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9.3大气压强【课题与课时】1.课题:第 九章 压强 第3节 大气压强 学历案2.课时: 1课时【课标要求】通过实验,理解压强。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学习目标】1.通过举例说明几个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例,能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及其产生的原因2.通过理解托里拆利实验原理,来记住标准大气压值。3.通过说出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的规律以及沸点跟气压的关系,并认识测量大气压强的两种气压计【评价任务】评价任务1:大气压强的存在—检测学习目标1评价任务2:大气压强的测量—检测学习目标2评价任务3: 大气压强的应用—检测学习目标3任务1: 大气压强的存在 ---指向学习目标1学习环节 学习过程 评价任务 评价标准 评价等级探究一:大气压强的存在 活动一:大气压强的存在 【做一做】实验一:1.硬塑料片平放在平口塑料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 2.将塑料杯装满水,仍用硬塑料片盖住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 3.再慢慢把杯口向各个方向转一圈,又看什么现象? 活动二:马德堡半球实验 【看一看】 观看视频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感受大气压强的大小 评价任务(一)—— 检测目标1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汇报实验现象及结论。 表述性评价标准: 能说出实验现象并准确而分析原理等级为A;说出实验现象并大概知道其原理等级为B;其他等级为C。 注:自评等级学习提醒 大气存在于地球表面,由于受重力作用对承受其下的物体有力的作用进而产生压强即大气压强,由于大气具有流动性则在四面八方都有压强的存在。任务2: 大气压的测量---指向学习目标2学习环节 学习过程 评价任务 评价标准 评价等级探究二:大气压的测量 活动三:托里拆利实验 【做一做】 在实验一中,能找到大气压能托起水柱的最大高度,则水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把水柱换成水银 活动四:计算大气压数值 【算一算】 p大气=p水银 =ρ水银 gh =13.6×103 kg/m3×9.8 N/kg×0.76 m =1.013×105 Pa 【读一读】测定大气压的仪器 1、水银气压计 2、金属盒气压计 评价任务(二)——检测目标2 理解实验原理以小组为单位计算大气压的数值 纸笔性评价标准: 能完整步骤单位并计算正确等级为A;有基本步骤正确结果等级为B;其他等级为C。 注:自评等级学习提醒 标准大气压 p0= 1.013×105 Pa 粗略计算标准大气压可取为105 Pa任务3: 大气压的变化 ---指向学习目标3学习环节 学习过程 评价任务 评价标准 评价等级探究三:大气压的变化 活动五:使用自制气压计 【做一做】 拿着自制气压计从楼下到楼上,观察玻璃管内水柱高度的变化。 【想一想】 气压计的液面升降的原因是什么? 【说一说】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如何变化?说出大气压变化的规律 评价任务(三)——检测目标3 小组内讨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的原因并说出大气压变化的规律 表现性评价标准: 能说出现象正确解释原因并总结出正确的规律评价等级为A;大概的解释出原因并总结出规律评价等级为B;有初步的认识但不能正确解释原因评价等级为C。 注:组长评价等级活动六:大气压的应用 【想想议议】 1、饮料是怎样进入口中的? 2、吸盘是如何工作的? 3、活塞式抽水机是如何工作的? 评价任务(三)——检测目标3 教师以小组为单位竞赛式提问回答投屏上的问题 表现性评价等级: 小组代表竞答成功且解释正确的,的小组,评价等级为A;没有竞答的小组,评价等级为B。 注:教师评价等级学习 提醒 大气压变化的规律:在海拔3 000 m以内,每上升10 m,大气压大约降低100 Pa。达标检测 必做题:A组 选做题:B组 A组:夯实基础题 1.如图所示,纸片不会掉下来的原因是( ) A.纸片很轻 B.水粘住纸片 C.空气有浮力 D.大气对纸片有向上的压力 2.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测得玻璃管内水银面比槽内水银面高出76cm,可以使这个高度差改变的做法是( ) A.往槽内加入少许水银 B.使玻璃管稍微倾斜一点 C.把玻璃管稍微向上提一提 D.把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 3.如图所示,是小强同学自制的气压计,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当外界大气压减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管内液柱高度上升 B.细管内液柱高度不变 C.细管内液柱高度下降 D.瓶子对桌面的压力减小 4.把装满水的量筒浸入水中,口朝下,如图那样抓住筒底向上提,在筒口离开水面前,量筒露出水面的部分( ) A.是空的 B.有水,但不满 C.充满水 D.以上都有可能 5.在一次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显示的大气压强比当时的大气压强的准确值要低一些,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 ) A.水银槽内的水银太多 B.玻璃管没有竖直放置 C.玻璃管内径太大 D.水银在上方有空气进入 B组:能力提高题 6.小张为研究“吸管中的饮料是被吸上来的?还是被气压压上来的?”这一问题时,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实验。当用力推注射器活塞时,广口瓶内的气压将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直玻璃管内的气压,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此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验证“饮料是被气压压上来的”这一结论。 7.①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一个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②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固定在墙上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移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③观察并记录注射器筒上所标明的容积V,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长度L.则大气压的大小为 。评价标准 评价等级对照答案,自主订正,小组内互助讨论。每题5分,共35分。 得35分,评价等级为A;得20-30分,评价等级为B;得15分以下,评价等级为C。 注:组长评价等级。学后反思 本节课,你都学会了哪些核心知识?试着填一填。 你是通过怎样的策略、方法学会本课知识的? 你对本课的知识还存在什么疑问和困惑? 你需要老师提供什么样的帮助?你有什么好的经验、观点和成果可以和大家分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