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1.了解宋代农业、手工业发展和商业繁荣的表现,分析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掌握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史实,思考宋代经济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之间的关系。
2.通过提炼自然环境开发、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技术提高与区域扩展、商业与市场等关键词,理解这些因素在宋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3.感知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与现实价值,体会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途径。
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兴盛。
商业贸易的繁荣。
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出示图片《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介绍《清明上河图》以宏伟壮阔的画面,真实地描绘了北宋宣和年间清明时节汴河及其两岸的风貌。画面从右端开始,依次展现了东京城郊、汴河河道和热闹繁华的街道、店铺、酒楼,所绘情节有赶集、买卖,有闲逛、饮酒、闲谈,有拉纤、牵车、乘轿、骑马等,景象十分繁荣。提问:商贸市场繁荣的前提条件有哪些?
【学生活动】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探究新知
一、农业的发展
(一)原因
【教师活动】“苏湖熟,天下足”是宋代流行的谚语,说的是当时江浙一带的粮食产量高。南宋时,苏州、湖州一带已经成为农业的高产区,逐渐成为天下粮仓,南方农业发展逐渐超过北方。出示材料,引导学生探究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
【学生活动】分析材料,知道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包括:(1)政治因素。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2)经济因素。人口南迁,带来先进技术、经验和劳动力。(3)自然因素。南方自然条件优越。(4)政策倾向。宋代统治者非常重视经济的发展。
(二)表现
【教师活动】出示宋代农业发展的相关知识表格,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填写表格。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填写表格。了解宋代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发展的表现。
二、手工业的兴盛
(一)纺织业
【教师活动】两宋时期,南方的手工业非常繁荣,纺织业、制瓷业和造船业的成就尤为突出。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
【学生活动】了解宋代纺织业的发展水平。
(二)制瓷业
【教师活动】出示宋代瓷器的图片。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河北定窑、河南汝窑等地烧制的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了解宋代瓷器的发展水平。
【教师活动】提问:为什么景德镇的瓷器被誉为“饶玉”?
【学生活动】景德镇的瓷器胎质洁白,温润如玉。
(三)造船业
【教师活动】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都有很高的水平,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不仅规模宏大,设计科学,还配备了指南针。出示图片《福建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讲述宋代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在当时世界造船、航海领域中,都居于领先地位。
【学生活动】了解宋代造船业的发展水平。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一)商业都市的发展
【教师活动】出示材料,引导学生根据材料,说一说宋朝大都市商业繁荣的景象。
【学生活动】分析材料,回答:北宋都城开封店铺林立,商家实力雄厚,交易量大。南宋都城临安商业范围广,店铺遍及大街小巷,有一定规模,商品种类繁多。
【教师活动】商业日益繁盛,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街道以及宅巷之内到处可以开设店铺;经商的时间也不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都市的商贸活动也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作草市;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学生活动】了解宋代商业活动的发展。
【教师活动】出示材料,提问:宋代城市与唐朝城市有何不同?你更喜欢哪个朝代的城市生活,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活动】回答:唐都长安市坊严格分开,店铺营业时间有统一限制。宋代城市则是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
【教师活动】提问:商业贸易的兴盛对社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好处?
【学生活动】社会生产方面:商业贸易是商品交换的表现形式,是联系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桥梁。它的兴盛有利于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交换,推动国内市场和海外贸易的发展,从而激活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方面:商业贸易使社会上的产品种类更多,生活方式也更加丰富,经济收入得到提高,从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二)纸币的出现
【教师活动】出示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宋朝出现纸币的原因和作用。
【学生活动】分析材料,回答:原因是商品经济发展,纸币便于携带。作用是有利于商品的流通,促进商业贸易的发展。
【教师活动】出示图片《北宋纸币铜版拓片》《南宋纸币“会子”铜版拓片》。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学生活动】知道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时期的交子。
【教师活动】出示图片《“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铜版》。宋朝的商业空前发达。由于商业竞争激烈,有的商铺为招揽生意,开始以印刷广告的方式宣传自己的商品。
【学生活动】感受宋代商业贸易的繁荣。
(三)海外贸易的发展
【教师活动】宋朝的海外贸易比较发达,出示材料,提问:材料说明了什么?
【学生活动】分析材料,回答:南宋海外贸易税收利润丰厚,仅广州一处口岸,利税动辄百十万缗,成为国库财富的重要来源。宋朝统治者对此日益重视,要求任用称职并长期任职于此、熟悉事务的市舶官员,以吸引更多的外国商人前来贸易。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宋代海外贸易繁盛的表现。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是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四、经济重心的南移
【教师活动】出示表格,引导学生发现宋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有突出发展的地区都在南方。说明经济中心南移的过程。
【学生活动】知道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唐朝中期至两宋,南移速度加快,逐渐超过北方;南宋时期,南方成为全国经济的重心。
【教师活动】《宋史》中有这样的描述:“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就是说国家的赋税,主要依靠我国的东南地区。这反映出,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终完成。 课堂小结
宋代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农业技术更新,优良品种增多,农业产量大幅增加。丝织业、制瓷业均有重大发展,航海业、造船业成绩突出,海外贸易发达。南宋时期,南方地区进一步开发,促成江南地区成为中国经济中心之一,经济重心南移完成。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显现出了三个突出倾向:农业、手工业领域各项技术的创新与推广、海外贸易的繁荣与经济重心的南移。
板书设计
宋代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的发展
(一)原因
政治因素: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
经济因素:人口南迁,带来先进技术、经验和劳动力。
自然因素: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政策倾向:宋代统治者政策推进。
(二)表现
粮食作物:水稻
经济作物:茶树、棉花
二、手工业的兴盛
(一)纺织业: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
(二)制瓷业
北宋著名瓷都:江西景德镇
南宋制瓷业中心:江南地区
(三)造船业
造船业居世界领先地位(广州、泉州、明州)
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一)商业都市的发展
开封和杭州的人口达百万,商业繁盛
出现了早市、夜市、草市、市镇
(二)纸币的出现: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三)海外贸易
四、经济重心的南移
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