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液体的压强 学历案【课题与课时】1.课题:液体的压强 第1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标要求】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学习目标】1.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能准确陈述液体压强的特点,能用液体压强的特点来解释简单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体会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物理思想方法。2.通过理论推导,理解液体压强公式,并能进行简单计算;体会建立物理模型的方法,感受用理论上的推导进一步验证前面科学探究的正确性。3.通过观察实验,知道连通器的特点,能举出一些常见连通器的实例,并能解释与连通器有关的物理现象,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有物理,而物理又时刻联系生活。【评价任务】评价任务(一):——检测学习目标1评价任务(二):——检测学习目标2评价任务(三):——检测学习目标3学习过程任务1:液体压强的特点---指向学习目标1活动一:认识液体压强 【看一看】 将一个盛有水的饮料瓶放在一块海绵上,海绵会发生形变,说明盛水的容器对海绵产生压强。 把饮料瓶底剪掉,换成橡皮膜,然后倒入水,观察到橡皮膜发生了形变(如由图) 【想一想】水对容器底是否有压强?怎样显示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方向向哪? 【议一议】将刚才的饮料瓶侧放,观察橡皮膜平还是不平?向哪个方向凸出?这说明什么? 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的原因是液体具有流动性。那么,液体内部是否有压强呢? 【看一看】 如右图,将一个上、下、左、右四面都带有橡皮膜的密闭立方体容器放进盛水的玻璃杯中,同学们能观察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什么问题?从橡皮膜形变的方向能不能反映出压强的方向? 【想一想】再仔细观察右图,还能发现一点,就是四个橡皮膜向里凹进的程度不同。凹进的程度能说明什么呢? 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压强可能相等。 【想一想】这个判断是否正确,还需要更精密的测量工具,设计更合理的实验进行检验。这个更精密的测量工具就是压强计,大家结合压强计的实物和课本上的图片,说出它的构造。 【看一看】 压强计是怎样工作的呢? 演示让学生观察:没有力作用在橡皮膜上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相平。手按在橡皮膜上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还相平吗?按橡皮膜的手再用力些,U形管两边的液面又有什么变化? 【说一说】 手按在橡皮膜上时,手给橡皮膜一个压强,使橡皮膜向里凹进,缩小了橡皮膜内密封的空气的体积,气压变大,使U形管两边的液面左低右高。作用在橡皮膜上的压强越大,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也越大。 【看一看】 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水中,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使橡皮膜分别朝上、朝下、朝左、朝右,观察U形管两边液面是否始终存在高度差?表明什么? 总结:压强计能反应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和方向。压强计中U型管中液面的高度差能反映液体压强的大小,高度差大,反映液体压强大;橡皮膜的朝向可以改变,便于比较水内不同方向的压强大小。橡皮膜在水中的方向能反映出液体压强的方向,若橡皮膜朝下,表明它受到的液体压强方向向上。 【议一议】 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认为液体内部有压强吗?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你怎样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明确实验方法的基础上,学生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师生总结,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由于具有重力和流动性,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不仅有向下的压强,也有向上的压强,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深度增大,液体的压强增大;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想一想】 1.人从浅水走向深水区,当水浸没胸部以下时,会有胸闷的感觉,你知道什么原因吗? 2.大家对抗洪清抢险的场景不陌生吧!为什么洪水来了,本来坚固的堤坝随时会有决堤的危险呢? 3.我们也可以利用液体的压强为我们服务。比如家里的下水管堵塞了,可以利用一只较长的管子与下水管的管口连接好,向管子里倒水,只需几杯,只听“哗”的一声,下水管通了。这利用了什么道理? 评价标准:能正确的完成并解释的评价等级为A,部分正确或表达不完整,根据情况,分别评价,等级为B、C、D。学习提醒 液体压强知识综合性较强,它是在学习了密度、力、平衡力和压强的基础上展开的。这些知识又为后面浮力的学习奠定基础。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很困难。虽然生活中有很多与液体压强有关的实例,但学生想到的只是力,不会联系到液体压强,对液体压强的特点更没有经验可谈,尤其是液体的流动性决定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的特点。任务2:液体压强的大小算---指向学习目标2【想一想】我们已经知道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和液体密度有关,那么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和液体密度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呢?我们假想在液体内部深度h处有一很薄的小液片,小液片的面积为S(如图3)。小液片要受到它上面液体的压力F,这个压力就等于上面液体的重力G,而重力G大小与质量m有关,质量m与液体密度ρ和体积V有关。利用上述物理量,能否计算出小液片受到的压强? 液体内部压强公式: 出示例题,指导演练。 评价标准:能利用压强的公式正确的进行计算等级为A;步骤不完整或有误的根据情况,分别评价,等级为B、C、D。学习提醒 (1)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 (2)公式中各符号代表的物理量及其单位:p──压强──Pa;ρ──密度──kg/m3;g──9.8N/kg;h──深度──m。深度是指从液面到所研究的那点的垂直距离,而不是从该点到容器底或到封闭的容器上盖面的距离。 (3)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实验充分说明这一点。任务3:连通器---指向学习目标3【看一看】 出示连通器,观察连通器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想一想】往连通器中注入红色的水。观察:各容器中液面是相平的吗? 将连通器靠近黑板后并引导学生观察水面找学生画出各液面所在黑板上的位置,连线。 【做一做】将连通器倾斜,也在黑板上描出液面所在点,连线。 总结: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是相平的。 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等都是应用连通器原理的例子。 课件展示:船闸的原理图和工作过程。 评价标准:能正确的用物理语言进行解释,评价等级为A;不完整或出现错误,评价等级为B或C。学习 提醒 在连通器中盛有液体时,各容器中液面总是相平的.连通器的内容,体现了液体压强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达标检测 【检测与作业】---分层检测 温馨提示:必做题--A组和B组 选做题--C组 A组:夯实基础题 1.观察右图所示实验, C小孔处喷出水的距离最远,这一事实说明:深度越 ,液体的压强越 ;如果小孔在与C点深度相同的不同位置,小孔处喷出水的方向与C点的方向 ,(“相同”或“不同”)小孔处喷出水的距离与C点 ,(“相同”或“不同”)这一事实说明:在同一深度, ,且 。 2.如图2所示,甲、乙、丙三个容器底面积相同,放在水平面上,容器装有同种液体,且液面相平,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是:( ) A、P甲=P乙=P丙 B、P甲>P乙>P丙 C、P甲<P乙<P丙 D、无法确定 B组:巩固技能题 1.如图3所示,瓶子里装半瓶水,用塞子塞紧瓶口,然后将瓶子倒过来,使瓶口朝下这时瓶里的水对塞子的压强跟没有倒置时水对瓶底的压强比较:( ) A.压强变大 B.压强变小 C.压强不变 D.无法判断 2.如图4所示,两容器中都盛有水,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 A、甲大 B、乙大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 3.如上右图所示,容器内A、B、C、D,四处所受液体压强相比较( ) A.PA>PB>PC>PD B.PD>PB=PC>PA C.PB=PC>PD>PA D.PC=PB>PA>PD 4.如右图所示,粗细均匀并相同的两只试管,装入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液体对试管底的压强大小关系应该是:( )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C组:拓展创新题 1. 甲、乙、丙三个相同容器中分别盛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已知a、b、c三点处液体的压强相等,如图所示,则各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大小、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排列顺序都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ρ丙 P甲>P乙>P丙 B.ρ甲<ρ乙<ρ丙 P甲ρ乙>ρ丙 P甲=P乙=P丙 D.ρ甲<ρ乙<ρ丙 P甲=P乙=P丙评价标准 评价等级能正确完成必做题,能独立对各题进行解释。分层评价: 每组AB号:能正确完成所有必答题,并能流利的解释,评价等级为A;结果正确达到5/7个以上,评价等级为B; 每组CD号:能正确完成5/7,评价等级为A;结果正确达到4/7个以上,评价等级为B。 注:组长评价等级。学后反思 本节课,你都学会了哪些核心知识?试着填一填。 你是通过怎样的策略、方法学会本课知识的? 你对本课的知识还存在什么疑问和困惑? 你需要老师提供什么样的帮助?你有什么好的经验、观点和成果可以和大家分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