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学生如何快乐地“说”数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低年级学生如何快乐地“说”数学

资源简介

低年级学生如何快乐地“说”数学
楚雄州大姚县金碧刚诚完小 赵开良
联系电话:13308787047
数学教师在数学课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偏小,形象思维占优势,缺乏生活经验,数学语言表达还在起步阶段。在课堂上有如下几种表现:不会说的怕说;想说的又不敢说;敢说的又说不好。思维乱而无序,语言缺乏完整性、连贯性和规范性。针对这个话题,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快乐地说数学?笔者结合自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激发说话的欲望。
对于刚步入校门的一年级孩子来说,他们对周围的人和事物都感到很陌生,内心会产生一种既害怕又好奇的感觉。在这种复杂情感的影响下,一开始就想让他们在数学课上能大胆、快乐地“说”。那么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调动他们说话的兴趣。
1、让学生敢说。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课堂人文环境的建设,把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关爱这些人文因素注入课堂,营造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安全感、宽松感、愉悦感。研究表明,在愉快轻松、平等民主的气氛中,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得到激活。
当学生说不出时,我用鼓励的目光看着他和蔼地说:“没关系,再想想怎么说,一会再告诉老师,好吗?”当学生说得不太完整时,我就帮助他说:“真棒,如果你能结合某个地方,那就更完美了。”当学生有独到见解时,我及时鼓励他:“你真行,肯动脑,有创意。”
只有在和谐的气氛里,学生才会感到有话可说,感到自己的尊严。在教学中,教师要放下架子,不能有一副“师道尊严”的面孔,不可把自己当作权威,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在朋友面前什么都可以说,学生自然就无拘无束,愿意作老师的帮手,愿意说出自己的方案。
2、让学生想说。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将书本提供的内容进一步生活化、动作化、情景化,使学生全身心地置于真实的数学活动环境中,让学生产生迫切想表达内心思想的欲望,自然地流露,主动地参与到说的过程中去。
3、让学生愿说。
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作为教师,不应该吝啬表扬。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表扬的形式有不同的需求。低年级的学生除了希望得到老师的口头表扬以外,更倾向于老师奖励的“小红花”、“小红旗”等,这些对他们来说就象宝贝似的重要。在班级中,我们要建立一套完整合理的激励机制,以此来推动学生说的愿望。
每接一个班,我就会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开辟一块竞争园地,写上每个孩子的名字,对于表现好的学生奖励红花或小红旗。在数学课上,我会对表现好的学生奖励小红花,贴到黑板后的竞争园地上。学生对这一奖励表现得非常积极,学生都很愿意来说一说或做一做。
二、丰富说话内容。
低年级教材为学生提供富有儿童情趣并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探索活动,设计的情境、插图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图画的风格和色彩注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我利用看图说话、看图说算式、说算理、说操作过程等多种途径丰富说话内容。
1、看图说意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相互交流,说出插图的意思。
如:我在教学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加法”时,先让学生看可本地十页的插图,问: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学生看后马上举手回答:二(3)班和二(4)班的小朋友去坐车。接着我又问:有多少位小朋友呢?同学们七嘴八舌,有的说算式有的说算法。
2、看图说算式
看图列式当然首先得看清图意。我先是让学生说出完整的图意,说说二(3)班和二(4)班各有多少人?学生马上回答:二(3)班35人,二(4)班34人,接着我又问:共有多少人去坐车?学生很快就把加法算式说出来了。
3、说算理
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的17-9时,我先让学生说9+( )=17,学生很快说出9+8=17,接着我又问17-9=( ),学生很快回答等8。最后我又问你是怎样想的?学生就把想加法做减法这一算理说出来了。
三、培养说话能力。
同一个班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是不同的,有口才好的,也有沉默寡言、表现内向、不善言语的。为了让全班学生的口才得到平衡提高,在课堂教学中贯彻以“语言训练为主线,思维训练为主体”的教学思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话要说,有话可说。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使学生说话的热情得到激发、能力得到培养。
1、规范表达
(1)完整性。低年级的孩子说话常常是有头无尾,缺乏完整性。对于别人提出的问题,他们回答起来总是简单地说出答案。〖例如〗:我在教学乘法的意义时普偏学生把关键字“相同加数”说漏。我就采取以下步骤来说:“求( )个( )的( )叫乘法。”这样反复训练,学生就完整地把乘法的意义说清楚了。
(2)连贯性。连贯性是在完整性的基础上又更深一步的提升。完整性相对于学生来说是一句简单的话,而连贯性则是把多句简单的话说连贯,说通顺。在教学看图写算式时,我经常让学生看图编一个数学小问题。这时学生要说的话就多了。一开始我让学生先一句一句地说,然后把几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连贯。这样就降低了说的难度,学生提高得很快。
2、熟练表达
(1)自对自说。看图说意时,先让学生先自己对自己轻轻说一遍。大家讨论交流后,再一次自己对自己说一遍,从而比较出两次的不同点,既提高说话水平又巩固所学内容。例如:在教学“5的分与合”时,我没让学生简单地照例去摆双色片,而是创设了一个“我是小主人”的生活情境:邻居家的两个小朋友来做客,你拿出5个桃子招待他们,可以怎样分?提出问题后让学生通过边动手操作双色片,边操作边说出5可以分成4和1、3和2、2和3等结论。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口说去感知、体验和理解“分与合”的意义及其形成过程。这样做可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又符合儿童爱玩好动的心理特征。
(2)同桌互说。在学习完数的组成后,我让学生以对口令的形式互说。如:我在教学减法时,一个学生说5+8=13,另一个学生马上说13-8=5。学生非常喜欢这样的形式。不仅培养了说话能力,还培养了学生之间交流互助的能力。
(3)小组合说。在教学“观察物体”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所准备的物体拿出来,从不同的方向看一看,想一想。比一比哪一小组观察最细心,说得最完整?在这充满趣味性、挑战性的活动中,学生人人平等,个个兴致勃勃地投入到“看—想—说”的活动中。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有责任也有信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低年级学生能快乐地学数学,说数学。当然,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在课堂上就能见效的,它需要教师充分挖掘各种有利因素,并将它持之以恒。低年级的学生说话能力尚在起步阶段,只有让他们在起步阶段就打下扎实的说话功底,并把说话能力的培养坚持下去,才能对学生语言发展和语言表达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