成不稳定的因素,④排除。故本题选C。14.D【详解】②④:中美“汇聚相向而行的力量,共同探索构建新时代的中美关系,创造中美两国的美好未来,宽广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发展、共同繁荣”,这表明中美加强合作有利于实现互利共赢,也体现了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②④正确。①: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①错误。③:中美元首会晤有利于加强交流合作,但不能消除国家间的利益对立,也并不意味着减少竞争,③排除。故本题选D。15.错误【详解】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故该判断错误。16.错误【详解】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和任何国家或国际组织结盟。故判断错误。17.错误【详解】美国奉行美国利益优先是单边主义的体现,不是多边主义的体现,故本题说法错误。18.错误【详解】中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G20峰会成员国不一定都是如此,故该观点错误。19.错误【详解】国际关系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关系等多方面;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故本题观点错误。20.错误【详解】本题是判断题,根据教材内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故本题说法错误。21.错误【详解】本题为判断题,中国是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中国是互联网经济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而非领导者,故原题观点是错误的。22.错误【详解】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国积极维护本国利益,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而不是维护各国的根本利益,故本题说法错误。23.错误【详解】本题是判断题,根据教材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内容,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立场,奉行不结盟政策。故该判断错误。24.错误【详解】本题为判断题。围绕“亲诚惠容”理念,建设好周边外交这个“局”,体现了我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故原题观点是错误的。25.错误【详解】本题为判断题,根据教材可知,国际关系民主化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保证。故本观点错误。26.错误【详解】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就是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共同发展”不等于“同步发展”。故说法错误。27.错误【详解】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故说法错误。28.错误【详解】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是竞争、合作与冲突,国际关系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关系等,故本题错误。29.错误【详解】本题是判断题,根据教材内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但并不是每个国家都坚持这一准则。故题中观点错误。【迁移运用】1.中国举办系列展会搭建了国际贸易平台,向世界开放中国市场,为世界各国提供机遇;以实际行动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增添共同发展动力,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分析】背景素材:广交会考点考查:《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科学精神、政治认同【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可转换为说明举办系列展会是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注意作答主体为考生,需要调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有关知识,从措施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本届广交会进口展共有来自43个国家和地区的650家企业参展,其中“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参展企业占比60%→可联系教材知识中国举办系列展会搭建了国际贸易平台,向世界开放中国市场,为世界各国提供机遇;关键词②:广交会进口展为境外参展企业搭建了进军中国市场的快速通道,让他们共享广交会的“超级流量”,同时也结识了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客户,为拓展全球市场带来了新机遇→可联系教材知识以实际行动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增添共同发展动力,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①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倡导”符合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倡导”促进网络空间安全与繁荣,从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③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倡导”有利于实施“互联网+”战略,增强我国综合国力。④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重大国际事务中发挥负责任的大国作用。“倡导”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基本目标和准则,彰显中国主张、中国智慧和中国担当。【作答角度】国际关系决定因素+时代主题+我国外交政策【分析】背景素材: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考点考查:国际关系、国际竞争的实质、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的外交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为原因类,要求分析中国倡导“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理由。知识限定为“世界多极化”的相关知识,需要结合材料,从必要性和重要性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搭建全球互联网共商共建共享平台,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可联系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关键词②:共迎安全挑战,共谋发展福祉→可联系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关键词③:推动国际社会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趋势,让全球互联网技术产业红利,更好地赋能数字经济发展→可联系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关键词④: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总部设在中国北京,中国倡导“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建设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数字世界”→可联系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重大国际事务中发挥负责任的大国作用。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