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内能 第1节 分子热运动(共22张PPT)人教版 九年级全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十三章 内能 第1节 分子热运动(共22张PPT)人教版 九年级全一册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分子的热运动
一、物质的构成
电子显微镜下的金原子
阅读课本P2“物质的构成”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它的直径大约有多少米?通常用什么单位来量度分子?
2.如果把1cm2空气中的分子用每秒计算1010 次的计算机计数也需80年。这说明了什么?
实验探究:构成物质的分子间是否有间隙?
分别量取50ml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100ml,实验说明什么?
笔记:
1、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间有间隙。
2、构成物质的分子很小,用10-10米为单位度量。
3、观察分子需要用电子显微镜。
二、分子的热运动
实验探究:构成物质的分子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呢?
小组讨论:(结合课本P3页)
1、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它能进到上面的瓶子里去吗?实验说明了什么?
2、这个实验演示的是一种扩散现象,那么什么是扩散现象呢?
抽掉隔板
颜色变均匀
液体、固体之间也可以发生扩散。
墨水分别滴入热水和冷水中,哪一个扩散的快?这说扩散跟温度有什么关系?
下列现象中,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的是( )
A.糖块放人水中,水变甜了
B.烟筒中冒出的烟雾,在空气中越变越淡
C.扫地时,在阳光下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
D.沙粒放人水中,水变浑浊了
总结:
1、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2、扩散现象是分子现象,与温度有关。
3、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叫分子的热运动。
真空中,是什么力使得两块铅块结合在一起?
实验观察1
实验观察2
气体被压缩时都会产生“抵抗”,要是压缩液体和固体呢?
实验观察3
测力计的示数为什么会变大?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实验表明,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1.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就像被弹簧连着的小球
①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 斥力 ;
②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 引力 。
③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大时,作用力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引力和斥力。
当r=r0 引力 = 斥力
当r>r0 引力 > 斥力
当r当r>10r0 无作用力
2.固体、液体、气体物质的宏观特性和微观描述
固体分子间距
液体分子间距
气体分子间距
  分子间距决定了分子间的作用力,从而决定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征。  
就像安静坐在
座位上的学生。
就像下课时候
教室中的学生。
就像操场上
乱跑的学生。
固态物质分子间距小,作用力较大,具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
液态物质分子没有固定位置,比较自由,没有固定形状,具有流动性
气态物质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分子间作用力可以忽略。
  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分子的世界我们无法观察,但是却能通过实验,得到分子在运动和分子间存在作用力的事实,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
1.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2.物理方法小结
四、分子动理论
转换法有哪些?
(1)滑动摩擦力的测量转化为拉力的大小;
(2)压力的作用效果转化为海绵的凹陷程度;
(3)液体压强的大小转化为U型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
(4)大气压的测量转化为水银柱的高度对应的压强;
(5)动能的大小转化为物体运动距离的长短。
  1.从图片可以看出,电子显微镜下的金分子之间存在缝隙,那为什么金不容易被压缩呢?你有什么办法证明分子之间存在缝隙呢?
练一练
电子显微镜下的金分子
  2.小明看到气象播报中提到可吸入颗粒物非常微小,于是他就想到,用可吸入颗粒物进入空气中来说明分子是运动的不是很好吗?他把这个想法告诉给小英,可小英说他的想法是错误的,你认为小明的想法对吗?若是不对,错在哪里?
练一练
雾霾不属于分子运动,是宏观的机械运动
  3.“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将玻璃合起来时,镜子断裂处绝大多数分子距离过大,分子间几乎没有 。
相互作用的力
练一练
  4.下表归纳了固、液、气三态物质宏观和微观的特性,请完成这个表格。
练一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