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甲午战争》教学设计 瑞安市新纪元学校学校 陈 莹学教依据1.教学关键问题:如何运用不同的资料有理有据地分析论证问题。行为动词:运用、分析论证。运用,其对象是各种不同的资料(资料的来源包括第一手资料、第二手资料,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表格、视频等)。分析论证,通过阅读分析、概括提取、解释推理,提炼历史观点;通过选择鉴别、比较分析、综合探究,论证历史结论。2.课标解读1-4-5 (节选)运用不同的资料有理有据地论述问题。解读:运用史料开展教学是最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是历史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的重要标志之一。帮助和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史料有理有据地分析论证问题,是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2-3-8 列举实例,综合多种因素,认识清末中国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解读:甲午战争给清末中国带来了空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围绕甲午战争,我们不仅要了解甲午战争的概况,更要探究其战败的原因及所产生的深远影响。3.教材分析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促使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它上承两次鸦片战争,下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列强侵华战争的分水岭。本课主要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角度解读甲午战争,通过本课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提高甲午战争对中国近代历史巨大影响的认识。二.学教目标1.知识目标:甲午战争的基本概况;理解甲午战争战败的原因;分析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对中国的影响。2.能力目标:通过自主学习、观看视频,培养学生获取、整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史料阅读、合作探究,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表达的能力、讨论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甲午战争影响的感悟,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民族责任感得到提升。三.学教重难点重点:探究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及其所带来的影响。难点:学会运用各种资料,提炼历史观点,论证历史结论。四.学教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五.学教流程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目标达成导入谈谈主观感受。呈现:两则“痛哭”甲午战争的材料。(引自革命家吴玉章回忆录(1878-1966)和《冰心的遗憾》)设问:少年未谙世事,九旬老者一切释然,可是他们都因为一场战争而痛哭,对此,你有何感想?引发学生参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感知﹒甲午之殇观看视频,完成表格。播放:甲午战争过程视频活动:结合视频,完成以下表格呈现:《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讲解:甲午战争简要过程。通过视频资料、地图资料的观看和学习,掌握甲午战争的概况。寻因﹒甲午之殇史料分析、小组合作、发表观点。(学生结合材料回答,其他学生补充)呈现:文字材料设问:这场中国拥有天时地利的战争中,象征着中国进步、强大、希望的北洋水师全军覆亡了,原因何在?呈现:(详见《任务单》)合作探究:分析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的原因。归纳:甲午战争清朝战败的原因。开放题,学生根据知识积累,谈感性认识。重点环节,落实教学关键问题4。悟道﹒甲午之殇学生根据教材来回答,《马关条约》、瓜分狂潮、宣告洋务运动的失败。呈现:戴逸《甲午战争深刻影响世界历史》节选两则设问:1.“损失最重,失败更惨”表现在哪里?2.综合戴逸的观点,谈一谈你对甲午之战的认识(总结:民族之痛、民族之幸?)从正、反两方面探究甲午战争带来的影响。总结梳理情感升华归纳方法。呈现:图辅文(羞辱)、冰心的“哭” 情感升华:面对甲午战败,中国人的“哭”说明中国人真的痛了。然而,痛了就哭这是我们面对困苦的消极应对,痛定思痛,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避免历史的重蹈覆辙。设问:那么,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做?总结梳理,形成板书。情感升华,实践提升。学教测评完成评测试题。1.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哀悼的是( ) A.邓世昌 B.林则徐 C.关天培 D.左宗棠2.某同学在表演课本剧,只见他高呼“开足马力,撞沉吉野”。你认为这一场景出现在( ) A.丰岛海战 B.平壤战役 C.黄海海战 D.威海卫战役3.甲午中日战争后,山城重庆突然涌入了许多外国商人,这是因为签订了(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中法新约》 D.《马关条约》4.某剧组拍摄《马关条约》签订后的中国社会场景,你认为符合史实的是( ) A.割占香港岛 B.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为通商口岸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夯实基础。《甲午战争》任务单【感知·甲午之殇】1、自主学习:观看视频,结合教材,完成以下表格:起止时间交战双方重要战役战争结果【寻因·甲午之殇】材料一: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认为:“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求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之廉,购而用之。”李鸿章曾言:“练兵,办海军,都是纸糊的老虎。”材料二:清朝虽在1885年成立了海军衙门,但该衙门的五大臣无一人为海军衙门专官。而海军大臣中无一人出身海军或受过海军训练。在这种情况下,实在难以制定正确的战略,也难以与陆军协同作战。材料三:丰岛战役后,清军失利退至平壤。李鸿章仍命令清军:“先定守局,再图进取”。 黄海大战后,清军主力尚存。1895年,日军进犯北洋海军基地威海卫。丁汝昌主动请求歼敌,李鸿章下令:“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材料四:清政府: 日本:1894年,慈禧的六十寿辰,清政府安排 1887年,明治天皇:朕以为在建国事务中,在颐和园受贺……举行庆典。挪海军经费 加强海防是一日也不可放松之事。兹决定三千万备款,缮修颐和园。问海军衙门所 从内库(皇室开支)中提取30万元,聊以管何职,则颐和园之工程也。”(注:朝廷 资助,望诸大臣深明朕意。(注:此30万元上下无一人对此敢提出异议) 被用于日本海军建设,其中包括甲午中日海战中日本的主力舰“吉野号”) ——《科技日报》2014.1.29《甲午120年祭》资料五:朕与百官诸侯相誓,意欲继承列祖伟业,不问一身艰难,亲营四方,安抚汝等亿兆,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明治天皇《御笔信》19世纪70年代,首相山县有朋说:“日本……永远难免国防之危机,故在大陆获得领土实属必要……如此则不能不首先染指中国与朝鲜。” ——《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2、合作探究:分析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的原因。【悟道·甲午之殇】中国近代史上发生了许多次对外战争,在甲午战争前,已有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侵华、中法战争,可说是烽火连天,硝烟弥漫。而中日甲午战争比以前的历次战争规模更大,损失更重,失败更惨。 ——清史专家 戴逸《甲午战争深刻影响世界历史》甲午战争失败以后,全国震动,一片沸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前所未有的议论、争执、探寻、追求。……《马关条约》的签订,激起了全国的悲愤和抗议。3年以后,发生了戊戌维新运动;5年以后,发生了义和团运动;16年以后发生了辛亥革命。一个误国、辱国、卖国的清政府倒台了。 ——清史专家 戴逸《甲午战争深刻影响世界历史》3、独立思考:甲午战争的失败是民族之痛还是民族之幸?《甲午战争》任务单【感知·甲午之殇】1、自主学习:观看视频,结合教材,完成以下表格:起止时间交战双方重要战役战争结果【寻因·甲午之殇】材料一: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认为:“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求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之廉,购而用之。”李鸿章曾言:“练兵,办海军,都是纸糊的老虎。”材料二:清朝虽在1885年成立了海军衙门,但该衙门的五大臣无一人为海军衙门专官。而海军大臣中无一人出身海军或受过海军训练。在这种情况下,实在难以制定正确的战略,也难以与陆军协同作战。材料三:丰岛战役后,清军失利退至平壤。李鸿章仍命令清军:“先定守局,再图进取”。 黄海大战后,清军主力尚存。1895年,日军进犯北洋海军基地威海卫。丁汝昌主动请求歼敌,李鸿章下令:“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材料四:清政府: 日本:1894年,慈禧的六十寿辰,清政府安排 1887年,明治天皇:朕以为在建国事务中,在颐和园受贺……举行庆典。挪海军经费 加强海防是一日也不可放松之事。兹决定三千万备款,缮修颐和园。问海军衙门所 从内库(皇室开支)中提取30万元,聊以管何职,则颐和园之工程也。”(注:朝廷 资助,望诸大臣深明朕意。(注:此30万元上下无一人对此敢提出异议) 被用于日本海军建设,其中包括甲午中日海战中日本的主力舰“吉野号”) ——《科技日报》2014.1.29《甲午120年祭》资料五:朕与百官诸侯相誓,意欲继承列祖伟业,不问一身艰难,亲营四方,安抚汝等亿兆,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明治天皇《御笔信》19世纪70年代,首相山县有朋说:“日本……永远难免国防之危机,故在大陆获得领土实属必要……如此则不能不首先染指中国与朝鲜。” ——《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2、合作探究:分析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的原因。【悟道·甲午之殇】中国近代史上发生了许多次对外战争,在甲午战争前,已有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侵华、中法战争,可说是烽火连天,硝烟弥漫。而中日甲午战争比以前的历次战争规模更大,损失更重,失败更惨。 ——清史专家 戴逸《甲午战争深刻影响世界历史》甲午战争失败以后,全国震动,一片沸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前所未有的议论、争执、探寻、追求。……《马关条约》的签订,激起了全国的悲愤和抗议。3年以后,发生了戊戌维新运动;5年以后,发生了义和团运动;16年以后发生了辛亥革命。一个误国、辱国、卖国的清政府倒台了。 ——清史专家 戴逸《甲午战争深刻影响世界历史》3、独立思考:甲午战争的失败是民族之痛还是民族之幸?课件16张PPT。 当时,我16岁,在四川很偏僻的荣县,听到甲午战争失败的消息传来,我和二哥痛哭不止。 ——革命家吴玉章回忆录(1878-1966) 1994年,94岁的冰心毅然说:“我要写一部甲午战争大作。”老人多次提笔,可是,竟然一字没留下!不是因为老,因为病,而是因为哭,因为大哭,因为一握起笔就禁不住老泪纵横地痛哭!哭得完全不能下笔,纸上惟有落下的热泪。此时此刻的冰心,一边哭,一边说:“气死我了!气死我了!真可恨!真可恨!” ——《冰心的遗憾》(一)是什么——过程 观看视频,结合教材,完成以下表格:1894年7月---1895年4月中国、日本黄海战役、威海战役、平壤战役等清政府战败,签订《马关条约》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战役威海战役辽东战役 据统计,当时中国是大国,有四亿人口,军队95万,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日本是小国,军队只有29万,后方遥远,供应不便,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据当时英国军事情报局资料: 北洋舰队,在军事上、技术上是很先进的。在人们心目中,它的存在是中国进步的象征、强大的象征、希望的象征。在武器装备上,当时清军使用的是欧洲毛瑟枪,甚至是先进的后膛连发枪,火炮多用克虏伯后膛炮。而日军主要使用国产村田式步枪和青铜山炮,其全军拥有的野炮不过300门,武器性能和数量均不如清军。 这场中国拥有天时地利的战争中,象征着中国进步、强大、希望的北洋水师全军覆亡了,原因何在? 材料一: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认为:“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求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之廉,购而用之。”李鸿章曾言:“练兵,办海军,都是纸糊的老虎。” 材料二:清朝虽在1885年成立了海军衙门,但该衙门的五大臣无一人为海军衙门专官。而海军大臣中无一人出身海军或受过海军训练。在这种情况下,实在难以制定正确的战略,也难以与陆军协同作战。 材料三:丰岛战役后,清军失利退至平壤。李鸿章仍命令清军:“先定守局,再图进取”。 黄海大战后,清军主力尚存。1895年,日军进犯北洋海军基地威海卫。丁汝昌主动请求歼敌,李鸿章下令:“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清政府: 1894年,慈禧的六十寿辰,清政府安排在颐和园受贺……举行庆典。挪海军经费三千万备款,缮修颐和园。问海军衙门所管何职,则颐和园之工程也。”(注:朝廷上下无一人对此敢提出异议)日本: 1887年,明治天皇:朕以为在建国事务中,加强海防是一日也不可放松之事。兹决定从内库(皇室开支)中提取30万元,聊以资助,望诸大臣深明朕意。(注:此30万元被用于日本海军建设,其中包括甲午中日海战中日本的主力舰“吉野号”) —— 摘自《科技日报》2014.1.29《甲午120年祭》材料四:朕与百官诸侯相誓意欲继承列祖伟业不问一身艰难??亲营四方??安抚汝等亿兆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明治天皇《御笔信》 19世纪70年代,首相山县有朋说:“日本……永远难免国防之危机,故在大陆获得领土实属必要……如此则不能不首先染指中国与朝鲜。” ——《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材料五:蓄谋已久的战争台湾朝鲜满蒙中国日本?岛国,人多,地少,市场狭小,资源缺乏。?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国力日强。大陆政策: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确定了先侵占台湾,再侵占朝鲜,再侵占满蒙,继而侵占整个全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 甲午战争爆发之前,l887年,清朝人口约4亿多,日本人口约为4千万,中国的国土是日本的30余倍。中国的经济总量当是日本的8倍,但人均国民收入为日本的81.4%。 ——以上资料均摘编自藤村道生《日清战争》 战争爆发时,日本海军有军舰32艘,总吨位59000余吨;北洋海军有军舰22艘,总吨位41200吨。北洋战舰的功率、航速、舰龄、火炮等均劣于日本,只有定远、镇远两铁甲舰可对日军造成较大威胁。清朝制度落后政治腐败---(根本原因)清政府避战求和政策---(重要原因)……日本蓄谋已久,且制度先进。……外 因内 因 中国近代史上发生了许多次对外战争,在甲午战争前,已有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侵华、中法战争,可说是烽火连天,硝烟弥漫。而中日甲午战争比以前的历次战争规模更大,损失更重,失败更惨。 ——清史专家 戴逸《甲午战争深刻影响世界历史》 甲午战争失败以后,全国震动,一片沸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前所未有的议论、争执、探寻、追求。……《马关条约》的签订,激起了全国的悲愤和抗议。3年以后,发生了戊戌维新运动;5年以后,发生了义和团运动;16年以后发生了辛亥革命。一个误国、辱国、卖国的清政府倒台了。 ——清史专家 戴逸《甲午战争深刻影响世界历史》民族之痛民族之幸被日本掳去的镇远305mm主炮炮弹,至今仍陈列在日本,用以羞辱中国人1994年,94岁的冰心毅然说:“我要写一部甲午战争大作。”老人多次提笔,可是,竟然一字没留下!不是因为老,因为病,而是因为哭,因为大哭,因为一握起笔就禁不住老泪纵横地痛哭!哭得完全不能下笔,纸上惟有落下的热泪。此时此刻的冰心,一边哭,一边说:“气死我了!气死我了!真可恨!真可恨!” 历史警示现在 “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富,则中国富!” ——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我们共创历史1、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哀悼的是( ) A、邓世昌 B、林则徐 C、关天培 D、左宗棠2、某同学在表演课本剧,只见他高呼“开足马力,撞沉吉野”。你认为这一场景出现在( ) A、丰岛海战 B、平壤战役 C、黄海海战 D、威海卫战役3、甲午中日战争后,山城重庆突然涌入了许多外国商人,这是因为签订了(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中法新约》 D、《马关条约》AcD4、某剧组拍摄《马关条约》签订后的中国社会场景,你认为符合史实的是( ) A.割占香港岛 B.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为通商口岸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D《甲午之殇》设计思路导入环节:呈现“两哭”问题:少年未谙世事,九旬老者一切释然,可是他们都因为一场战争而痛哭,对此,你有何感想?【承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这场让中国人痛得彻骨的战争。那么关于这场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你想从哪些角度去探讨?环节一:是什么(过程)视频播放完成导学稿(填空)结合《战争形势图》简单讲解环节二:为什么(原因)中国拥有天时地利,在战争中却遭遇北洋水师全军覆亡,原因何在?1.你认为有哪些原因?(感性认识)2.小组合作学习,根据老师提供的学习资料单,从材料中获取信息,有理有据的论证问题。资料单:学生结合材料回答,其他学生补充(除资料单外,还有其他原因吗?-----教材或者图册、已有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落实教学关键问题4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内因、外因)环节三:怎么样(影响)?呈现材料: 中国近代史上发生了许多次对外战争,在甲午战争前,已有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侵华、中法战争,可说是烽火连天,硝烟弥漫。而中日甲午战争比以前的历次战争规模更大,损失更重,失败更惨。 ——清史专家 戴逸《甲午战争深刻影响世界历史》问题:“损失最重,失败更惨”表现在哪里?(学生根据教材来回答,《马关条约》、瓜分狂潮、宣告洋务运动的失败)呈现材料: 甲午战争失败以后,全国震动,一片沸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前所未有的议论、争执、探寻、追求。……《马关条约》的签订,激起了全国的悲愤和抗议。3年以后,发生了戊戌维新运动;5年以后,发生了义和团运动;16年以后发生了辛亥革命。一个误国、辱国、卖国的清政府倒台了。 ——清史专家 戴逸《甲午战争深刻影响世界历史》综合戴逸的观点,谈一谈你对甲午之战的认识(总结:民族之痛、民族之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甲午战争》学教设计.doc 学习任务单 定稿.doc 学习任务单.doc 甲午中日战争20150429.ppt 甲午之殇.doc 老梁观世界 20140122 甲午战争 余音回荡_标清_clip (3).w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