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8.2共圆中国梦(课件+教案+2个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8.2共圆中国梦(课件+教案+2个视频)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共圆中国梦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了解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理解中国梦的内涵,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
道德修养: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健全人格: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懂得青少年所担负责任和使命。
责任意识: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增强时代使命。
新知导入
播放中国成就视频
新知讲解
总议题:共圆中国梦
子议题1、为什么中国梦能够实现?
子议题2、怎样实现中国梦?
子议题3、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底气源自哪里?
子议题4、自信中国人的表现?
子议题5、怎样做自信的中国人?
富强中国 民主中国 文明中国 和谐中国 美丽中国
1.北斗导航组网成功
2.“天眼”FAST
3. 港珠澳大桥
4.2020年全面小康
5.嫦娥五号
6. GDP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
1.《家庭促进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
2.《个人信息保护法》颁布
3. 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
4.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
1.全民阅读活动
2.国产电影的繁荣
3.感动中国人物评选
4、全国道德模范评选
5.文化自信得到彰显,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
1.脱贫攻坚战
2.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4.医疗制度改革
5.住房保障
6.《香港国安法》
7.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国家安全加强
1.走绿色发展道路
2.城市绿道
3.河长制
4.垃圾分类
5.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为国家战略
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
生态建设
为什么中国梦能够实现?
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子议题1、为什么中国梦能够实现?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对航天航空的探索从未停止,在党的领导下航天人不负党的期望在航天领域取得了一个有一个的傲人的成绩。在党的领导下,东方红一号、神州载人飞船、问天空间站,这些承载了几代人的梦想都得以成功实现,这些成绩凝结着党员干部不服输,克服困难,勇于攻坚的尽头。航天事业的成功,仅仅是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成就的一角,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我们一定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伟大复兴。
议学情境一
(1)①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③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④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
经济建设:GDP(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力、收入等。
政治建设:民主、法治、权利义务、政治制度、从严治党等。
文化建设:文化、核心价值观、道德等。
社会建设:改善民生。如:脱贫、就业、社保。等。
生态文明建设:资源、环境保护。
四个全面
战略举措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从严治党
创新:科技创新。新发明、新思想等。
协调: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如城乡、区域平衡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绿色:资源、环境。
开放:对外开放。
共享:改善民生、共同富裕、脱贫等。
子议题2、怎样实现中国梦?
一代代航天人自强不息,接续奋斗,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航天发展道路,建立了完整配套的航天科研生产体系和富有成效的系统工程管理体系,造就了一支素质高、技术精的人才队伍,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和文化,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为代表的一系列辉煌成就,实现了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空间科学三大领域的长足发展,为推动科技进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思考:中国航天人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航天发展道路,对实现中国梦有何启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足中国国情,凝结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的智慧和心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议学情境 二
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在不同场合,频频提及航天精神,并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激励中国航天以勃发之气,巡天探宇叩问苍穹,向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勇毅前行。
思考:这说明实现中国梦离不开什么?
议学情境 三
议学情境、四
子议题2、怎样实现中国梦?
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③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④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
当今时代是放飞梦想的时代,每个中国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美好梦想,演绎自己的美丽人生。
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为什么说梦想只有在劳动者的手中才能实现?
从北京到广州再到杭州,三办亚运,不仅我国体育水平已有长足进步,国家综合国力更是持续增强。回望中国三届亚运会之旅,不能不钦佩赞叹伟人三十多年前“中国的月亮也很圆”的论断,体现了怎样的自信和远见卓识。西子湖畔“最圆的月亮”,再次惊艳世界;“最杭州”的故事,也是“最中国”的烙印。亚运33年正是一场跨越时空的自信接力。
议学情境、五
子议题3、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底气源自哪里?
播放升国旗视频
子议题4、自信中国人的表现?
追梦人的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讲话说:“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1、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的碰撞和价值观念的冲突,我们需要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
子议题5、怎样做自信的中国人?
3、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实现中国梦的途径,演绎自己的美丽人生,明白了中国梦和自己梦想的密切关系;知道了自信中国人的特点,明白了自信不是妄自尊大,也不是故步自封。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的碰撞和价值观念的冲突,我们需要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实干才能梦想成真,辛苦劳动才能开创美好生活提高了认识。
坚持党的领导,贯彻五大发展理念,
统筹推进五个建设,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走中国道路
弘扬中国精神
凝聚中国力量
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
表现(要求)
对国家有认同
对文化有底气
对发展有信心
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
实干、辛勤劳动
“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板书设计
课堂练习
1.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各民族的精神支柱、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必须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这两种精神的核心分别是( )
A.爱国主义、改革创新
B.改革创新、爱国主义
C.自由合作、爱国主义
D.爱国主义、自强不息
A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第8课第二框共圆中国梦教学设计
课题  共圆中国梦 单元 四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九
教材分析 第二框“共圆中国梦”,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实现中国梦的路径,引导学生树立对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信心,做自信的中国人。教材首先通过“运用你的经验”,让学生记录身边人的梦想,并启发学生思考个人梦与国家梦的内在联系,思考实现梦想的条件。从而引出正文的内容:其次,教材通过让学生记录新时代我国取得的辉煌成就,引导学中思考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进而让学生认识到,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中国梦,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国梦,要走中国道路、引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最后,教材通过关于“自信的中国人”的三个探究活动,让学生感受各行各业中国人人的自信,思考自信的中国人的形象,引导学生做一个踏实奋斗、勇担责任的自信追梦人。
学习目标 政治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自信的中国人。道德修养:领会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形成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意识。健全人格:理解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责任意识:引导学生做一个踏实奋斗、勇担责任的自信追梦人。
重点 实现中国梦。
难点 做自信的中国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中国成就视频 学生观看 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讲授新课 总议题:共圆中国梦子议题1、为什么中国梦能够实现?子议题2、怎样实现中国梦?子议题3、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底气源自哪里?子议题4、自信中国人的表现?子议题5、怎样做自信的中国人?子议题1、为什么中国梦能够实现?为什么中国梦能够实现?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议学情境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对航天航空的探索从未停止,在党的领导下航天人不负党的期望在航天领域取得了一个有一个的傲人的成绩。在党的领导下,东方红一号、神州载人飞船、问天空间站,这些承载了几代人的梦想都得以成功实现,这些成绩凝结着党员干部不服输,克服困难,勇于攻坚的尽头。航天事业的成功,仅仅是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成就的一角,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我们一定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伟大复兴。 思考:这对实现中国梦有何启示?议学情境 二 一代代航天人自强不息,接续奋斗,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航天发展道路,建立了完整配套的航天科研生产体系和富有成效的系统工程管理体系,造就了一支素质高、技术精的人才队伍,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和文化,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为代表的一系列辉煌成就,实现了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空间科学三大领域的长足发展,为推动科技进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做出了重要贡献。思考:中国航天人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航天发展道路,对实现中国梦有何启示?议学情境 三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在不同场合,频频提及航天精神,并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激励中国航天以勃发之气,巡天探宇叩问苍穹,向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勇毅前行。思考:这说明实现中国梦离不开什么?议学情境、四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不断巩固发展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思考:这说明实现中国梦还需要什么?子议题2、怎样实现中国梦?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③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④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为什么说梦想只有在劳动者的手中才能实现?议学情境、五从北京到广州再到杭州,三办亚运,不仅我国体育水平已有长足进步,国家综合国力更是持续增强。回望中国三届亚运会之旅,不能不钦佩赞叹伟人三十多年前“中国的月亮也很圆”的论断,体现了怎样的自信和远见卓识。西子湖畔“最圆的月亮”,再次惊艳世界;“最杭州”的故事,也是“最中国”的烙印。亚运33年正是一场跨越时空的自信接力。思考:结合材料思考,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底气从何而来?子议题3、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底气源自哪里?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自信),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自信),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制度自信),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自信)。这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②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让中国人更加自信。播放升国旗视频子议题4、自信中国人的表现?①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①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③自信的中国人对发展有信心。追梦人的故事讲述这些追梦人的故事,你从他们的追梦经历中受到哪些启发? 子议题5、怎样做自信的中国人?1、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的碰撞和价值观念的冲突,我们需要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 2、自信的中国人既是梦想家又是实干家,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既要 满怀激情又要锲而不舍。3、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学生回答:学生分组总结学生齐读学生回答学生观看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梦想。培养学生关注时事,热爱国家!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做自信的中国人鼓励学生树立梦想,分析自身不足,争做追梦人!
课堂练习 1.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各民族的精神支柱、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必须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这两种精神的核心分别是( )A.爱国主义、改革创新B.改革创新、爱国主义C.自由合作、爱国主义D.爱国主义、自强不息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实现中国梦的途径,演绎自己的美丽人生,明白了中国梦和自己梦想的密切关系;知道了自信中国人的特点,明白了自信不是妄自尊大,也不是故步自封。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的碰撞和价值观念的冲突,我们需要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实干才能梦想成真,辛苦劳动才能开创美好生活提高了认识。
板书
如何实现中国梦
圆梦大舞台
共圆中国梦
如何做自信的中国人
做自信的中国人的重要意义
中国自信和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
自信的中国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