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4《买东西的学问》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4《买东西的学问》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4《买东西的学问》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买东西的学问》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做聪明的消费者”的第1课。本节课共有二个活动主题:第一部分"学会看包装",主要引导学生关注商品外包装上的相关信息,学会通过商品包装上的信息了解商品,帮助自己选购合适的商品。第二部分"避免购物小麻烦",结合实体店购物或网店购物等多种购物渠道,引导学生探讨购物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学习通过一些方式避免购物带来的麻烦和纠纷。
课标要求
道德教育:学习合理消费的途径和方法。
法制教育:知道法律能够保护我们的生活。
学情分析
大部分四年级学生已有一些购买学习用品的消费经验,但独立购买其他生活用品的经验仍较少。学生的消费欲望较强,但缺乏相关生活经验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存在购物时可能会因贪便宜买到三无产品、质量不好的产品或者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等问题,以及对发票、"三包"卡等认识不足的情况,所以,他们容易成为消费的弱势群体。因此,本课通过对四个不同部分(两个课时)的学习,引导学生掌握购物常识和技巧,学做文明消费者,同时培养学生的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学习目标
1、懂得要想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就要懂得买东西的学问,知道凡是正规的商品,外包装上都有厂名厂址、使用说明、生产日期等内容。
2、学会通过商品的外包装、小标签、说明书等等来了解商品的信息,认识绿色商品、质量安全等标志。
3、懂得在购物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产品有无质量检验合格证、商品生产厂名厂址、生产日期、有效期等等,并且可以通过索要发票等一些方式来避免购物带来的麻烦和纠纷。
4、了解网购的优点,同时了解网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学会在网上购买价廉物美、称心如意的商品。
学习重难点
重点:了解购物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学会正确购物,避免购物带来的麻烦和纠纷。
难点:引导学生了解一些购物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学会如何购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
学习方法
教法:让学生主动观察、主动探究、深度思考学习的启发式教学:信息技术2.0支持下的互动式教学。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课前准备
一些商品的包装袋、标签、说明书等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上课前,老师想问问大家你们有自己去购物的经历吗?你们都买了什么东西呢?
2、揭示课题
大家都没有过购物的经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购物的经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才能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呢?这里面可有不少的学问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买东西的学问》。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导入,引发学生对包装的关注,更加自然的把学生带入本节课当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讲授新课
活动一:学会看包装
任务一:观察食品包装袋
大家都喜欢吃零食,那在每袋食品的包装带上都有哪些信息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食品包装带上都有哪些信息?
学生自由回答
请同学根据自己带来的零食袋拿出来进行观察,看一看一般正规的零食外包装都有哪些内容?
全班交流总结。
(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观察,对商品的外包装建立认识,了解它们的作用,从而激发观察生活关注周围环境的兴趣。为突破重难做好铺垫。)
任务二:其它商品信息
学生分组活动,仔细观察其它商品上都有哪些信息?
小结:其实,不仅仅是食品有商品信息,其他的商品按照规定都有商品的标签、外包装、说明书等等。一般来说,同类产品标签上的信息内容都是差不多的。因此,我们在购买东西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这些商品标签、外包装、说明书等。
(设计意图:学生的参与面广,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通过对自己带来的商品包装袋进行对比,明白在购买东西时应注意看什么,与此同时,本课目标也得到了落实。)
任务三:认识标志的名称及含义
出示标识,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你在哪里见过这样的标志?知道这些标志的含义吗
全班共同交流讨论,引导学生了解这4个标志的名称及含义。
小结:同学们,商品中的这些标志,我们也要学会辨认,这对于我们能否购买到质量有保证的商品有很大的帮助。总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多多了解商品的有关知识,才可能购买到放心的商品。
(设计意图:此环节知识量较多,需要加强学生的参与,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适时加以引导。)
活动二:避免购物小麻烦
任务一:认识发票
我们在日常购物中,并不是每次都能一帆风顺的,有的时候在购物的过程中,我们会遇一些麻烦和纠纷,这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怎样才能避免掉这些购物中的小麻烦呢?
你们在跟着父母去购物中,商家都会给我们一张发票,在超市购物中有购物的清单小票。这些小票有什么作用?
学生自由回答。
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小结:一张小小的发票,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我们不能小瞧发票的作用,在购物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索要发票,不能因为某种原因而放弃索要发票的权利。一旦发生质量问题,也可拨打12315进行消费者维权。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购物知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知。)
任务三:网购的利弊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达,网络购物作为一个新兴事物,逐步被人们接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越来越信赖网络购物。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网络购物的一些知识。
我们在网购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学生小组讨论,总结汇报。
小结:网络购物作为一个新兴事物,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网络购物具有方便快捷、便宜实惠等方面的优点,虽然他还有一些缺点,但是我们只要在网购的过程中注意一点,就能购买到价廉物美的商品,还能享受购物的愉快。
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知道在购买东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商品的信息,要看清楚商品的标签、外包装、说明书等等。并且在购物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索要购物发票,不在流动摊点购物,以避免购物带来的麻烦和纠纷。同学们,只要我们学会购物的一些小窍门,就会购买到价廉物美的商品,还能享受到购物的愉快。
素养作业
(设计意图:学生可以结合本课相关内容,在教材中找到依据,让学生在实践性活动中感悟如何购买商品,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
教学反思
我在设计本课时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购物是有很多学问的。
课前,我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包装袋和商标,大多数学生准备的是食品、文具和服装的吊牌,这些离他们的生活更近一些,少数同学借助书本了解到家用电器的一些知识,准备了电器的使用说明,大家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都很高。但是由于种类过多,涉及的知识广博,课堂时间有限,所以不少涵盖的知识无法尽情展开学习。
课堂上我采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使学生在购物中,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学会选择价格比较合适的商品。在教学中我重在让学生在交流、沟通、行动中明理。学生在自主观察探究的基础上,组内分享经验和收获,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但在让孩子们了解各种标志时,我只是简单地去表述,没有从最贴近学生的话题展开,学生的理解可能不够透彻。在知识窗的教学上过于直接,没有给学生交流讨论,自我感知的时间,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多注意,在教学相关内容的时候先出示内容让学生议一议、认一认、猜一猜,在此基础上,再出示“知识窗”内容,一起读一读以便更好明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