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1.了解遣唐使、鉴真东渡、唐与新罗的交往、玄奘西行取经等史实,思考并认识外交的开放与唐朝国力强盛之间的关系。
2.识读《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像》《玄奘西行与回国路线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感知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3.学习鉴真为实现目标不懈努力、矢志不渝而六次东渡日本传播中华文化的毅力,学习玄奘西行和译经追求真知的精神;感受开放交流、兼容并包吸收外来文化对于世界各国文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中日文化交流;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中日文化交流的影响;玄奘西行。
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出示《玄奘西行求法(邮票)》,设问:《西游记》里的唐僧和历史上的玄奘有什么不同?导入新课。
探究新知
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一)遣唐使
【教师活动】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出示材料,引导学生概括日本遣唐使团的特点。
【学生活动】分析材料,回答:往来官方化;次数多;人数多;成员多样化。
【教师活动】出示材料,提问:日本政府为什么多次派遣唐使到唐朝?
【学生活动】分析材料,回答:为了学习唐朝先进的文化和制度。
【教师活动】依次出示材料和图片,提问:唐文化对日本文化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观察图片,知道日本在制度方面,学习唐朝制度,进行了大化改新;建筑方面,日本把唐朝先进建筑技术传回日本;文化方面,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货币方面,参照中国货币,创制日本货币;生活风俗方面,将中国的风俗习惯传回日本。
(二)鉴真东渡
【教师活动】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鉴真。出示图片《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像》及教材第20页《相关史事》,讲述鉴真东渡的经过。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了解鉴真百折不挠、矢志不渝、不畏艰难、持之以恒的精神。
【教师活动】提问:鉴真东渡的贡献是什么?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教师活动】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和隋唐往来频繁。出示表格,引导学生概括唐与新罗的往来。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填写表格。了解唐与新罗在文化、贸易、制度、科技与音乐方面的往来。
【教师活动】出示材料,讲述新罗人崔致远12岁入唐求学,18岁考中进士。后来他在唐朝做官,写下大量诗文。
【学生活动】了解新罗人崔致远的生平事迹。
三、玄奘西行
【教师活动】出示教材第21页《相关史事》,讲述玄奘西行之前国人称印度为天竺,唐朝与天竺有频繁的交往。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不畏艰险,历经磨难,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
【学生活动】了解玄奘西行的经过。
【教师活动】出示《玄奘西行求法(邮票)》及材料,提问:玄奘为何前往天竺取经?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回答:玄奘研究佛经后,发现谬误很多,于是决定亲自前往西域,求取真经。
【教师活动】出示《玄奘西行路线示意图》《玄奘西行与回国路线图》及材料,讲述玄奘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天竺。他遍访天竺的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10多年后,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提问:玄奘的贡献有哪些?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取经、游学、译经,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根据玄奘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教师活动】提问: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都经历了千辛万苦,他们是如何面对重重困难的呢?
【学生活动】思考后回答:鉴真东渡,前后6次,用了12年,困难重重,但他百折不挠,矢志不渝,终于成功。玄奘西行路途遥远,他不畏艰险,历尽磨难,为追求真理,坚韧不拔,意志坚定。
【教师活动】出示图片《大食人俑》《东罗马金币》《非洲黑人俑》,提问:下列文物出土于唐朝墓葬,这些文物反映出了什么?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回答:反映出唐朝与阿拉伯地区、欧洲和非洲都有交往。
【教师活动】出示《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示意图》及材料,引导学生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唐朝对外文化交流发展的原因有哪些?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学生活动】思考唐朝对外文化交流发展的原因,并填写表格。讨论交流得到的启示,如:大力发展经济,坚持对外开放,多向先进文化学习等。
课堂小结
唐朝是中国古代外交非常活跃的时期。唐朝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发达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唐朝又以兼容并包的开放政策吸纳外来文化之精华。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灿烂的中华文化深深地影响了友好邻邦,使中国成为东方文化的渊源,对日本、朝鲜等亚洲国家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遣唐使是这一时期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唐与新罗的交往则是中外交流的典型事例,既显示了中国对外友好的态度,也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板书设计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一)遣唐使
(二)鉴真东渡
六次东渡:矢志不渝的精神
主要贡献: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三、玄奘西行
西行经历和译经生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