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升华和凝华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和凝华是物质状态转变的两种特殊现象。学生能够掌握升华和凝华的条件,了解温度和压力对升华和凝华的影响。学生能够列举生活中升华和凝华的例子,并解释其原理。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和科学思维。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及其条件。生活中升华和凝华的现象及解释。2. 教学难点:理解升华和凝华是物质微观状态变化的表现。掌握实验操作中控制变量的方法。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升华和凝华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实验器材:碘晶体、烧杯、酒精灯、热水、冷水、温度计等。实验记录表。四、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播放视频资料,展示日常生活中升华和凝华的现象,如冰冻的衣服变干、霜的形成等。提问学生:“你们观察到了哪些现象?这些现象与物质的状态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升华和凝华是物质状态转变的两种特殊现象。【新课讲解】(25分钟)1. 知识点详细讲解(15分钟)讲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强调升华是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凝华是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师生对话:师:“升华和凝华需要什么条件?”生:“升华需要吸热,凝华需要放热。”师:“很好,那么温度和压力对升华和凝华有什么影响呢?”生:“温度升高,升华加快;温度降低,凝华加快。压力对升华和凝华也有影响。”引入升华和凝华的条件,解释温度和压力对升华和凝华的影响。展示实验器材,讲解实验目的和步骤,强调实验中的注意事项。设计意图:通过详细讲解和师生对话,帮助学生理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和条件,为实验探究做好铺垫。2. 实验探究(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升华和凝华的现象,探究温度和压力对升华和凝华的影响。实验器材:碘晶体、烧杯、酒精灯、热水、冷水、温度计等。实验步骤:a. 将碘晶体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碘晶体的变化并记录温度。b. 停止加热后,迅速将烧杯盖上,观察并记录烧杯内壁的现象。c. 将烧杯放入冷水中,观察并记录现象的变化。d. 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探究不同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升华和凝华现象。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加深对升华和凝华现象的理解。【学生互动环节】(10分钟)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析温度和压力对升华和凝华的影响。每组选择一个代表进行汇报,展示小组讨论的成果。分享交流:教师点评和总结学生的讨论成果,强调升华和凝华是物质状态转变的两种特殊现象,并解释其微观原理。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科学思维,加深对升华和凝华现象的理解。【总结提升】(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强调升华和凝华的概念、条件及温度和压力的影响。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升华和凝华现象,学会用所学知识解释相关现象。布置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设计意图:通过总结提升,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对升华和凝华的整体认识,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五、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 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A. 冬天,湖面上的冰结成冰层B. 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C. 秋天,草叶上出现露珠D. 用久了的灯泡灯丝变细2. 下列措施中,能使升华加快的是( )A. 增大压强B. 降低温度C. 提高温度D. 减小压强3. 关于凝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凝华是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B. 凝华是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且放出热量C. 所有气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凝华D. 凝华过程中,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4. 下列关于升华和凝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升华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且温度保持不变B. 凝华是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且放出热量C. 升华和凝华都需要吸收热量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二)填空题1. 升华是物质由__________态直接变为__________态,凝华是物质由__________态直接变为__________态。2. 碘晶体在加热时会直接变成碘蒸气,这是__________现象,需要__________热量。3. 在寒冷的冬天,室外的冰冻衣服也会变干,这是因为冰直接__________变成了水蒸气。4. 用久了的灯泡灯丝会变细,同时灯泡内壁会变黑,这是因为灯丝在高温下直接变成气态的钨蒸气,钨蒸气遇到较冷的灯泡内壁又凝华成固态的钨附着在灯泡内壁上。这个过程包含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物态变化。六、教学反思1.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知识点的讲解和实验探究相结合,通过详细讲解、实验演示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条件及温度和压力的影响。同时,我也强调了升华和凝华是物质状态转变的两种特殊现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 在实验探究环节,我发现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和操作能力还有待提高。部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存在操作不规范、记录不准确等问题。今后需要加强实验技能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3. 在学生互动环节,学生们的讨论热情高涨,能够积极思考和分享自己的观点。但个别小组的讨论方向偏离了主题,今后需要加强对小组讨论的引导和监控,确保讨论的有效性和针对性。4. 课后练习的设计覆盖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但难度适中。今后可以尝试增加一些拓展性和挑战性的题目,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我也需要对课后练习的完成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评价,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所在。5. 总的来说,本次教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但仍有改进的空间。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反馈意见,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我也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特别是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我将进一步探索和实践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此外,我还将注重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探讨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和挑战。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我将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服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