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5《这些事我来做》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些事我来做》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父母分担》的第二课,通过主动为父母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学习做家务的技巧,在劳动中增强小主人的意识、为家人奉献力量,在劳动中获得快乐、提高责任意识。懂得做家务是爱父母长辈的表现,感受做家务的乐趣,体会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的美好。课标要求道德修养: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尊敬长辈,关心体贴家人,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有家庭责任感。责任意识:指导学生知道简单的安全常识,懂得基本的家务技能和自我保护方法,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学习道德与法治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所以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以行动来体现感恩,旨在培养学生基本的生活本领和简单的生活技巧,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动承担家务,减轻父母的负担.不给父母添麻烦,在劳动中获得快乐、提高责任意识。懂得做家务是爱父母长辈的表现,感受做家务的乐趣,体会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的美好。学习目标1. 通过经验分享、情境体验和讨论交流,感受做家务的乐趣,明白自己有承担家务的责任,懂得分担家务活也是爱家人的表现。2. 通过交流和讨论,学会必要的、简单的劳动技能以及家务劳动的小窍门,了解在做家务劳动时注意安全。3. 通过具体的情境和小组表演,培养对家庭的责任感,熟悉身边的各种家务劳动,明白家务活要帮着做、学着做,更要坚持做,逐步培养乐于劳动的好习惯。4. 学会和父母沟通自己的想法,感受家人的辛劳,少给父母添麻烦,做生活的小主人。学习重难点1. 通过交流和实践,学会必要的、简单的劳动技能以及家务劳动的小窍门。2. 通过具体的情境和小组表演,培养对家庭的责任感,熟悉身边的各种家务劳动,明白家务活要帮着做、学着做,更要坚持做,逐步培养乐于劳动的好习惯。3. 学会和父母沟通自己的想法,感受家人的辛劳,少给父母添麻烦,做生活的小主人。学习方法教法:“在生活中,通过生活,为了生活”的德育宗旨下,我将采取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创设孩子喜闻乐见的生活情节,引起孩子的情感体验,帮助孩子理解教材内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课前准备1. 教师课前收集学生做家务的照片或视频。2. 家务擂台赛奖励贴纸若干。3. 制作“家务小能手”课前采访任务单。教学过程播放视频,课前导入1、小镜头视频同学们,你们瞧,这只小狗都做了什么呢 会做家务的小狗,简直太招人喜欢了。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承担的劳动,我们都称它为家务活。2、想一想同学们想一下,日常生活中的家务活一般都是谁来做呢?是啊,一般都是爸爸妈妈都在做。你还记得父母辛苦工作的场景吗?看到劳累的父母,你又什么感受?有没有想过为爸妈做些什么?3、导入语:如果我们能够主动帮助家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那爸爸妈妈就能更轻松一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跟这些公物有关的一课----《这些事情我能做》。(设计意图:以视频谈话的形式导入,非常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辛苦,体会做家务是每个家庭成员的责任,为学好本课铺垫情感基础。)讲授新课环节一:家务分享会任务1:家务交流小调查你都会做哪些家务?做家务有什么好处呢?请同学们拿出可见完成的家务交流小调查。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出示“学校公物调查表”。学生交流汇报。任务2:说一说1、师追问:这么多家务活是谁来做呢?你平时做过哪些家务呢?2、出示书本32页的三幅图,提问:有三个同学呀,他们就经常在家主动帮忙做家务°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图中的小朋友都在做什么家务活?生1、扫地生2、淘米煮饭生3.....提问:同学们,你们平时都做过哪些家务呢?生1:洗碗、洗衣服生2:整理书包、整理房间3、、师小结: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分享,老师发现呀,原来大家都有能力承担一部分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这些事呀,我们都能做。(设计意图:链接旧知,基于学情展开教学。通过师生对话、采访交流等方式激活学生生活经验,营造人人做家务的氛围,调动学生做家务的积极性。)环节二:家务擂台赛任务1:看看他是谁1、说一说:同学们,你们看,这是我们班的哪位同学呢?他正在做什么家务呢?能请这位同学来分享一下做这项家务的绝窍吗?2、过渡语:你也能像视频中的同学一样,做好这些家务活吗?任务2:班级家务擂台赛(1)请设计几项家务擂台赛的项目。(2)请大家根据自己的长项自荐参加其中的擂台赛项目。 叠衣服比赛 剥玉米粒比赛 摘豆角比赛任务3、小采访:(1)你为什么会学做这项家务?(2)你为什么能把这项家务做得又快又好呢?(3)你在生活中一直坚持做这项家务活吗?你有什么感受?小提示:我们尝试着做家务,不仅能减轻大人的负担,而且在动手做的过程中,还会有许多收获。任务4:头脑大风暴:1、做家务有什么好处呢?你能说出一些来吗?2、知识窗:做家务好处多。(设计意图:四年级的学生大多已具备一定的劳动技能,因此课堂上不再安排时间让孩子学习技能,而是为孩子提供了展示的平台,通过孩子喜闻乐见的小擂台形式,选择了难度适中的折衣服比赛,让孩子们来展示自己学到的家务技能。在小擂台的流程安排上,可以先进行四人小组比赛,再选出代表参加全班的比赛。这样可以让每个孩子都有参与实践的机会,而不是只做课堂的旁观者。选出代表后,组员内又通过互助的方式帮助这位同学把衣服折得更好。助人者自助,在互助的过程中,每个孩子的劳动技能又再次得到了巩固和提升。擂台为孩子们提供了实践的机会,但在实践之后还需要进一步梳理和提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采访、交流明确做家务的意义和带来的好处,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做家务的意愿和积极性。)环节三:愿做哪种人任务1:阅读角《夏丛艳日记》。1、思考:读了这篇日记,你有什么感受?你能从主人公的身上学到些什么呢?2、小分享(课本第35页):有人愿意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并且做得非常出色。但也有人又不同的想法,看看他们的做法,并思考:(1)你觉得这些孩子可爱吗?(2)想象自己身上有他们的影子吗?任务2:说一说1、我家有个小皇帝:(1)奶奶总是给她整理床铺。(2)到现在,他的书包还要妈妈来收拾。2、说一说:你是怎么看待这些同学的行为的?你是家里的小皇帝吗?任务3:小讨论1、小组交流:相比之下,你更愿意做哪种人?2、有的同学说自己很想做家务,但是……(课本第35页)3、小讨论:你想对这些同学说些什么?课堂小结:学习和家务都是我们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两件事情,学习能够帮助我们掌握知识,做家务能够让我们学会独立,学会更好地照顾自己。因此,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兼顾学习,也要勇于承担家务。设计意图:这篇日记为学生提供了正面典型事例,借助榜样的作用,让学生明白作为家中的小成员,应该主动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替家长分担。利用教材选取的学生生活画面,针对部分学生不愿意做家务的一些主观原因,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生活,辨析他人的观点,旨在让学生理性思考做家务的意义与价值,懂得自己也是家里的小成员,不能只管好自己的事情,也应该合理安排时间为家庭出力,为父母分担,做个愿意主动承担家务劳动的好孩子。素养作业:1.基础性作业:以思维导图的体现做家务的收获。2.拓展性作业:在班级群中发布“一项家务活的劳动诀窍”小视频。3.实践性作业:请你把你的技能制作成为一张张的技能卡,等回家的时候,把你的技能卡当成小礼物送给爸爸妈妈,让他们有需要的时候使用技能卡来召唤你。(设计意图:基础性作业和拓展性作业,学生可以结合本课相关内容,在教材中找到依据。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在实践性活动中感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动承担家务,在劳动中获得快乐、提高责任意识。)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课堂上为孩子提供了展示的平台,通过孩子喜闻乐见的小插台形式,选择了难度活中的折衣服比赛,让孩子们来展示自己学到的家务技能。在小擂台的流程安排上,可以先进行四人小组比赛,再选出代表参加全班的比赛。这样可以让每个孩子都有参与实践的机会,而不是只做课堂的旁观者。选出代表后,组员内又通过互助的方式帮助这位同学把衣服折得更好。助人者自助,在互助的过程中,每个孩子的劳动技能又再次得到了巩固和提升。擂台为孩子们提供了实践的机会,伯在实践之后还需要进一步梳理和提升,教师弓导学生通过采访、交流明确做家务的意义和带来的好处,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做家务的意愿和积极性。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选取的学生生活画面,针对部分学生不愿意做家务的一些主观原因,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生活,辨析他人的观点,旨在让学生理性思考做家务的意义与价值,懂得自已也是家里的小成员,不能只管好自己的事情,也应该合理安排时间为家庭出力,为父母分担,做个愿意主动承担家务劳动的好孩子。总之,本节课应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利用信息技术2.0助力课堂,创建了生动直观的自主课堂,较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由于活动式教学紧紧贴生活实际,学生的兴趣高涨、思维发散,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当然,本节课肯定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或不足。请各位同仁多提宝贵意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