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讲义-第4章 物质的特性(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讲义-第4章 物质的特性(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模块一 质量与密度
小楠同学想用托盘天平测量某物体的质量,下列有关托盘天平的使用正确的是(  )
A.称量前,应调节平衡螺母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B.称量前,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超过量程
C.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
D.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左盘加砝码
某一同学在测量某物体质量时,将物体放右盘、砝码放左盘,1克以上用砝码,1克以下用游码,其读数为10.7g.那么,该物体的实际质量是(  )
A.9.3 g B.10.7 g C.10.0g D.11.4 g
在实验课上,小浩同学在使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首先观察到天平的最小砝码为5克,接下来小浩未将游码移到零刻度处即开始调节平衡螺母,将天平调平衡后,在右盘加上20克砝码,正好使天平达到平衡。此时小浩的同桌小李刚从教室外回来,小李主动要求读数,于是小李根据正常的方法读得天平的示数是23克,则所称物体的实际质量为(  )
A.23克 B.20克 C.26克 D.17克
科学家发现了9颗位于宜居带(适合生命存在的区域)的行星,若宜居带中某颗行星的质量约为地球的6倍,体积约为地球的8倍,则它的密度与地球的密度之比约为(行星与地球均看做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  )
A.4:3 B.3:4 C.1:2 D.1:3
以下是一则新闻消息:“从国家发改委官方获悉,自2020年3月17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015元和975元。全国平均来看,92号汽油每升下调0.80元,0号柴油每升下调0.83元”,据此估测0号柴油的密度约为(不考虑生产运输过程中密度的变化)(  )
A.0.75×103g/cm3 B.0.85×103g/cm3
C.0.75×103kg/m3 D.0.85×103kg/m3
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关系的图像,根据图像分析,体积为3dm3的甲物质质量为   kg;若用0.09kg乙物质制作成一空心球体,该球体的体积为120cm3,则该球体的空心部分体积为   m3。
如图所示,在“测量雨花石密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雨花石
B.称量雨花石质量的过程中,若天平横梁不平衡,可调节平衡螺母
C.雨花石的密度是2.8kg/m3
D.在测完质量后,测体积时若考虑雨花石吸水的因素,则雨花石密度的测量值偏大
以下是某同学测定酒精密度的部分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为m
②在矿泉水瓶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总质量为m1
③在矿泉水瓶中装满酒精,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2
④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中酒精的体积为V
⑤计算酒精的密度
这些步骤中可以省去的是(  )
A.①或③ B.①或②或④
C.①或③或④ D.前三个答案都错了
某班同学收集到几块火山岩石标本,他们使用天平、量筒和绳子测火山岩石的密度时,出现了一些不规范操作,其中造成测量值偏小的操作是(  )
A.用较粗的绳子系住这块火山岩石,浸没在量筒的水中测它的体积
B.将石块浸没在量筒中后,仰视液面读数
C.测体积时发现火山岩石吸水性很强
D.测完火山岩石体积,将其取出立即放在天平的托盘中称质量
模块二 热量与比热
下列关于比热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量相同的不同物体,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相等,它们的比热容就不相等
B.铁的比热容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状态不变)
C.炒花生时常用于净的沙子来炒制,这是因为沙子的比热容大
D.水和冰是同一种物质,它们的比热容相同
质量相同的两金属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则(  )
A.升高温度较大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大 B.升高温度较大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小
C.温度高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大 D.温度高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小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用铁夹将温度传感器及分别盛有水和食用油的两个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温度传感器的探头部分与试管内的水和食用油良好接触,两只温度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线与计算机相连接。在计算机上打开与此仪器配套的专用软件,点击“开始记录”,同时打开红外加热器开关,对盛有水和食用油的试管进行加热,在计算机上可以得到相应的实验图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试管中必须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食用油
B.同时打开红外加热器开关的目的是使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
C.图线b表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D.图线a对应的物质的吸热能力强
如图所示,是根据研究物质比热容实验时绘制的图像,实验中两种不同的物质质量相同,初温度相同,选用的加热器相同,根据图像可知(  )
A.若加热相同时间,a物质吸收的热量多,比热容小
B.若吸收的热量相同,b物质温度升高的多,比热容大
C.若加热时间相同,b物质的末温度高,比热容小
D.若吸收的热量相同,b物质末温度低,比热容大
模块三 物态变化
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物质处于固、液、气三种物态中某一状态下分子的排列方式,下列有关论述正确的是(  )
A.物质由甲到乙的变化需要放热
B.物质由乙到丙的变化叫做汽化
C.樟脑丸变小了是由甲到丙的变化
D.霜的形成是由丙到甲的变化
寒假,小华一家人驾车出去旅行时,小华发现汽车的前窗玻璃出现了一层水雾。打开除雾开关后,不一会玻璃上的水雾消失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水雾出现在前窗玻璃的内表面
C.水雾是空气液化形成的 D.水雾消失是升华现象
小雨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根据实验记录分别绘制了冰熔化和水沸腾过程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丙所示。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实验的安装顺序应自上而下,并选择颗粒较小的冰块进行实验
B.图乙中,冰的熔化过程不需要吸热,冰有一定的熔点,说明冰是晶体
C.比较图乙中AB段与CD段可以得出冰的比热容比水的大
D.图丙中,水的沸点是98℃,说明水面上方的气压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如图甲所示,将质量相等的冰和石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①若使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可能造成升温速度过快,不便于记录
②图甲中两试管放在同一烧杯中加热,可以控制相同时间内冰和蜡烛吸收的热量相同,同时可以使冰和石蜡受热均匀
③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插入碎冰和蜡屑内部
④由图乙可知,A图线对应的物质是冰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例1.B 练1.1. A 练1.2.B
例2.B 练2.1.D
练2.2. 8.1;2×10﹣5
例3.D 练3.1.B 练3.2.A
例4.A 练4.B
例5.C 练5.D
例6.A 练6.B
例7.D 练7.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