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2.6《我参与 我奉献》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2.6《我参与 我奉献》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6课《我参与 我奉献》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我参与 我奉献》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中的内容。第二单元旨在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对个人和公共生活的关系有全面的认识,懂得公共生活的有序和谐需要每个公民共同参与,重在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法治意识。本课由四个话题组成“友善相待”、“文明有礼”、“服务社区”、“参与公益”,本节课我设计了“友善相待”这个话题。
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五年级的学生能够意识到要关爱与自己关系亲密的人,如父母长辈、同学朋友等。但是对于公共生活中与自己关系不密切、接触不多,甚至是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则缺乏友善相待的意识和情感。因此,本课设定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到公共生活中的陌生人同样需要得到我们的尊重与关爱,当社会中每个成员都有这样的意识和行为时,我们的社会会更加和谐美好。
学习目标
1. 知道公共生活中人与人相处需要平等相待、互相关爱。
2. 知道传递温暖的过程中,要学会相互理解、相互帮助,考虑被帮助者的感受。
3. 明白要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和奉献。
4. 了解国家、社会对弱势人群关爱的措施,知道帮助弱势群体需要多方合力。
学习重难点
重点:知道公共生活中人与人相处需要相互尊重,树立平等相待、互相关爱的友善观。
难点:了解社会对老年人和残疾人等弱势人群的相关法律规定,依法维护相关权益。
学习方法
教法:让学生主动阅读、主动思考、深度学习的启发式教学,信息技术2.0支持下的互动式教学。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学习过程
新课导入:
1.师: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公共生活,明白了作为公民,我们要维护公共利益,也懂得了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的秩序来维护。今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第二单元第六课《我参与 我奉献》。
2.师: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歌曲——《友善歌》。(播放视频)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我们,在生活中与人要平等尊重,做到友善相待,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聊聊“友善”这个话题。
【设计意图】通过一首《友善歌》,让学生初步了解感受友善的含义及作用,引导学生自然进入友善相待一课的学习。
教学过程
活动一:爱心早餐送温暖
1.听《爱心早餐》的故事
师:在每个城市当中,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做着这样的事,让我们一起来看视频吧。(视频:清洁工打扫街道)
师:在面对这些人的时候,有一位餐馆老板做了什么呢?
不论严寒酷暑,环卫工人一般凌晨4点出门,早餐就吃自带的干粮。一位餐馆老板看到环卫工人很辛苦,就每天清晨为所在地区的环卫工人提供免费早餐。许多到餐馆用过早餐的环卫工人说:“进了店,暖烘烘的,店主人也很热情。吃了之后,浑身都很温暖。”餐馆老板表示:“每天看着这些城市美容师长年风餐露宿很艰辛,一直想着为他们能做些什么,现在我个人所表达的仅仅是一份微不足道的心意。(学生音频)
2. 请同学们思考:餐馆老板提供的仅仅是免费的早餐吗?
预设:
生1:我认为餐馆老板提供的早餐会让辛苦工作的清洁工心里暖暖的。所以餐馆老板送去不仅仅是早餐,还是浓浓的关爱。
生2:我也认为餐馆老板提供的不仅仅是早餐,还是对那些为我们默默奉献的人们的友善之举。
师:是啊,同学们说的真好,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这餐馆老板面对浑身尘土的清洁工,不但没有嫌弃,还送上了免费的早餐,送上了温暖,送上了关爱,送上了友善, 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让我们一起为这位老板点一个大大的——赞!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了解清洁工的辛苦,学习爱心早餐的故事,让学生初步感受餐馆老板对清洁工友善相待的行为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
3.小组合作交流:
师:同学们,其实在公共生活中,我们小学生也同样可以为身边需要关爱的人送去温暖,如果你遇到下面的情况,你会怎么做呢?请小组内进行讨论。
(1)遇到问路的外地人,我们可以
师:在确保我们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为别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2)公交车上,遇到老人、抱孩子的乘客,我们可以
师: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就让们把这份美好继续传承下去吧。
(3)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为我们做核酸时,我们可以
师:疫情来临时,这些白衣天使是最美的逆行者,我们应该向他们致敬。
(4)看到同学受伤时,我们可以
师: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你会收获最珍贵的友谊。
4.同学们,生活中,我们还能用很多方式帮助别人。我们小小的善举,可能就能为别人提供大大的帮助。
5.教师小结:
人与人相处需要平等相待。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需要彼此关爱,相互帮助。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也是快乐自己。
【设计意图】设置情境,使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自己也能为身边需要关爱的人提供帮助,培养学生对人友善相待的行为。
活动二:理解尊重传递正能量
(一)爱心衣物捐赠活动
师:当然,我们在帮助关爱他人的过程中,也一定要理解、尊重被帮助的人。某社区居委会计划开展“爱心衣物捐赠活动“,为此,居民们提出了两种方案。
方案一:每周六上午在社区正门设置“爱心衣物捐赠、领取处”,号召社区居民把自己不穿的、质量尚好的干净衣物捐赠给需要的人。有需要的人也可以在周六上午到捐赠处领取衣物。
方案二:在社区寻找一面普通的墙壁,画上漂亮的彩绘,安装好挂衣钩。大家随时随地把闲置的、干净的、没有破损的衣物挂在“爱心墙”上,也可以从墙上取走自己需要的衣物。
思考交流:两种爱心方案,你更欣赏哪个?说说你的理由。
预设:
生1:我赞同方案2 的做法,因为方案2的做法更加科学合理。大家可以随时随地的把要捐赠的衣物挂在爱心墙上,需要这些衣物的人,也可以随时随地把自己需要的衣物取走。而不必固定在某一个时间。
生2:我赞同方案1的做法……
生3:我也更赞同方案2的做法,因为方案1要求捐赠人和接受捐赠的人同时出现在社区正门,这样会让接受捐赠的人心里不舒服,而方案2就很好的避免了这种见面的尴尬。捐赠的人只要把衣服捐赠出去就行,不必知道接受捐赠的人是谁,这就更好的考虑到了被帮助人的感受。
师小结:是啊,同学们,平等友善可以传递正能量。在温暖的传递过程中,我们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社会将会更加美好!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思考、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懂得友善要以尊重为前提,要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友善,帮助别人时要考虑被帮助人的感受。
(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师:大家还记得吗?2020年,新冠肺炎病毒突如其来,湖北成为疫情最严重的地区,全国各地支援湖北,咱们书上第35页阅读角便是当时情况的写照,中国人在湖北抗疫中展现了中国精神,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国担当。
师:就在前不久这春暖花开的季节,咱们邯郸也受到了新冠疫情的袭击,整个城市按下了暂停键,当我们居家封控时,那些逆行而上的邯郸人却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抗疫第一线,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播放视频)
看完视频,大家发现视频中有哪些人在默默奉献?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生1:我在视频中看到了医护人员,他们……,我想对他们说……
生2:清洁工
生3:保供企业
生4:志愿者
随机采访:贾永上同学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总结引导)
师:同学们,世间哪有那么多的岁月静好,真的是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当然,在封控期间,我们同学们小手拉大手,做到足不出户,不给社会添麻烦,也是一种参与,一种奉献,就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自己,送给所有冲锋在抗疫一线的邯郸人。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课本中湖北抗疫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内容,结合邯郸抗击疫情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感受疫情中人们的友善之举,不同的群体之间相互帮忙,共同抗疫,明白要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
活动三:关爱弱势群体
师:每个社会成员都要肩负应尽的责任地,多理解他人,为他人着想。同时,我们需要国家和社会在制度、设施等方面提供有效保障。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有哪些法律规定:(学生音频)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七条(节选)
全社会应当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
国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为残疾人提供捐助和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三条
国家保障老年人依法享有的权益。
老年人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有享受社会服务和社会优待的权利,有参与社会发展和共享发展成果的权利。
禁止歧视、侮辱、虐待或者遗弃老年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对未成年人承担监护职责。
国家采取措施指导、支持、帮助和监督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
思考1:你发现这些法律规定有哪些共同之处?
生:这些法律都是在维护社会中的一些弱势群体。
思考2:社会中还有哪些措施体现了国家对每个社会成员的关爱?
生1:公交车上爱心专座,老年卡、学生免费公交卡
生2:残疾人专用通到、医院绿色通道
生3:未成年人学生证、残疾证减免景区门票
生4:贫困家庭的资助
生5:法律援助12348
生6: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
师:同学们,我们身边有一些弱势群体,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我们应当平等地对待他们, 自觉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并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设计意图】通过对具体的法律条文的学习,引导学生明白社会成员需要国家和社会在制度、设施等方面提供有效保障,特别是更要关注弱势群体,了解国家通过各种措施对每个社会成员的关爱。
活动四:制作爱心卡传递友善
1、同学们,大到社会,小到各自的生活,都体现了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友善相待。那我们在生活中,也总会遇到困难和问题,是谁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向你伸出了友善的援助之手呢?让我们把感恩和感谢化作一张小小的爱心卡,将爱传递,将友善传递。(音乐:爱的奉献)
2、学生展示,说一说你想将爱心卡送给谁?为什么?(学生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制作爱心卡,感受他人曾对自己的友善之举,学会感恩,同时,将这份爱心和友善传递下去,起到明礼导行的作用。
活动五:希沃小游戏当堂检测图片
1、基础知识测试——拖动填空。
2、判断对错。
【设计意图】注重教育公平,班级优化大师随机选人参与课堂活动。
课堂总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在公共生活中,我们无论面对亲朋好友,还是素昧平生的陌生人,都要努力做到友善相待,这样我们才能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社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