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6.2 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课件(共5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6.2 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课件(共54张PPT)

资源简介

(共54张PPT)
3.划分
2.构成:
回顾性质判断构成和分类
1.含义:性质判断就是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这种断定是直接的、不附加任何条件的,所以,性质判断又称为直言判断。
量项 主项 联项 谓项
质: 肯定 否定
量: 全称 特称 单称
质与量结合:性质判断有六种基本的判断形式

全称肯定判断

全称否定判断

特称肯定判断

特称否定判断

单称肯定判断

单称否定判断
我们接下来看一下性质判断的推理是什么?
◆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所以,所有金属都不是不导电的。
◆唯心主义者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所以,唯心主义者是非马克思主义者。
◆有些学生是党员,所以,有些学生不是党员。
◆有些疾病不是传染的,所以,有些疾病是不传染的。
以上推理有什么共同特点
◆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 所以,所有金属都不是不导电的。
◆唯心主义者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所以,唯心主义者是非马克思主义者。
◆有些学生是党员, 所以,有些学生不是党员。
◆有些疾病不是传染的, 所以,有些疾病是不传染的。
前提
结论
性质判断
性质判断
结论是对前提的“变形”:从前提到结论,肯定判断变否定判断,主项依然是主项,谓项经过否定变成与原来概念相矛盾的概念。
这四个推理都是换质推理。
情境探究
第六课《掌握演绎推理方法》
第二框: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第一目:性质判断换质位推理
第二目:三段论推理
第二单元——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核心素养
科学精神:了解性质判断换质位推理、直言三段论推理。培养学生学习简单判断演绎推理的方法和兴趣,提高思维能力,树立科学精神。
公共参与:正确进行换质换位推理,练熟直言三段论推理,合理进行演绎推理。
1、性质判断换质推理的含义、规则、方法
2、性质判断换位推理的含义、规则、方法
3、什么是项的周延性
4、三段论推理的含义、结构
5、三段论的规则及违反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
结合书本p46-p.51,自主预习以下内容
1. 运用性质判断换质推理的必要性
在说话或写文章时,为了使表达更加适当和灵活,我们常常要根据上下文的具体情况,对一些性质判断的形式结构进行变换,如将肯定判断形式转化为否定判断形式,或者将否定判断形式转化为肯定判断形式,这就要运用性质判断换质推理。
一、性质判断换质推理
例:题海战术是不正确的的学习方法。
题海战术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
肯定判断
否定判断
2. 性质判断换质的含义
它是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质”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即将肯定判断形式转换为否定判断形式,将否定判断形式转换成肯定判断形式。)
例如: ①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
进行换质推理→ 所有金属都不是不导电的。
②凡革命者都是不怕困难的。
进行换质推理→ 凡革命者都不是怕困难的。
指的是性质判断形式的肯定或否定。
一、性质判断换质推理
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所以,所有金属都不是不导电的。
唯心主义者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所以,唯心主义者是非马克思主义者。
有些学生是党员,所以,有些学生不是非党员。
有些疾病不是传染的,所以,有些疾病是不传染的。
探究与分享
分析上述性质判断是如何换质推理以及应遵守哪些规则?
3.性质判断换质推理的规则
从所给真实前提必然地推出真实结论必须遵循的规则:
(1)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主项和量项。
(2)改变前提判断的质,即把肯定判断变为否定判断,把否定判断变为肯定判断。
(3)找出前提性质判断中与谓项相矛盾的概念,用它作为结论性质判断的谓项。
一、性质判断换质推理
4.性质判断换质推理的具体方法
换质推理的两步法:
第一步:主项和谓项不变,将联项“是”改为“不是”或“不是”改为“是”。
第二步:将谓项改为与其相矛盾的概念。
例如:有些唯物主义者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第一步:
有些唯物主义者 是 马克思主义者
第二步:
有些唯物主义者 是 非马克思主义者
一、性质判断换质推理
① 随地吐痰不是道德行为。
② 有些失足青年是可以教育的。
③ 所有物体都是运动的
④所有恒星都是发光体
⑤宪法赋予公民的所有权利都是合法的。
⑥这盘棋某甲没下赢。
反对关系
换质: 随地吐痰是不道德行为。
换质:有些失足青年不是不可以教育的。
换质:所有物体都不是不运动(静止)的
换质:这盘棋某甲下输了。
换质:所有恒星都不是非发光体
换质:宪法赋予公民的所有权利都不是非法的。
课堂练习
甲:“所有马都不是狗”,可以调过来说,“所有狗都不是马”。
乙:那我随便说一句话,你能给调过来吗?
甲:没有问题。
乙:有些人喜欢吃巧克力。
甲:有些喜欢吃巧克力的是人。
乙:再来,有些人不是相声演员。
甲:有些相声演员不是……
这一相声片段中可以调过来说的判断是哪一类型的判断?
在这个相声片段中,甲的最后一句话为什么说不下去了
情境探究
所有马都不是狗
点评:
所有狗都不是马
联项不变
主项
谓项
位置互换
全称否定判断
有些人(是)喜欢吃巧克力。
有些喜欢吃巧克力的是人。
特称肯定判断
联项不变
位置互换
主项
谓项
有些 人 不是相声演员。
有些相声演员不是人。
换位后
换位后错误的原因:前提中主项“人”是不周延的,换位后就是否定判断的谓项,就变成周延的概念,扩大了概念“人”的外延。
1. 运用性质判断换位推理的必要性
2. 性质判断换位推理的含义
为了从不同方面加深对事物的认识,我们有时需要将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进行互换。这就要运用性质判断换位推理。
性质判断换位推理,又叫换位法。它是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
简言之:就是改变主项和谓项的位置的推理方法。
例如:任何真理都不是教条。换位推理得出:任何教条都不是真理。
二、性质判断换位推理
所有的 马 都不是 狗 所有的 狗 都不是 马
有些 人 不是 相声演员 有些 相声演员 不是 人
量项
主项
联项
谓项
量项
主项
联项
谓项
思考:是不是所有的性质判断主项和谓项调换位置后都能成立?
3. 项的周延性
所谓项的周延性:指的是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周延性。
(1)每个性质判断都对其主项和谓项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作了断定。
①周延:一个性质判断如果断定了其主项或谓项所反映的全部对象,这个主项或谓项就是周延的。
②不周延:没有断定其主项或谓项所反映的全部对象,这个主项或谓项就是不周延的。
③在性质判断中,主项和谓项位置的变化会引起其外延断定情况的变化。
二、性质判断换位推理
所有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是无神论者。
例如:
主项反映的是全部对象
谓项反映的是部分对象
主项周延
谓项不周延
所有的无神论者都是马克思主义者。
“无神论者”变成主项外延变大
“马克思主义者”变成谓项外延变小
主项和谓项位置的变化会引起其外延断定情况的变化。
3. 项的周延性
(2)下表是六种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周延性情况:
判断种类 主项 谓项
全称肯定判断 周延 不周延
全称否定判断 周延 周延
特称肯定判断 不周延 不周延
特称否定判断 不周延 周延
单称肯定判断 周延 不周延
单称否定判断 周延 周延
《性质判断周延歌》
周延、不周延,质、量来判断。
主项看量项,全、单周延,特称不周延。
谓项要看质,否定周延,肯定不周延。
二、性质判断换位推理
有些人不喜欢打篮球
所有老虎都是动物
周延
不周延
所有老虎都不是狗
有些学生是团员
小明爱好音乐
这个人不是学生
周延
周延
不周延
不周延
不周延
周延
周延
不周延
周延
周延
下列判断主谓项均周延的是(  )
A.有的农民是科学家
B.有的青年不是党员
C.任何真理都不是教条
D.所有团员都是青年
C
【解析】主谓项均周延的判断有两种:全称否定判断、单称否定判断。在题干中只有C项符合题意。
主项看量项,(排除A、B)
全、单周延,特称不周延。
谓项要看质,(选否定C)
否定周延,肯定不周延。
课堂练习
4.性质判断换位推理的规则
从所给真实前提得出真实结论必须遵循的规则
(1)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联项。
(“质”不变,即肯定或否定不变)
(2)将前提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互换。
(3)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
①前提中周延的项,换位后可周延可不周延。
②结论中周延的项,前提中与之对应的项一定要周延。
③结论中不周延的项,前提中与之对应的项可周延可不周延。
二、性质判断换位推理
所有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是无神论者。
有些无神论者是马克思主义者。
例如:
前提中周延的项“马克思主义者”,换位后可周延可不周延。
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无神论者”,换位后也不能周延。
结论中周延的项“马克思主义者”,前提中与之对应的项一定要周延。
结论中不周延的项“无神论者”,前提中与之对应的项可周延可不周延。
不周延
周延
5.性质判断换位推理的具体方法
第一步:不改变联项。主项与谓项的位置互换。
所有的 商品 都是 劳动产品
主项
谓项
联项
量项
…… 劳动产品 是 商品
第二步: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不能周延。
有的 劳动产品 是 商品
前提:
结论:
前提:
有的 人 不是 说谎者
…… 说谎者 不是 人
有的 说谎者 不是 人
结论:
从特称否定判断的前提,不能通过换位法推理必然得出结论,犯了“扩大概念外延”的逻辑错误。
二、性质判断换位推理
类型 换位前 换位后
全称肯定判断 所有的A都是B 有的B是A。
全称否定判断 所有的A都不是B 所有的B都不是A
特称肯定判断 有的A是B 有的B是A
特称否定判断 有的A不是B 有的B不是A
(A由不周延变周延)
单称肯定判断 A是B 有B是A
单称否定判断 A不是B B不是A
错误,
不能进行换位
不能直接进行换位,
换位后需转换为特称肯定判断。
不能直接进行换位,
换位后需转换为特称肯定判断。
归纳总结:性质判断中可以进行换位推理的情况
可以直接进行换位。
可以直接进行换位。
可以直接进行换位。
六种性质判断中可以进行换位推理的有哪些?
1.可以直接进行换位推理的是: 全否、特肯、单否。
2.不能直接换位,但可以进行换位推理: 全肯、单肯。
3.不能进行换位推理的是:特称否定判断。
方法 含义 逻辑规则
换质法 换质推理 改变已知判断的“质”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 将性质判断的形式结构进行变化,即肯定判断形式与否定判断形式进行互换。 1.量项和主项不改变
2.联项肯定变否定,否定变肯定
3.谓项改为与其相矛盾的概念
换位法 换位推理 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将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进行互换 1.联项不改变
2.主项和谓项的位置互换
3.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可能需要改变量项)
知识归纳:性质判断的推理方法
所有走私活动都是违法的
所有侵略战争都不是正义战争
有的金属是液体
有些人不是相声演员
曹操 是 军事家
刘备 不是 汉高祖
有些违法的是走私活动
所有正义战争都不是侵略战争
有的液体是金属
不能进行换位
有军事家是曹操
汉高祖不是刘备
课堂练习
1、下列不属于换位推理的是( )。
A.有些胎生的动物是会飞的,所以,有些会飞的动物是胎生动物
B.金子是会发光的,所以有些会发光的东西是金子
C.有些教师不是师范院校毕业的,所以,有些教师是非师范院校毕业的
D.所有商品都是有使用价值的,所以,有些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是商品
C
课堂练习
2.要保证换位推理从所给的真实前提得出真实的结论,必须遵守的规则是(  )
①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联项 
②推理时不改变判断的主项和量项 
③将前提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互换 
④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C。解析②是换质推理应遵循的规则,不符合题意。故含有②的题肢均应舍去。故选C项。
课堂练习
3.下列不属于换位推理的是(  )
A.有些胎生的动物是会飞的,所以,有些会飞的是胎生动物
B.金子是发光的,所以有些发光的是金子
C.有些教师不是师范院校毕业的,所以,有些教师是非师范院校毕业的
D.所有商品都是有使用价值的,所以,有些有使用价值的是商品
答案C
解析注意关键词“不属于”换位推理。故选C项。
课堂练习
在思维活动中,我们可以将换质法和换位法结合起来使用,即进行换质位推理(换位质推理)。
1. 性质判断换质位推理的含义
正确的运用性质判断的换质位推理结构,不仅可以起到变换语句形式或语气的作用,而且可以起到调整或强调认识重点的作用。
2.运用性质判断进行变形推理的作用
三、性质判断换质位推理
例如:我们赞美一个人的长相,说“你不丑”, 显然不如运用换质法转换为“你很漂亮”,让人听起来更加舒心;
同时,还可以继续运用换位法,说“最美是你”,更令对方感到备受重视和欣赏,心情甜蜜。
请你试着分析小明的推理结构?
小明与小华在学习三段论的推理知识,小明说了一个三段论推理让小华分析。
正当防卫是不负刑事责任的,
小张的行为是正当防卫,
所以,小张的行为是不负刑事责任的。
情境探究
正当防卫是不负刑事责任的,
小张的行为是正当防卫,
所以,小张的行为是不负刑事责任的。
请找出该推理的前提和结论是什么?
前提
结论
大项
小项
中项
中项
大项
小项
每个三段论都有两个前提,为了区别,把包含大项的前提叫大前提,包含小项的前提叫小前提。
大前提
小前提
点评:
比较三个判断,看出了什么?
1. 三段论推理的含义
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种重要形式。
它是以两个已知的性质判断为前提,借助一个共同的项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推理。
公共场所是禁止吸烟的,
展览厅是公共场所,
所以,展览厅是禁止吸烟的。
例如:
两个已经的性质判断
新的的性质判断
四、三段论推理
2. 三段论的结构
(1)项:①“大项”: 结论中的谓项;
②“小项”: 结论中的主项;
③“中项”: 结论中不出现而在前提中出现两次的那个项。
(2)前提:①大前提: 包含大项的前提;
②小前提:包含小项的前提。
(3)大项、小项和中项的关系:
三段论的大项和小项在前提中并没有直接发生联系,只是分别和中项有一定的关系,通过中项这个媒介,大项和小项才有了一定的联系,构成了三段论的结论。
四、三段论推理
公共场所是禁止吸烟的,
展览厅是公共场所,
所以,展览厅是禁止吸烟的。
前提
结论
大项
小项
中项
中项
大项
小项
大前提
小前提
例:
(4)推理结构
S
M
P
结构式
所有 M 都是 P
所有 S 都是 M
所以,所有 S 都是 P
小项
大项
中项
大前提(包含大项)
小前提
(包含小项)
结论
四、三段论推理
2. 三段论的结构
所有人都会死
苏格拉底是人
所以苏格拉底会死
请你试着分析推理结构。(3项、2前提、1结论)
大项
小项
中项(媒介)
大前提
小前提
结论
苏格拉底经典“三段论”
课堂练习
3. 三段论的规则及违反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
(1)①一个形式结构正确的三段论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
②如果出现四个不同的项,结论就不能必然得出。犯“四概念”的逻辑错误。
例如: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我是群众,
所以,我是真正的英雄。
两个“群众”不是同一个概念,不能起到联系大项和小项的媒介作用,所以结论不能成立。
大前提中的“群众”概念指的是总体
小前提中的“群众”概念指的是个体
犯“四概念”的逻辑错误。
四、三段论推理
中项“廉洁的”在大前提和小前提中都不周延,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主项看量项,
全、单周延,特称不周延。
谓项要看质,
否定周延,肯定不周延。
3. 三段论的规则及违反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
(2)①一个形式结构正确的三段论的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
②违反这一规则,就会犯“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所有的正当防卫都是不负刑事责任的,
小张的行为是正当防卫,
所以,小张的行为是不负刑事责任的。
中项“正当防卫”在大前提中周延,在小前提中不周延。符合规则
例如:
优秀干部都是廉洁的,
小丽是廉洁的,
所以,小丽是优秀干部。
谓项要看质,
否定周延,肯定不周延。
四、三段论推理
3. 三段论的规则及违反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
(3)①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
②否则,就会犯“大项不当扩大”或“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
班干部都要有集体荣誉感,
我不是班干部,
所以,我用不着有集体荣誉感。
例如:
谓项要看质,
否定周延,肯定不周延。
大项不周延
大项周延
犯“大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
自媒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
自媒体也是娱乐的工具,
所以,娱乐的工具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
谓项要看质,
否定周延,肯定不周延。
小项不周延
主项看量项,
全、单周延,特称不周延。
小项周延
犯“小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
四、三段论推理
3. 三段论的规则及违反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
(4)①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三段论中不能有两个否定前提)
②结论为否定,当且仅当,前提中有一否定。
所有的正当防卫都是不负刑事责任的,
小张的行为是正当防卫,
所以,小张的行为是不负刑事责任的。
结论为肯定,大前提、小前提都为肯定。
结论为否定,当且仅当,前提中有一个否定。
所有的迷信都不是科学,
电脑算命是迷信,
所以,电脑算命不是科学。
调查报告不是文学作品,
这篇文稿不是调查报告,
所以,这篇文稿是文学作品。
调查报告
这篇文稿
文学作品
中项与大项、小项都是排斥的不相容关系,起不到确定大项和小项关系媒介作用,所以从前提得到结论没有保真关系。
两个否定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
四、三段论推理
①一个形式结构正确的三段论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
②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
③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
④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
【三段论推理口诀】
中要周延词项三,大项小项不扩展,
一特得特否得否,否特成双结论难。
总结:三段论推理的一般性规则
1.物质是不灭的,
粉笔是物质,
所以,粉笔是不灭的。
3.共青团员都是青年人,
小王是青年人,
所以,小王是共青团员。
2.歌唱家是艺术家,
齐白石不是歌唱家,
所以,齐白石不是艺术家。
4.所有的自然数不是负数,
所有小数不是自然数,
所以,所有小数是负数。
“四概念错误”:
“物质”:客观实在,
后者 : 具体物质形态
“大项不当扩大”:
前提中不周延的项结论中不得周延。
“中项两次不周延”:
青年人均为肯定判断的谓项。
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必然得出结论
分析下列三段论推理结构是否正确?
课堂练习
请分析下列三段论推理中所犯的错误。
序号 推理 所犯错误
① 社会主义国家不是资本主义国家。美国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
② 贪污行为是违法行为,张某的行为不是贪污行为,所以,张某的行为不是违法行为
③ 洋奴会说洋话,你主张读洋书,所以,你就是洋奴
④ 三好学生都是优秀的。小红是优秀的,所以,小红是三好学生
双否前提
“大项不当扩大”
“四概念”
“中项不周延”
课堂练习
4. 三段论推理规则的意义
只有熟知其推理的规则,才能自觉地避免这类推理中的逻辑错误,进而揭露诡辩,维护真理。
【特别提示】保证三段论推理结构正确的条件
凡是符合基本规则的三段论,其推理结构就是正确的;违反其中任何一条规则,其推理结构都是不正确的。
四、三段论推理
D
1、艾滋病不是源于中国,肺炎不是艾滋病,所以,肺炎不是源于中国。以上三段论之所以错误,是因为它违反了以下推理规则(  )
A.一个三段论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
B.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
C.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
D.两个否定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
【解析】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结论为否定,当且仅当,前提中有一否定。
课堂练习
2、所有学生都喜欢看书,你是老师,所以,你不喜欢看书。以上三段论之所以错误,是因为它违反了推理规则中的( )
A. 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
B. 一个形式结构正确的三段论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
C. 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
D. 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
B
课堂练习
3、“这个学生是靠‘希望工程’捐助读书的,这个学生考上了清华大学,所以,凡是考上清华大学的都是靠‘希望工程’捐助读书的。”这个三段论推理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
A.四概念 B.中项不周延
C.大项不当扩大 D.小项不当扩大
D 解析:A:材料中的三段论推理只有三个不同的项,所以该推理没有犯“四概念’的逻辑错误,A不合题意。
B:该推理的两个前提均为单称肯定判断,结论为全称肯定判断,前提中中项周延两次,所以没有犯“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B不合题意。C:前提中大项不周延,结论中大项仍不周延,所以没有犯“大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C不合题意。D:前提中小项不周延结论中小项周延,因为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所以该推理犯了“小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D符合题意。
D
课堂练习
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性质判断换质位推理
性质判断换质推理
(换质法)
性质判断换位推理
(换位法)
含义
推理方法
遵循的规则
含义
主、谓项的周延性
推理方法
遵循的规则
三段论推理
三段论推理的含义及构成要件
一般性规则
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
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
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
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
知识小结
1.要保证换位推理从所给的真实前提得出真实结论,必须遵循的规则有(  )
①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联项
②推理时不改变判断的主项和量项
③将前提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互换
④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解析】 ②是换质推理应遵循的规则,不符合题意。故选C。
C
课堂练习
2.下列判断谓项不周延的是(  )
①思维规律不是主观臆造的
②思维规律是有客观性的
③有的花不是香的
④有的花是不香的
⑤学校都是教育机构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解析 :①为全称否定判断;②⑤为全称肯定判断;③为特称否定判断;④为特称肯定判断,依据性质判断主谓项周延情况可知,②④⑤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
D
课堂练习
3.“中学生不是没有理想的”,对这一判断的种类、主项和谓项分析正确的是(  )
A.全称肯定判断 主项—周延 谓项—不周延
B.特称否定判断 主项—不周延 谓项—不周延
C.全称否定判断 主项—周延 谓项—周延
D.单称否定判断 主项—不周延 谓项—周延
解析 :“中学生”代表所有的中学生,断定了“中学生”的全部对象,周延;谓项属否定式,也周延,故选C项。
C
课堂练习
4.“凡抢劫罪都是故意犯罪,这个行为是故意犯罪,所以,这个行为是抢劫罪。”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
A.大项不当周延
B.小项不当周延
C.中项不周延
D.中项周延
解析 :中项“故意犯罪”在两个前提中都没周延,这就违背了“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的三段论规则,故正确答案为C项。
C
课堂练习
5.“我们不靠天吃饭,而靠天吃饭是做自然界的奴隶,所以,我们不做自然界的奴隶。”这个三段论是(  )
①三段论有效式 
②犯小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 
③犯大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 
④违反“前提中不周延的大项或小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的规则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大前提中“做自然界的奴隶”是不周延的,而结论中“做自然界的奴隶”是周延的,这就违背了“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的三段论规则,③④符合题意。①②对题干说法错误,应排除。故选D
D
课堂练习
感谢聆听,下节课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