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课件(共29张PPT)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课件(共29张PPT)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刻度尺
一、长度的单位
1.国际单位:米 符号:m
2.常用单位: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 m) 纳米(nm)
小资料:1983年国际计量大会规定:
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内所
经过的路程的长度定义为1m。
助 学 释 疑
3.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1km= m= m
1000

1dm= m= m
1cm= m= m
1mm= m= m
0.1

0.01

0.001

1μm= m= m
0.000001

1nm= m= m
0.000000001

一、长度的单位
二、长度的测量:
刻度尺
三角尺
卷尺
1.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皮尺
比较精确的长度测量工具
二、长度的测量:
2.正确使用刻度尺
使用前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分度值。
(1)会认:
单位
零刻度线
量程
分度值
二、长度的测量:
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与所测长度平行,不能倾斜。
(2)会放: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

×
2.正确使用刻度尺
二、长度的测量:
(3)会看: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
×

(4)会记:
注:读数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如果是整刻度用0补齐。
2.正确使用刻度尺
二、长度的测量:
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1)等效替换法
(2)累积法(积少成多)
(3)以曲代直法
三、时间的测量
1. 时间的单位:国际单位:秒(s)
常用单位:时(h)、分(min)等
2. 测量时间的工具:
  钟、表;在运动场和实验室经常用停表。
手表 石英钟 电子停表 机械停表
1h=60min
1min=60s
单位换算:
三、时间的测量
机械停表读数——巩固练习1
3min38.5s
2min20s
三、时间的测量
机械停表读数——巩固练习2
四、误差
2.误差的来源:
  注意:误差是客观存在的,不可避免的,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
1.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①测量工具
②测量方法
③测量者
误差不是错误:
3.减小误差的办法: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错误是不应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
①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②改进测量方法
③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
四、误差
1.新型冠状病毒的直径大约是人类头发丝直径的六百分之一,只能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它的直径大约为0.1(  )
A.分米 B.厘米 C.毫米 D.微米
2.学生小明从学校步行回家,随身携带的手机记录显示他共走了5000步,则小明从学校到家的距离最接近实际的是
(  )
A.250 m B.2.5 cm C.2.5 μm D.2.5 km
夯实基础
D
D
3.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
( )
A. 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 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量起
C. 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的尺面
D. 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注明单位
B
4. 用图K1-1-1所示的刻度尺来测金属块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
A.8.60 cm
B.1.56 cm
C.1.6 cm
D.1.565 cm
B
5. 随着城市人口越来越多,近年来出现的立体停车场可以更高效地利用空间停车。如图K1-1-2是小金同学看到的一个4层智能立体停车场。小金回家后查到了自家小汽车的一些数据信息,推测该立体停车场的总高大约为( )
B
类型:家用型小轿车 车身长:4.6 m 宽度:1.7 m
高度:1.4 m 轴距:2.7 m 车厢结构:三厢轿车
A.2 m B.8 m C.20 m D.40 m
6.时间单位换算:
(1)45 min=________h。
(2)0.5 h=________min。
(3)90 min=________h。
(4)1.2 h=________min。
(5)720 s=________min=________h。
(6)30 min=________s=________h。
0.75
30
1.5
72
12
0.2
1800
0.5
7. 如图K1-1-3所示,用两种不同规格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图甲中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___cm,图乙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___m。
4.8
0.1 cm(或1mm)
4.70
8.如图K1-1-4所示的秒表记录的时间是32 min________s,合________s。
10
1930
9.小华用刻度尺测量课外书的厚度,测量结果是1.50cm,则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mm;若该课外书页码是200页的,则一张书纸的厚度为________mm。
1
0.15
10.有6位同学,使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本作业本的长度,6次测量记录结果分别是:L1=18.82 cm、L2=18.83 cm、L3=17.28 cm、L4=18.81 cm、L5=18.80 cm、L6=18.805 cm。
(1)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
(2)测量结果错误的是____________。
(3)测量结果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
(4)作业本的长度应记为_____________。
1 mm
17.28 cm
18.805 cm
18.82 cm
11. 关于误差,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于测量时操作不当产生的错误是偶然误差
B.由于测量原理的缺陷产生的误差是系统误差
C.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误差
D.只要操作规范就可以避免误差
能力提升
B
12.如图K1-1-5所示测量圆柱体直径和周长的操作中,做法不科学的是( )
B
A.用游标卡尺测量圆柱体的直径
B.用直尺测量圆柱体的直径
C.用无弹性细线紧密的圆管上缠绕n圈并划线标记,再测出n圈总长度求平均值
D.用纸带缠绕在圆管上,在纸带重叠处用钢针扎透,展开纸带测出两点间距
13.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图K1-1-6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估算“犯罪嫌疑人”的身高。如图K1-1-6所示为“犯罪嫌疑人”的脚印,“犯罪嫌疑人”留下的脚印长为________cm,此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________(填字母)。
A.1.6m
B.1.75m
C.1.85m
D.1.95m
25.10
B
14.小丽欲测量一根长为L的细铜丝的直径,她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
B.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细铜丝绕圈的总长度L2;
C.用细铜丝的长度L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D.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圆铅笔杆上;
E.数出缠绕在圆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的圈数n。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_______,错误的步骤是________,应更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_______(填字母)。
A
C
用细铜丝线圈的总长度L2除以细铜丝的圈数n,得出细铜丝的直径d
DBE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