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感知与识别 课件(共22张PPT) 七下信息科技浙教版(202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5课 感知与识别 课件(共22张PPT) 七下信息科技浙教版(2023)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感知与识别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5课 感知与识别
学习目标
通过认识传感器,了解物联网中类型丰富的感知技术;通过认识条形码、二维码及RFID识别设备,了解识别设备的功能与应用;通过对物联网感知与识别技术的学习,了解物联网感知层多样化的信息采集方式。
探究
1.人脸识别门禁系统是通过什么方式控制开关门的
2.高速公路出入口的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是如何识别车辆并收取费用的
建构
物联网感知层通过感知和识别等技术,不断获取物理世界的信息,让物体“开口说话、发布信息”,从而实现信息采集和物体识别,实现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高度融合。
建构
一、感知技术
传感器技术是依靠各类传感器采集信息的技术。传感器是一种能将检测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转换成可输出电信号的器件或装置,它是物联网的“感觉器官”,用于感知、探测、采集物理世界的各种形态和信息。
一、感知技术
知识链接
传感器 国家标准GB/T7665-2005中,对传感器的定义是:“能感受被测量对象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传感器是把位移、速度、压力、温度、湿度、流量、声强、光照度等物理量转换成易于测量、传输、处理的电学量(如电压、电流、电容等)的一种元件。
亲身体验
分享你了解的感知技术及其应用。
二、识别技术
1.条形码识别技术
条形码识别技术是利用光电转换设备对条形码进行识别的技术。条形码按一定规则排列,黑条、白条相间,其中包含了物品的特定信息。应用条形码扫描器对条形码进行扫描和识别,便能获取条形码中包含的信息,如图所示为扫描和识别一本图书的标准书号条形码。
二、识别技术
日积月累
中国标准书号由标识符“ISBN”和13位数字组成。13位数字分为5部分:前缀、组区号、出版者号、出版序号、校验码,即ISBN前缀—组区号—出版者号—出版序号—校验码。
例如,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教科书 信息技术必修2信息系统与社会》的标准书号为ISBN 978-7-5736-9028-5。
二、识别技术
2.二维码识别技术
二维码使用黑白矩形图案表示二进制数据,经过特定的编码方式存储信息,二维码的识别原理是一个解码的过程,使用光电扫描器或者手机智能终端对目标二维码进行扫描,就能获取其中包含的数据信息,如图5-4所示。如今,二维码已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超市购物、公交出行、电子支付等场景。无处不在的二维码识别技术让人们可以更高效地工作,更便捷地生活。
二、识别技术
亲身体验
二维码能把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信息“编码”成一个图像。试着在网络上搜索二维码生成软件,将自己平时的学习成果制作成二维码,并做展示和分享。
二、识别技术
3.射频识别技术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利用无线射频方式,在读写器和电子标签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的双向数据传输,达到目标识别和数据交换的目的。
日积月累
根据标签的供电方式,射频识别技术可分为三类,即无源RFID、有源RFID与半有源RFID。与条码识别技术相比,射频识别技术可以同时读入一批标签信息。
随堂练习
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二维码和RFID应用实例。
谢谢聆听!
INTERNET OF THINGS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